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可以打穿二百六十毫米的均质钢装甲板,这意味着已经没有任何坦克能够挡住这玩意儿的一击了。

    同时徐峻还对铁拳的射药进行了改进,大伙可能不敢相信,历史上铁拳采用的射药竟然是普通的黑火药,这导致射时火药无法在管内燃尽,造成了大量的尾焰,同时容易伤害到射手。

    徐峻命令军械研究局的专家研新型的双基射药,有效提高对弹头的推力,增加弹头的初和射程,同时还用自动弹出的剃刀状尾翼替换下了笨重的木制尾翼,徐峻的目标是将有效射程增加至两百米,要求至少在这个距离里弹道末端不会生严重的变形。

    最后徐峻还改进了射管的外形,给它装上了一个简单的手枪式握柄,相比原来的按钮式射,这种方式更方便士兵持握和瞄准。

    胡戈。施耐德公司和历史上一样成为了铁拳的定点生产商,目前正在全力投入新的生产线的建造,否则恐怕难以完成元定下的生产目标。

    ps: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知道有些书友不喜欢看武器介绍,想要看剧情,

    但是目前的这些武器科普内容,除了让部分书友对新型武器可以有个形象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后期的剧情作铺垫啊。

    求月票,求推荐,月底双倍开始了,本书需要支援啊。

第一百零七章 火力(完)() 
有人问为什么徐峻没有想起给德军装备反坦克火箭筒,就算不搞美国的“巴祖卡”,造这话倒也没错,徐峻手里就有这两种反坦克火箭筒的图纸,以德国目前掌握的生产技术,制造这些武器毫无难度。

    实际上徐峻已经放弃了这种武器,或许会拿出图纸作为技术储备,但是绝对不会让德军装备这些鸡肋。你看的没错,徐峻把这两款反坦克火箭筒视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历史上1“巴祖卡”火箭筒在投入实战之前,就被美军高层将领寄托以厚望,他们希望美国大兵能够使用这种武器,遏制住纳粹德国的装甲锋芒。但是实际使用下来,这东西的表现可以说喜忧参半。

    这款火箭能够穿透七十五毫米也就是三英寸厚度的钢板,最大射程虽然达到三百码(二百三十米左右),但是在实战中却很难用它命中远距离目标,美军军官被迫要求士兵尽可能在三十米内使用这种武器,即便这样都有很大的可能会脱靶。

    它能够击穿大部分德军坦克的装甲外壳,但是遇到“虎”或者“黑豹”时就不够看了,无论绝望的美军大兵射多少枚“巴祖卡”,却只能在虎豹厚重的前装甲上留下一个个焦黑的印痕。

    相比德军威力十足的铁拳和装甲杀手,巴祖卡的穿甲能力只能归为二流货色。历史上到了朝鲜战争时期,背着1“巴祖卡”的美军面对北朝鲜军队装备的苏制t34/85时,现他们对这种苏联坦克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终美军拿出了四五年研的八十八点九毫米2o“级巴祖卡”,总算才压制住了北朝鲜坦克的进攻。

    这款2o火箭筒,实际上就是德国“坦克杀手”的美国版本,直到48年才开始小规模量产,只因为美国大兵们嫌弃这东西太过于笨重,所以才一直没有大规模配属部队。

    在德国元看来,与经过自己改进后的“铁拳”相比,这几款火箭筒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铁拳”进化版的有效射程甚至过了“巴祖卡”和“坦克杀手”,实际上铁拳标定的有效射程一直是以最大射程的一半来计算的,“铁拳”一百和一百五十的最大射程都过了三百米,以至于历史上德军还给它们研了专用的预制破片套,准备必要时把它们当成迫击炮来使用。

    同时相对于巴祖卡笨重的射管,“铁拳”更方便单兵携带。而且反坦克火箭筒的射手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否则很难用它打中什么目标,历史上四三年在北非战场,一群刚拿到“巴祖卡”的美军新兵,面对德军坦克射了上百六十毫米火箭弹,却没有得到一个真实可信的战绩,相反在德军虎式坦克的炮口下,北非美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等到美军真正学会在战场上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战争也已经快临近结束了,结果几年后美国士兵带着二次大战胜利的骄傲,提着六十毫米巴祖卡冲向了北朝鲜的t34坦克大军。

