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直很认真的想要写一本尽可能真实的二战,我知道这种风格不讨巧,更度又很慢,成绩连小白书都不如,这些我可以理解,也一直在忍耐,每天我都在章节末尾求票,就像乞丐一样,你见过哪本快餐文这样做过,他们不用求都有大把人投票。

    我的收藏说是七万,订阅却只有一千四百多,月票不到三千,类型排名一直在三名之外,每天要耗费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还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查阅资料,有时候真的想自己何苦要这样,要不是还有一些书友支持着我,真的差点就放弃了。我的文换个马甲写什么不比这个讨巧,我有很多题材,但是精力都被拖在这本书上了。

    现在看来这本书的成绩也就这样到顶了,我的风格也不会为了迎合这些书友的口味而改变,反正就这样按照大纲走下去,到哪天没人看了,那就悄然结束吧。

感谢大家() 


第一百三十四 网络(上)() 
“让我想想,该从哪里开始讲呢。。。。”于尔根从脚边拿起了他的公文包。

    “就先说说这个吧。”党卫队少校从公文包里再次拿出一个文件夹。

    “这是灰剑小组在拉穆藏匿的房子里找到的。”于尔根把文件夹翻开,抽出一页文件放在了伦道夫的面前。

    “这些是什么?”伦道夫低头看一下文件,发现上面写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字母。

    “据拉穆的招供,这是一张密写账目,上面的符号依次记录的是地点、时间、销售数量和买家的姓名。”于尔根探出身去,指点给伦道夫看。

    “我不明白,什么买家,他在卖什么东西吗?”伦道夫听完更糊涂了。

    “他销售的东西,是这个。”于尔根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纸盒来。

    “这个是?”伦道夫打开纸盒,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包装纸,掀开纸包,里面露出了一些部分结块的白色粉末状物体。

    “这里是二十克苯甲基芽子碱,也有人叫它古柯碱。”于尔根用手指捻起了一小撮粉末。

    “这就是可卡因?”伦道夫早就听说过这种举世闻名的毒品,不过到现在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这个拉穆,他竟然在贩毒?”伦道夫把盒子推回给了于尔根,眼神里带着深深的厌恶。

    “是的,他表面上是一名英国皇家空军军官,私底下却是一名毒贩。”于尔根捻动手指,有些泛黄的粉末稀稀疏疏的落回了纸包里。

    “我们化验过了,这包古柯碱的纯度不是很高,里面掺了不少淀粉之类的杂质,显然经过了二次加工。”于尔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棉纸,擦了擦沾了粉末的手指。

    “伦道夫中校,现在我可以荣幸的告诉您,我们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庞大复杂的犯罪网络,而这位拉穆先生则是这个网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党卫队少校恭敬的说到。

    “犯罪网络?!究竟怎么回事?你能再说的详细一点吗?”伦道夫又高兴起来,他最喜欢听黑帮犯罪故事了。

    “这要从拉穆晋升士官之后说起。”于尔根合上了纸盒,把它推到了桌子中间。

    “当时的拉穆意气奋发,自以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命运终于得到了改变。”于尔根端起杯子,茗了一口咖啡。

    “但是某一天,之前在诈骗团伙里的同伴突然找上门来,到现在拉穆都不明白对方是如何得知自己去向的。团伙的头目对拉穆现在的身份非常感兴趣,于是以向军方告发他作为威胁,要挟拉穆再次为组织工作。”于尔根手指点着文件说到。

    “所以他屈服了?我指的是那个拉穆。”伦道夫问到。

    “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要么为这些人工作,要么被军方送上军事法庭并踢出军队。而且一旦消息暴露,等待他的还有高等种姓的残酷私刑,落到那些家伙手里他就死定了。”党卫队少校冷笑着回答。

    “于是他们逼迫他贩卖这个?”伦道夫指了指盒子。

    “起初他们并没有让他参与贩毒,而只是通过他的关系,利用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在东南亚地区走私违禁物品。印度是英国远东部队的大本营,皇家空军的军用运输航线遍及每一块殖民地。他们走私的商品的主要是一些受到严格管控的贵金属、宝石、珍贵药材和外币,还有这些在日本生产的可卡因。”于尔根指了指纸盒。

