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长官,没有大碍。”

    “你是于尔根少校吧,魏尔勒将军特别向我提起过你。”道根走到前盖世太保面前。

    “我是于尔根,在保安总局工作时就听闻过您的大名,能够在此地见到您本人,实在是我莫大的荣幸。”于尔根谦卑的说到。

    “你很会说话,于尔根少校,有些事情我本来不该透露给你的,元首对你在意大利的表现很满意,希望你能够再接再砺。嗨!莱因哈特!”道根抬起手臂。

    “嗨!莱因哈特!”道根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确,党卫队少校已经进入了元首的视线,于尔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宣泄心中的激动,他条件反射的挺起胸膛回了道根一个举臂礼。

    “温泽尔中尉,你和部下们表现的非常优秀,等回去后你们全都会获得嘉奖。同时我为牺牲的官兵感到难过,他们的家属将会得到特别的抚恤。”道根与温泽尔握了握手。

    “非常感谢,长官,吾之荣誉即忠诚。”温泽尔仰着头大声说到。

    “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句话了,你很不错,中尉。”道根满意的拍了拍中尉的肩膀。

    “上校,帐篷已经准备好了。”等道根慰问过所有幸存者之后,斯帕鲁上前报告到。

    “中尉,我要立即与军团司令部取得联系。”道根看向装甲兵中尉。

    “完全没有问题,请随我来,上校先生,我的指挥坦克上装有远程电台。”

    “伦道夫!”道根转过头望向站在一边的部下。

    “我在,长官。”伦道夫立马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你也跟我一起去,关于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我要听你做一个详细的报告。”道根的眼神冷若寒冰,虽然身处烈日之下,伦道夫却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斯帕鲁殷勤的引领着两位党卫队军官,向着他的指挥车走去。

    “呼,这位就是传说中元首身边的黑色骑士?果然名不虚传。”温泽尔小声对于尔根说到。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根上校是元首的首席副官。”

    “那这位呢?”温泽尔悄悄冲着伦道夫的背影挑了挑眉梢。

    “伦道夫中校是道根上校的得力部下,同样深受元首的信任与器重。”于尔根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那位长官。

    “那现在我们该干什么?”温泽尔询问到。

    “等待命令吧,不过我现在想要去找点东西喝。”于尔根摘下军帽,捋了捋有些凌乱的头发。

    PS:第二章奉上,扛不住了,要去休息了。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战术() 
元首车队平时停放在总理府的地下车库里,平时从总理府西侧的专用通道出入,另外在总理府配楼一侧的人行道旁,有一架隐蔽的车辆升降梯,在升起时看上去就像一块普通的地坪。

    这座电梯平时供给运送补给品的卡车使用,车上的食品和物资可以直接送进地下仓库。徐峻很少会进入地下车库,他只需要下达命令,车队自然会在约定的门前等候。

    帝国元首目前拥有二十辆专属于他个人的高级轿车,除了各类奔驰之外,他还有一辆雪铁龙,一辆罗孚,一辆罗尔斯罗伊斯幻影和一辆戴姆勒DB18,这些车里有的是外国政府赠送的给他的礼物,另一些是私人花钱购买的,都经过了强化改装。

    原本奔驰公司遵照希特勒的要求,给元首座驾换装了大马力增压发动机,防地雷装甲底盘,车窗使用五厘米厚的防弹玻璃,在车门内层加装防弹钢板,最终制造出了著名的奔驰770K。

    新任的帝国元首更是提出了重型防护的概念,要求他所有的座驾必须能够经受住德军现役轻武器攻击的考验。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徐峻并不怎么喜欢敞篷车,但因为政治宣传方面的需要,他必须要承担一些风险。平时在柏林市内行动时,比如从总理府赶往统帅部,他喜欢乘坐一辆硬顶的奔驰770K,车顶装有三十毫米厚的硬化装甲板,可以抵挡目前大部分战斗机的扫射。

    当然某些变态的改型不能包括在内,比如提早出世的斯图卡JU87G型大炮鸟。

    目前德国空军的研究计划表排的满满的,空军高层确信,俯冲轰炸机必定会被多用途攻击机所淘汰,所以德军停止了斯图卡替换机型的研制,把重心转移到了多用途攻击机的研发项目上。

