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9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水也染红了。

    曹行下令印度民将所有尸体都装上船,运到尼罗河西岸。在西岸的一处地方,开罗城外的埃及农民已经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坑,印度民将尸体又从船上搬下来抬到坑旁,使劲扔到坑底。这样扔了几趟印度人觉得太累了,让埃及农民来扔。埃及农民当然不愿意,印度人挥舞起木棒就打,逼得他们不得不搬运尸体。他们反复搬运了一天,一直到晚上才将所有的尸体扔进坑里,又覆上一层土,将尸体掩埋起来。

    第二天一早,待开罗城内所有巡逻的士兵离开后,曹行又下令放火,将城内的房屋燃烧殆尽。面对阿方索的质疑,他是这么回答的:“开罗城的位置这么好,不可能将皇七子殿下未来的王都迁到其他地方。但是开罗城内死的人太多了,即使大多数人是在三角洲上被杀死的,但城内死的人也有上万人,这么多人死在一座城里,极易发生瘟疫。不如将不论尸首、房屋全部烧毁,这样就不会发生瘟疫了;况且这样做也能将并未搜罗出来躲在城内的人烧死,以防殿下入住其中后有危险。”

    “其他房屋烧掉也没什么,可是苏丹王宫都是用珍贵的木材与石头建造成的,都被烧掉了想要重建这么奢华的王宫会非常困难。”

    “还有天方教的寺庙。将来开罗城里是一定要修建教堂的。我本来觉得将天方教的寺庙略微改建一番就能作为教堂,可如果木头被烧毁了,石头也烧脆了,教堂就不能用天方教寺庙改建只能重新建造,这太浪费了。”阿方索道。

    “孤住在帐篷内就好,不必住在奢华的王宫内。即使将来建起王宫,也不必十分奢华。”文坻这时说道。

    “你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即使帐篷住起来并没有生活不便。”阿方索说道:“而且,你将来要迎娶我的妹妹,难道让她和你一起住帐篷?不,我不同意,你一定要在奢华的王宫内迎娶我的妹妹。”

    “这?”文坻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阿方索这段日子一直没有提起过妹妹嫁给他这件事,文坻虽然不解但也没有提,这时阿方索忽然提起这件事,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先不忙商议。”曹行说道:“现下最要紧的,是从拂迁居百姓至埃及,而且修建苏伊士运河之事。”

    “从欧洲迁移普通人到埃及,而且修建苏伊士运河?”听到这话,阿方索下意识重复一遍,说道:“难道现在就要修建苏伊士运河?”

    “这是自然。”曹行道:“不然我们之前征发那么多民做什么?若是搬运粮草军械,根本用不到那么多民。我们之所当时征发他们,就是为了修建苏伊士运河。当时大军刚刚打过来,征发他们也容易。”

    “至于迁移拂百姓至埃及,你也看到了,此战过后埃及的百姓极少,修建苏伊士运河又会有许多壮丁死去,人口更少。若想埃及重新变成富庶之地,就需要从他处迁移人口过来。我听说拂人口不少,正好迁移一些至埃及。大明也会迁移一些印度人至埃及,不过因为此地离着中原太过遥远,难以迁移汉人来到这里。”曹行说道。

    听到曹行的话,阿方索心中生出巨大的疑惑,差点就忍不住问了出来:大明万里迢迢派兵攻打埃及,但却不在当地留多少汉人不将埃及作为汉人的移居之地,甚至大肆屠戮当地的天方教徒、迁移欧洲人填补空缺,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1760章 开罗——自称国君() 
不过阿方索最后还是忍住了。他明白,若是明国的做法真的暗含陷阱,他问也问不出来;他这段日子也不是没有试探过文坻,但也没能从文坻这里试探出什么。他只是又问道:“需要迁移多少欧洲人至埃及?”