    “你是说,这些东西是日本生产的?”伦道夫惊讶的瞪大双眼。

    “确凿无疑,我们在一些包装纸上发现了日本三共制药公司的标记,而这个三共制药公司,就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可卡因制造商。”于尔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照片,上面是打着蓝色三角形印章的包装纸照片。

    这里作者要提一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古柯碱贸易情况,希望大家别当成我在灌水。

    关于这种毒品,社会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查询,这里就不详述了。在它诞生之初,欧洲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反而因为它的特殊药理作用,在多种病症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当时欧洲的医学界,甚至把它当做儿科药物,治疗儿童的哮喘病。

    直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毒品的危害,因为现代制药企业的工业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导致这种原本只有富有阶层才购买得起的毒品,逐渐开始向中低层平民中蔓延,加上一战后社会流行的颓废风气,从战争中幸存下的人们,开始追求一种醉生闷死的生活,于是这种有强烈兴奋作用的化学制品,被人们作为娱乐助兴的药物而遭到滥用。

    美国最先开始禁止这种“药品”在市场上销售,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古柯碱制造国,这种毒品在美国国内已经泛滥成灾,迫使美国联邦政府把古柯碱划入了毒品范畴,开始在全国严厉打击古柯碱贸易。随后就轮到欧洲各国,瑞士和法国先后开始查禁可卡因,英国虽然紧随其后,却依旧把这种毒品列在大英帝国的药典里。

    至于德国。。。。德国的默尔制药公司,是二十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可卡因制造商,每年提炼加工的可卡因数量高达三十五吨,并且通过德国的商业网络,向全世界销售这种“药品”。直到欧美开始全面禁止可卡因贸易,默尔公司不得不削减可卡因的产量,这才把世界第一的名头拱手相让。

    那么让给谁了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三共制药。欧洲的纬度和气温不适合古柯类植物生长,欧洲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来自于远东地区,主要产地是英属印度和荷属印度支那。

    印度从十八世纪起就在英国人的指导下种植古柯,收获的优质古柯叶全部供应给英国本土,荷属印度支那的古柯种植业非常繁荣,每年生产的古柯叶高达一千五百多吨,原本是提供给欧洲各大药厂的,但当这种毒品被查禁,当地的古柯叶失去了销售市场,于是当地的种植园主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日本的制毒技术源自于欧洲,但它们生产毒品,已经占领了整个亚洲市场。主要的销售方向是中国,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日本在中国进行毒品贸易获得的利润,早就超过了其他商品的总和。日本不光在中国售卖鸦片,他们还贩卖可卡因和海洛因,这些成瘾速度快危害严重的毒品,严重毒害了中国平民的体质,同时掠夺走了大量的民间财富,制造了无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日本毒品所造成的后遗症,一直到五十年代初期依旧有延续。

    三共制药从英国人手里获得了可卡因的提炼技术,得到了荷属印度支那源源不断提供的原材料之后,它开始疯狂的扩充生产规模,最终年产量达到了二十五吨。其中大部分都销往中国大陆,剩下的产品,则通过各种走私渠道,悄悄流入了印度。

    你没有看错,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日本替代了德国,成为印度境内毒品的首要来源地。印度是亚洲毒品泛滥的重灾区,吸毒人员数量仅次于中国大陆。虽然英国殖民地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击毒品贸易,但是效果却只是杯水车薪,每年被警方查货的毒品,连走私总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印度的毒品市场有个特点,其中占据九成的毒品,全都是可卡因。印度的吸毒者大都是穷苦的贫民,他们比富人更沉迷与毒品给他们带来的片刻欢愉,为了满足毒瘾他们不惜拿出家里最后一个卢比,从街头黑帮手里换取掺了大量杂质的劣质毒品。

