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已经用实际表现向德国人阐明了他们的态度,这些盎格鲁人不好好吃上一点苦头的话,是绝不会屈服的。

    伦敦方面终于捂不住盖子了,在23日晚上七点。丘吉尔在伦敦电台发表了广播讲话,向外界宣布了大英帝国目前面临的可怕局面,德国人依靠诡计欺骗了多佛尔的守军,他们发起了一次卑劣的偷袭,虽然驻守多佛尔的英国官兵无惧生死浴血奋战,但是在敌人压倒性的优势之下。最终没能抵挡住强大邪恶的敌人的攻击,多佛尔地区已经陷落,德国人邪恶的铁靴子此刻已经踏上了英吉利的领土。

    丘吉尔号召全体英国人立即团结起来,向着侵略者发起坚决的抵抗,他宣布从命令发布的那一刻开始,秉承大英帝国国王陛下赋予他的权力,他将有权指挥所有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大英帝国联邦成员国的三军武装力量,同时所有帝国领土上的人民,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必须毫无保留的服从他与他代表的战时内阁的命令,他发誓要在伦敦与邪恶的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发誓绝对不会考虑与敌人媾和,更不会向侵略者投降,他会领导这个伟大国家一直战斗下去,直到地球上最后一个英国人或者德国人倒下,这场战争才会真正结束。

    很难形容伦敦市民和驻伦敦各国外交机构听到这段广播当时的反应,大致上也就如同在市中心爆发了一座维苏威火山。

    伦敦市民从未想过自己也有会直面侵略者的那一天,虽然他们的适龄男性都被组织起来接受各社区组织的步兵训练,那也只是拿着一根木棍在社区公园里走走队列。

    当天晚上政府终于打开了仓库,社区工作人员推着板车开始向市民们发放储备的武器,此前这些武器被一直储存在伦敦市地下的秘密武器库里,哪怕陆军最缺乏武器的时刻都没有开启。

    这些被封存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步枪被发放到了市民手里,其品种之繁多,跨越年度之大,让人叹为观止,有的装备甚至可以追溯到克里米亚战争。

    拿到那些封油已经硬得跟石头差不多的褐贝斯的市民自卫队员欲哭无泪,这是准备干嘛?难不成让我们穿着红制服在伦敦郊外再上演一次细细的红线?话说回来,配套的子弹呢?难不成是想趁着德国兵正笑得半死的机会,用这根铁条上前结果他们吗?那这条计策还真是毒辣。

    战后出生的一代小伙子可以因为无知而无畏,而那些四五十岁遭遇过一战的市民们那可是知道厉害的。上一次战争是什么样子,那些老人非常清楚,在恐怖的步兵重火力与自动武器之下,尸山血海什么的只能算开胃小菜。

    一直以来伦敦市民只遭到了德国轰炸机的侵扰,这些海因克尔和喷火式你来我往,不分日夜的在头顶嗡嗡嗡,说起来确实让人感觉有些烦,不过现在与那些可怕的德国步兵相比,头顶这些扰民的苍蝇却变的说不出的可爱了,说起来好几天不见,还挺挂念他们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似乎如同民众预料的那样越来越糟,伴随着夜晚让人心情抑郁的瓢泼大雨,开始不断从各个渠道传来英国部队遭到惨败的消息。这些消息绘声绘色的向市民展示了前线的惨烈景象,残暴的德军武装到了牙齿,这些野蛮人似乎不知痛苦也不知疲倦,正在彻夜不停的向着内陆挺进。

    不管英勇的英军士兵如何努力的作战,结果却只能遭到悲惨的失败,这些德国人都是嗜血的疯子,满脑子只知道完成他们那位元首的命令,无论是大雨还是炮弹都无法阻挡住他们脚步。想到即将要面对面见到如此强悍的敌人,当晚不知道多少英国家庭彻夜不眠。

    第二天开始,伦敦与其周边区域内,除了军工企业,其他工厂与单位全都停业。工人与员工被组织起来,开始冒着雨在伦敦外围挖掘新的战壕防线,每一个参加工作的人可以获得十五便士的薪水以及一份免费的午餐。

