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陛下赎罪。”郑易只能又跪下说道:“我国国君确实心中有些思量,但他嘱咐臣万万不能告诉陛下,怕影响了陛下,所以臣并未说出,并非是臣有意欺瞒。还请陛下饶恕臣之罪过。”

    “罢了,此事朕会向遗德求证。你先说遗德的心思。”允道。

    “陛下,我国国君之意,是先请大明的御医诊治世子;但若是世子仍然医治不好,就只能更替世子之位了。”郑易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一般,说道。

    “遗德中意何人为继任世子?”允却并未显露出惊讶的神色,而是冷静的问道。

    郑易也不惊讶,允猜到朱芳远的心思很正常。“我国国君尚未决断,不论王次子与王三子都各有殿下欣赏之处,也各有殿下不喜之处,所以殿下现在仍然无法决断。”

    允点点头,又道:“遗德可想过为朱过继一子,将来继承王位?”

    “殿下确实曾经想过,但殿下又思及自身春秋已高,若是发生不忍言之事,继任之人年岁太小,恐怕主少臣疑,会生内乱。所以殿下决定更易世子。”

    允又问了郑易几个问题,最后说道:“如此看来,也只能更易世子之位了。不过你回去嘱咐遗德,除非再无人能够治好朱,否则绝不能说出更易世子之事,会生事端。”

    “臣记住了。”郑易忙答应。

    允点点头,让他退下了。郑易跪下再次行三拜九叩大礼,转身离开乾清宫。

    等他走了,允站起来伸伸懒腰,又喝了一口茶水,之后转过来对文垣说道:“你觉得,郑易今日所说,是真是假?”

    “父亲。”过了一会儿文垣才回答道:“他说的话与父亲所言的那从朝鲜逃至京城的朱亲信虽然言辞不同,但却能对应,可以认为郑易今日所言为一派胡言,朝鲜国君真的要瞒天过海,欺瞒父亲,欺瞒朝廷。”

    “但若是只听今日郑易所言,又没有丝毫破绽。因父亲前几日曾与儿子说起过此事,所以儿子心中已经先入为主,认为郑易所言乃是谎话;可儿子听来听去,郑易所言没有任何自相矛盾之处,又言之成理,而且其表情也没有丝毫问题。儿子实在不知无法分辨他是否说了谎话。所以儿子无法分辨,究竟是郑易欺瞒父亲,还是从朝鲜逃到京城的所谓朱亲信欺瞒了父亲。”

    说完这番话,文垣有些忐忑的抬起头看向父亲。他不知道父亲曾有过易储的心思,但知道自己过去的表现不让父亲满意。他很想自己也能让父亲满意,说出这番话后认真盯着父亲的表情起来。

    “你说的不错。若是只听今日郑易所言,又没有丝毫破绽;可之前逃到京城那所谓朱亲信也没有欺瞒父亲的必要,父亲现下也不知到底是何人在说谎。”允说道。

    听到父亲的话,文垣心中一宽,又道:“所以儿子以为,现下的当务之急是调查清楚此事的真假。”

    “确实需调查清楚。你以为,应如何调查?”允又问。

    “儿子以为,首先是要探知朱的身体到底如何。父亲派去朝鲜的定然是杏林国手,医术自然比朝鲜的医生高明些,应当能够知道朱身体到底如何,缠绵病榻到底是因何而起。若是能判定朱之病是人为,或能认定不是人为,则此事就清楚了八成。”

    “其二,就是派人去朝鲜调查其他事情。若朱果真因朝鲜国君想要易储而‘生病’、‘装病’,必定不会没有丝毫痕迹。父亲应当派人调查是否有痕迹。朝鲜也必定有锦衣卫,父亲可以用锦衣卫调查。”文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 
“想的不错。狂沙文学网 。”允yǔn再次对文垣的想法表示肯定,让文垣更加高兴。他又提出了几样建议,商议一阵,见时候已经到了午时,父子两个一起去用膳。在用膳时,文垣仍然在琢磨这件事,不时还提出自己的见解。允yǔn面上的表情qíng不变,但在心里说道:‘可惜文垣的见解了。不过从此事文垣的想法来看,文垣虽然仍比不上文垠,但也比前二年要强上一些,果真当年是因年纪幼小么。’

