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意愿也会大幅降低。

    但允熥对于这种情况,却也是乐见其成的。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大约是新航路刚刚开辟前后,西方国家由于实行分封制,贵族对农民的束缚比中国要强得多,资本家为了招募工人只能给出比他们在乡下种地多几倍的收入,才能让农民愿意冒着万一被抓住会被毒打一顿甚至打死为代价从乡下逃进城里。

    所以当时工人的收入是很高的!在全国居民算得上中上,属于中产阶级,类似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的工人。

    大家耳熟能详的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是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前贵族地主转变为资本家,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能被雇佣的自由民越来越多后出现的。

    允熥实行农业改革后农民的收入增加,进城做工的意愿降低,就会逼迫资本家对工人给出更高的收入,从而促进工商业赚来的财富能以更加公平的方法分配,从而降低社会转型期的动荡,让政权受到的影响降低。

    不仅如此,允熥还会继续大力支持中原的百姓迁往海外或西域,一直维持中原的百姓人数不过多的情形,保证可供雇佣的自由劳动力不要太多,减少政权可能受到的冲击。

    ‘当年欧洲人,除了俄国人可以向西伯利亚疏散人口外,只有美洲这一个地方能够疏散人口,可那个年代从欧洲到美洲的船超过30%会沉没,使得很多农民不到快饿死的境地不敢横渡大西洋,从而使得欧洲的社会矛盾一直很激烈;现在大明有这么多可以疏散人口的地方,其中环南海地区在夏季之外的季节坐船移民几乎毫无风险,能疏散的人口必定比欧洲要多,社会矛盾应该也会缓和一些。’他想着。

    而且,允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促使资本家改进工业机械。如果大明的劳动力供应一直供过于求,就会导致工人的工资水平很低,资本家就没有动力改进机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够真正提高生产力,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不只是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打转。

    允熥在脑海中畅想了一番以后的情形,忽然听到卢义说道:“官家,奴才为官家换一杯茶。”这才回过神来,咳嗽两声说道:“卢义,宣胡俨前来,朕有差事要吩咐他。”

    “诸位爱卿,朕要与你们商谈的事情已经商谈完毕了,爱卿退下吧。”

    “是,陛下。”在场的诸位官员起身行礼,随后退下。

    允熥等他们都退下了,也站起来伸伸懒腰,活动一番,还走到阳面的窗边晒了一小会儿太阳,喝了一碗解暑降温的酸梅汤,问卢义道:“卢义,于家父子可已经到了?”

    “官家,于胥、于谦父子都已经到了谨身殿,等候官家接见。”卢义说道。他身为贴身服侍允熥的宦官,知晓允熥很看重这个叫做于谦的小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还是在出言时特意点了出来。

    “传他们觐见!”允熥语气略有些兴奋的说道。

    可卢义却并未马上遵从允熥的命令,而是说道:“官家,浙江左布政使练子宁也已经在谨身殿等候。”

    允熥一愣,说道:“练卿今日就已经入了京城?”

    卢义没有接话,只是躬身站在允熥身侧,一动不动;允熥也没在意,又吩咐道:“既然练卿已经回了京,那就宣练卿先来面见朕。”

    他又对卢义道:“你做的不错。遇到这样的事情,应当提醒朕一句。”他又高声叫了另外一个小宦官进来,对他吩咐:“你去告诉王喜,朕赏赐卢义一个月的俸禄。”

    “官家,这不过是奴才的本分事,不当陛下的赏赐。”卢义马上说道。

    “哎,你们这些在朕身边服侍朕的,说的不合朕的心意就不敢多言。你敢说一句话,就值得赏赐。以后像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提醒朕。”允熥说道。

    ‘但是,不是类似于提醒一句的话就不要多说。’卢义在心中将允熥的话补完,答应一声退下去谨身殿传口谕去了。

    在路上他还想着:‘喜公公交待的话果然不错,官家对于奴才提醒这样的事情还是愿意的。但伴君如伴虎啊,不是在陛下身边服侍十多年,将陛下的性子揣摩透了的人岂敢多嘴?不怕被拖下去打死?当今陛下虽然宽厚,但也不是没有处理过多嘴的宦官。’