    徐峻可没兴趣搞个德国版的伊尔二出来,在德军强化了中近程防空火力之后,黑死神的神话已经不可能再次重演。斯图卡大炮鸟只是一个过度版本,在新型攻击机全面换装之前,德军的斯图卡大致还需要坚守一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以斯图卡目前具有的性能,只要德国空军牢牢把握住战地制空权,这种俯冲轰炸机对于所有苏军地面部队,都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威胁。

    德国陆军航空队已经开始装备新型的反坦克集束炸弹,每只弹箱里装有四十枚至八十枚蝴蝶弹,就是那种被称为恶魔之卵的小型炸弹,它曾经在本时空的敦刻尔克战役中露过一次脸,当时给包围圈内的英法陆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现在德军装备的是它的反坦克版本,装有一个青铜铸造的成形装药弹头,引爆之后的金属射流,可以穿透三十五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

    投放这种炸弹的飞机可以是单发的俯冲轰炸机,也可以是多发水平轰炸机,弹箱离开载机之后,预设的高度弹开盖板,随后把内部装载的子炸弹散布在一片区域内。

    具体散布区域的面积大小,那得看弹箱打开的高度了,这个数值在五百至五十米的空间内浮动,这在当时并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只需要一只简单的气压高度计就能做到。

    利用重力和离心力甩出内部的子炸弹之后,原本的弹箱就没用了,说不定运气好还能砸死一两个地面士兵。而恶魔之卵在离开母弹那一刻,引信保险就被扯开了,随即折叠在弹体四周的弹翼向外弹出,然后利用重力拖出弹体上的牵引索,弹头悬挂在旋转的弹翼下开始稳定的向下坠落。

    说得通俗一点,这东西就像一只竹蜻蜓,打开的弹翼飞速旋转,有效降低了弹体下落的速度,同时给弹体创造了一个稳定的下降姿态,使得弹头其中一面永远朝着地面。

    成形装药弹头的攻击方向是垂直向下的,这意味着它攻击的是坦克装甲最脆弱的顶部,因为弹体不随着弹翼高速旋转,所以金属射流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穿甲效果。

    陆军航空兵做过实验,一枚中型集束炸弹如果散布情况良好,可以摧毁两百平方米区域内的所有装甲单位。同时德军相信,以目前这种弹药具有的威力,没有任何一款苏联坦克可以抵挡住这种从天而降的可怕武器。

    不过这种武器也有它的使用限制,统帅部认为它目前只适用于德军处于攻击态势下的战斗,用来摧毁敌军战线上的装甲集群。因为这种炸弹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陆军司令部担心如果未爆的子炸弹落入敌军手里,这在战场上是很常见的事情,苏联很有可能会加以仿制,随后用在德军自己的装甲部队头上。统帅部发现德军目前已经装备的坦克,同样没有一款可以扛得住这种小恶魔的攻击。

    在攻势作战中,德军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如果使用得当,应该可以保证这种秘密武器不会落入敌军的手上。

    那么德军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在己方部队撤退的态势下,有效遏制对方进攻部队的进攻势头呢。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德军新开发出的空中布雷战术。

    这种在越南战争时期才出现的战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说白了就是从空中往地面抛洒地雷,快速制造一大片露天的地雷带。

    大家都知道,通常概念里的地雷都是埋设在地面之下的,可以看做是以爆炸为杀伤手段的伪装陷阱,依靠敌军对未知威胁的恐惧,有效迟滞敌军的行动。

    而空中布雷完全是露天投放,地雷整个都暴露在地面之上,敌军很容易就能发现。

    大家或许会想,敌人又不是白痴和瞎子,看得到的地雷怎么可能会有人踩上去。其实这就是空中布雷战术所想要达到的效果,这种战术的目的就是迟滞和阻挡敌军部队的行动,或逼迫敌军转向绕路,或降低敌军的移动速度。

