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重庆市区。市区居民来不及向周边疏散,于是最大容积六千人的较场口防空隧道在当晚竟然生生挤进了一万多人,因为人员超额严重,加上组织管理部门失职,最终导致大量市民在防空隧道里因为缺氧窒息而丧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隧道惨案。

    可就算是发生了如此惨烈的事件,民国政府却始终没有对原有的防空预警机制进行任何调整,过后非但没有就此事进行调查检讨,反而急着掩埋销毁尸体,篡改伤亡人数,以此掩盖政府管理层的**与渎职,这条隧道当年四月份就已经安装好了通风用的电力抽风机,只因为没有给相关负责人贿赂,以至于迟迟没有验收和接电。

    这一次因为要吸引出中国空军的主力,所以日军没有花心思搞什么突然袭击,相反轰炸机群还故意从已经查明的中国防空哨所周边区域飞过,让中国方面可以提早做好预警。所以当这群九六式陆上攻击机飞临重庆上空时,城市的警报已经拉响多时了。以往热闹繁忙的街道和江边码头,此时市民已经疏散一空,街头巷尾已经空空如也,看不到一个人影。

    九六式轰炸机降低了高度,领航长机的轰炸手嘴里嚼着配发的奶糖。趴在后舱的地板上,通过瞄准仪的镜头仔细寻找着目标。这群轰炸机被航空队高层当成了引诱中国战斗机出动的诱饵,不过这些日军轰炸机的机组成员对此是毫不知情的,他们只知道这是一次常规的轰炸任务。上级的命令就是必须严格的按照计划飞行。日军的习惯是做戏要做全套,既然说是轰炸任务,那就真的当成一次常规轰炸来进行,他们特意选定了市中心靠近长江边的区域,那里人口商铺密集。惨重的损失更容易激起中国空军出动的决心。

    轰炸手已经参加过数十次类似行动,整个重庆市区的地图早已经熟记在心,他通过机内通话器指挥着飞行员调整着航向,注视着瞄准镜内的十字线慢慢的向着轰炸目标接近。

    “爆弹投下!”轰炸手一边大喊着一边按下了投弹开关。

    三菱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日本帝国海军目前所配备的最先进的一款双发轰炸机,在设计之初她就被要求能够挂载鱼雷和重型炸弹,出于对机体坚固性和内部空间利用方面的考虑,设计师没有选择常规的机腹弹仓,而是将所有的挂载全都悬挂在机身下部的挂架上。

    当投弹开关打开之后,机腹下悬挂十二枚六十公斤航空炸弹同时脱离了挂架。灰绿色的弹体摇摆着翻滚着向着下方的城市飞速落下,十几秒后,整片的火球带着冲击波和各种杂物碎屑充满了瞄准镜的视野。

    “吆西,目标命中。”轰炸手冲着前舱的正副驾驶竖起了大拇指。

    密集的炸弹点燃了江边成片的木制楼宇,涌出的黑烟遮天蔽日。轰炸发生时,长江上中国海军仅存的两条内河炮船正在那段江域缓慢的向着上游方向逃离,当发现日机临近之后,船长亲自掌舵进行规避航行。从空中向下望去,只见这两条一百吨都不到的老旧内河炮船,开始疯狂地在狭窄的江面上划着一圈又一圈的白色尾迹。

    此时重庆的防空部队终于开始了还击。码头附近布设的几门小口径高炮打出了一排排曳光弹,但是由于射高有限,只能在远离日机的机腹数百米的空中炸出一串串漂亮的白色和黑色的烟团。

    重庆的地面防空火力无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是与这座城市的地位不相符合的。据三九年军方的统计。重庆防区的防空火力只剩下十七门博福斯75毫米高射炮,八门37毫米,五门25毫米以及三门20毫米机关炮,中国政府就是依靠着这少的可怜的高射武器作为城市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抵御如同蝗虫般涌来的日军轰炸机群。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武器还不是集中起来使用。而是分布在重庆周边,分别防守着几处政府的要害。日军曾经专门针对这些防空火力进行过轰炸行动,以至于到了九月份,重庆已经没有几门有胆量开火的大口径高炮了,除非日本飞机接近了国家领袖的官邸,否则一概保持沉默,防止打草惊蛇白白消耗了党国重器。