    允yǔn心思一动,待文垣说完了话,笑着说道:“文垣既然有如此见解,可见是长大了。为父想再给你一个差事。”

    “请父亲吩咐。”文垣马上说道。

    “为父前些日rì子派了理番院院使傅安与西方司郎中克拉维约旁的差事,让他们去了印度,至少几个月内无法赶回京城。这样一来,理番院,尤其西方司的差事就无人能办了。为父虽然以礼部尚书胡广暂且兼任理番院院使,但他并未办过与番国有关的差事,为父恐怕他管理不好这个衙门。正好为父带你头一次办差就是与朝鲜有关的外番之事,就暂且由你将理番院的差事管起来。”允yǔn说出了要派给文垣的差事。

    “父亲,儿子对外番之事并不熟悉,恐怕自己管不好理番院的差事。”文垣听到允yǔn的话愣了一下,之后说道。

    “任何一人,即使是圣人也不是生而知之者;做任何事,都是从不熟悉至熟悉,所以不必担心因不熟悉管不好理番院的差事,出纰漏改了就是,也没什么。而且现下是三月份,正是理番院差事最清闲的时候,你有许多时间向旁人了解理番院,慢慢就能管好了。”允yǔn微笑着,用鼓励的话语同他说道。

    “可是,……”文垣仍然有些迟疑。

    “你放心,为父还会派人辅佐你,都是久在四夷馆、理番院为官与番国使者打交道之人,有他们辅佐,你定然能够很快熟悉理番院的差事。”允yǔn又道。

    “儿子答应去理番院办差。”可文垣虽然答应了,但心里仍不喜欢这个差事。在他看来,身shēn为储君若是办差应当是办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差事才对,哪怕是去了解军武之事也比去理番院要强得多。

    不过文垣并不清楚,他之所会被派到理番院办差,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想法。毋庸讳言,即使允yǔn已经继位十六年,在努力推进各项改革,但对外番十分轻视,认为外番都是一些蛮夷的官员仍然为数不少,甚至在朝堂上占到多数。他们认为外番虽然或许战斗力强大,但从文明上都是蛮夷,与大明相去甚远。虽然允yǔn从天方、从帖木儿汗国、从拂引进的一些科学、医学人才有了研究成果,但一贯对与农业没有直接关系的科技十分轻视的大明官员视而不见。

    许多官员这样认为也就罢了,毕竟还有不这样认为的官员,提拔任用这些人办与科技、外番有关的差事即可;但文垣这样想,问题就十分严重了。允yǔn所实行的许多改革都要绵延数十年才能完全结束,一旦半途而废就前功尽弃了。那么等允yǔn死后,继承人会如何看待他进行的这些改革就十分要紧了。若是继承人不赞同他的改革,将之废止,自己的心血就会付诸流水,甚至大明仍然会走回历史上的老路。所以令他最为担忧的事情qíng就是:受大儒影响较大的文垣似乎不大赞同他的某些改革。

    也因此,允yǔn决定派他到理番院办差,真正与番国使者接触,了解外国文明,了解科学,慢慢转变他的想法,最后能与自己趋于一致。‘等你在理番院办几年差,就再派你去掌管格致院。’允yǔn这样想着。

    当然,他还有旁的想法。不论派文垣去了哪个衙门,都很可能让文垣形成自己的势力,这些最早成为他同僚、又不被文垣排斥之人都会自认为是太子的人。允yǔn当然要避免这种情qíng形,因为很多时候太子与皇帝关系不好,并不是太子本身shēn想要提前谋朝篡位,而是他身shēn旁的人与皇帝的人发生冲突,皇帝的政治势力与太子的政治势力不能相容。

    而想要避免这种情qíng形,允yǔn思量来思量去,觉得理番院最合适。理番院的官员自然也会围在太子身shēn旁,但外交之事毕竟与内政不同,大明也不是会被外番变动所影响的国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限制文垣的势力膨胀。

    他正想着,就听文垣又问道:“父亲,儿子去了理番院,担任何职?”

