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蕴藏着全世界最丰富的石油资源,根据我的预测,总储量至少达到了一千亿桶。”徐峻用一支红蓝铅笔,在地图上标出了后世闻名的几处大油田的位置。

    “上千亿桶石油?”布劳希奇再次被徐峻讲的内容吓住了,陆军总司令的眼睛从未瞪得如此大过。

    “足够我们用上一千年。”凯特尔的嘴角微微颤抖着。

    “这还只是初步的推测,实际上那里的石油储量可能会更多。”徐峻笑着打开桌上的雪茄盒。

    “我一直以为那里只有沙子。”布劳希奇两眼通红的看着地图上的那些圆圈。

    “我的元首,您的决定无比英明,这片土地和下面的资源,只能属于第三帝国。”凯特尔大声发出了宣告。

    “凯特尔,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帝国,即便第三帝国延续千年,也必定会有衰落的一天。”徐峻划亮火柴点燃了雪茄。

    “所以想要保住这些财富,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强大而稳固的利益同盟。”帝国元首把火柴扔进了烟灰缸里。

第一百四十二章 时机() 
徐峻起初对沙特并没有太多关注,在他概念里那里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此刻德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快升温,他不准备为了这个问题节外生枝。趣.b.

    但是随着奥丁之眼在中东地区反馈回来的情报,徐峻才觉自己不小心陷入了一个误区,沙特在未来确实是美国的盟友,但是现在是一九四零年,这个国家根本就还没进入美国政府的视线里头。

    美国对中东的态度依旧保持着谨慎,仅限于一些民间的商业开,不触及任何政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主要是担心会刺激到大英帝国,日不落在中东扶植了不少傀儡和保护国,贸然插手很容易遭到群起而攻。

    关键还是中东距离美国太远了,而且没有美国的殖民地,国内孤立主义高涨,只有蠢货才会为了一个阿拉伯国家去触怒那位传统“盟友”。

    至于石油资源,那时候的美国人才不会在乎那点石油呢,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产油国,美国本土的油田都开不完,四零年美国全年石油产量高达两亿吨,就像一个吃肘子吃撑了的财主,根本看不上村头沙佃户锅里那半碗米饭。

    再说那家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如果放在上世纪**时年代,徐峻说不定还会有几分顾忌,那时候洛克菲勒的石油王国正处于巅峰,掌握着几乎无限的资源和政治影响力。但是自从标准石油被美国政府以反托拉斯法强行拆分之后,加利福尼亚标准只是拆分成三十四家分公司里普通的一家,公司本身的实力有限,所以才会拖上德克萨斯石油一起参与开。

    历史上美国是趁着英国北非战场告急的机会,开始把触手伸入中东的,为了保住苏伊士运河,英国对远亲这种明显是乘火打劫的行为,也只能捏着鼻子装成看不见。

    美国对沙特的全面勘探,是伴随着美军进入北非同时展开的,时间线上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显示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展和转变。

    直到四三年,美国才开始注意国家战略资源的问题,特别是重要的能源,石油被视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本土的开采,在海外寻找到的能源产地成为了一项国家战略任务,美国开始向所有未被全面开的石油产地,派出了由高级地质工程师带领的专业勘探小组,测算那些地区的石油储量,然后按照储量多寡,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开。

    沙特的石油资源真正被美国国内所了解,那已经是一九四四年的事情了。当时美国国家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的地质学者艾弗里的。李。德高里尔,受政府委派带领一个资源调查代表团,到沙特阿拉伯考察当地的石油生产情况,并且预估波斯湾周边地区的石油开潜力。第二年德高里尔回到华盛顿,拿出了一份配有详实数据的报告,报告显示在波斯湾地区六个国家中,已经勘探查明的石油储量大约是34。2亿吨,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大约在6亿吨左右。但是据获得的地质学数据,德高里尔估计这个地区的石油储量远远不止这些,当时他预测可能会在4亿吨以上。