    当时的扫雷技术还很原始,通常还是以手工排雷为主,即便是露天摆放的地雷,只要数量和密度够大,敌军如果想要清理出一条可以供大部队通过的通道,必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密集的炮击或许可以清理掉一片雷区,问题是被火炮犁过一遍的地面,同样会对部队的移动造成阻碍。

    当然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绕过布雷地带,这样一来布雷方的目的也同样达到了,如果指挥官操作得当,甚至可以把敌军逼入己方的伏击圈。

    德军目前正在依照元首的图纸,研发一套火箭布雷装备,届时可以利用火箭迅速布设出一大片雷区,具体的散布原理和上面的集束炸弹差不多。

    这种雷区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等到战役结束之后,地雷比较容易清除,不会对己方部队造成伤害。

    另外就是在东线的冬季战场上,空中抛洒的地雷很块就会被积雪所掩埋,能够迅速的在阵地前沿制造出一条地雷防线出来。如果再给这些地雷安装上定时自爆装置,就连随后的排雷都可以免了。

    德军可以给地雷定时为一天或者一周后自毁,在这段时间里可以保证前线是封闭的,到了预定时间之后地雷自毁,德军可以穿过曾经的雷区向敌军发起进攻。

    “魏尔勒,你再想一想,还有什么遗忘的么?”徐峻把陆军司令部送来的空中布雷演习报告放进了公文盒里。

    “全都准备好了,我的元首,布劳希奇元帅已经发出了通知。”魏尔勒点头回答到。

    帝国元首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来,拽了拽制服下摆。

    “路上需要多少时间?”徐峻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他的配枪,随后动作熟练的褪下弹匣。

    “如果顺利的话,不会超过二十个小时。”魏尔勒把公文包递给了克尔斯滕上校。

    “我觉得您应该再慎重的考虑一下,我的元首。”克尔斯滕劝说到。

    “不用担心,克尔斯滕上校,后天。。最多大后天我就回来了。”徐峻重新上好弹匣关上保险之后,把手枪插进了牛皮枪套里。

    “艾瑞克,卫队准备好了吗?”

    “已经集结完毕,我的元首。”帝森豪芬把军帽递到了徐峻手上。

    “那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帝国元首戴上军帽,拿起了桌上的元帅略杖,动作潇洒的甩了一个棍花。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

    时差总算是倒过来了,只是现在空闲时间不多,过一阵子可能会好一些。

    下周我会尽量挤出时间多写一些,争取把上个月的欠账还完。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发() 
希特勒就有随便改变行程的习惯,作为第三帝国的最高独裁者,他完全拥有这样做的权力,而且根本不需要提前通知任何人,如果你完不成元首提出的要求,那只能证明你缺乏胜任目前所在岗位的能力。徐峻继承了前任元首的一切权力,与那位目的性极强的前任相比,新元首表现得更加随性。

    元首的“帝国一号”已经被道根带去了埃及,不过在施普雷河北岸的空军基地里,一支精锐的运输机中队在时刻待命。

    当基地司令官鲁德曼少将接到通知时,元首的车队已经在前往基地的路上了。空军少将放下电话,随即一个箭步蹿到办公室的墙边,毫不犹豫的按下了警报开关。

    空军基地内一时间警铃大作,此时正是午休时间,官兵们大都在营房里休憩,只有部分机务和地勤人员呆在停机坪上,为几架下午有飞行训练任务的梅赛施密特战斗机,做着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此时欧洲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德军上下并没有因此懈怠下来,空军依旧保持着高等级的战备状态,全力准备着应对下一场大战。

    警铃声中,一队空军士兵全副武装的冲出营房,忙中有序地在停机坪边的草地上列队集合。鲁德曼少将亲自驾驶一辆敞篷轿车,一路按着喇叭冲到了停机坪上。

    “全体立正!”正在队列前点名的连长,见状连忙大声的喊出了口令。

    “将军!”连长小跑几步,来到鲁德曼面前立正敬礼。

    “时间紧迫,元首的车队马上就到,你立即派两个排去跑道周围布设警戒线,留一个排在停机坪上排列仪仗。”鲁德曼坐在驾驶座上,大声的向空军中尉下令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