    从24日清晨开始,陆陆续续不断有从前方逃回的部队进入了伦敦的周边城镇。这些士兵往往双手空空,没有军官带领,也没有携带伤员和辎重,全身上下只有一套湿透了的粗呢军服和一顶用来遮雨的钢盔,要不是那块丑陋的钢铁还有这个功能,想必早就和其他东西一样被抛弃了。

    他们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狼狈不堪的走在村镇的街道上,一个个目光游离神情沮丧,不少人受到了很严重的惊吓,从这些人不断颤抖的身躯与充满恐惧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军人已经废了,他们在战场上丢掉的不光是他们的武器,还有他们的光荣与勇气。

    非常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大家实在太厉害了,下午看到月票排位后吓了一跳,让我着实激动了一会儿,不过还未到月底,我要继续再接再砺,希望能够在月底,啊。。。应该也是年底,复活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请大家继续向本书投月票,有多少就扔多少过来吧,当然,推荐票也是必须要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云开日出() 
在24日后半夜开始,一直折磨着战斗双方的降雨开始渐渐减弱,到了25日凌晨,久违的曙光在东方亮起,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伦敦城外泥泞的建筑工地上,被阳光晒暖的土地上升起了淡淡的晨雾,如同轻纱一般在田野上缓缓飘荡。

    目睹到这幅田园美景的英国人心中一片寒冷,他们现在真的不想见到那颗赋予他们温暖与光明的恒星。

    天晴了,意味着伦敦上空失去了最后的一道天然屏障,虽然大雨给英国方面也带来了一大堆麻烦,但是确确实实的迟滞了德国部队的推进速度,同时也阻碍了德国空军的飞行。

    英国部队在此前的一系列表现已经让所有人都深感失望,他们给德国人造成的麻烦还不如泥泞的道路带来的多。德军第三坦克团冲到了全军最前面,还不就是因为他们装备的坦克里,轻量级的比较多。

    第三坦克团第二营是老牌部队,因为组建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一水的德国自产装备,没有混杂进什么其他国家的玩具。也就是因为他们组建的时间比较早,所以部队里充斥着一大堆的老式型号的坦克,一直到法兰西战役结束,二营里一半连队装备的依然还是一号和二号坦克。虽然战役前期更新了一部分三号和四号坦克,但是数量有限,营队的主力依旧是那群活力十足的小家伙。

    别看一号和二号坦克装甲薄火力又薄弱,拿来攻击无装甲的步兵部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速度和机动力是这些小坦克的卖点,火力上倒也只能说可圈可点,同其他国家同时代的装备相比,德国坦克只能说能力比较均衡,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

    这些轻型坦克通常情况下被当成矛尖冲在大部队的前面,德军装甲指挥官对这些坦克的能力很了解,根本就不允许他们展开攻坚作战,火力侦察与武装搜索才是这些连排该做的工作,如果遭遇到敌军轻步兵以上的火力阻击。这些坦克的任务就是依靠灵活的机动性和持续的火力纠缠住敌人,同时寻找到敌人阵地上的薄弱部位,等待后续赶到的中型坦克和摩托化炮兵解决战斗。

    这一套战术是第二营在波兰战场上用血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随后在进攻法国时被实际应用。在法军和英国远征军身上屡试不爽。

    第三装甲团有一个第五装甲侦察营,他们其实更适合这些工作,他们配备有从四轮到八轮各种型号的轮式装甲搜索车,火力与机动能力非常优良,只是数量上稍显单薄。目前那个侦察营正按照装甲师部的命令。作为战术侦察单位在格雷福德森东南方向活动,他们的任务似乎是想找到一个安全的渡口,为后续德军部队跨越泰晤士河而做准备。

    “继续前进,注意队形,注意观察侧翼。第二排,注意那片树林,瑞恩中尉,派你手下的两辆251过去查看一下,注意要小心。”海斯勒少校大半个身体露出在炮塔外,他端着望远镜不断地监督着自己部下的行动。这是营部直属的连队。营长有直接的指挥权。

    半个小时前他们幸运的遇到了一支德军装甲掷弹兵连队,当时这群半履带装甲车明显迷失了方向。原本他们被命令到西马林镇与第二十五装甲团会合,结果明显在雨夜行军时错过了正确的路口,现在他们早就跑出了西马林的范围,迷迷糊糊中已经冲到了所有部队的前头。幸好是遇到了海斯勒的连队,否则依照遇到他们时那副晕头转向的样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一头撞上英国人的防御阵地。

