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画面里出现的就是关于空军和海军的作战镜头,在徐峻的引导下,戈培尔在军队里安插了上百名战地记者,他们用胶片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战斗影像。这些实战镜头经过剪辑加工之后,不但作为宣传材料来鼓舞民众,还被作为战场记录在军事教学中使用,据说因为画面直观,对教学的帮助非常显著,已经获得了国内几大军校非常高的评价。

    等到新闻纪录片播放完毕,参谋们拉开了厚实的窗帘,阳光透过晶莹的落地窗照射在了房间内米黄色的羊毛地毯上。

    “色彩非常鲜艳,场面也很壮观,相信在国内播放时,民众一定会非常喜欢。”布劳希奇扶着腰站起身来,由于徐峻重新掌控起全局,减轻了他很大的压力,加上前线战事顺利捷报频传,这位陆军总司令的心情现在格外的畅快。

    “彩色胶片价格降下去之前。大部分人还只能看黑白版本的拷贝,戈培尔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了,我们准备注入资金,研究更新的制造工艺。扩大爱克发公司的胶片生产。我希望德国士兵可以用照相机记录下他们经历过的一切。”说完,徐峻仰头把瓶子里的可口可乐一饮而尽,随后把空瓶子放在了矮桌上。

    “还有这种汽水,前线的士兵非常喜爱,我们正在研发新的产品。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在德国有一个规模中等的汽水灌装工厂,使用美国母公司生产的原浆配合德国材料生产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当时在欧洲其实并不十分流行,不过在德国却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纳粹高官中有不少这种甜味汽水的拥趸,有趣的是这种美国饮料在党卫队中竟然也非常流行。

    历史上美国与德国宣战之后,这家可乐工厂竟然依然保持着正常运行,不能不说党卫队的需求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徐峻所说的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其实就是在历史是上因为耗尽可乐原浆后,无奈之下搞出的替代产品,这种用果汁代替糖浆配置的碳酸饮料立即就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德国给这种饮料起名为芬达,战后其配方立即被可口可乐公司拿走收为己用,可见这种饮料有多么成功。

    布劳希奇不喜欢喝这种口味奇怪的东西,他还是比较中意手工制造的柠檬汽水。陆军元帅耸了耸肩膀,想要换一个话题。

    “我的元首,关于博克将军从前线发回的报告,您有什么想法。”

    “命令就是命令,计划就是计划,临机处断当然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变成一种常态。”徐峻站起身。从帝森豪芬手中接过军帽,随后开始向着门口走去。

    “我也觉得曼施泰因有些过于急躁了,不过真的难以想象,我们竟然只花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打到了伦敦城下。”布劳希奇紧随在徐峻身旁,对着房间里十几名立正致意的军官点了点头之后,走出了这间充作放映间的休息室。

    德军的进攻速度确实让很多人眼镜碎了一地,谁会想到大英帝国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从抢滩登陆一直到兵临帝都,德国人前后才只花了一个星期,各国的媒体上一片惊呼声。德国国防军再一次创造了一项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老实讲,徐峻对德军的进展神速也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他倒也没有过于吃惊,因为这种情况早就有过先例,眼前的伦敦,实在太像1937年的金陵。

    甚至可以说,此时的大英帝国首都,形势比当年金陵还要恶劣上几分。英国人可没有几十万步兵可以拿来阻滞德军的前进,也没有什么江河湖网阻碍大兵团行动。同时英国人面对的敌人,其精锐强悍远远超过那时候的日本陆军。

    伦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现在的处境,如果无敌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还在的话,那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英国海军被击败,伦敦就等于敞开了大门,这座帝国首都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

    博克指挥的兵团已经控制住了泰晤士河口,一部分部队沿河而上,另一部分渡过河正在沿着伦敦东部城区边际向着北线包抄而去。估计在二十四小时内博克兵团就能与古德里安的突击群会师,彻底的完成对这座城市的封锁。

    英国人的道路交通网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那些铁路和公路,德军很难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兵团调动,光是后勤问题就能让统帅部的参谋们减少几年的寿命。英国平民的恐慌性难民潮帮了德国人一个大忙,上百万民众的大迁徙打乱了英国战时内阁的计划,南部道路破坏与阻滞行动还没开始就已经胎死腹中。