    二战时期的反坦克火箭筒还有一个让徐峻放弃的原因,那就是使用时必须要两个人配合着操作,一名射手与一名副射手兼装填手,前者负责瞄准和射击,后者负责装填弹药和目标指示,同时在主射手伤亡之后,接替对方的工作继续攻击。

    和铁拳的有效射程差不多,却要专门占去两个编制,在徐峻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浪费,他还不如给德军士兵每人一枚铁拳呢,想到苏联红军的坦克手们在遮天蔽日的“橄榄球”雨下瑟瑟抖,德国元的个人趣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历史上“铁拳”的直系后裔rpg传承数十代,“巴祖卡”却只落得个二世而斩,并不是没有道理,美军作为使用者最清楚这东西的缺陷,所以也再没有在军内装备过类似的反坦克火箭筒,而是调头搞射程更远打得更准的反坦克导弹去了。

    72和巴祖卡不一样,那是单兵一次性火箭筒,除了射方式不同,走的其实还是“铁拳”的老路子。

    德军的装甲杀手的穿甲能力也只有两百毫米,但是无论是操作还是携带都相当的麻烦,因为火箭出管后推进燃料没有燃尽,尾管会喷出长长的火焰,所以要在射筒上加装一块保护射手的金属挡板,同时射手还要穿上专用的皮制防火背心,头上还要戴上防毒面具,避免火焰和有毒气体的伤害。

    徐峻是绝对不会让德军扛着这东西上前线的,哪怕它具有着惊人的威力。同样德军也不会再装备历史上那种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明这东西的家伙简直是在草菅人命。它需要德军士兵冲到敌军坦克旁,然后把带着磁铁的手榴弹吸附在坦克外壳上,随后拉动手榴弹尾部的拉火弦,德军士兵必须在七点五秒的延迟时间内跑出十米的杀伤范围,否则就准备为目标陪葬吧。

    还有前面提到的那种四一型反坦克手榴弹,重达两公斤,穿甲厚度却只有三十毫米,而且还常常因为角度原因,无法正常启动上面带着的碰炸引信,没有德军士兵愿意使用这种垃圾。

    德国元不准备给他的士兵装备任何一款反坦克手榴弹,这东西在东线还不如“外交部长专用饮料”派的上用场。不要说德国人没有创造力,德军在历史上曾经搞出了一大堆简易的反坦克武器,比如用手榴弹和便携油箱制造的大号燃烧弹,还有用炮弹弹头改造成的反坦克地雷,也就是后世里伊拉克常见的ed(路边炸弹)。

    对于德军装备的地雷,徐峻倒是有不少改进方案,他手里有一大堆各种地雷的图纸,现原来这东西才是二战中型号最繁多的武器,光是其中的反坦克地雷型号就不下十五六种,装药从数公斤至数十公斤不等,哪怕是其中威力最小的那款,都足以把一辆载重卡车炸上天空。

    徐峻当然不会遗漏掉这种武器,特别是他已经把德军的战略确定为防御反击时,地雷是阻碍苏军部队战场机动的最佳武器。

    历史上德军装备的地雷型号种类繁多,这严重分散了德国的资源和生产力,徐峻下决心改变这种乱象,他准备给德军的地雷确立一个技术标准,凡是德军地雷都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制造,不但可以减少材料上的消耗与浪费,还能解放出更多的熟练工人。

    德军的42型反坦克地雷是一款经典的设计,直到二十一世纪依然有不少国家在仿制这种地雷的结构。徐峻不准备对这种反坦克地雷进行什么改动,直接扔出了图纸让下面投入量产。

    除了42型,现在应该叫4o型反坦克地雷,他不准备再生产其他型号的类似产品,因为这几种地雷在威力上其实都相差无几,而且一堆结构、引信和装药截然不同的地雷,不但人为增加了后勤运输部门的工作量,还对使用这些地雷的工兵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反坦克地雷即使没有彻底摧毁敌军的坦克,也足以切断坦克的履带,如果此时配合上远距离反坦克火力,那么往往可以歼灭掉一整支行军车队。

    地雷很合适用来制造伏击圈,所以重量必须控制在单兵能够携带的范围内,这方面42型就设计的不错,它总重九点五公斤,雷壳上面还焊着铁制提把,如果使用专用的背架,一名强壮的德军步兵,一次可以携带五枚42型反坦克地雷徒步行军。

