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再提出延迟行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中国方面回复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应的准备,明天我们应该可以拿到气象预报与导航无线电资料,不过对于中国方面不要抱有过大的期望,他们目前连一张精确的航空地图都拿不出来。现在桌上这一幅还是法国人在五年前测绘的,据说日本人有更精确的地图,但是您也知道这次行动的性质,是绝对不允许让日本人知道的。”杨上尉用小勺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皱着眉头回答到。

    “中国方面给出的地图过于简单,而且数据错漏百出,我们还是依靠德国驻重庆代办处从美国人手里搞到了一份比较详细的城市与周边地图。”德拉库拉中尉靠坐在窗台边,板着一张扑克脸脸扮酷。

    “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问,你们这次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不会像命令上面写的那样,只是为了提前到那里给特使团准备食宿吧。”史博茹少校放下咖啡杯,卓有兴味的看着面前的两个陆军。

    “我们的任务涉嫌国家机密,非常抱歉不能告诉你实情。”杨上尉收起了笑容,神情严肃的回答到。

    “好吧好吧,就当我没有提起过。”史博茹微笑着举起手表示投降。

    “话说回来,我一直很奇怪会什么要如此兴师动众,特遣大队配备的都是德国最新型号的飞机,有必要这么早就把他们拿出来向他**队展示么?”史博茹翘着二郎腿,手指拨弄着短发的鬓角。

    “这是政治上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向外界宣示德国的强大实力,不但可以给我们的盟友更大的信心,更可以威慑那些潜在的敌人。”杨上尉的脸上重新洋溢起了温和的笑容。

    “我还从未去过中国,只是在读书时遇到过几个中国留学生,实话说我对他们的印象挺不错,学习非常刻苦,脑子也很聪明,只是有些时候表现的不太合群。你们两位谁去过中国么?能告诉我那里究竟怎么样,我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吗?”史博茹一脸好奇的询问到。

    “我本人没有去过中国,不过杨上尉或许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德拉库拉回答到。

    “是吗?这让我太吃惊了,据说那是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史博茹故意做出一副夸张的惊讶表情看着陆军上尉。

    “是家族的影响,我祖父一直对东方的文明与历史很着迷,一生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因为主要专攻的是中国文化,当时他们称呼他为...对了,汉学家。我从小就接受了这方面的语言训练,五岁就能用中文背诵中国古代的诗篇。受到祖父的教导,我一直都对这个东方古国抱有很大的兴趣,结果当参谋部突然需要一个熟悉中文的翻译人员加入特使团时,我成了现场唯一的人选。于是你看,我现在就来到了这里。”杨上尉笑呵呵的回答到。

    “跟我谈谈中国,我只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和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有个朋友的父亲就参加了德**事顾问团,曾经还参加了中**队在上海与日军的作战。”史博茹坐正了身体,期待着对方能够给予她答案。

    “怎么说呢,您应该知道,少校。德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保持中立,只涉及单纯的商业利益,不牵扯其他政治上的问题。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一度也抱有同样的态度,但是两者比较下来,德国在中国的利益明显超过了在日本的所得,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政策其实是偏向于中国的。”杨上尉认真的回答到。

    “那时候我们与中国之间有着很大规模的商贸往来,一度占有中国进口市场百分之十二的份额,这个指数已经非常高了。德国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国家名单内,稳居第三的位置。从中国进口的钨矿矿砂曾经占据了我们进口量的一半,我们还卖给他们大量的武器装备,每月的贸易额接近七百五十万马克。”德拉库拉也乘机卖弄起自己的学识,试图证明自己不光只有一身精壮好肉,还是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文化人。

    “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我们的前任元首希特勒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日本,希特勒认为,一个强大的外交上的盟友比一个商业盟友更加重要,从中国获得的资源和利益,德国也可以从周边的国家获得。德国当时陷入外交孤立,英法两国联合起其他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给德国筑起了一堵无形的包围网,而日本的靠近,让希特勒看到了撕开这道包围网的契机,可以用来吸引英国极其盟友的注意力。于是日德两国之间签订了防共协定,差一点还结成军事同盟,幸好最终协议还未来得及签订,希特勒就因为意外而死去了。”

    杨上尉喝了一口咖啡,随后接着说道:“我们并没有抛弃中国,只是渐渐疏远了双方的关系,我们之间的贸易活动一直都没有断绝,只是规模比早期缩小了许多,但是这也成为了我们重新拉近双方关系的基础,德中两国并没有实质上的对抗,只是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分歧,相信中国政府方面应该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在中国还有四亿马克的投资,如果这次我们能够和中国达成交易,可能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德拉库拉插话到。

    “我以前很少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你们说的内容里很多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能够给我再多介绍一下这个国家吗?”史博茹谈兴大发,对于现在的话题展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很难给您一个标准的答案,毕竟我本人也从未去过中国。不过我之前接触过不少相关的报告,让我奇怪的就是,这些报告的内容往往自相矛盾。有的报告里说中国繁荣富裕文化先进,也有的却说中国贫穷落后官员**人民麻木愚昧。撰写报告的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亲身接触过当地的人民和文化之后,才能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史博茹少校,到了中国之后,我想您一定会得到您想要的答案的。”杨上尉微笑着回答到。

    “杨上尉,你成功的挑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那里亲眼看一看了。”史博茹站起身走到了地图桌前。“现在我们再推演一遍进程,行动日期已经确定在九月二十一日,我们在清晨七点起飞...”