    英国国民自卫队白白消耗掉了沿海地区最后的那点军事储备,多佛尔区域,最后一支机动兵团被围歼,更是彻底断绝了英国人东山再起的可能。此时英国本土的正规军兵力,与登陆的德军相比,就连负隅顽抗都难以保证。丘吉尔政府已经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个顽强的领袖现在依然心怀侥幸,以为自己还能有反扑的机会,却不知道他早就被自己的同僚们卖了个一干二净。

    奥丁之眼之前所作的布置开始浮出水面,证明了那些金马克花的确实有价值。伦敦城内现在暗流涌动,亲德国的舆论开始在市民中暗自传播,此前的强硬派也偃旗息鼓,不再成天上蹿下跳的发表高论。一部分人开始把矛头指向丘吉尔和战时内阁,声称英国民众受到了这些战争狂徒的蛊惑,如果不是因为那个战争贩子极力鼓吹与德国为敌,大英帝国何至于落到现在这幅田地。一些明眼人发现,发出这种论调的家伙,在半个月前还在拼命吹捧着战时内阁的政策,鼓吹着要与德国人血战到底,绝不向邪恶的独裁者低头之类的话语,很明显这些毫无节操的家伙正在用这种方式讨好侵略者,为自己寻找一条退路。

    德国空军已经夺取了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实际上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指挥部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虽然皇家空军还保留着数量可观的庞大机群,却都是老旧迟缓的轰炸机与双发战斗机,除了让德国飞行员产生更多王牌之外,对战事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英国战斗机生产厂家大都集中在英国南部,其中最关键的几个部件生产厂与研发中心现在就在德军的包围圈里,英国飞机的生产已经全面停止。

    德国空军正在有计划的清缴皇家空军第12大队的残余兵力,同时开始把目标转向第10和第13战斗机大队,这两个在德国统帅部看来纯粹是用来安慰民众的战斗机大队原本就实力不济,前阶段空战失利之后,骨干力量更是被道丁抽调一空,这时候只剩下一堆空架子中队,手头上能够飞行的战斗机加起来都都没一个德国战斗机联队数量多。

    不过奥丁之眼报告说第10飞行队有二十架购自美国的最新战斗机,两星期前刚刚运到英国,由一些雇来的美国飞行员驾驶操作。德国空军拿到情报后对此非常重视,把试探这些对手实力的任务交给了第五十一战斗机联队。

    第五十一战斗机联队不敢怠慢,直接就出动了一个大队的战斗机,带队的指挥官是联队长默尔德斯。结果一交手才发现,这种被英国人称为战斧的战斗机根本就不是德军ME109的对手,当天默尔德斯一个人就拿下了四个击落记录。

    在飞行报告里这位超级王牌非常委婉的表示,从这种美国飞机在空战中的表现上来看,英国人很显然被美国人坑了。徐峻把默尔德斯的报告删节了一下,转交给了法国方面,贝当看完之后不禁也擦了一把冷汗,要知道这批水货原本是卖给他们的。

    求月票,各位看完这章之后,请投下手里剩余的月票,现在还在双倍月票时限内,一票顶两票,机不可失,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八 破城(一)() 
“第十坦克团的二营七连在我们右面, 我们之间只隔着这道山坡。”通讯手斯特万斯按下了跳频开关,开始尝试联系其他固定信道里的同伴。

    “我们要被他们超过去了,长官。”拉威克在车内通讯频道里喊道。

    “这有什么办法,他们是轻装连。”汉克歪坐在炮手席上,手扶着炮塔侧方射击口装甲外盖的开启把手,凑在侧门观察缝上向外眺望。

    “38T跑得很快?好吧,是比我们快上一些。”拉威克话语里有些无奈,四号是中型坦克,原本就不以速度见长,加装了装甲与长管火炮的G型车重更是打破了历史记录,在换装新的动力系统之前,四十码已经是她的极速。

