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或许以为我们会解除英国在本土的武装力量,同时瓜分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有趣的是,等到他们发现情况和想象中不同时,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加快了准备行动。”魏尔勒的眼镜片反射着寒光。

    “他们以为德国的力量被牵制在欧洲本土,一时间不会延伸到遥远的中东,特别是巴尔干和意大利先后又爆发了战争。”徐峻把雪茄架在了烟灰缸上,端起了面前的明代彩瓷茶盅。

    “这就是情报不对等造成的结果,这群沙漠里的牧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现代情报工作,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三十年代。他们甚至还在使用十八世纪的情报收集方式,从过往商队和朝觐的教徒嘴里打探各地的新闻。”徐峻吹了吹液面上的茶梗,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我的元首,英国人似乎也察觉到了半岛上的危险气氛,奥丁之眼发现,英国地中海战区司令部,正在埃及悄悄的集结起一支强大的陆军作战部队,我相信英国人的目标就是沙特阿拉伯。”魏尔勒说到。

    “很显然他们的计划已经泄漏了,据我所知埃及军队里有不少同情华夫脱党的人员。这支部队非但不会给沙特造成威慑力,反而会迫使对方在部队集结完成之前,提早发起进攻,”徐峻说完冷笑着摇起头来。

    “我相信英国人很快就会向我们求救了,如果事情真的按照我们说的那样发展,以英国在埃及部署的那些兵力,恐怕很难应付这种糟糕的局面。”帝国元首把手中的古董茶杯,轻轻的放在了桌面上。

    “奥丁之眼正在加紧在阿拉伯半岛的情报收集活动,事实证明只要给的利益足够,这些牧民相当容易收买。”魏尔勒说着还挑起了一侧的眉梢。

    “沙特国内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从数百年以来的游牧部落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牧民们依旧只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和所属部落的酋长,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效忠他们的国王。这是第三帝国第一次在中东展示自己的力量,我们必须要让这些在沙漠里骑骆驼的家伙知道,挑衅德意志的尊严,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徐峻转过头瞥了一眼窗外,碧空如洗阳光明媚,一只雄壮的苍鹰正在缓慢的盘旋。

    或许目前整个欧洲,只有这位元首,最了解沙特目前的情况了。沙特王室凭借与瓦哈比教派的密切联系而重新崛起,掌控这个国家主要依靠的是他所肩负的宗教权力,而不是通常欧洲人所熟悉的世俗王权。

    这个国家此时依旧还是处于部落联盟的状态,国王只是国内最强大的部落酋长,在名义上统治着一群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有支持沙特家族的,当然也有坚定的反对者。

    二十年代沙特国内曾经爆发了几次内战,就是为了镇压那些反对派部落所发起的反叛,最终拥有英国支援的阿卜杜。阿齐兹(伊本沙特)成功镇压了叛乱,但是他却无力把国内存在的反对者全部消灭。部落依旧保留着原本的风俗,只在法律和宗教上尊重国王的地位,他们会向国王缴纳贡品和税款,而部落的内部事务依旧由各自的酋长一言而决,在各自划定的势力范围内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小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历史上伊本沙特只能依靠联姻来巩固王室与各部落的关系,他一生中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先后娶了三百多名新娘,在去世前依然保留着四十一名妻子和五十二个儿子,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堪称为中东一代“雄”主。

    他发动的伊赫万运动,在部落里制造了一大批狂热的宗教信徒,伊本沙特让他们坚信向异端和异教徒发起圣战是一名瓦哈比教徒的天赋使命。伊赫万战士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为沙特家族打下了偌大的疆土,可以说沙特得以立国,依靠的就是这些狂热的圣战信徒。

    但是等到伊本沙特坐上国王的宝座,这位大教长才发现,伊赫万运动正在脱离他的掌控,他终于发现这原来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可以用来杀敌,同样也能伤害到自己。

    一个国王不能再以宗教领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他必须要遵守国家之间的游戏规则,不能像在自己领土上那样肆意妄为随心所欲。沙特使用手里的宗教权力,发布教令,自此之后只有他才有权力发起圣战,任何人都不得私自调动伊赫万部队。

