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该死的官僚。”冯。赫兹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去甲板上看一看。”

    “没问题,长官。”

    “舰长离开舰桥了!”值星官大声宣示,舰长走进了后部旋梯间的门洞。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总算赶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了海防港码头,随同一起的还有那支已经让人等的望眼欲穿的运输船团。

    这条重巡洋舰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因为随行的驱逐舰与港口管理局的一艘趸船发生了擦撞,结果舰队在那里足足耽搁了三天时间。英国官僚系统的低效率让德国人吃足了苦头,冯。赫兹当时恨不得调转炮口轰平了亚历山大港的管理局大楼。

    要放在平时倒也没有多大关系,问题是他们有公务在身,必须在十一月中旬之前,赶到法属印度支那的西贡,作为德国特使团的座舰,展开对日本的国事访问。

    原本特使团准备搭乘法国邮轮前往日本,但是日本方面认为这有些不够档次,彰显不出德日两国关系的亲密性。日本政府提出出于对布伦伯格陆军元帅的尊重,同时也为了体现日德两国之间的牢固友谊,他们愿意派遣日本海军战列舰【陆奥】号,作为运载德国使团的座舰。

    只不过日本人这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小算盘,别说徐峻,就算是换做是希特勒都不可能会同意的。

    于是徐峻下令海军司令部,立即抽调正在地中海执行任务的【欧根亲王】号,携带两条德国驱逐舰,火速赶往法属印度支那,担负起运送德国特使团的光荣使命。

    在命令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还特别强调,这是一次重要的外事任务,务必要展示出第三帝国的威严,官兵要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大德意志帝国,切勿让光荣的帝国海军旗蒙羞,辜负帝国元首对海军的信任。

    【欧根亲王】号接到命令的时间是十一月二日,恰好是意大利海军舰队投降的那一天,等到她赶到马六甲海峡,却已经是十一月九日凌晨了,此时距离使团确定的出访日期,还不到三天时间。

    到了马六甲之后,德国人才发现自己还不算是最倒霉的,据说外港泊位上的那支运输船团,已经堵在这里足足有一个星期了。

    【欧根亲王】号在新加坡停靠了一晚之后,匆匆补给了一些食品和淡水,就在十一月十日中午启航,直接航向法属印度支那的海防港。

    因为当时法暹战争正在进行,这支小小的德国舰队还承担起了运输船团的护航任务,这对于善于进行破交战的德国重巡来说,倒也是一个崭新的体验。

    一路上的航程非常平静,船团在金瓯角附近还遇到了日本海军的第五舰队,以及紧跟着日本人的法国远东舰队,【欧根亲王】号出于海军礼仪,全体官兵在甲板上站坡向对方致意,日法两国海军也还以站坡礼,同时鸣响汽笛向德舰致敬。

    冯。赫兹当时还不知道第五舰队下午的糟糕境遇,还在奇怪日本海军舰队怎么看上去有些发蔫,更奇怪日本人的庇股后面为什么还跟着一整队法国军舰。

    随即赫兹就在西贡港外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她发现了正在被一群驱逐舰围观的【古鹰】号重巡洋舰,那时候这条倒霉的军舰甲板上依旧还在冒着青烟。

    船团里一部分运输船在此处与【欧根亲王】号分手,调头驶向了北面的西贡港,剩下的船只转向东北方向,准备沿着海岸线航行,进入平静的北部湾。

    在途中【欧根亲王】号还救起了三名法国海军飞行员,这几个法国人当时正在划着一只小小的橡皮救生艇,而且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德国人在到达海防港之后,就把他们移交给了法国港口方面,得到了海防法国驻军司令的诚挚感谢。

    【欧根亲王】号成为了继一次大战之后,第一艘到达远东的德国海军战舰,德国海军的黑鹰军旗已经在这里消失了二十六年,当年冯。施佩海军中将率领的远东舰队,早已经化为了海底的铁屑,但是这支小小舰队的壮烈历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德国海军官兵,现在【欧根亲王】号上的官兵中,就不乏当年东亚分舰队将士的后裔。

