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全部收编,这样就能够起到制衡作用,防止他们谋朝篡位。而且科举制还肩负着维持国家阶级流动的重任,即使弊端再多,冲着这两点允熥也不能完全放弃。

    

第1244章 真正的学校——学生会() 
自然,一个团体完全僵化也是不成的。允熥会吸取新鲜的血液进入贵族阶级,同时,也要实行末尾淘汰制,某个家族若是一代人一个有出息的没有,那就不能赖允熥不给这个家族机会了。

    允熥做法未必是最好的,但这是他所能想到的,维护大明朝统治的最好的办法。允熥作为皇帝,其所有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维护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统治。

    昨晚在听到熙瑶的问题后,允熥将整个理由,和自己思考的经过与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了。熙瑶现在是皇后也是未来皇帝的母亲,娘家也是允熥这个做法的受益者,自然能够理解允熥的做法。

    可陈继不是。陈继未来也可能进入允熥所要改造的贵族阶级,但他现在不是,而且作为普通百姓出身的文人,他现在天然的会倾向于文人,所以没法和他直说。

    允熥站在窗边想了想,对陈继说道:“朕也并非只招募勋贵人家的孩子入学,可爱卿以为,文臣会愿意将孩子送到这所学校么?”

    陈继一怔,随即沉默不语起来。允熥即位后做了太多事情,其中有些早年间进行的改革后来又发生了变化,文官未必会真的相信允熥说的话,尤其在他们看来,国子监还在正常招收监生,科举制也在进行,大不了是一个勋贵与文官互相制衡的局面而已,即使多分给勋贵一些,可并不足以让他们冒着被其他文官视作叛徒的危险送孩子入五城学堂读书。

    允熥见这个理由使他沉默起来,为防止他醒过神来问其他问题,连忙进行下一话题。

    “陈卿,这所学校除了设置的课目与讲武堂、国子监不同,在管理上也会与这两所学校不同。”

    “其一,这所学校不会如同讲武堂、国子监一般设置掌管庶务的人员。整座学校除了校长、副校长、司务长外,只设置五名司务,协助副校长和司务长管理学校,组织考试,并且暂时帮助新入学的学生日常生活。但只以一个月为限,一个月后学生们就要完全自力更生。”

    “学校内其余所有的事情,除了校内公地的卫生由雇佣的下人来做,其余不论是打扫宿舍、教室,亦或是一般轻微违反校规的惩罚,或者维护学校日常秩序,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若是学校要组织非日常事情,也由学生自己负责。”

    “自然,虽然只有三十多名学生,可杂乱无序的管理也是不成的,所以朕要在这所学校设立学生会,学校内大多数事物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会成员统称为干部,由学生自己推选,类似于儒家最初的乡居里选,每一任干部的任期暂且定为半年,半年后重新进行推选。”

    “同时,若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事情,比如查出学生会干部徇私枉法,也可临时进行中期推选。这一任剩下的任期小于两个月,则中期推选选上之人自动连任下一个任期,除非本人不愿;若是多于两个月,则只担任剩下的任期。”

    “若是需要雇佣校外之人或需要采买些东西,学生会可以自行采买、雇佣,不需经过副校长或司务长准许,只是雇佣仆人需告知副校长和司务长。所有学生除缴纳学费外,还需缴纳学生会会费,由学生会把握,所需采买之物也从这其中开支。但每笔开支都要记账,每一任学生会人员离任前需保证账实相符。”

    “与学生会相同,每班设立班长,同样由本班的学生推选,与学生会一起协助副校长与司务长管理学校。这一级只有三十多名学生,就暂且分为两个班。若是以后学生多了,就增加一两个班。”

    允熥设立的这个五城学堂的规章制度,完全就是按照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学校来设立的。其它的就不多说了,其核心思想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去行政化。

