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者有胆量向欧罗巴发起挑战,这片古老的大陆将会迎来永久的和平与繁荣,不再会有贫穷、饥荒和残酷的战乱,欧洲人民的未来将会无比的光辉灿烂。

    对于法国的处置,徐峻一直表现的非常克制,这个国家无论是文化还是制度上都与其他欧洲国家格格不入,所以徐峻必须要谨慎的处理所有与法国有关的占领事务。法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几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广阔的领土上资源异常丰富,农业与工业甚至科技发展都自成体系,哪怕是法国人哪天想不开突然开始闭关锁国,依靠法国此前打下的基础一样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徐峻给法国的待遇非常优厚,和历史上不太一样的是,法国被允许有条件的投降,不但可以继续保留基本的国家武装,还能与德国合作继续进行军事装备方面的研发,从这两点上看似乎和战败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法国海军得以保留住他们大部分的舰艇,还被允许继续完成一部分舰艇的制造工程。德国海军只获得了部分被俘法军舰艇的所有权,不过德国海军方面却对此丝毫没有怨言,因为海军自己知道,实际上这已经接近了德国海军目前兵力的极限,因为还有一大批英国海军舰艇等着他们去接手,他们可不愿意把宝贵的水手浪费在这些法**舰身上。

    为了表达善意,德国海军还归还了一大批在各地缴获的海军武器弹药和舰船零部件,反正这东西和德国的制式不同,扣在手里也只是白白浪费资源。而法国海军方面为了表示感谢,向德国海军移交了几条驱逐舰,其中就有德国海军非常感兴趣的空想级可怖号,她在英国皇家海军偷袭米尔斯克比尔港时被友舰的爆炸波及,上层建筑受到了部分损伤,一时间法国海军还没有能力对他进行修复,索性作为礼物送给了德国人做一个亲善的榜样。

    虽然协定中允许法国重新建立陆军,但是法国方面表现的非常识相,自行把数量确定在了德国国防军六成的位置上,也算是让徐峻可以给自己的国民一个交代,同时也避免了德国部分将领的过度紧张。要知道这个总数还包括了一大批法国的海外驻军,真正七算八扣下来,法国本土的陆军力量可能连德军的一半都不到,连维持边境防守都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徐峻知道这也只是暂时的情况,毕竟战争刚刚结束,整个欧洲都处在厌战思想的包围之下。等到日后德国国防军开始全面扩军,法国的武装力量必定也要进行相应的增加,如果战争全面爆发的话,整个欧洲控制区都要进入战争总动员,德国统帅部已经开始做起相关的准备工作,初步定下的目标是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五百万人左右的后备兵团。

    法国空军的问题比较棘手,他们的装备普遍落后,实际上法国人其实有不错的设计,但是在开战时不是还在设计师的图纸上就是锁在航校的机库里。

    德国陆军缴获了大批的法国飞机,其中有不少还参加了刚结束的英伦战役,虽然没有直接参加与英国空军的交锋,不过其中的一些型号的表现也让德国人有些刮目相看。

    或许是因为法国空军在战斗中被吊打的过于凄惨,他们失去了此前对自己国家装备的那份骄傲和信心,现在法国空军的官员正在与德国方面进行着谈判,想要获得一些德国战斗机,如果有困难的话,他们请求德国允许用购买许可证的方式在法国的工厂生产。

    这倒是徐峻正在考虑的事情,却没料到法国人竟然自己先提了出来。徐峻准备召集军械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对此进行研究,试着制定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满意的合作方案。不过,在此之前,徐峻还有一堆其他的工作等待解决。

    当德法和平条约也被称为德法巴黎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中午,徐峻在贝当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巴黎郊外的军用机场。元首专机此时早就已经等待在了跑道上,在与贝当告别之后,徐峻登上飞机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英国。

    继续求月票,推荐票以及点击,看到现在的成绩令我对书友们的支持感到无比感激,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多多给本书支持与鼓励。