    英国殖民政府初步统计过,印度城市内吸毒者的比例大约是千分之五,乡间情况更加严重,光是德里一座城市,每年就要消耗掉五至六吨纯可卡因,可见印度的毒品泛滥情况有多么严重。印度人喜欢把古柯碱与他们平时咀嚼的槟榔一起食用,据说这玩意儿可以让穷人暂时忘记饥饿,所以在达利特群体中更是大量流行。

    “这个组织很快就不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销售商,自从拉穆加入之后,他们等于掌握了一个稳定的走私渠道,随即他们就与其他印度的犯罪团伙合流了。他们想要从零售商,变成后台批发商。”于尔根冷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那么这和他谋害我们的飞行员有什么联系?”伦道夫问到。

    “别着急,伦道夫中校,我前面说过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故事,请你继续耐心的听我讲。”于尔根恭敬的回答到。

    ps:谢谢大家的鼓励,今天的一章奉上,等吃完晚饭,继续码加更的章节。

    月票达到两千七了,所以明天依旧是双更,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在努力。

第一百三十五 网络(下)() 
“拉穆起初因为在哈德森家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本身是底层达利特出身,在心理上是相当抵触可卡因生意的。”于尔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文件递给了伦道夫。“这是他的供词,中校。”

    “虽然他开始有些抵触,但是很快拉穆就从这种生意里尝到了甜头,因为他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组织头目给了他相当可观的回报。”党卫队少校指着供词说到。

    “印度黑市上一盎司纯可卡因的售价是两百卢比,但是通常黑帮会往纯可卡因里面掺杂十至十五倍的杂质,然后以五十卢比一包的价格卖给吸毒者,每包大概是半盎司左右。考虑到可卡因生产商的出厂价每盎司仅售二十五卢比,其中蕴藏的利润相当惊人。”于尔根报告到。

    “每走私十公斤可卡因,拉穆可以拿到一千至一千五百卢比的奖金,差不多相当于一百多英镑,足够他做很多事情了。比如说贿赂自己的上级。。。”党卫队上校点了点手里的文件。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先后收买了二十多名皇家空军官兵为他走私毒品,同时还贿赂了每一个知晓此事的上级军官。随着涉案人数的增加,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用飞机夹带毒品,开始使用皇家空军的后勤卡车,从缅甸向印度走私可卡因,通常他们会把毒品伪装成重要的军需物资,边境警察无权开箱检查。”于尔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折叠起来的地图。

    “这上面标示出来的,就是他们最常用的走私线路。”党卫队少校指着地图上用红铅笔标出的线路说到。

    “这个团伙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建立起了一个遍及印度半岛的庞大毒品销售网络,而拉穆也利用组织提供给他的金钱打通关节,得到了上级军官的青睐,最终晋升成为了皇家空军的少尉。”于尔根的神色有些感慨。

    “拉穆堕落与蜕化的速度让人吃惊,谁能想到他曾经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

    拉穆并不是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过后悔,但是很快他就又沦陷在了金钱给他带来乐趣和享受之中。在这个时代金钱可以让拉穆轻易得到,以前他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东西,享受到土邦王公们都享受不到的奢侈美食,在灯红酒绿中拉穆完全迷失了自己,他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毒贩,一个地狱魔鬼的帮凶。

    “据拉穆的口供和我们掌握到的情报,这个组织从一年前开始,从印度向欧洲走私可卡因。”于尔根说到。

    这并不是什么笑话,历史上这条洲际贩毒线路横跨了整个欧亚大陆,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各国的瘾君子们,有不少人吸食的是从印度走私而来的日本制可卡因。

    “走私线路很复杂,路程中大部分走的是陆路,毒品先从印度西北部边境进入伊朗。”于尔根在地图上比划着。

    “然后到达波斯湾的布尔什港,装上运输船偷偷穿过波斯湾,在沙特阿拉伯沿海登陆,使用当地的部落驼队,穿越阿拉伯半岛,再横穿一段约旦领土,最终到达埃及。”于尔根用手指用力点了点苏伊士运河。

    “一部分毒品被输送入埃及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