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孩子!你不能出宫怎么还怪到了圻儿头上?”熙瑶马上说道。

    “文圻与文垣都是我亲弟弟,我们姐弟本来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可文圻却抛下我独自出宫,我如何不能怪到他头上?好在他出宫还记挂着我,就不责怪他了。”敏儿振振有词的说道。

    “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从哪儿听来的?”

    “从戏台上啊!”敏儿理所应当的说道:“休沐日爹爹要是在这里,有时会叫教坊司的人来唱戏或表演杂耍,爹爹还挺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演三国演义的时候不少。那戏曲一开头,不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义结金兰,齐声说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结义兄弟就如此,我们亲姐弟当然更要如此。”

    “以后少叫唱三国演义的班子进宫来唱戏!”熙瑶先白了允熥一眼,然后对敏儿说道:“刘关张三兄弟乃是要做大事,共同匡扶大汉江山,自然要这样立下誓言,你与文垣、文圻不必如此。”

    “为什么?”敏儿问道。

    “敏儿,爹爹倒是觉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话说的不错。你们是亲姐弟,自然要比刘关张这样的结义兄弟更加亲厚,你要想着文垣、文圻,文垣、文圻也都想着你,这才是一家人。”

    “不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不必了。死者长已矣,生者还要活下去。”允熥说道。他对于熙瑶刚才那句话是不以未然的。不看三国演义,还有什么好看的?涉及情爱的不能给没有成婚的小孩看,低俗的不能看,一味打打杀杀的比如水浒传不能看,描述市井生活的又没有好作品,何况也大多低俗,所以只能给他们看历史剧和抗蒙剧了。这些历史剧和抗蒙剧中三国演义是最好的,不看它看什么?

    “哦,女儿知道了。”敏儿答应道。

    允熥与敏儿说话间,文垣也走到文圻身旁,眼中带有感动之色,对文圻说道:“三弟,真是多谢三弟送给兄长这本书了。兄长最近正好读建安南朝的诗,有些诗句不能理解,想要找一本合适的诗文评来看,弟弟就送给兄长一本诗品,多谢三弟。”

    “兄长喜欢就好。”文圻笑道。

    “兄长也挑选礼物,在过年前送给弟弟,一定会让弟弟喜欢。”文垣又道。

    “二哥想送弟弟什么?”文圻问道。

    “这,过几日你就知晓了。”文垣略有些尴尬的说道。他才萌生了送文圻礼物的念头,岂能马上想出来送什么?

    “那弟弟就等着二哥的礼物了。”好在文圻也没有追问,说道。

    “姐姐那一日也送你一件礼物。”敏儿听到他们的话,也凑过来说道。

    “那弟弟也等着姐姐的礼物。”文圻笑道。

    说过此事,他们去膳堂用膳。敏儿与文垣、文圻这时才想起来都这么晚了他们还没吃晚饭,本来没什么感觉,一想起来顿时觉得饿了,笑闹着去膳堂。

    “夫君,下午郭老太妃来了坤宁宫一次。”吃饭的时候,熙瑶与允熥说道。

    “郭老太妃?她现在身子如何?可还康健?上次见到她还是重阳节,当时看起来还硬朗。”允熥马上关切地问道。郭老太妃是朱元璋的妃子,已故的武定侯郭英之妹,封号为宁妃,通称郭宁妃。她在洪武后期承担着部分皇后之责,当年他册封皇太孙,也是郭宁妃代替了皇后的职责。

    郭宁妃这个人很本分,或者说很聪明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允熥有恰到好处的关怀,但从来不会逾越了非亲祖母的身份,允熥对她也很敬重,逢年过节时常去探望她,慢慢相处之下也有了一点儿祖孙之间的亲情。

    “老太妃甚至比重阳节的时候差了些,但还算硬朗。上个月曾有过风寒,当时妾也与夫君说了,不过没几日就好了。”熙瑶回答。

    “一定要注意老太妃的身子,如果有了病痛一定要及时诊治;你记得嘱咐老太妃身旁的宫女,切不可隐瞒老太妃身子不适。”允熥又嘱咐道。

    “妾记得了。”

    “老太妃来找你,有何事?”说过了对身体的关切,允熥问起了她来的目的。

    “是有关鲁王之事。”

    “鲁王,肇辉?是询问他就封之事吧。”