    后世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行政化管理,但却没能培养出多少人才,反观民国时期的大学,却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允熥对民国时期的大学其实并不满意,因为九成的大学生都是文科生,当时是什么情况?是中国国力最弱、被欺负的最惨的年代,培养一堆文科生有屁用!在允熥看来,那个年代十个文科生的用处也比不上一个能指导工厂生产军火的工科生。

    但这是中国教育思路的问题,板子不应该打在学生身上;单纯比较民国文科大学生和后世文科大学生的水平,民国的学生是远远超出的。

    而民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去行政化管理,外国一流的大学也同样如此,所以允熥当然要去行政化。

    之前允熥在国子监设立的学生管理会可不是去行政化,因为学生管理会的所有人员都是金善任命,而非学生推举,本质上其实是使用无偿劳动力而已。不过允熥也不认为国子监这种地方需要去行政化。国子监是培养官员的地方,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学校,类似于‘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以后也要在朝廷里担任行政官员,去行政化完全没有必要。

    允熥又说了几句话,对陈继说道:“陈卿,你可有疑惑之事要问朕?”

    “陛下,现下只不过三十多名学生,即设立学生会,又在班内设立班长,是否有些太多了?”陈继说道。

    他虽然对于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是否能够将事情做好有些怀疑,不过总体上是支持允熥的想法的。儒家是反对科举制的,历代大儒都提出过废除科举制的主张,历史上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标准答案的贡献者朱熹更是激烈的批评科举制,说大宋之所以丢掉北方就是因为科举制。

    儒家推崇的是乡举里选,也就是在一个地方由当地的百姓推选出合适的人担任官员,而这正与允熥适才所说的学生会干部和班长推选的方式一样。所以陈继自然不会反对推选。

    不过只有三十多个学生,设立这么多学生干部,他自然会觉得有些多了,提出异议。

    “哈哈,陈卿,朕并非说现在就要设立这许多学生干部。朕适才说了,学校学制定为六年,将来自然会有六届学生同时在五城学堂读书,即使每一届都只有三十多人,六届学生也足有二百余人,到那时应当设立许多学生干部。现下只有一届学生,依朕看来,设立一个班长,学生会设二三名干部足以。”

    “不过朕毕竟也是头一次设立这样的学校,到底学生会干部应当有多少朕也不知,等爱卿到了五城学堂后再定下吧。”

    允熥说完这个问题,话风一转:“陈卿,你以为,朕设立的这所学校的管理方式如何?”

    “甚好!”陈继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若是全国的官员都能这般任命,则必定天下大治!”

    “呵呵。”允熥笑了笑。天下是否大治不好说,但大明完蛋是肯定的。官员都是地方百姓自己推选,这样的操作工业国可以做,因为全国的工商业资本家拥有比较大的共同利益,他们会维持国家继续存续,这个道理过年的时候允熥和朱有炖说过;但农业国这样搞纯粹脑残,除非一个国家的总人口、面积小于一个县。

    这陈继自己也知道,其实历代大儒也都知道,所以历代大儒,以朱熹为代表,提倡的是恢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所以陈继也只不过这么一说罢了。

    “陛下,臣还有一个疑问,”陈继也转移话题:“陛下适才说‘所有学生除缴纳学费外,还需缴纳学生会会费’,陛下的意思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要缴纳学费?”

    “确实如此。”

    “陛下,为何让他们缴纳学费?朝廷设立的学校,如国子监和讲武堂,学生们都是不需缴纳学费的。”陈继继续询问。

    可允熥的回答大大出乎他的预料。“陈卿,朕何时说过五城学堂是朝廷设立的学校了?”

    “陛下,这,这所学校是由陛下设立,怎会不是朝廷的学校?”

    “皇家学堂也是朕设立的学校,它可是朝廷的学校?”

    “五城学堂如何能与皇家学堂相提并论?”