    谢谢大家。(。)

第二百二十八章 条约的背后() 
庞大的FW200元首专机平稳的飞翔在英吉利海峡四千米的高空,身边围绕着一群护航战斗机,屁股后面跟着一串容克大妈。 海峡上空天气晴朗,只在低空漂浮着几朵碎云,能见度非常优良。徐峻坐在他的专属座椅上,手托着下巴对着桌上的文件发傻。

    在来到这个世界三个月后,他终于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个空间,成为了历史的一份子。他此刻完全可以为自己成就感到自豪,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他的指挥下德国国防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许其中大部分归于运气,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正在慢慢逆转这段历史。

    桌面上放着的这份文件,是德国与法国签订的密约清单,德国当然不可能像外界所看到的那样慷慨,对于敌人仁慈这是得多么白痴才会干出的事。欧洲列国在战争输家的处理上早就演化出了一堆约定成俗的规矩,在这方面德国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特殊,就像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无情掠夺与压制一样,这一次的所谓巴黎和约当然也不会变成例外。

    正式条约的文本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仔细研读就会发现除了双方建立联盟关系方面的条文,其他的内容都有些空洞无物,特别是关于这次欧洲大战的反省与认识,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官方用语就涵盖掉了,而对于政客们最为关心的战争赔偿与占领区处理方面的问题,在条约中根本连一个字都没有谈及。

    只有一部分参与了此次谈判的人员才知道,相关的内容不可能会在公开的合约里展示,因为如果让法国公民了解了那些细节,法国谈判一方官员的卖国贼帽子就戴定了,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贝当政府接下去的统治。

    这些细节问题被分为了十几大类上百条秘密条约,其中包括了军政商工文化等所有领域,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在这种细节方面展露无遗,相比之下法国人这边倒有些粗枝大叶,这个民族到目前唯一还能保持严谨的恐怕就只剩下语言了。

    法国占领区虽然在法律意义上回到了法国政府的统治之下。实际上大部分区域依然是由两国政府共管,德国人控制下的法国工矿企业依旧还得服从德国政府的调派。法国老板只能拿回一些的行政上的控制权,关于销售与生产以及最终的利润计算,必须还得看德国“股东”的嘴脸。

    在徐峻的谋划下。德国人的吃相总算没有原本历史中那么难看。德国为了这场带有复仇意味的战争,整整准备了十年,耗费了无数的金钱与物力,并贡献出了大量士兵的生命,最终夺取了胜利。如果只是为了一个面子上的好看。慷慨的放过这些趴在自己身上吸了多年鲜血的仇敌,这种事情就连最傻的傻瓜恐怕都不会去干。

    这是一场战争,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其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的目的可不是让一群政客拿来做慈善。

    德国在这场战争中耗费掉的经费与资源,其实比历史上还要多出一半以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换了一个元首,战争的规模与激烈程度都因为他的到来扩大了许多。

    德国国内的经济运转原本就不怎么健康,经过这段时间内在战争投入上的层层加码,原本就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开始暴露出以往掩盖着的缺陷,生活物资开始出现短缺。就连马克的币值都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如果不是德**队在前线不断的获得胜利,给国民带来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对现实生活困难的忍耐力,德国国内的政局都可能会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受到影响。

    德国老百姓也是要吃饭的,他们可不能啃着炮弹喝着润滑油度日,从占领区获得廉价的资源成了德国政府转嫁国内危机的唯一手段与希望。

    不过由于徐峻的深谋远虑,德国人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如同一个饿了几十年的乞丐,看到什么垃圾都想要往家里抢。

    德国统帅部召集了各行业的专家,专门分析研究最有效最经济的战利品掠夺方案。这些将军们也都想开了,既然掠夺无法避免。那么就尽可能的搞得好看点。

    历史上德国占领军的吃相几乎跟个饿殍相仿,饥不择食已经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根本可以说是跟个垃圾桶一样。德国人不管有什么用途,也不管是不是值钱。只要自己没见过的,就一概当做好东西拿走。结果在整个欧洲,德国人几乎成了一个代名词,意思就是没见识的乡巴佬。