    ‘喜公公愿意将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人真是宽厚,以后若是需要照应,我一定会照应的。’

    

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 
“臣练子宁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练子宁正要跪下,允已经吩咐宦官将他扶住,笑着说道:“好久不见,练卿似乎黑了些。”

    练子宁本来有许多话要与允说,可一听陛下这样说话顿时明白自己准备的那几句话没有必要出口了,也就笑着回答:“浙江在京城南边,太阳更毒一些,臣又时常在衙门外,是以就晒黑了。”

    “黑了好,”允一边让他坐下,一边又道:“黑了看起来更有男子气概,不像是文弱书生了。”

    练子宁听了这话嘿嘿笑了两声并不接话,而是又道:“陛下,臣在浙江这五年,浙江”

    练子宁本意是想先表表功,可允却打断了他的表功。“练卿,你在浙江这五年的功绩朕也知晓些,虽然知晓的并不全面但也知道不少,知道爱卿这五年来劳苦功高,朕必定会有所封赏。”

    “不过朕想先谈一谈这次召爱卿入朝,要给爱卿的差事。”

    练子宁是他的亲信,所以允说话也不藏着掖着,单刀直入道:“暴爱卿年纪大了,朕打算将其转入一闲差,任命李仁为夏辅官,空缺下来的吏部尚书由齐泰接任,陈迪调任户部尚书。朕打算任命你为礼部尚书。”

    “陛下,臣在浙江的所做,可有陛下十分不满的?”练子宁听到允的话,沉默了一瞬,随即说道。

    “爱卿何出此言?”允似乎是提前预料到了他的反应,此时并没有因为被冒犯而十分生气,而是比较平静的反问。

    “陛下,臣自认为在浙江左布政使任上,陛下吩咐的每一件事情都完成了,从无拖延之事。左布政使分内的事情也都按照章程办理,从无疏漏或错误。”

    “是以陛下为何将臣发配到这样一个务虚的衙门为掌印官?”

    是的,发配,练子宁认为礼部的差事都没有什么用处,虽然不应该撤销,但他可不愿意主掌这么一个衙门,天天干一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事情。

    而且他在担任浙江左布政使之前就是吏部尚书。礼部虽然名义上的地位是六部之首,但因为实权较小,所以实际上吏部就是六部地位最高的衙门,让他这个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之人外放,他还能理解成让他积累些地方上的办事经验和做官的资历,但回朝后却担任礼部尚书,他不愿意。

    ‘哪怕是让我担任户部或兵部尚书也好。就算现在兵部算作了武官,陈性善也是陛下非常信任的执掌武官衙门之人,总还有户部。’练子宁在心里想着。

    “练卿,礼部并非务虚的衙门,也有实务,比如操办即将进行的应天乡试与明年的会试,殿试也是礼部操办。”

    “此外,莫非爱卿觉得祭祀等诸事并不重要?”允说完了礼部的实务,又故意反问道。

    “臣并非如此认为。”练子宁可不敢承认这件事,即使他在心里是这样想的。“陛下,祭天等祭祀诸事当然非常重要,臣对于担任礼部尚书之人与礼部主掌祭祀之官员一向十分尊敬。”

    “但臣从未在礼部办差,熟悉的差事都与礼部无关。臣也自认为有些才能,可这些才能与礼部的差事都并无干系,所以臣请求陛下命臣另外一个差事。”

    “练卿,礼部的诸事都是由下面的各司衙门官员负责,你不需从前有过经验,在礼部担任尚书与其它几部是一样的。”允又道。

    他看着练子宁又要出言,忙说道:“而且朕此时任命你为礼部尚书也是有差事要安排你去做。”

    “其一,自从正月朝会开始,抓了许多礼部与鸿胪寺的官员后,虽然现在已经停止追查此案,但礼部与鸿胪寺的官员也人心惶惶,办差也远不如从前。爱卿到了礼部,首先替朕安抚礼部诸位官员,让他们不再担忧安心办差;二来也提高礼部诸位官员办差的效率。”

    说到这里,允笑了笑说道:“爱卿在浙江为左布政使的时候督促手下官员用心办差的法子朕已经知晓了,认为非常不错,爱卿可一定要在礼部推行。”

    “第二件朕要吩咐你的事情则与科举有关。”他继续说道:“今年举行过了乡试,明年就是会试年,二月份就要举行会试了,算起来只有不到七个月的时候了。朕想要改革殿试的规矩。需要爱卿配合。”

    说到这里,他让练子宁靠过来,在他耳边轻声说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这,有辱斯文啊!”练子宁听了允的话,下意识说道。

    允登时就沉下脸。“此乃是历代先贤教导过的事情,你竟然说有辱斯文!”