    就是这份报告,导致美国确定了插手中东事务的决心,开始用门户开放和民族独立之类的名头,对老欧洲的那群“盟友”频频下黑手。美国甚至不惜联手苏联,借助苏伊士运河危机和以色列立国战争等机会,把英法等老牌殖民势力逐步驱逐出了中东,并且取而代之成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

    不过如今徐峻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些历史不可能再重现了,他不会再给美国人插手中东的机会。沙特此时还是没有靠山的光杆一个,却坐拥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犹如幼儿持金行于闹市,沙特王室却不知韬晦自敛,反而妄自寻衅于大国,实在是自寻死路,自作孽不可活矣。有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德国此行可说是奉天应命、替天行道,以有道伐无道,救无知庶黎于危难之中,徐峻感觉自己心中升腾起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不只是在改变一段历史,更是在改变着后世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德国的非洲军出动之后,沙特的命运已经成为定局,没人能够逆转,哪怕美国人出手都不行。更何况美国根本不会为了一个沙漠部落群体和欧洲霸主翻脸,美国的能源商还在急着跟德国做生意呢,标准分拆之后可不止一家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前身为纽约标准公司的美孚石油公司,目前在欧洲和北非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相信美孚公司会很乐意为德国当一次打手,以此讨好那位年轻的帝国元。资本家哪里有什么同行之谊,各石油公司之间本来就竞争惨烈,如果加州标准不幸掉进井里,会有一堆外州的石油公司往井里丢石头。

    徐峻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当然沙特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他错误估计了欧洲的局势,低估了英国对这类问题的反应度,同时他没有料到德国会主动插手。此刻沙特甚至都不知道即将面对来自欧洲头号军事大国的攻击,王国的覆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会先召见英国和法国石油公司驻柏林代表,然后联合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挪威、比利时和丹麦,在柏林举行一次欧洲石油战略会议,共同研讨北非以及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问题。”德国元一边喷着烟雾一边说到。

    “这可能会需要不少时间,我的元。”勃劳希契从地图上抬起头来。

    “相信我,他们的度会非常快,商人总是能嗅到利润的味道。”徐峻笑着回答到。

    “你觉得怎么样?凯特尔。”勃劳希契转过头看着统帅部参谋长。

    “我们需要加大对非洲军的补给力度,那里的道路情况非常糟糕,最主要的那里还缺乏水源地。”凯特尔显然心思还放在地图上。

    “我问的不是这个。。。不过算了,你说的这些问题,参谋部早就考虑到了,我们会尽可能采用空投的方式,向一线单位补充物资。”布劳希奇说到。

    “空军的负担会很重,附近机场的容量有多大,勤务保障能力怎么样,还有交通运输情况,我没有看到过相关的情报,我需要更详细的数据。”凯特尔进入了状态,他皱着眉头计算起补给的难度。

    “非洲军的先导部队应该是刚配属给他们的第三摩托化侦察营。”徐峻翻开手边的文件。

    “我记得第三摩托化侦察营应该是隶属于第三装甲师。”凯特尔努力回忆着。

    “营长是曼弗里德。冯。威科姆男爵,6军少校?”徐峻低头看列表。

    “我记得他,是个合格的指挥官,就是性格有些。。。怎么说呢,别扭,是这个词吧。”勃劳希契看着凯特尔。

    “别扭?好像是有一点,常常喜欢板着一张脸,看上去态度很强硬,其实是个很懂礼貌的年轻人。”凯特尔也记得那位男爵。

    “为什么你们都认识他?”徐峻感到非常惊讶,要说这只是个小小的少校,理论上不可能接触到6军总司令和统帅部参谋总长。

    “他的父亲路德维克。冯。威科姆上校在魏玛共和国时在6军司令部人士办公室工作,我们之间早就认识,还曾经被邀请参加了这位少校的婚礼。”凯特尔回答到。

    “原来是这样,性格别扭。。。。有意思。。。等一等,照你的这种说法,这家伙不会是个傲娇吧。”徐峻突然用拳头敲了一下手掌。

    “傲娇?什么意思?听上去是外语吧,我的元。”凯特尔疑惑的问道。

    “啊嚏!”远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正站在运输舰甲板上指挥部队登岸冯。威科姆少校,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ps:被对手过了二十票,却怎么都不增长了,有书友说他已经尽力了,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距离月底还有五天,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轻言放弃,如果说三千两百九十七票是这本书的极限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突破这个极限,我不想说对手怎么样,我只想说这样输掉我真的不甘心。

