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旁边杭州口音的人说道:“贯中兄,既然有人愿意资助你出版,

    那我就走了,有事再和我说。”说着,这个人一脸的‘终于解脱了’的表情,然后就出去了。

    罗贯中随口说了句:“回见”,就又对允熥说道:“这位仁兄是何人?为何愿意资助我来出书?又是从何处知道我的书的?”

    允熥退回自己隔间的地方,说道:“罗,”他看了看,罗贯中少说也有五十多了,叫兄弟不太合适,所以接着说道:“罗老先生还是过来说话吧,这样说话不太方便。”

    罗贯中也觉得这样不太好,是以跨了过来,又把屏风推回原位,然后在一个侍卫让出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罗贯中坐下后先是给周围的人行了一礼,朱橞等回礼。然后对允熥说道:“阁下是谁?为何愿意资助我出书?”

    允熥反问道:“你为何在山枺俊

    罗贯中不敢得罪大金主,解释道:“小兄弟是在南方看到过我的书吧。我本是东平人,就是兖州府下边的东平州。因杭州为东南人文荟萃之地,是以我去杭州居住几十年;这二年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就故去了,想着叶落归根,就回了老家。”

    “想着兖州城好歹是山枺蟪牵侠幢蓖墓蜕醵啵覆欢ň陀兴敢獬霭嫖业氖椋岳吹劫鹬莩桥鲈似!

    允熥说道:“那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皇太孙殿下随行的侍卫,姓孙。家里当然是京城人。我在京城的书市上曾经看过《三国演义》这书,觉得写得非常好;今日刚刚听到你说到《三国演义》,才知你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我愿出钱为你出版这本书,但是有个条件。”

    罗贯中重新显得激动地说道:“什么条件?”

    允熥问道:“你为何要将刘备等人写的这般好,将魏武写的这般坏?”

    罗贯中说道:“武侯乃是我辈文人楷模,自然是要大书的;本来因为历朝杂记多有记载关羽好色,为人又傲慢的事情,我本欲将关羽写的坏一点;但是就在写作中,有一天晚上,我睡得正熟,忽然梦到了关羽,关羽求我把他写的好些,并且我惊醒之后感觉脑后发凉,心下害怕,所以将关羽写的好了。”

    “既然武侯和关羽都是好人了,那自然他们跟随的刘备也得是好人了;写作话本,总要有正邪对立,那只能屈尊曹,魏武了。”

    允熥理解,因为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去的,所以历代文人都艳羡诸葛亮,自然诸葛亮得是正面人物;至于后边关于关羽的事情,允熥后世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这个小故事,没想到是真的。

    不过,允熥说道:“你可知当今皇太孙尊崇魏武,贬抑刘备?皇太孙也知道你这本书,当时要派人去杭州拿你呢!”

    罗贯中大惊:“此事确实?”

    允熥忍着笑,说道:“怎么不实?”

    罗贯中喃喃自语的说道:“这下坏了,这下坏了。”

    允熥接着说道:“但是殿下爱惜你的文笔,曾说:‘只要这个作者愿意改写为尊曹贬刘,可让其出版。’”

    罗贯中惊喜地说道:“殿下确实曾经这样说?那太好了,只是,需要改写。”他的内心是在剧烈挣扎的,从表情都能看出来。

    半晌,只听罗贯中说道:“我愿改写,只是有一个条件。”

    “说来听听。”允熥道。

    “需连《水浒》也一并出版。”

    允熥心想《水浒》虽然也有一些犯忌的话,但是大体上还是‘皇上圣明’,都是奸臣误国;并且允熥也不敢保证就算在这里杀了罗贯中就能断绝《水浒》的流传,所以说道:“可以。”

    罗贯中脸色和缓了些,说道:“那我愿意改写。”

    允熥正打算继续,只听有人笑起来。允熥回头一看,果然是朱橞在笑。允熥给他使眼色,让他止住笑,然后说道:“说不定殿下看了你的改写后的书,赏你个一官半职呢。”

    允熥本以为罗贯中会高兴起来,但是没想到他黯然说道:“只要书能出版,那此生心愿足以,不敢奢求其它。”