    “为何不能相提并论?哦,有件事朕忘记与你说了,之后朕会将皇家学堂的一些宗室子弟也送到这所学校读书,你掌管的学生可不是三十多人,朕粗略点了点,这一届还要增加十多人,总学生人数会将近五十人。”

    “陛下为何要将一些宗室子弟送到五城学堂读书?”陈继更加惊讶。

    这个问题昨天晚上允熥清楚明白的回答了允煕等人,但他不能太直白的告诉陈继,只能斟酌着说起来。

    好在这个理由并不像之前解释为何至只招收勋贵子弟那样敏感,虽然不能太直白但可以说,所以陈继听懂了,略过这个话题,又问道:“陛下,为何不使五城学堂成为朝廷的学校?”

    

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 
“陈卿,五城学堂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又不是要入朝为官,为何要让这所学校成为朝廷的学校?”允熥的神情略有些变化,但随即恢复正常,说道。

    “陛下适才还说是在为以后培养辅佐之臣,现下为何会说他们以后不会入朝为官?诸位郡王殿下难道不是要在五城学堂学习如何辅佐陛下与诸位亲王殿下?”

    “陈卿,你想差了。大明各处都有私塾教导未考中秀才的童生读书,是否这些私塾也要归于朝廷?在朕看来,五城学堂就是私塾。”

    “五城学堂如何能与私塾等同?”

    “五城学堂为何不能与私塾等同?私塾所招收的学生为从未进过学的童生,五城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仅为十二三岁之人,五城学堂就是一所私塾,只不过这所私塾的学生都是大明宗室或勋贵而已。”

    “而且朕要在五城学堂内教授宗室或勋贵子弟的,也并非是治国理政之学。朕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身体康健、对各方面都有所了解的人,而非官员。他们即使从五城学堂毕业,也不会立即为官,若是为官仍需观政。这与读过私塾之后考中秀才之人一般。现下秀才若是为官,必须考中进士或入国子监上学。”

    “由此看来,五城学堂的毕业生与秀才类似,既然童生读书之学为私塾,五城学堂也应当为私塾,不应由朝廷负担起学校的开销。”

    陈继看起来被他说服了,虽然他并不认为五城学堂的毕业生前程与秀才一样,但依据允熥的话,五城学堂的性质确实与私塾一样;学费虽然肯定很高,但学生都是勋贵也不差这点儿钱。

    可允熥自己知道,他对陈继说的理由,只是借口,并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允熥想要建立一所自由的学校,真正自由的学校。

    适才允熥对陈继说设立学生会,并且由学生推选学生会干事与班长,是为了去行政化,而他当时没有说的是,之所以要去行政化,以及不让五城学堂归属朝廷,就是为了能够建立一所自由的学校。

    后世中国的教育制度一向被国人所诟病,就连国家也知道有问题,多次说要改,也确实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素质教育’,但老百姓们只是发觉用在孩子教育上面的开销越来越大了,可教育制度并没有实质变化,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很大,大学生,许多大学生,即使成绩不差,仍然学不到多少对工作有用的东西。

    而之所以会这样的缘故,就是国家对于学校的控制。

    坦白的讲,国家控制学校,未必是出于坏目的。国家其实是很想保证公平的,要尽可能采用一种公平的方式来衡量所有学生,以便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种公平的竞争,来选取谁能上中学、大学。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去掉那些不容易量化的东西,给所有学生发一套标准答案,考试按照标准答案答题。这样一来,从形式上就保证了公平。而学校行政化,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

    但问题在于,那些不容易量化的东西,才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而那些标准答案,除了极少数做学问的人外,其他人都用不到。国家这种教育方式,其实违背了教育真正的目的——顺利就业。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难以顺利就业,再公平又有什么意义?

    同时,不同学生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擅长数学,有些人擅长作文,有些人擅长化学,有些人擅长历史,可最终考试所有人这些科目都要考,那些偏科的人即使自己擅长的科目考的再高,总分上不去也考不上好学校。更何况有些人擅长的就是不可量化的东西,这就更不公平了。比如哈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