    但实际上伊赫万圣战者们只忠实于各自所属部落,在战场上听从沙特的指挥,只是为了服从他的宗教权威。为伊本沙特征战阿拉伯半岛的过程中,这些伊赫万已经尝到了圣战给他们带来的甜头,他们可以随意处置那些被他们判定为“堕落者”或者“异教徒”的生命和财产。

    伊赫万战士全都出自沙漠游牧部落,他们从心底里仇视那些生活舒适耽于享乐的城市居民。为了泄愤,他们甚至会打碎一座城市所有的窗户,烧掉那些装饰精美的门扇,理由是瓦哈比教义推崇简朴的生活,生活奢侈是精神堕落的表现。

    伊本沙特虽然做了多种努力,但最终还是失去了对伊赫万运动的控制,那些反对阿卜杜。阿齐兹的部落酋长们,带领着他们带领的伊赫万部队,向英国控制区域内的城镇发起了攻击,他们袭击边境线上的警察哨卡,屠杀哨卡里执勤的警察,劫掠并摧毁其他教派教徒的村庄。这些伊赫万军队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一群披着圣战外衣的沙漠强盗。

    为了平息英国政府的怒火,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国王权威,伊本沙特向这些失去控制的伊赫万战士举起了屠刀,效忠国王的部落军队,甚至与英国陆军联手,一举把反叛的伊赫万军队围剿在了沙漠之中。

    沙特亲手折断了他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因为他发现这柄剑已经过于锋利,足以威胁到他的王位和教权,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他的思维清晰态度果断,表现出了极其精明的王者风范。

    但是这一次,精明的国王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因为缺乏对国际局势的了解,他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其实是在向整个西方世界发起挑战,他即将面对的可不只是江河日下的不列颠,而是欧洲的新霸主,强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就在沙特悄悄的秣兵历马之际,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已经离开了利比亚的港口,向着亚历山大港飞速开进,上面运载着德国陆军最新锐的快速反应部队,由陆军上将屈希勒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团。

    ps:非常抱歉今天的更新有些晚了,另外作者请求大家原谅,原本今天预定的加更章节,需要延迟到明天更新,

    今天身体有些不适,请容我今晚稍微缓一口气,希望诸位书友能够体谅。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月票类型排名返回了第四位,但是和第五名的差距不明显,为了把排名保持到月底,作者一定会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第一百三十九章 屈希勒尔与非洲军(二合一章节 )() 
清凉的海风从运输船甲板上的通风口吹入舱内,给舱内浑浊的空气中加入了一丝地中海海水的咸味。冯。威科姆男爵带着营直属连的连排长们,检查着营属装甲车辆的维护情况。

    通常在运输途中为了安全起见,作战车辆都要卸掉弹药和一部分燃油,但是这次上级考虑到装甲侦察营上岸之后,可能需要立即投入作战,所以特别准许在车辆上保留全部油弹。

    冯。威科姆少校从部队登船之后,每隔四个小时就要在舱内巡视一圈,查看士兵们的作息情况,检查装备、弹药和补给物资的安全。运输船上的船员开玩笑的说,这位少校的行动规律,比铛铛响的船钟还要精准。

    “看上去一切正常,长官。再过六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亚历山大港了,我建议您应该回到舱里好好休息一下,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处理吧。”营部直属连连长科特上尉建议到。

    “谢谢,科特上尉,我一点问题都没有。”威科姆少校的脸色显得有些发白,这位男爵有些轻微的晕船,出于营长的责任心和国防军军官的骄傲,他死撑着按照自己定下的时刻表活动,但是下面的军官们都很清楚,这位长官差不多已经快到极限了。

    “长官,您可以去医务室找大夫拿一片安眠药。”营通讯参谋杜尔曼上尉关切的提醒到。

    “我说过多少次了,杜尔曼,我的身体没有问题。”营长的态度坚决无比。

    “好吧,你不用那么激动,这只是一个建议而已。”杜尔曼连忙安抚起死要面子的男爵大人。

    二十世纪初还没有特效的晕船药,一些精神类药品虽然有缓和效果,但是都连带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只有六个小时了,科特,等到登岸前两小时,让士兵们做好所有下船的准备,我不希望再看到上次发生的那种景象。”威科姆少校沉着脸说到。