    允熥不解。这时朱橞凑上来说道:“如果我记得不错,这个罗本曾辅佐过张士诚,虽然他在张士诚账下不长,但是陛下不许他们这些曾在张士诚手下,又未投靠本朝、自行散去的人为官。”

    允熥恍然。不过这对于允熥来说不叫事儿,让他换个名字、改个籍贯就好,u看书( ww。uukansu. 老朱整天那么多事情,岂会注意一个小小的罗贯中。并且他既然当初曾在张士诚那里出仕,说明还是有功名心的,更容易收纳。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是不好和罗贯中讲的。

    允熥说道:“即使不能够为官,殿下高兴了,赏你些钱,也够你吃穿不愁了,我看你的衣服,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足。”

    罗贯中也重新打起精神,说道:“银钱什么的我倒不在意,只要书能出版就好;小兄弟如果没有其它要说的,那我就回去改书了。”

    允熥想了想,说道:“今日没有其他的话了。哦,这里有三十贯钞,权做预付的钱。”说着递过宝钞。

    罗贯中接过钱,拿出张纸,写下一行字,递给允熥并说道:“这是我在兖州的住址,小兄弟可以去这里找我。我先告辞了。”说着,行礼走了。

    等罗贯中走了,允熥他们下楼付账,也走了。走在路上,朱橞忍不住对允熥说道:“你为何如此招揽此人?不过是个写不入流东西的人,书让他改了就是了,何必如此看重?”

    允熥不答话。朱橞见允熥沉默,也无他法,跟着走回去了。

    允熥之所以看重罗贯中并不仅仅因为一部《三国演义》。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戏曲作家,不仅写,也写了不少的戏曲剧本,著作颇丰。

    而戏曲和适合说书人说的在允熥未来的计划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允熥要延揽罗贯中。就算罗贯中没几年死了,也可以起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作用或者让罗贯中介绍其他的戏曲、话本大家。

    允熥和朱橞一路无话,回到了住所。(。)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兖州事件——疑点() 
深夜,在兖州城同一个并不起眼的房子中,上次那两个人再次会面。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今日真是好险,差点儿就被关在衙门里了。幸亏今日出来了,不然就没办法收尾了,说不定就会被殿下察觉蛛丝马迹。”

    顿了顿,又抱怨道:“真是想不到殿下竟然到了兖州城第一日就下令拿人,真是疏忽了。”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谁能想到?就算齐泰和濮汕提前一天到了兖州城,也应该只是察觉问题,怎会就敢依此拿人?”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你兖州府只有推官涉及,那些吃拿卡要的衙役可不算,会不会让殿下怀疑?”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那也无法可想,如果是我出面,兖州府衙有人下水,那一旦案发,我岂不会暴露出来?你们来接触,一年多的时间,也就只能这样了。”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让你的家人都藏好了,小心无大错啊。”

    山硒口音的人问道:“我一直想知道,我们兖州府衙的另一个山硒人,有没有被你拉下水?”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你猜?”然后哈哈笑了起来。

    ============================================================

    过了三天,郭镇带着鲁王三卫的官员的供诉书到了允熥的面前。

    允熥一边翻看他们的供诉书,一边问道:“有多少官员涉及?”

    郭镇回道:“禀殿下,鲁王三卫两名指挥使,四位指挥同知,十位指挥佥事,五位卫镇抚,九位千户和九位副千户,五品以上官员共计三十九人,只有何豫未曾收过钱财,其他的官员均是收受钱财。”

    明代标准一卫是一名指挥使、二位指挥同知、四位指挥佥事、二位卫镇抚、五个千户。现在鲁王三卫编制不全。

    “主犯就是朱皖和张芹,从朱皖家里抄出两千两黄金,两千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宝钞、粮食和珠宝;张芹家里抄出的东西虽不如朱皖家里的,但是也是财物甚多。”

    允熥恨恨地说道:“这二人一定要按照皇爷爷的办法,

    剥皮实草。”

    郭镇接着说道:“还有肖凤鸣等指挥同知、佥事,家中也均有大量钱物,仅钱财就均在五千贯钱以上;几位镇抚和千户等人收受的钱财倒是不多,但是也有不同,根据经手的经历等人交代,这两年多中卫有一名千户收受达三千贯钱以上的钱财。”

