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我只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到目的地。”下士摸着后脑勺说到,就在刚才他挨了同僚一记脑瓢。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你就算是去问营长答案也是一样,我们只能服从罗马统帅部的命令,他们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只能去哪里。”皮耶罗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给围在身边的部下们散了一圈。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必须赶在敌人进攻前构筑好防御阵地,上面那群将军们不可能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这位老兵说完,就搭着身旁战友的肩膀,凑在对方的打火机上点燃了烟卷。

    “连你都知道的道理,将军们怎么可能不懂,要不我向上面提个申请,调你去给将军当参谋。”二排排长笑着拍了拍那位手下的肩膀。

    “算了吧,中士,你写的报告连少尉都看不懂。”

    “胡说,我只是不太会用修饰词。”

    “好了,马洛刚才说的没什么错,早点赶到防线,我们可以抽出时间构筑阵地并且熟悉周边的地形。不过我现在也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皮耶罗止住了士兵们的嬉闹。

    “是好消息吗?如果是坏消息就不用讲了,我们这两天听了已经够多了。”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算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刚才我去营部时,罗伯特少校”皮耶罗说到这里先伸头向左右望了望,然后压低了声音。

    “就是那个罗马来的秃瓢。”少尉的话引得周围一圈官兵小声轻笑起来。

    “那个秃瓢告诉我,德国人在上午已经彻底占领了博洛尼亚。”

    “怎么这么快,不是说我们在博洛尼亚集结了三个步兵师吗?”二排排长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的一个亲弟弟所在的部队,此时就在博洛尼亚市郊驻防。

    “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你们也知道德国陆军的强悍,再说他们还有空军和装甲部队。”皮耶罗抽了口烟。

    “战争开始仅仅三天,德军就拿下了博洛尼亚,他们的推进速度实在太快了。”一名士兵摇着头说到。

    “西西里也沦陷了,我敢保证德国人一定会在南边登陆。”另一名士兵表示自己通晓战略。

    “他们当然会这样做,否则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功夫去占领西西里。”有人对这种马后炮嗤之以鼻。

    “听说法国人已经拿下了热亚那。”一个士兵说到。

    “你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这个消息。”一旁的战友表示很诧异。

    “上午路过那个村子,我去买香烟,商店的老板告诉我的,据他说是听法国人广播里提到的。”

    “这必定是法国人放出的谣言。”阴谋论一直都很有市场。

    “如果热亚那也沦陷了的话,他们岂不是正在沿着海岸线进攻。”有人表示担忧。

    “那么我们死守着亚平宁山脉不就毫无意义了吗?”难得有个能说到点子上的。

    “热亚那靠海那一线都是山地,地形很复杂,没有那么容易就让他们突破的。”这显然是位地理专家。

    “够了,可以了,先不去谈这些还没有证实的消息,少尉,你前面说的我没有听懂,博洛尼亚沦陷明明就是个不能再坏的坏消息嘛。”二排排长用力拍了拍手制止了士兵们的讨论,他转过头向皮耶罗问到。

    “总算有人问了,我还以为没人在乎这个呢。”皮耶罗用力吸了一口烟。

    “好吧,说起来很简单,德国人攻占了博洛尼亚,证实了罗马统帅部的判断是正确的。德国人的进攻路线已经可以确定,我们现在可以调整部署,集中起力量打击这个方向的敌军。德国人的先头部队此时应该已经进入了山脉,我们或许不用赶到第一线构筑阵地了,对于我们来说,倒也可以算是一个好消息。”

    皮耶罗把烟头扔在了山路上,随后伸出脚用力的碾熄。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点击和订阅。。

第三百四十二章 【墨索里尼】防线(一)() 
“这完全没有道理。”卡尔迪克军士长翻身跳进了那条当成掩体的天然土沟,发现他的排副此刻正惬意的靠坐在沟壁上,端着个铝制杯子喝着冷咖啡,还津津有味的读着一份缴获的意大利报纸,报纸的头条用大号的印刷体写着德意志军队在前进。