    “是。夫君,老太妃话中的意思,是说鲁王今年已经十八岁,过了年就十九岁,也已经成婚,也是应该就藩的时候了。”

    “这,”允熥想了想,对熙瑶说道:“若是老太妃再来与你说话,你就与她说,不必着急,只要肇辉自己愿意就藩,夫君将来一定会让他就藩。不过他才十八岁,当年二叔(朱樉)二十三岁才就藩,不必着急。”他对藩王就藩有统一的安排,现在还不到他该就藩的时候。

    “是,夫君。”熙瑶答应。

    之后也就没什么正事好说,夫妻两个说些闲话。熙瑶出言道:“夫君,明日应当没什么事情吧?”

    “衙门都已经封衙了,地方官早就过节了,应该没什么事情。”

    “那明日夫君多陪陪敏儿、文垣、文圻、文垠、文珞他们吧。这几日夫君虽在坤宁宫的时候不少,但朝鲜世子也在,虽说夫君把他当做侄子,但他毕竟不是夫君的亲侄子,有他在场总觉得别扭,妾求明日夫君不要将他叫进宫了,只与敏儿、文垣他们说话。”

    “好,明日一早为夫去乾清宫瞧瞧,没什么事就回来陪他们。”允熥笑道。

    就在允熥与熙瑶说话的时候,在离皇宫不远处的一处破旧的宅院,一个看不清容貌,但听声音应当是年轻女子的人说道:“事已至此,也无别的办法可想,只能用最后这个办法了。”

    “可是,这样一来,这件事就等于捅到了天上,对咱们家将来没有好处。还是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还说什么以后!若是不这样做,咱们家都没有以后了!至于其他办法,咱们家已经将办法都想尽了,能求的人都求过了,除了求那人,还能求谁?难不成去敲登闻鼓?”

    “这,”中年男子还想再说什么,但半天也没能说出什么来,只能叹道:“哎。”

    “父亲你不必忧心,此事若是做得好,对咱们家未必是坏事。将来,对咱们家或许还有好处。”这女子说道。

    

第1383章 事情() 
    “见过官家。”在乾清宫门前,值守的小宦官纷纷行礼道。

    “免礼。”允熥随意说了一句,又问道“杨翥可已经来了?”

    “官家,今日杨中书未来,解辅官来了。解辅官还说,今日由他值守。”

    “解缙来了?他来做什么?”允熥有些惊讶。按照规矩,过年期间每日要有一个中书舍人与通事舍人值守,以防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无人处置;但四辅官是不用值守的。解缙忽然前来,难道是因为这几日一直在主持编纂大明大典,好几日没见到自己了,特意跑来刷存在感?

    一直到走进前殿,允熥都觉得只有这个解释最靠谱,解缙也算是他比较亲近的臣子,所以允熥待他行完礼后问道“解卿,今日怎么忽然来宫中值守?可是因为多日不曾见过朕,特意来见朕?”

    “启禀陛下,臣因已经数日未曾见过陛下,深感冬辅官之职名不副实,心中愧疚;正好前日封了衙,编纂大明大典的差事暂时停下了,臣昨日在家与家人过了小年,今日就来宫里值守,履行冬辅官之职。”解缙笑着回应。

    “哈哈,”允熥笑了两声,又与他说笑几句,问道“正好你今日来了,朕就顺便问问大明大典编纂的如何了?”

    “陛下,这半年来又搜集到了几十本之前没见过的书,已经补录入大典中。臣每部书籍都让至少两人核对是否存在错别字,是否存在病句,现在已经核对完了大约七成的书籍,预计明年三月就可将整部大明大典核对完毕。”

    “好!”允熥赞道“如此甚好,明年就能将这本书编纂完毕了。”

    “解卿,编纂这本书,爱卿当为首功,到时候朕一定会重赏于你。”他又说道。

    “此事不仅是臣一人之功,是所有操办此事之人的功劳。”解缙谦逊道。

    “你不必谦虚,参与编纂之人当然都有功劳,但你身为主持之人,功劳最大。朕一定会重赏你的功劳。”允熥道。

    “多谢陛下。”解缙这次说道。他本就是恃才傲物之人,自负才学天下第一,也认为没了自己虽然大明大典也能编成,但肯定不如现在的好;刚才只是按照官场的规矩谦虚一句,允熥再次夸奖他就没必要谦虚了。

    “这才对。”允熥笑道。

    允熥又询问了一番编纂大明大典的情形,解缙一一作答;他又问起这半年新搜集到的书,忽然想起昨日那书铺的老者说的话,对解缙说道“按照当初定下的规矩,民间百姓拿出的书,抄写完毕后应当将原本还回去,还附送银钱,朕说的可对?”