    “暂且任命你为理番院院副,管理理番院诸事。”允yǔn随口说道。给文垣正式的官职其实没什么意义,就凭借太子的身shēn份足以让任何人不敢不听他的话。不过既然文垣问起,允yǔn也就给他一个官职。

    “是,父亲。”文垣答应一声。

    文垣被派了正式差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堂。许多官员十分高兴,但也有许多官员对此并不赞同。他们根据历史上发生的事情qíng,认为皇帝年岁不大的情qíng况下,让太子太早出宫做事并不是好事,于是上折子委婉的进谏。

    允yǔn对于朝堂上的声音一概不理,所有进谏的奏折都留中不发。因历史上皇帝与太子的悲剧并不能直接拿出来说,允yǔn又是这个态度,慢慢的就无人进谏了,表面上看起来朝堂又恢复了平静,但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盯着龙椅上的皇帝与理番院的皇太子,琢磨着谁也不知道的事情qíng。

    与朝堂相比,后宫却波澜不惊。文垣出生后被朱元璋亲自抱过,名字也是朱元璋亲自起的,虽然之后朱元璋马上就死了,但也基本确定了他的太子之位,第二年允yǔn又正式加封文垣为皇太子,一直到今日rì。所以后宫之人早就接受了这一事实,没人有不该有的想法,对于他出来办差也并不在意,除了一人之外。

    “你父亲派了你差事,让你去理番院办差?”当天晚上父子回到坤宁宫,允yǔn同熙瑶说了派了文垣差事。熙瑶当时脸上只有欣喜之色,并无其他;但第二日rì一早允yǔn去上朝后,熙瑶就将儿子叫来,详细询问。

    “娘,父亲是这样吩咐的。”文垣回答。

    “你父亲为何会派给你这个差事?”熙瑶追问道。

    “当时父亲说,因派了理番院院使与西方司郎中去印度办差,理番院的差事无人管束;头一次带着儿子办差又恰好与朝鲜这一番国有关,所以派了儿子理番院的差事。”

    听到这话。熙瑶微微摇头。朝堂上每日rì几乎都有官员升迁、贬斥或平调,允yǔn想派给文垣其他差事轻而易举,这并不能算是理由。熙瑶认真想了想,隐隐约约猜到了允yǔn的打算,但又不敢直白的同文垣说,只能说道:“你去了理番院,先要细细了解理番院之前如何办差,轻易不要改变从前的规矩。即使你觉得某个规矩十分不对,不论这个规矩大小,也不能擅自改变,而是向你父亲请示,得到你父亲准许后才能改变。你父亲还要派人辅佐你管理理番院?你还要多多听取你父亲派来辅佐你之人的建议,之后再向你父亲请示。”

    “娘,若是些大事也就罢了,可小事,父亲一向鼓励儿子自己做出决断,即使做错了也没什么。”文垣不解的问道。

    “你父亲说的是在宫里,和在学堂里读书,而非朝堂。朝堂可与学堂、宫中不同,一些看似并无干系之事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若是改了某个规矩,或许会影响其他许多事情qíng,你年纪又小,难以看出这些。所以娘亲让你不要擅自改变。等将来你年岁大些了,见识的事情qíng多了,不会犯这样错误的时候,自然就不必凡事请示你父亲,可以自己决断。”熙瑶慢慢的说道。

    文垣一听母亲说的在理,也不再反驳,答应一声。

    之后熙瑶又问了许多问题,只是事无巨细询问昨日rì允yǔn说话时的表情qíng与神态。经过反复求证确定允yǔn对文垣的表现还算满意,心中松了口气。

    “你到了理番院,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熙瑶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她本以为文垣会说什么观看之前的档案,或将理番院的规矩都了解一番,可不想文垣说道:“母亲,儿子自然是要将朝鲜的差事做好。”

    “朝鲜的差事?”

    “是,母亲。朝鲜的差事前因后果儿子都知晓,现下最要紧的就是探明到底金成均与郑易到底何人说了谎话。此时主要依仗朝鲜当地的锦衣卫,但与理番院也有干系。而且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儿子才来理番院,自然要先办好一个差事,让众官员知道儿子不是能够轻易糊弄的。”文垣说道。

    “而且,儿子自己对于此事也十分好奇,到底金成均与郑易到底何人说了谎话,朱现下到底如何,儿子也想尽快知晓真相。” 富品中文

第1700章 为大家牺牲小家() 
“世子,该吃药了。狂沙文学网 。”就在文垣与母亲在大明京城的坤宁宫中谈论他去往理番院后首先要办什么差事的时候,在并不遥远的汉城景福宫内的一间宫殿diàn中,传来这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