    伴随【欧根亲王】号一起到达海防的,还有两艘1936a型的德国驱逐舰,这种被称为【纳尔维克】型的驱逐舰,是早期1936型驱逐舰的改进型,重新设计了船首和武器,搭载了新的双联装一百五十毫米主炮和鱼雷发射装置。

    z23和z24号驱逐舰,这两条驱逐舰此时进入海军服役还未足两个月,从官兵到舰艇都新的让人感到担忧。但是他们却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远航对他们的考验,这些水手在这次洲际远航中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海军司令部特意把这两条新船派到远东的用心良苦所在。

    德国驱逐舰和法国驱逐舰的风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双方都把这个舰种搞成了近似轻巡洋舰的样子,德国海军的驱逐舰队在欧洲战役时期表现的非常活跃,击沉了数十万吨的运输船,总算用实打实的战绩,抹去了在纳尔维克惨败给他们留下的污点。

    “司令部发来通知,元帅将会在半个小时后登舰,舰长。”三副快步跑到正在后甲板溜达的舰长身边。

    “立即让人清理甲板,全部都要打扫干净。”冯。赫兹对着身边的水手长大声下令到。

    “军乐队和仪仗队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

    “让他们五分钟内到甲板上待命。”

    “遵命,长官。”

    “让枪炮长再次检查一下礼炮。不,还是你亲自去跑一趟。”

    “好的,长官。”

    “你看我这一身怎么样?还算得体吗?”舰长展示着自己的海军礼服。

    “非常威武体面,舰长。”三副大点其头。

    “很好,你去执行命令吧,如果看到温斯巴赫,让他马上来见我。”冯。赫兹从裤袋里掏出白手套,然后仔细的戴了起来。

    “遵命,舰长,我马上就去通知中校。”三副对着冯。赫兹敬了个礼,转过身撒腿就跑。

    ps:亚洲情节确实容易犯忌讳,资料也很杂乱,写起来很费脑子,但是对于剧情发展有很大关联,

    我会尽我所能,把这个故事写的精彩一些。(。)

第六章 对德态度(上)() 
上海江湾机场占地七千余亩,是日本在远东修建的规模最大的军用机场,为了这项工程,日军焚毁了当时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古镇殷行,同时摧毁了周边六十八个自然村,受难中国百姓高达两万两千多人。

    四零年十一月九日中午时分,戒备森严的机场大门驶入了一队当时极为少见的高级轿车,为其开道的是日本上海宪兵队的六辆三轮摩托。车队在机场警卫的引导下,整齐的停放到了主跑道旁的机务坪上。随即车上下来了一群或军装笔挺或西服革履的军政官员,队尾几辆卡车上装载的海军军乐队和陆军步兵小队也开始下车集结列队。

    “没想到外务大臣阁下此次会突然来到上海,仓促之间都没能做什么准备,实在是打了吾辈一个措手不及啊。”泽田茂拽了拽有些褶皱的制服下摆,理顺了腰间的军刀刀带,收了一把金属链扣。

    “这证明内阁对此次独国使团来访非常重视,光看大本营与内阁一系列的命令,真可谓千叮万嘱,如何慎重都不为过。据我多年在外务部工作的经验来看,帝国对独国的外交战略上一定出现了新的变化。泽田阁下,这一次独国特使团把上海作为亚洲访问的第一站,你我肩膀上的责任可不轻啊。一旦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出现什么问题,那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堀内干城正了正硬质衣领间的领带,一脸严肃的说到。

    “我已经下了严令,这段时间内发生任何抗命违令的情节,一概从重处置绝不宽容。”泽田反握住九四式将官军刀刀鞘,眼底闪烁着渗人的寒光。

    这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泽田中将真的有开杀戒的准备,原本东条就有栽培他的意向,等混上一阵子军司令官之后,一个陆军大将是跑不了了。所以这时候谁要是搞出了什么纰漏,那等于是断送了这位中将的前程,到时候就怪不得中将阁下下黑手,剁掉那只马鹿的狗头。