    “何豫镇抚举荐的千户杨本、镇抚曹禺倒是都无甚收受钱财,应该只有三四百贯钱,多数千户、副千户也只是收受四五百贯钱。”

    允熥翻了翻各人大概统计出的收受财物的统计数据,又想了想,说道:“以六百贯为限,六百贯以下的,贬官,陛下那里我自会说明;六百贯到三千贯的,赐白练一条,不牵连家人;三千贯以上的,斩首,家人不涉事的发凤阳种地,涉事的流放边关;朱皖和张芹,剥皮实草,家人涉事的处死,不涉事的流放边关。”

    “把清出的房屋土地列一个单子,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去发还给百姓。这次没收的这些官员的房屋、土地,除官府的产业之外,全部发卖;还是算了,由皇爷爷指派的新任指挥使来处置吧。钱财做好统计,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随同今年的秋粮送至京城。”

    吩咐完了财物的处置,允熥又问道:“兖州府和滋阳县的官吏,除了邹济,可还有涉及的?”

    郭镇回道:“滋阳县和兖州府的吏员,多有涉及的;官员中兖州府有一名推官、滋阳县有一名主簿涉及,并无其他涉及的官员。”

    “嗯?”允熥疑惑:滋阳县是低一级别的官府,却还有两名官员涉及,兖州府是高一级别的官府,却只有推官涉及,这不太正常啊。

    允熥说道:“你下去吧,派人叫齐泰和秦松过来。”郭镇应诺而下。

    不一会儿,秦松和齐泰来了。齐泰问道:“殿下叫我们来何事?”

    允熥说道:“郭镇已经把案子审的差不多了,这些是供诉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并且我打算以六百贯为限,……,不涉事的流放边关。你拟一个给京城的奏折,如何把此事和京里交代;估计三天以前给皇爷爷发的上书已经到了,得尽快把事情完全查清楚才好。”

    齐泰应诺。然后他看了看这下东西,然后说道:“殿下,这兖州府只有推官涉及?”

    允熥说道:“我也是纳闷,只不过这些三卫的官员既然已经交代了,难道还特意留下一人不交代不成?还是兖州府的官员?这不合常理啊。”

    齐泰想了想,也觉得非常不合理,但是想不出其它情况。允熥知道现在齐泰代理滋阳县令很是忙碌,老朱允许各个县衙有的官吏实在是太少了,( uun )所以允熥说道:“齐泰你先回去打理县里的事情吧,我这里再说。”齐泰随即告退。

    允熥转过头对秦松说道:“你可有什么想法?”秦松这人虽然聪明,但是十分惫懒,允熥不问一般是不说话的,是以允熥有此一问。

    秦松说道:“听殿下刚才所言,要么是兖州府确实是只有推官涉及,其他官员因为知府林俊之前的上书未有结果而对此视而不见;要么,是在三卫中还有大鱼未抓到。”

    允熥靠着椅背的身子一下子直了起来,疑惑地问道:“三卫之中还有大鱼?”

    秦松说道:“我只是按照常理推断。或许确实是兖州府的官员只有这推官涉案呢。”

    允熥站起身来,在附近踱着步子。鲁王三卫的大官都已经被拿下了,如果还有‘大鱼’,那肯定不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定是借助了更大的人物,才能让朱皖和张芹不敢吐露半分;而兖州府的涉事官员也都是这个人亲自接触才会一直不暴露。只是一个推官涉及,对整个兖州府彻查太过牵强,并且对方既然如此谨慎,就是彻查府衙的官员也未必有收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兖州事件——线索() 
愛♂去÷小?說→網,。

    允熥吩咐小宦官:“把郭镇叫来。”

    不一会儿郭镇来了,见到允熥行礼问道:“殿下叫我?”

    允熥说道:“朱皖和张芹没准还有事情未供出,你回去对他们严加审讯,一定让他们开口,只要他们开口,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郭镇惊道:“他们还有事情未供出?”然后说道:“是,殿下,臣一定让他们开**待。”又说了几句话,出门审讯去了。

    允熥之后在屋子里又与秦松讨论了一下,没有其他的头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