    “等修建完毕苏伊士运河,除工匠外整个埃及的天方教徒都要陆续处死。”曹行语气平静地说出十分残酷的话:“空出的地方都需人填补。埃及原本有数百万人口,至少要填补一百万人口。即使其中一部分从印度迁移婆罗门教徒填补,但印度毕竟距离埃及更远一些,多数还是拂菻百姓。大约需要迁移六十万弗菻百姓。”

    “要将整个埃及的天方教徒都杀光?我现在怀疑东方的佛教和道教到底是不是我所了解的佛教和道教了;或者,曹将军你已经信奉了十字教所以痛恨天方教徒?”阿方索说道。

    “我不信任何教。”曹行说道。

    “无神论者也这么残忍么?”阿方索小声嘀咕一句,又道:“不可能一次迁移这么多欧洲人来到埃及。五十多年前黑死病的传播使得欧洲人口大减,欧洲的劳动力也并不富裕。”

    “这个并不着急。大明可以先迁移数万印度人至埃及,作为农民和城市苦力。现下所有的印度民伕都会留在埃及。你必须让你麾下之将士交出至少三千个女人来,赏给印度民伕中干活卖力的。”在之前驱赶埃及人与马穆鲁克人出城,以及最后消灭他们的时候,明军将士与卡斯蒂利亚雇佣兵至少抢到了两万女人,都是相对年轻漂亮的。

    “三千人太多了。”阿方索马上讨价还价。

    “至少三千,不能再少了。不过你麾下之兵交出来的钱粮可以少些。”曹行道。

    “一言为定。”阿方索马上答应。相比于可以随时花钱买到的女人,雇佣兵们更在乎钱财。

    之后曹行暂时没什么事要与他商量,正打算随意说几句话与文坻一起告辞,就听阿方索又道:“在修建苏伊士运河,与迁移欧洲人来到埃及之前,文坻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就是建立国家。”

    “现在整个埃及所有敢于反抗的军队都已经被消灭,是建立政府的时候了。既然地方政府要建立,中央政府也要建立。我大概明白明国实行的政治制度,但即使按照明国的制度,也不能长期实行军管。所以,建立国家已经势在必行了。”阿方索说道。

    在他看来,文坻正式建立国家,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国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文坻是以明帝国皇子、明军统帅的身份与欧洲各国各军的王子、将军和团长商议事情,这当然也可以,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尤其仗已经打完了,以军队统帅的名义继续这样做并不合适。

    当然,阿方索提出这个建议也不是没有私心。一来,文坻成为统治埃及的国君后正式向阿拉贡王国提亲,更能够震动欧洲,表明卡斯蒂利亚王国与阿拉贡王国拥有了一个不仅实力强大而且能够干涉到欧洲局势的盟国,对两国更有好处;二来,正式建立国家后就必须停止军管,任命官员或者册封大大小小的贵族管理人民。

    大明没有迁移汉人到埃及居住的打算,又要逐渐将当地的埃及人都处死,肯定不会任命他们做官或为贵族,只会任命欧洲人或印度人。早日建立国家,他就能早一日安插伊比利亚半岛的人来埃及当官或做贵族。这不仅可以解决立功贵族的赏赐(伊比利亚半岛上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他也不愿意将王室直辖的土地册封出去),还能建立对埃及控制。

    “战争还尚未结束,这点阿方索殿下您说错了。不过,殿下也确实应当封藩建国。”曹行转过头对文坻说道:“下官马上派人返回中原,请求陛下正式加封殿下为藩国之君。”

    他支持文坻封藩建国的缘故和阿方索的第一个目的是一样的,也觉得文坻正式成为一藩之君后向阿拉贡国提亲更好些。当然,依照大明的礼仪,来自陛下的旨意也是必不可少的。

    “孤应当返回中原一次。”听到这话,文坻说道。不仅是向父亲请封,也是亲自向父亲汇报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同时也是回去看看母亲。想到这里,他回想起在京城时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心里难以遏制地涌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差点落下泪来,好不容易才忍住。

    “殿下返回中原一趟也好。不过,现下还不是时候。总要仗都打完了,苏伊士之地也纳入大军控制才好。殿下不必担心返回中原这段时日无人理政,臣可以再在埃及留一年半载,等殿下重返埃及后再返回中原。”曹行说道。

    “阿方索殿下,下官有一件事要与殿下说。”他又转过头对阿方索说道。

    “什么事情?”