    地面上防空火力微弱,九六陆攻在重庆上空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投完了携带的弹药,留下了地面上的一片狼藉。此时轰炸机群调转了航向,准备返回基地,但是日军等待的中国战斗机却依旧没有露头,这让埋伏在高空的零式战斗机群开始有些焦急,如果中国空军不出现的话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好像没有人提起。

    “耐心一点,他们一定会出现的。”进藤小声的安慰着自己。

    “他们喜欢在我军返航时从后方突袭,就像以往常干的那样。”进藤摇摆了一下机翼,示意中队跟随他前进。

    中国空军当时采用的战术现在看来或许有些消极,主要是因为空军受到了太多来自于政府高层的压力,无论是作战还是训练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任何违反这些作战规定的飞行员将会受到军法从事。

    中日全面战争刚爆发时,中国空军实力并不差,在世界范围内也能算得上是一支不错的劲旅。飞行员很多在国外受过训练,政府也聘请了不少外国教官,虽然作战意志方面或许有些欠缺,但是技术层面上倒也和世界平均水准相差不远。

    因为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而且还是自视为高人一等的技术部队,空军中出现了不少无视军纪的骄兵悍将,贪污、走私、盗卖军需物资成为常态,甚至还发生过轰炸机飞行员为了逃避训练,故意制造事故摔毁座机的恶劣事件,让当时目击此事的外国顾问摇头长叹,这种军心士气是无法打仗的。不过到了战争真正临头的时候,中国空军的这些天之骄子门,却在战场上做出了异常出色的表现,不但激励起了无数中**民的抗日勇气,也抵消掉了不少空军此前留下的负面形象。

    开战之初,中国空军配备的飞机与日本飞机还处于同一时代,技术性能上看双方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有些先进机型的性能还超过了部分日军同行。而当时的日军航空兵部队,无论是属于海军还是陆军,在实战经验方面来讲其实和中国空军是一样的。

    日军此前也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正规的空战,空战战术的制定大都是照搬欧洲战场的经验。以当时的水准来看,日军使用的战术陈旧呆板,指挥官缺乏空中作战的经验,飞行员只知道机械的执行命令,而制定计划的参谋们更是根本无视实际情况,只凭着一种盲目的乐观态度草菅着飞行员的生命。比如在没有获得稳固的前进基地时,时常命令轰炸机部队跨越海峡长途奔袭,又因为护航战斗机的航程不够,就让这些脆弱的轰炸机单独行动,可想而知当到达目标区域时,疲惫不堪的日本海军飞行员加上自卫火力贫瘠的老旧轰炸机,一旦遇到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拦截,下场会有多么的凄惨。(。)

第三百一十三章璧山空战(四)() 
随着日军侵略规模的扩大,中日之间的制空权争夺变得愈加激烈,双方都在血腥的空中绞杀中积累着宝贵的经验,并寄此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官和飞行员。不过随即问题就出现了,这种成长的代价是昂贵的,缺乏后劲支持的中国空军很快就暴露出了短板。

    持续多年的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基础工业的发展迟缓,已经远远落后于东方的近邻日本。在航空工业基础极端薄弱的中国,中国空军其实就是一株无根之木,在战争中产生的损耗根本无法依靠本国的工业实力来弥补。

    此时的中国空军可以说是一支花钱买来的空军,所有的战斗机都是高价购买的国外产品,空军已经成为了某些家族眼中的大肥肉,他们根本不在乎买到的是什么,性能是否优秀,他们只关注这一笔武器进口的买卖,事成之后能够从中获得多少回扣。

    而当时中国国内的几个飞机制造厂,因为技术水平薄弱,加上生产设备落后,只能制造一些性能落后设计陈旧的轻型民用飞机,就算拿去播撒农药都可能有些吃力,更别提加装武装参加战斗了。中国此时其实有不少受过西方教育的优秀航空科技人员,却因为技术研发项目得不到上级的资金支持,航空工程师最终沦为了普通机械员,在那段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曾经意气奋发的技术英才最终在官场的熏陶磨砺下变成了无能废柴。