    营长指的是装甲侦察营在突尼斯登陆那天发生的事情,因为各部队下船的顺序,因为指挥部的临时命令发生了改变,结果侦察营各单位之间发生脱节,最终导致一堆人员和车辆拥堵在狭窄的码头栈桥上,登陆现场一片混乱。

    “请放心,营长,不会再发生那种事情了。”科特立正敬礼,靴跟上的铁掌与钢铁甲板撞出了清脆的响声。

    “第一批下船部队的名单在这里,上将阁下。”非洲军团的参谋长威廉。哈赛少将把一份文件推给了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炮兵上将。

    “都仔细核对过了吗?”屈希勒尔低头看了看名单。

    “反复核对过了,没有任何问题,阁下。”哈赛点着头回答。

    “把命令传达下去吧。”屈希勒尔在文件上签了名,转手递给了侍立一侧的通讯军官。

    “遵命,将军。”那位少校接过文件,靴跟一撞挺胸立正。

    “现在,让我们再推演一遍作战计划,先生们。”屈希勒尔站起身,走到了悬挂在舱室墙壁上的军用地图前。

    “元首给我们的命令里讲的很清楚,这是德国重返中东地区的第一战,非洲军团肩负着德国人民的期望,所以必须要获得胜利,绝对不允许遭遇失败。”屈希勒尔从参谋手里接过教鞭,用力敲打着地图说到。

    屈希勒尔是个极为传统的德军指挥官,二十多年前他以一名炮兵中尉连长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在作战中积功晋升为上尉,到了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成为德军预备第八师的作战科长。战后他被德军继续留用,这足以证明这位军官所具有的才能。

    在十万陆军时代,他历任炮兵连长,慕尼黑步兵学校战术教官,国防军兵科学校监察部少校监察员,德国炮兵学校教官,普鲁士第一军区炮兵司令,德**官学校少将监察员,德**事法庭的审判官,最终在一九三七年,冯。屈希勒尔晋升为炮兵中将,担任德国东普鲁士第一军区司令兼任德国国防军第一军军长。

    他是一名从基层依靠个人努力一步步攀升上来的将领,和那些一直呆在指挥机构里的军官不同,他拥有异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和人生阅历,同时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毅力和勇气。

    在德国入侵波兰时,他担任德国第三集团军的指挥官,归属博克将军麾下的北方集团军群,这位将军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智慧在波兰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处在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侧后的陆军第三集团军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八天时间里突破波兰军队数条防线,最终与第十集团军一起合围华沙,并最终攻下了这座世界名城。

    屈希勒尔在波兰战役中的卓越表现,让他得到了一枚宝贵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这位集团军司令官的光辉前途,当时似乎已经可以预见。

    但是就在此刻,他所具有的另一项优秀品质表现了出来,他所受的传统军事教育,让他对党卫队特别行动队在波兰境内的行动极为反感,这位炮兵中将毫不掩饰他对这些血腥屠杀罪行的不满,结果中将的抱怨被纳粹高层视为不忠诚的表现,最终中将的正义感导致他被剥夺了集团军的指挥权,随即被打入了冷宫,差一点就要被编入预备役了。

    不过当希特勒准备发动西线战役时,因为缺乏有作战经验的集团军级指挥官,希特勒最终听从了陆军司令和参谋长的建议,屈希勒尔得到了重新启用,依旧归属于博克将军麾下,指挥德国陆军第十八集团军,在b集团军群的右翼向荷兰发起进攻。

    屈希勒尔依旧发挥的十分出色,很快就拿下了荷兰重镇鹿特丹,迫使荷兰守军全面向德军投降,随后的比利时和法国战役里,第十八集团军成为了博克手中最锋利的矛头,粉碎了一次次法军顽强的抵抗。

    作为一名手握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