    话说这些德国士兵大都来自于德国乡野,确实普遍缺乏见识,来到法国这种花花世界。如同乞丐进了大观园一般。他们人人手里拿着一叠法国人发行的货币,跑到哪里都是买买买,反正钱来得容易,花出去当然也十分爽快。

    他们也不管东西好坏,也不管价格如何,唯一制约他们这种疯狂扫货行为的,只有各自掌握的运力大小了。据说有一支德国装甲部队离开巴黎的时候,就连坦克炮塔上都堆满了法国货。

    总算德国士兵思维还单纯,大都只是买来送给国内的亲人,要是换成米国大兵,怕是十几个黑市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德国人的超强购买力带来的却并不是市场的繁荣,因为他们花出去的钱财都是从法国政府手中得来的,从实质上讲,他们用一堆依靠信用才能体现价值的纸片,换走了法国人实质上的劳动成果,因为货币并不是通过等价交换得来的,这种购买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掠夺。

    更加严重的是,法国的经济生产已经因为战争而打断,这些货物的生产基本已经停止,所以德国人夺走的是之前留下的库存,整个经济锁链在此刻其实已经被打断了,在没有得到外力的补充与恢复之前,没人可以压制住这场人为造成的通货膨胀。

    现在徐峻已经尽力的控制住了这股潮流,德军士兵手上的现金远远低于历史上同时期的数额。同时统帅部还鼓励士兵,把薪水存入军人储蓄所,利息非常诱人,并保证将由专人负责这些资金的运作。而且德国士兵还能购买短期有价国债,保证等到他退伍时,会得到一大笔财富。

    德国对法国的经济掠夺,还主要表现在对法国金融业的控制上,德**队每进入一座法国城市,必定会控制住当地的银行。储存在银行里的大量储备金与外汇,全部成为了德军的战利品,这些东西在战后是坚决不退的。

    光是贵重金属方面的收获,已经能够让德国经济部士气一振,法国人数百年的黄金积累,至少有一半掉进了德国人的口袋。其中还包括了一批外国政府在法国托管的储备,比如波兰和比利时,在战败前他们把各自大部分的国库存货全都运送到了法国,当时法国有着欧洲第一陆军的赫赫威名,谁能想到最终竟然败得一点都不比他们慢。

    现在这些钱当然也都变成了德国政府的资产,特别是波兰人,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复国资金,所谓的大业已经彻底完蛋。

    而且就连他们的流亡政府人员,也没能躲过一劫,由于这些家伙错误估计了法国人的节操,结果被贝当政府秘密扣留移交给了德国情报机构,现在正在德国情报局的地下室里和挥舞着九尾猫的专家们相谈甚欢。

    同时移交的还有一批从德国跑到法国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少人再次看到显眼的SS标志时尿湿了自己的裤子。对于这些人,徐峻倒也没有多少想法,他又不是希特勒,所以基本上经过甄别之后,剔除其中有实质叛国罪行的,其余都被送回了德国进行短期劳动改造,不过博尔曼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鉴于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本事,就算日后从劳动营活着出来也必须时刻加以管制,徐峻深以为然,立即批复就照他的方案处置。

    德国对法国得到的财富还远远不止上面这些,每天法国都要向德国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在历史上被称为占领费,现在换了一种叫法,被称为国家防务与行政协同管理保证金,其实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只是听上去比较高端,没有像原本那样直白的让法国人感到丢尽了面子。

    数额上徐峻也相应的加以缩减,可不能学希特勒那样完全没有底线,竭泽而渔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徐峻一向主张的是可持续性发展。

    所以每天四亿法郎的数额当即被裁掉了一半,着实让法国人感到了同志般的温暖。这点金额对于法国的经济总量来说完全可以承受,同时对于法国平民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