    就在两位军政高官在跑道边唏嘘寒暄之际,载着日本帝国外务大臣松冈洋右的【春日号】客机,此时已经飞过了扬子江口。

    “这是我今年第三次来到上海,我和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啊。说起来真是有趣,每次我来到这座城市,世界局势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不,我这样说或许有些本末倒置了,应该是每次世界局势出现新的变化之后,我都会来到这座城市。”松冈靠在客舱的舷窗边,低头看着机翼下曾经繁忙无比的长江航线,此时在秋日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只行驶着零星几艘挂着硬帆的中式木船。

    “松冈阁下,这一次独国使团的活动计划已经全都传给上海方面了,我们现在还有两天时间进行准备,时间恐怕有些紧啊。”坐在松冈身边的外务省事务官牛场信彦说到。

    “没有时间就想办法挤出时间来,这一次我们要抱着打一场硬仗的觉悟,在出发前的会议上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到现在这时候了,为什么还要说这种话。”同样是政务官的高桥通敏对同僚严词批评到,他和牛场都是东大法学院毕业生,说起来后者比他还早上两界,还是他的前辈。

    “高桥君,不要这样紧张,牛场并没有那个意思。这一次独国突然提出改变行程,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准备。自从欧洲爆发之后,独国人的外交就像他们用兵一样,变化多端,让人难以准确判断。”松冈转过脸来,替下属打起了圆场。

    “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有根本上的不同,独国元首可以随意凭借个人的判断,调整他的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而且一旦做出决定,就没有人能够对此做出改变。特别是现在这位施泰德上台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全部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独国国内没有任何能够牵制他的力量存在,与其说他是独国的元首,事实上更像是独意志的君主。”松冈洋右说到。

    “帝国此前没有发现这个事实,还以为这位新元首只是单纯的继任者,所以对独国的政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原本还以为独国会延续上一任元首的外交政策,保持与皇国的友好态度。

    施泰德上任之后不久,就推翻了前任一系列的政策与决定,那时我们就该想到他很可能会改变对日本的外交态度。而那时候恰恰又发生了【德福楼事件】,让帝国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应该就是从那件事件之后开始出现转变的,此起事件的责任人虽然被责令切腹,但是那次事件对帝国造成的损失,就算是死一百次也不足以偿还。”松冈说到这里不禁咬牙切齿起来。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阁下。【德福楼事件】对日独两国的关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后来在重庆发生的【独国飞行员失踪事件】以及【森本大队事件】,究其根源,就是由【德福楼事件】而开始的。独国元首改变了对帝国的友好看法,与重庆蒋中正政府展开秘密外交,在法属印度支那部署军队,最终才导致了两次不应该发生的冲突爆发。”牛场沉稳的说到。

    “不,我并不认同你的说法。【德福楼事件】只是一个意外,真正导致独国元首改变态度的,是独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皇国的支持对于德国来讲,已经不再像半年之前那样重要了。”高桥显得有些年轻气盛,他毫不客气的反驳起牛场的言论。

    “牛场君其实也没说错,当然高桥你也有你的道理。”松冈转过头给了高桥一个赞许的眼神。

    “在昨天的御前会议上,首相阁下也是这样说的。”松冈回忆起两天前的御前会议来。

    “独国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欧洲,由独国领导的所谓欧洲新秩序的框架已经逐渐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帝国将要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与独国的关系又该如何发展,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近卫文麿大声的诉说着他的看法。

    “独国确实厉害,他们已经把整个欧罗巴捏在了手中,而我们却还在大陆上苦苦的与蒋中正政府纠缠。”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说话时,眼角却在瞥着对面桌后的东条。

    “这一年来,陆军将士奋勇作战的功绩有目共睹,蒋中正政府的颓势已显,结束支那战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东条冷冷的接话到,因为是御前会议,不能有任何失礼的言行,否则他早就指着吉田的鼻子痛骂那只章鱼了。

    “现在要讨论的不是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