    “简直太荒谬了。”迪克靠着沟壁定了定神,随后把冲锋枪重新背回了肩膀上。

    “你刚才说什么?”排副约翰法姆上士眨巴着眼睛,好像刚发现上司的样子。

    “我说这简直太荒谬了,其他部队都在前进,而我们却在这里和一群意大利山地步兵玩着对峙游戏。营部那些人全都发疯了,我们现在只需要发起一次简单的突击,绝对能拿下对面那座阵地。”迪克接过法姆递过来的铝杯,看着对方在杯子里倒上了冷咖啡。

    “这不是挺好的么,同志们这段时间连续作战,已经很疲劳了,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上面既然下达了这道命令,那么一定是有他们的道理。剩下的你们几个分了吧,别忘了再去厨房那里灌一壶来。”法姆上士把保温瓶传给了身边的一名士兵。

    “好吧,你说的对,或许我太冲动了。”迪克把空杯子放到了身边的弹药箱上,从口袋里掏出了他的烟斗。

    “可别小看了那些意大利山地兵,那是维罗纳营,隶属于意大利第二阿尔卑斯山地师,这可是意大利陆军里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法姆上士把那份报纸折叠起来,塞进了腰间的地图包里。

    “我们不也是一样吗?没人胆敢小看第一百猎兵营。”迪克从烟丝包里捻起一撮烟丝填进了那只雕工粗旷的胡桃木烟斗里。

    德国陆军第五山地师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通常人们认为这种新部队里面一定充斥着一堆菜鸟,但实际上第五山地师里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数量,可不比任何一支德军老牌单位少。

    这支部队是由几支老部队拆分出来的团队整编而成的,比如迪克所在的第一百猎兵团,原本隶属于第一战地师,是德国陆军最早组建的一批山地部队,官兵们都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同时在欧洲战争中经历过战火的考验。

    师里的另一个猎兵团第八十五猎兵团是由普通步兵团改编而成的,原本隶属于德国陆军第十步兵师,所以山地作战能力稍微有些欠缺,想要达到山地师的标准,还需要花上不少时间进行专业性的强化训练。但是这些步兵却非常擅长常规作战,当时还是步兵单位的第八十五团,全程参加了欧洲战争,从波兰一直到英伦海滩,这支部队表现优异战绩不凡。

    在意大利战争爆发之前,第五山地师就被调到了奥地利边境城市菲拉赫,那里是奥地利、南斯拉夫、意大利三国接壤的交汇处,所以往日里在此驻军的问题非常敏感,每一次部队变动都会引发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的注意。

    但是这一次意大利人发生了严重的误判,或许和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入侵希腊的备战上有些关系,反正德国人陈兵菲拉赫的行为,被意大利人看做是那位元首向南斯拉夫示威的一种手段。

    第五山地师是第一批从东线进入意大利国境的部队,这些从东线进攻的部队进展异常顺利。在突破国境线之后,一路上只遭到了零星的抵抗,因为这一线路上的城镇数量不多,所以德军步兵师沿着铁路线几乎毫不费力就攻入了波河平原。

    接下来就是装甲部队表演的舞台,开战十八个小时之后德军宣布占领了威尼斯地区,二十一日午夜,维内托大区内的最后一支意大利军队宣布放弃抵抗向德军投降。

    意大利人的斗志不能不说不高昂,但是落后的装备和糟糕的后勤拖了这些战士的后腿,而且在指挥层选择战术和现场指挥方面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同时他们无法获得正确的情报资料,失去了制空权之后他们更是连敌军的数量和方位都掌握不了。

    意大利部队普遍缺乏重武器,主要火力都是一些中口径的火炮,而且因为后勤补给上的混乱,加上德军穿插部队的破坏,战斗爆发后根本就得不到后方的补充,一旦双方开始交火,意大利炮兵往往很快就消耗光了随队携带的弹药,接过炮兵们只能拿起步枪,被当作步兵投入一线的抵抗。

    意大利的步兵们只能依靠小口径的迫击炮、重机枪和手榴弹,抵挡德军步兵和坦克的进攻,他们蹲守在临时挖出的简易战壕和散兵坑里,痛苦的承受着德军几乎无穷无尽的重炮轰击,头顶上时不时还会响起斯图卡恐怖的啸叫,接下来整连整排的阵地就在燃烧弹的攻击下化成一片火海。