    (。)

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打开书页,看到了评论区里一篇篇鼓励的评论,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家对我和这本书的喜爱与支持之情。

    实话说,我已经许久未曾有过看到评论那一刻的这种感动,原来还有那么多书友在支持着我,原来我的努力并没有被人无视。

    这本书的复更一开始只是因为在微信上对一个老书友的承诺,其实当时作者并没有想得太多,但是等到真的开始重新拾起当年的文字,才发现自己心中的火焰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拖延而熄灭,所以更新一直延续了下去,与起点续签了协议,并且坚持到了现在。

    要说写作对我生活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这本书上所得到的,让我能够继续下去的动力,就是来自于书友的支持与鼓励,

    所以当看到书籍的成绩下降的时候,当然会感到沮丧。

    未曾想到一时间的负面情绪抒发,却引来了书友们这么热情的回应,月票一夜之间增加了百票,排名往上升了十名,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虽然距离同类排名上一位还有些距离,但是对于书友这一天来的支持,作者已经非常感激了。

    别的话也不多说了,只要书友依然支持着本书,我也会谨守我的承诺,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

    还是那句求月票时最喜欢说的话,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作者的支持与鼓励。

    另外通知一下,因为调整了一下思路,今天的更新可能会晚一点。(。)

第三百零二章 归来() 
徐峻的专机从法国加莱出发,先去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会见了比利时雷克斯党的党魁莱昂。德格雷尔。这个政党或许不怎么对希特勒的胃口,但是对于徐峻来讲却是非常合适的扶植对象。

    这是一个由说法语的瓦龙人为主体的亲纳粹政党,推崇爱国主义和忠君思想以及对宗教的虔诚。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力图创建一个由弗莱芒人和瓦龙人共同参与的政党,将两个分裂的族群在政治上合为一体。德国此时已经不再需要依靠分裂比利时来施加政治上的影响,相反比利时的社会稳定更加有利于欧洲新战略的实施,徐峻会做出扶植雷克斯党的选择,就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除了会见了德格雷尔对其进行了鼓励和安慰之外,徐峻还召见了比利时另外一个法西斯政党,弗莱芒民族联盟党的党魁斯塔夫。德。克雷尔,对于这个政党德国的态度就不是扶植与鼓励了,而是沉重的大棒敲打。徐峻严厉的训斥了这个妄想建立一个大荷兰国的佛来芒民族主义者,这个中学教师出身的狂徒竟然想要联合起所有弗莱芒人居住的区域,合并法国和比利时的福德兰区以及荷兰全境,同时包括比利时和荷兰殖民地在内的所有海外领土,建立起一个由弗莱芒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实话讲这种想法就算放到二十一世纪,都纯属痴心妄想。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是希特勒都感到这家伙无可救药,甚至因此放弃了将弗莱芒人德意志化的想法。以至于这个法西斯政党竟然受到了德国纳粹党的打压,听上去就像是一个蹩脚的黑色笑话。

    不过现在换成徐峻,他并不准备改变德国在历史上的做法,这种愚蠢的民族分裂分子是社会动。乱和内耗的隐患,必须要在他们成气候之前,彻底根除这些人和他们所倡导的思想,特别对于其中的领导者,无论是**还是精神上都必须加以消灭。所以当会见结束之后,克雷尔当即就被比利时警察逮捕,他将和手下的骨干成员一起秘密送往德国,苦役营和集中营是这些人最后的居所。徐峻相信群龙无首的弗莱芒民族联盟,将不再会是雷克斯党的对手。只有民族联合之后的比利时,才有资格成为联盟的成员,参与进欧洲战略的运行体系。

    在解决掉比利时的问题之后,徐峻在卢森堡做了短暂的停留,这个大公国历史上被合并进了大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不过此时虽然全境依然被德国占领,却因为徐峻的缘故,还能保持着完整的国体。

    对于这种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国,徐峻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努力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使其尽快融入德国主导的欧洲新体系,成为德国重要的盟友之一。这个大公国有着先进的钢铁工业,但是能源和食品大都依靠从德国进口,经济上也与德国一直相互依赖。加上原本在民族构成上就和德意志就有着很深的羁绊,所以当德国站上霸主宝座之后,卢森堡很识时务的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在卢森堡大公府邸,徐峻与夏洛特。阿尔德冈德女大公谈笑风生。这位女大公和历史上一样具有反德倾向,这主要是一战造成的后遗症,威廉二世在卢森堡问题上干的确实有些不够体面。但是在目前这种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现实逼迫她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德国元首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要是女大公还不知道进退,那只能说是在自绝后路,在欧洲历史上从来没人会同情这样一个蠢徒。

    卢森堡女大公一口答应了徐峻的建议,卢森堡愿意无条件加入徐峻的欧洲新经济体系,直等到国家议会通过决议,卢森堡将会与德国签订一揽子的联盟协议。徐峻在卢森堡政府的反应里感受到了大国的优越感,德国元首在当地受到了如同一个君王般的招待,确定这个小国家已经彻底倒向己方之后,徐峻才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了女大公,踏上了归国之路。

    元首专机群并没有直接飞往柏林,而是先去了德国中西部黑森的首府威斯巴登,那座举国闻名的别墅之城,她是德国显贵们最喜爱的度假圣地,当地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还出产质量很好的葡萄酒。因为曾经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座城市依旧保留着不少古罗马的传说与遗迹。

    徐峻把归国的第一站选在这个地方是有原因的,他要在这里会见一大批重要的政府官员。把这些人集中起来,伪装成度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好办法,等到那些心怀异念的阴谋家们发现事实真相,想要做出反应也都已经来不及了。

    徐峻可不是什么悲天悯人的善良圣母,他是手持利剑的上帝使徒,几次出生入死已经锻炼出了他坚强的心境,见过了尸山血海的元首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研究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