    这枚地雷内部装有五公斤猛炸药,足以击毁大部分苏军坦克的底盘。同时它还在侧面和底部还有备用的信管孔,可以安装压引信,一旦雷体遭到移动就会瞬间引爆,这是为敌军工兵准备的礼物,将会极大的增加对方的排雷难度。徐峻还准备了几款特种地雷,准备到时候让苏军的工兵好好惊喜一番。

    德国元已经为他的士兵操碎了心思,为的就是在未来东线的战场上,不会再重现那段悲惨的历史。

    ps:好歹算是赶上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继续求月票,离月底还有四天时间,需要大家支援啊。

    步兵反坦克装备就先介绍到这里,其实还有不少武器装备没有提及,作者准备随着剧情展开再逐一推出,

    至于6军的重型装备以及空军和海军的装备,我也会放在后续的章节里再进行介绍,

    下一章就开始转到剧情方面了,敬请大家期待。

第一百零八章 相识() 
宾兹。霍恩上尉手里提着

    “嗨,上尉,在这里!”靠近舷窗的一张餐桌边,一名军官挥着手招呼道:“快过来吧,就等你一个了。”。

    霍恩快步走了过去,脸上带着愉快的笑容。

    “对不起,正好有公务,让你们久等了。”6军上尉摘下军帽,礼貌的向在座的宾客们点头致歉。

    “不会吧,上尉,要知道我们现在是在海上,哪里还会有公务需要处理。”这军官是一名少尉,只不过从军服看率属于德国空军。

    “没有办法,跑到哪里他们都能找得到我,我刚从邮轮的电信室过来,今天整个上午我都呆在那里面。”霍恩把公文包放在了椅子下面。

    “我可以问一下电报的内容吗?”少尉一边招手呼唤侍应,一边随口询问到。

    霍恩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用视线直直盯着对方的面孔。

    “好吧,忘了这个蠢问题吧,上尉,我知道保密条令。”上尉有些尴尬的摸着后脑勺说到。

    “很惊讶你竟然还记得有这个条令,克里格少尉。”霍恩嘴角微微翘起。

    “放过我,我只是个可怜的飞行员。拜托,上尉,船舷外面就是传说中的红海,你就不能稍微放松一下,好好享受这段愉快的旅程吗?”克里格少尉说着俏皮话,拿起桌上的玻璃水瓶给霍恩倒了一杯柠檬水。

    “上尉先生,听说您曾经去过很多地方,一定见识过不少有趣的事情,能够跟我们讲一讲么?”坐在克里格右手边的女伴转移了话题。

    “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过的艾米丽。杜瓦小姐,旁边这位是她的朋友,丽兹。布隆小姐。”克里格少尉介绍到。

    “很高兴认识您,杜瓦小姐,布隆小姐。”霍恩充满风度的微微点头,向两位漂亮的女士致意。

    “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在读军校,有一年暑假我去了埃及,在开罗住了差不多两个星期。”霍恩从侍者手里接过菜单。

    “这个。。。这个。,,还有这,再给我拿一瓶葡萄酒。”霍恩指着菜单对侍应说到。

    “您需要哪种葡萄酒?”侍者恭敬的询问到,德语里带着浓重的法国口音。

    “勃艮第的黑皮诺。”霍恩用流利的法语回答到。

    “好的,请稍等片刻,军官先生,我们的勃艮第葡萄酒是最好的。”侍应收起菜单夹在腋下,然后恭敬的欠身告退。

    “他说的没错,这船上的葡萄酒真的很棒。”霍恩笑着对坐在左手边的一位女士说到。

    “您的法语说的非常好,上尉先生。”布隆小姐是一位纯正的法国美人,长着一双带着长长睫毛的湖绿色眼睛,棕褐色的长时髦的盘起,露出了修长白皙的脖颈,身上穿着一套价格不菲的白色套裙,更衬托出身材窈窕迷人。

    “谢谢,我是跟以前的房东学的,他是个退休的语言学教授。您不用叫我上尉先生,可以称呼我霍恩。刚才我说到哪里了?啊对了,是开罗,抱歉。”霍恩端起柠檬水喝了一口,然后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你们中间谁去过埃及?”6军上尉问到,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那是个充满秘密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