    “保持这个速度,拉威克,再往前就又是上坡。”斯乃德中尉拍了拍喉部通话器,提醒驾驶员注意。

    “从地图上看,这里过去五公里不到就是郎德肖尔机场,我们上午的目标就是到达这个区域。”斯乃德中尉偏转身体,与手持着大比例地图的步兵连指挥官继续讨论作战方案。

    “斯乃德,我们应该先占领机场外这几个街区,然后再从两个方向发起突击,团里给我的情报显示,这片地区只有两百多名空军人员,一些民兵,还有两个连的陆军机场警卫部队,他们有一些轻武器和机关炮,机场东侧有一个防空阵地。”步兵连长是个年轻的中尉,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皱巴巴的野战制服,头带着一顶沾满尘土的M35钢盔,全身上下唯一的装饰物就是衣襟上扣着的一枚二级铁十字的绶带。

    “其他的问题我们先不去考虑,绍尔中尉,你来看,我们横穿过铁道线后,这里有一片居民社区。这是条必经之路,我们只有从里穿过去。否则要绕很大一圈路。那是条上坡路,坡道很长,走向是一条非常明显的弧线,这地形很适合伏击我们这种装甲部队。在那种环境下,我的坦克连躲避的余地都没有。”斯乃德指着地图向对方说明。

    “我的人会走在你们前头,让步兵清理这片社区,这是我们的强项,在关键时候你们提供火力支援就行了。”绍尔盘着一条腿。倚坐在四号炮塔后部的杂物箱上,皱着眉头仔细查看着手里的地图。

    “既然这样,那么就应该没有问题了。我的坦克会跟随你们前进,只要你保持无线电联系。”斯乃德笑着用手肘杵了杵对方的膝盖。

    斯乃德的四号坦克连已经成为了德军中的明星单位,在驻地休整时甚至会遭到友军官兵的围观。士兵和军官们都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支传说中的潜水坦克部队。接着不光是普通官兵,就连一些高级指挥官也会过来嘘寒问暖一下,顺便向斯乃德了解一下这些神奇装备在战场上的表现情况。

    四号G型的战绩让所有装甲部队的指挥官感到眼热,而这种坦克的性能参数也让其他单位的坦克手羡慕不已。统帅部已经收到了一大堆前线军官的报告,特别是古德里安,他请求统帅部考虑扩大这种坦克的产量。同时淘汰掉军队里所有的一号和二号。

    这一点倒是和徐峻的计划不谋而合,这位元首阁下其实走的比古德里安还要远,在他的未来淘汰名单里还有目前德军里大量装备的三号坦克,他把这种定位尴尬的坦克从主力装备中划掉,归类为侦查车辆。

    斯乃德的坦克连已经确定在战役结束之后将会扩编成一个坦克营,斯乃德将会得到晋升,成为第一任营长。不过,这早就已经在大家的预料之中,要不是法国战役中斯乃德的坦克连遭遇到法军重型坦克,以至于伤亡惨重。他早就该在法国战役后阶段就获得军职上的提升。其实现在这两个四号潜水坦克连,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目前的他职位是大队代理指挥,实质上已经等同于营级军官了。

    在多佛尔战役结束时。斯乃德的连队已经战绩赫赫,光是斯乃德车组就在炮管上增添了五道击毁标志,无论最后会怎么样,至少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是跑不了了。

    伦敦的市郊并不是一片平整的旷野,因为处于河口三角洲,周边全都是一座又一座海拔七八十米的土丘。伦敦城紧贴着泰晤士河而建。因为水源丰富,气候适宜,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附近活动。

    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因为工业革命的缘故,蓬勃发展的工厂企业急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量外来人口和移民涌入大伦敦区,这座城市的人口开始爆发般的增长,据记载在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居民人数足足增长了十五倍之多,最高峰时伦敦拥有的常住居民超过了八百万人。

    因为外来人口的大量集中涌入,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急速恶化,很多区域特别是贫民聚集区几乎成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同时产生的还有大量卫生与治安方面的问题,这最终导致了城市内的中产阶级开始向着城市外围转移。

    富有的中产阶级在郊外这些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