    “臣失言,请陛下恕罪。”练子宁马上跪下请罪。他虽然脾气不太好,但也不傻,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脾气硬一些顶撞皇帝,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收着。他当年还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就知道允不喜欢白面书生,甚至可以说对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生十分厌恶;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一系列改革也都是让未来的文官国子监的监生多动一动,身体健壮一些。所以他说的那句话会让允非常生气,他为了挽回在皇帝心目当中的形象只能马上跪下请罪。

    允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说道:“爱卿也是无心之失,起来吧。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隆恩。”练子宁赶忙说道。

    等他站起来后,允的气也消了些,喝了一口水后又问道:“爱卿可愿意替朕来做这件事?”

    他的用词非常直白:替朕做。殿试虽然名义上是皇帝考试,但实际上还是礼部组织,允要进行的这个在传统文人看来‘有辱斯文’的殿试改革公布后,文人不敢公开骂皇帝,只能骂礼部官员,尤其是尚书,练子宁到时候承担的压力会非常大。不过正因为如此允才命练子宁担任礼部尚书。练子宁这个人虽然脾气大,但内外皆硬,更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不至于崩溃。

    “臣愿意。”思量了一会儿后,练子宁答应。 2k阅读网

    

第1279章 杭州事() 
“臣愿意。”思量了一会儿后,练子宁答应。

    “好!”允熥说道,放下心来。虽然他根据练子宁的性格与平时的作为,觉得他八成会答应,但在他答应之前总是不能安心。这下子彻底安心起来。

    “练卿,既然爱卿答应了此事,那么宜早不宜迟,明日就去礼部上任吧。”他又道。

    “陛下,恐怕陈尚书不会愿意此时就让出礼部尚书之职,会拖延到乡试之后。”应天的乡试也是由礼部操办,这也是礼部少数肉眼可见的实权,即使乡试也仿效殿试将阅卷官、出题官与监考官曲风开来,想要像从前那样与学生有师徒之谊是不太可能了,但礼部尚书也绝对不愿意在乡试之前让出位置。而且一个衙门事务繁杂,随便找点儿事情就能理直气壮的拖延,练子宁的脾气再爆,再能与人争执也没用。

    “这好说。明日一早下朝后朕宣陈迪来乾清宫,将此事告诉他,并且对他说,若是想要主持乡试,这件事也必须由你来做。”允熥淡淡的说道。

    不过听到他的话练子宁脸上禁不住露出微微笑意。陈迪军户出身,因读书好辟为府学训导。有一年朱元璋过生日,府里进恭贺他生日的表章,选定由陈迪起草。陈迪这篇贺万寿表写的很好,史书记载太祖异之,召入朝为官。之后陈迪也算得上官运亨通,但从来没当过实权衙门的掌印官,恐怕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一听允熥的话估计就会答应迅速就让出礼部尚书之职去户部上任。

    即使陈迪硬着头皮仍然坚持要等乡试之后再交出礼部尚书之职,那他也就必须将陛下吩咐的那件事扛起来,对练子宁来说也不吃亏。虽然抗下这件事确实可以提高自己在陛下心目当中的位置,但承受的压力太大未必合算。

    不过他马上又收起了笑容。在皇帝面前这样幸灾乐祸可不好。

    允熥也看到他的笑容了,不过没说什么,而是又道:“练卿在浙江为官这五年,所办下的差事、所取得的成果朕都知晓,也都看在眼里。朕在此要与练卿说一句,你辛苦了。”

    “为陛下办差,臣不辛苦。”练子宁马上说道,而且心里颇有些感动,好像这五年来在浙江为官的辛苦,适才被允熥压下这么一个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