    海斯勒可不愿意放弃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掷弹兵连,多一份力量将会增加一份他完成任务的可能。听到装甲营长的收编要求,掷弹兵这边立即就喜出望外的同意了。原本掷弹兵连长还以为这次说不定要上军事法庭,却没想到因祸得福。竟然有幸参与对伦敦的合围突击,这是平时求都求不到的光荣使命。连长瑞恩中尉连忙召集起自己的部下,向掷弹兵们公布了这个好消息,听完之后这些士兵无不雀跃着对着装甲兵们欢呼万岁。

    第二营的两个轻型装甲连被分配到了行军队列的前列。这两个连展开队形沿着公路的两侧齐头并进,中路是海斯勒的营部连,作为指挥核心夹在了两个轻装连的中间,中型坦克连作为全营主力与预备队,紧跟着营部连守住了所有人的后路。四个装甲连从上方看下去呈一个T字队形,营部就处在T字交叉的位置。掷弹兵被安排到了T字队形的右翼。他们的越野能力还算不错,可以跟上装甲营的行军速度。

    “按照地标显示,我们已经快要到达七侠。。。。七树镇。”营作战参谋拿着地图向营长报告。

    “七棵栎树镇么?这里距离伦敦市区的直线距离只有十五公里,我们的进展很顺利,我们应该快要接近伦敦的第一道外围防御阵地了。”

    海斯勒拿起无线电话筒,对着全营下达了命令。“所有人注意警戒,我们已经接近敌军防线了,要小心零散敌人的伏击。”

    “少校,我们要攻占这个镇子吗?”掷弹兵连长发来询问。

    “不用,只要没有遭到攻击,我们不必把精力花在这种乡下小镇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攻克这种小镇,是后续步兵部队的任务。我们将从镇子的北侧穿过去,在中午之前赶到帽子山,依照情报,那里有一条新构筑的防线,在那里我们要试探一下伦敦的外围防御强度,向上级发回第一手的作战情报。”

    “明白了,少校,那么我的人会前往村镇一侧进行警戒。”

    “明白,让士兵小心一点,这种大小的镇子里一定有一些民兵武装,除非必要,否则最好不要和他们发起冲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耗费在这种村镇战上。”

    海斯勒的营此前一路上穿村过镇,也曾遭到一些满腔保家卫国热血的英国平民的攻击,只是英国人手里普遍缺少反坦克武器。原本很悲壮的事情最后往往会变成一场闹剧。

    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没有遭到任何外界打扰,以至于基础建设走到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前头。哪怕是经过了三天瓢泼大雨的浇灌,却没有出现欧洲那种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淤泥已经陷到大腿根的情况。

    相比之下此时的欧洲地区却依旧是遍地土路,哪怕是纳粹上台后的德国。依旧有一大批的乡间公路没有铺设沥青和水泥。这也是德军会配发那种高筒行军靴的原因,那可不光是因为帅气,因为一到雨季在德国的乡间行军,穿普通的低帮军皮鞋会变得非常非常悲剧。

    最终这场大雨只是冲垮了一些道路的路基,让部分德军重型装备的行进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阳光的照耀下。很快路面就又回复了干燥和平整,公路两侧的田野里的土质也变的紧实坚硬起来。两侧越野行军的轻型坦克提高了移动的速度,阳光从观察缝以及舱口照射进坦克,各车组之间的通讯里出现了乘员们轻松的笑声。

    就在海斯勒带领着他的钢铁大军浩浩荡荡的从七树镇外隆隆驶过的时候,德国人根本没有想到有几个英国泥腿子正在远处预谋着给他们来一次突然袭击。

    八十五岁的布雷特先生是一个成功的五金商人,他在北部好几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生意,据他讲他在年轻时曾经走遍过大英帝国每一寸领土,还自愿从军参加过可怕的布尔战争,他有一次孤身一个人与七个布尔强盗肉搏,只用一把小刀就结果了那些强壮的敌人。就是在那个鬼地方他伤到了一条腿落下了一些残疾,以至于没能被获准参加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错过了那场世界性的大战让他一直遗憾到了今天。现如今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