    有人或许会说当年某某文件上记载,当时中国的发动机和飞机都能自己造啊,是啊,80马力的发动机你怕不怕,时速280公里的飞机你怕不怕。。。。反正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怕的。至于把一堆进口发动机与零部件件拼拼凑凑搞出一架飞机就大喊仿制成功的,这应该叫组装好不好,就连骨架的钢管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浑身上下唯一国产的只有外面那一层蒙布。

    军队的飞机修理厂连自行加工出一些零件进行维修这种最基本的任务都搞得一团糟,随机购买的备件用完后,新零件还不知道在哪儿,最终只得拆东墙补西墙,保证战备飞机能够上天作战。结果就是完好的飞机越拆越少,待修的飞机停满了停机坪和仓库。

    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损失变得越来越大,相反对手日本这一边,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国内获得补充的飞机和人员,不但如此,日军还借鉴战场经验研发出了新机型,此消彼长之下,中国战场上的日军航空兵部队无论从规模还是装备上很快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中国飞行员的培养机制并不完备,学员训练条件简陋,加上战势危急,初期有经验的飞行老手渐渐损失殆尽,闻名遐迩的中国空军四大天王先后壮烈殉国,很多只草草完成编队训练的新手飞行员,只凭着一股血勇就驾机上天作战,随后白白成为日军老鸟的战绩,同时也损耗了一架宝贵的飞机。可是战事不会等人,越是缺少人手就越急着往上送新丁,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彻底伤到了元气。

    虽然中国政府一度从苏联方面获得了一批飞机,性能或许不属于世界前列,但也可以和当时的日军机型打个旗鼓相当。不过这些补充与前阶段的损失相比只能算杯水车薪,同时飞行人员的质量也已经远不如刚开战的时候,作战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且军纪也渐见涣散,士气虽然依然高涨,但是上层人士看的清楚,整体颓势已显露无疑,空军基本已经失去了从日军手中夺回敌占区制空权的能力。

    中国空军无奈之下只能改变战略,从一开始的互有攻守转向了要地防御,同时为了保存实力,政府高层还下达了严令,要求飞行员在空中尽量消极避敌,除非确定己方占据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否则不允许战斗机随意发起攻击。

    从那时起,驻守重庆的战斗机大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在日军轰炸结束返航时组织兵力发起追击,因为如果是正面拦截来投弹的轰炸机,眼见得目标在望的日军士气正处于巅峰,个个如同打满了鸡血一般,这时候的日本人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一旦遭遇日军顽强反抗,中国空军必定会有所损失,而中国空军现在可是万万都消耗不起了。

    但是如果换成日军轰炸完毕返航,那么情况就大大不同了,此时日机所剩的燃油已经不多,满血管的肾上腺素也渐渐消退了,长途飞行体力消耗后的疲劳状况也开始出现,而且因为任务已经完成,和中国人玩命的心理基础也不复存在。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日军飞机处于撤退位置,中国空军直接就可以抢占日机的六点位置,突袭偷袭都非常方便。而日军如果想要转身反抗,一旦双方陷入缠斗,受伤也好,燃油耗费过多也好,很可能就此飞回不去了,而轰炸航线上大部分区域依然在中国控制中,一旦飞机坠落,机组成员跳伞后运气好被活捉,运气不好就得被活剐,这对日本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最终导致轰炸重庆的日军空中部队,不管是陆航还是海航的轰炸机,在返航时但凡遇到中国空军追尾,基本都不愿意配合反击或者机动缠斗,而是开足了马力散开编队分头逃跑,这时候如果遇到个发动机有问题的倒霉蛋,很快就会被围殴成渣,中国空军当时的战绩大都来自于此。

    带领着零战机群在高空尾随着九六陆攻大队飞行了还不到十分钟,进藤就知道上级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就在轰炸机群的侧面,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战斗机集群,正在稍低于零战的高度上,向着轰炸机群发起冲锋。

    “吆西,总算是出来了。”看到出现的中国机群,进藤总算是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