    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继续努力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命令() 
“我们要在下午三点之前,赶到苏伊士。”冯。威科姆少校坐在他的sd。kfz247重型六轮越野装甲车的车厢里,翻看着一张英国陆军测绘局印发的大比例军用地图。

    “如果以目前这种速度,时间还来得及。”坐在营长对面座位上的副官瓦格纳中尉说到。

    “到了苏伊士之后,全营再补充一些燃料,下一个补给站在两百公里之外。”威科姆少校指着地图上亚喀巴湾的北端说到。

    “英国人声称他们会在亚喀巴城为我们准备好需要的燃料和食品,希望不会又是一堆咸牛肉罐头。”副官开玩笑到。

    德国在法国前线缴获了大批英军补给物资,第三摩托化侦察营曾经有一个星期,一天三顿都是缴获的英国咸牛肉罐头。这种罐头味道其实还可以,比美国的斯帕姆要真材实料一些,就是口味偏咸了一些,吃完需要大量喝水。

    “我很怀疑,瓦格纳,别指望英国人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威科姆少校沉着脸回答。

    “至少他们给我们派了一个不错的向导。”瓦格纳挑了挑眉梢。

    “你指那个汉克斯少尉?我希望他不会带错路,司令部给我们的时间所剩不多了。”威科姆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

    “长官,联络上侦察机了。”坐在威科姆身旁的通讯兵大声报告到。

    “他在预定好的波段上。”通讯兵把话筒递给了少校。

    “它的呼号是什么?”威科姆询问到。

    “黑鹰,长官。”通信兵打开了外置麦克风的开关。

    “黑鹰,我是狐狸。”威科姆拿着话筒呼叫到。

    “你好狐狸,这里是黑鹰。”麦克风里的声音清晰响亮。

    “报告你现在的位置,黑鹰。”威科姆大声询问到。

    “我就在你们的正后方,我已经看到你们了,很壮观的行军编队,狐狸。”侦察机飞行员回答到。

    威科姆从车窗探出头往后方张望,很快就发现了隐藏在蔚蓝天空中的黑点。

    “我也看到你了,黑鹰,很高兴能得到你的支援。”威科姆大声回复到。

    这次行动中,第三摩托侦察营扮演的是非洲军团的矛尖。德军作战序列中的装甲侦察部队,说白了就是车轮上的轻骑兵。承担的是一战时德军轻骑兵部队所作的工作。

    他们常常会抵近敌军的防御阵地,寻找出敌军防线上的薄弱点,侦察敌军的武器和兵力部署情况。同时他们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游骑兵,当德军一线部队急需装甲力量支援时,这些装甲车还会被临时当成轻型坦克来使用(这显然是严重违反德军装甲兵作战条令的。),利用有限的装甲防护和车载自动火力,掩护步兵突破敌军的防守阵地。

    有时候还会凭借轮式装甲车辆的机动性,向敌军侧后方进行高速迂回,监视可能出现的援军,并且追击从防线上撤退的残敌。

    侦查部队担负的工作很繁杂,在胜利的光环背后,他们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常常需要脱离大部队前出行动,侦查部队时常会独自暴露在敌军的优势兵力之下,给了敌军伏击包围歼灭他们的可能。

    所以摩托化侦查部队的装备以及火力,通常都会强于常规的摩托化部队,他们和伞兵在某些方面很相似,两者都时刻做好了被围攻的准备。

    第三摩托化侦察营编制里有三个装甲侦搜连,其中一个是营部直属连。营部直属下辖一个指挥班,一个通信排以及三个各由六辆轮式轻型装甲车构成的装甲侦搜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