    这些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当他们发现后方也出现敌军的踪迹,自己的退路被切断时,就像前面提起过的,意大利部队的体系无法承受住太大的压力,所以当那些部队发现自己陷入绝境之后,军官们就发觉很难继续让手下的士兵听从自己的命令了,通常这时候只要德军发起一次突击,就会看到一场壮观的大崩溃。

    意大利在北部仅有的几支装甲单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全都不是德国同行的对手。当遭遇到意大利3超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攻击之后,德军步兵惊喜的发现那些原本准备淘汰的三十七毫米门锤,竟然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德国人眼里只能算武装履带运输车或者机枪车般的装甲车辆,很快就在德军多层反坦克火力网的绞杀下损失殆尽。

    唯一让德国人感兴趣的,就是配属给意大利装甲喷火排的333喷火坦克,要不是这种小车后面拖着的燃料挂车比较显眼,加上德军早就对这种车辆有所戒备,说不定一线的步兵部队会在这种特种坦克面前吃上一个大亏。

    意大利的主力装甲部队此前都调往了希腊和利比亚,本土只留下了一些独立装甲单位,装备的大都是其他部队淘汰下来的装备,当然也有一些装备着意大利最新型坦克的实验连队。第九装甲师曾经遇到了这样一个意大利坦克连,除了一堆3和5坦克之外,竟然还装备了四辆最新型的1340中型坦克。

    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和眼下的战事没有多大的关系,先放到一边不谈。

    抱歉,今天有事,数量有些少,争取明天大章补上。

    现在的成绩不理想,订阅很差,月票也掉到了一百四十名,二十天只有一千多票,我也没力气再说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索里尼】防线(二)() 
山地部队的特殊性在于,通常那些让普通步兵部队望而却步的复杂地形,却很难束缚住山地部队的行动,因为主要依靠徒步行军,他们几乎就没有道路方面的要求,只要是人类能够涉足的区域,山地兵就能在那里活动。

    可以说就是阿尔卑斯山脉孕育出了这个兵种,作为天然分割的边境线,山脉周边的国家或为了自卫或为了征服,都不约而同的建立起了各自的山地战部队。意大利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方面,意大利山地部队都堪称是这个领域的先驱。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对手是同样精锐的奥匈帝国山地兵,但随着一次大战结束,曾经强大的奥匈帝国分崩离析之后,阿尔卑斯山地兵自认为欧洲再也没有能够与他们匹配的对手,意大利的山地部队已经天下无敌了。

    可是现在,那些强悍的奥匈山地猎兵又回来了,只不过他们现在穿着的是第三帝国的山地兵制服,头上戴着的是镶嵌着雪绒花徽章的40型钢盔。

    意大利说起来算是一个山地国家,平原只占了国土面积的两成左右,因为缺乏耕地,所以粮食一直都无法做到自给。当年的罗马帝国完全是依靠海外领地生产粮食和物资供养起来的,意大利本土兼并情况严重,而且大部分耕地都被贵族元老农场主们用来种植葡萄和橄榄这些利润比较高的经济作物,那时候如果失去那些富饶的海外行省,罗马帝国至少要饿死一大半人。

    亚平宁山脉如果与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相比,只能算是一片连漫无际的丘陵,山峰的高度普遍在海拔一千米以下,靠近中部的山区,高度更是跌落到了五六百米。第一百猎兵团现在所在的这个山脊,海拔只有五百多米,如果加上山区原本的地势,山峰到谷底的落差其实还不到两百米,但是对于习惯了攀登悬崖峭壁的山地兵来说,在这种地方行军如同一场秋季郊游。

    意大利人宣称,能够克制山地兵的只有另一群山地兵,但这只是针对阿尔卑斯山那种特殊环境来讲的,到了亚平宁山脉这种道路网发达村落密集的区域,山地兵并不占据多大的优势,准确的说他们的优势在这种地方根本就发挥不出来。相反还因为携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