    “陛下所言正是当初定下的规矩。”解缙回答。

    “可朕听说,有人昧下了百姓拿出的古籍,用抄本替换。”

    “啊?有此事?臣御下不严,致使发生这样的事情,请陛下治罪!”解缙马上跪下说道。

    “爱卿起来,不必如此。”允熥说道“朕也只是恍惚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你回去查一查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就将那书还回去。”虽然老者不像是在说假话,但实情也未必与他说的一样,可不能先入为主。

    但解缙却以为这是锦衣卫或镇司奏报的事情。在他想来,这两个衙门罗织罪名、构陷大臣是当然的,但这样的事情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没有乱说的必要,应该是真的。所以他并未站起来,而是又说道“陛下放心,年后上朝之前,臣一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将被昧下的书找出来。”

    “臣敢问陛下,那本书书名为何,是哪朝哪代的书籍。”

    “是今文尚书。大约是两汉时传下来的,这一点不能确保。”允熥道。

    “臣知晓了。定然尽快查出。”解缙又道。

    允熥又问了问今日有无重要的事情。解缙刚才已经将通政司送来的寥寥无几的奏折都看了一遍,答道”陛下,并无十分要紧之事。臣先将这几本折子票拟一番,陛下下午再批答。”

    “好,那朕未时让小宦官来取奏折。”允熥笑着说道。

    说完这件事,允熥就没有什么与解缙说的了,又和他闲聊几句,就离开乾清宫,按照昨日许诺熙瑶的话陪几个孩子去了。

    他一离开,解缙马上拿出纸笔写了些什么,将写了字的纸装进信封,等了一会儿出乾清宫向乾清门走去,对其中一个看门的宦官说了几句话,把信交给他,之后才返回乾清宫票拟奏折。

    “二妹妹!你怎么入宫来了?”允熥才出了乾清宫没走几步,就见到昀兰带着侍女在前面走着,出言问道。

    “妹妹见过皇兄。”昀兰马上行礼道。

    “咱们兄妹还这么多礼做什么?”允熥上前扶住将她扶起来,又笑着问道“怎么今日想起入宫来了?有什么事情来找兄长?”

    “瞧皇兄说的,妹妹没事不能入宫?那这个可随时进宫的腰牌是做什么的?”

    “妹妹当然可以随时进宫,只是孩子还小,你平日里照顾他已经十分费神,也没空多入宫。”

    “正是因为平日里照顾孩子太多没空入宫,妹妹才更要在有空的时候入宫与皇兄、嫂子、昀芷妹妹说话,看看几位侄子侄女。”昀兰又笑着说道。

    “那你先去瞧瞧你母妃,再去瞧瞧昀芷,过一会儿再来瞧为兄和你嫂子。”允熥道。

    “皇兄真是有了孩子就不喜欢妹妹了!”

    “怎会如此!你们在为兄的心目中与敏儿一般无二。”允熥马上说道。

    他们兄妹这样笑闹了一阵,昀兰正色道”皇兄,妹妹确实有正事要与皇兄说。“

    。

    

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 
    他们兄妹说笑几句,昀兰正色道:“皇兄,妹妹确实有正事要与皇兄说。”

    “何事?”允熥仍然笑道:“可是与杨峰有关之事?”他以为昀兰要为自己的丈夫求什么。

    “并非如此。此事原本与妹妹也没什么干系,但因昀芷在宫中那人怕是求不到,只能来找妹妹了。”

    昀兰说道:“今日一早,妹妹才起床没多久,刚用了早饭,忽然听门上的小厮来传话:说是门上有一女子求见,说是与妹妹有旧,还拿出一个玉佩作为信物。看门的小厮也是识货之人,看得出那个玉佩十分贵重又是几年前宫中首饰常用的样式,不敢隐瞒,赶忙来报给妹妹。”

    “妹妹拿起玉佩端详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