    “希望利奥诺尔郡主能够与殿下一道前往中原。”曹行说道:“圣上与云妃娘娘都想亲眼瞧一瞧王妃。”

    “这。”阿方索有些犹豫。让利奥诺尔去一趟明国本也是理所应当,但问题在于他们尚未成婚,没名没分的一起去了中原说起来不好听。中世纪时欧洲女人的地位虽然与同时期其他地方比起来要高一些,但也受到很大束缚,尤其是贵族女人。贞操带这玩意儿也是广泛存在的。

    不过这毕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在旅途中文坻与利奥诺尔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情,那也是明帝国的问题,总不会因此悔婚。不过,不能太过轻易的答应。

    “利奥诺尔与文坻一起前往大明本土拜见当然可以;不过,我妹妹以什么名义与文坻一起去大明本土呢?以使者的名义么?世界各国,不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亦或是天方国家,都没有以女人为使者的情况发生过;而且利奥诺尔今年才十四岁,按照明国历法也才十五岁,就算女人可以作为使者,也不可能派这个年纪的人。所以,我妹妹以什么名义与文坻一起去大明本土?”

    阿方索看向文坻和曹行,也没有卖官司,继续说道:“我希望文坻立刻向阿拉贡王国提亲,等我父亲同意后他们就是未婚夫与未婚妻的关系,一起前往大明本土就合情合理了。”

    曹行没有说话,侧头看了一眼文坻。文坻见曹行看他,才反应过来,出言道:“你难道不愿我在正式封藩后再向阿拉贡提亲么?”

    “你当然要以埃及这个国家的国君,不管大公也好国王也好,这个身份提亲。”阿方索道。

    “可我现下还不是国君,需要父皇册封。”

    “你可以先向所有的欧洲、天方国家自称国君。”阿方索说道:“除了你和曹将军等少数人之外,有谁知道你没有正式被大明皇帝加封?欧洲国家大多对东方的制度不了解,更不会知道。反正你的父亲是一定会加封你为国君的,提前几个月自称也没有关系。”

    “这样?”文坻略有些惊讶。不过曹行倒是一脸平常。这种提前预支名分的事情虽然不常见,但他也见过。而且文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埃及之君了,这样做就算被陛下知道了也没什么。不过还有一样难处。“阿方索殿下,从名分上,这样做倒是没什么。可若是称国君就要有国号;但陛下多半不会以埃及为国号,会另外赏赐国号,这前后并不相同怎么办?”曹行说道。

    “你们可以先将国家的名字定为埃及大公国或者埃及王国,等文坻从大明本土返回后,如果大明皇帝命名了新的国号,再派使者出使各国告诉他们改了国名。反正欧洲国家大多对大明的制度并不了解。”阿方索道。

    “殿下意下如何?”曹行又看向文坻。文坻自己对于是不是提前拥有国君的名号倒是不在意,反正只是差几个月而已。既然阿方索将这定为了利奥诺尔和他一起去见公婆的前提条件,答应也无妨。他于是点点头答应了阿方索的这个要求。

    阿方索随即又与他们商议了派出使者出使欧洲各国之事。按照他的话,开国典礼不用马上举行,反正在欧洲因为贫穷继位十几年不举行继位典礼的国王也不少,文坻完全可以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为理由暂时不举行。但是使者是一定要派的,起码所有王国,和几个重要的大公国都要派人出使。

    文坻当然没有拒绝,但他可没有带来这么多外交官,只能借用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人。不过这段日子文坻跟随克拉维约学习欧洲的局势,知道现在欧洲最重要的那几个国家,比如法兰西王国,比如波澜王国,比如兼任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国王的罗马人的国王。这几个国家将由他派出使者出使。

    之后又商议了文坻到底自称大公还是国王的问题。文坻虽然有把握自己至少会被加封为郡王,但又担心万一没有被加封为郡王怎么办。阿方索在了解了大明皇子册封制度后又给他出了个主意:暂时自称大公,如果大明皇帝加封他为王,回来后再提升。文坻也答应了。

    将这些事情都商议完毕,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几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也累了,不再商议正事,文坻派侍卫告诉厨子准备午饭,他们三个坐在类似于太师椅的椅子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说些欧洲或大明的奇闻异事。

    正闲聊,阿方索又想起一事,出言问道:“塔塔一世和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