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还不错,我的元首,您亲自从柏林赶过来,我是说能够在这里见到您。。。这实在。。。实在。。。很抱歉,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元首。。。。”伦道夫哽咽着回答到,泪珠已经止不住的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人没事就好,伦道夫,你知道吗?在你失踪的那段时间里,元首府里所有的人,都在担心着你的安全。你特别要感谢道根上校,得知你的飞机坠毁在沙漠里,他当晚就向我提出请求,准备连夜坐飞机赶到中东来找你。”徐峻笑着拍了拍伦道夫的肩膀,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塞到了伦道夫的手里。

    “我真的很感激上校,非常抱歉,让您担心了,我的元首。”伦道夫拿起手绢抹了抹泪花,顺手再擤了擤鼻涕。

    道根眼角狂跳,强行止住了当着元首的面给伦道夫一个脑瓢的想法。

    “请往这边走,我的元首,屈希勒尔将军一早就在机场等候了。”道根微微欠身,伸出手做了个邀请的姿势。

    “对,可别让将军久等了。”徐峻笑着答应到,随后跟着党卫队上校走向站在人群前方的陆军上将。

    “欢迎您,我的元首。”屈希勒尔上将对着帝国元首敬了个标准的陆军军礼。

    “很高兴见到你,屈希勒尔将军。”徐峻举起元帅杖,也郑重的向对方回了个军礼。

    “看上去您气色很不错,我的元首。”屈希勒尔寒暄到。

    “你看上去比上次见面时黑了不少,将军。”徐峻笑着打趣到。

    “您知道,阿拉伯半岛的太阳。”屈希勒尔装作一副苦恼的样子耸了耸肩膀。

    “哈哈哈。”元首和上将相对而笑,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

    “请允许我向您介绍军团司令部成员。军团参谋长哈赛将军,您当然早就认识了。。。”非洲军团司令官引领着元首接见起前来欢迎的非洲军军官。

    “把鼻涕全都擦干净,别在那么多人面前给元首丢人。”趁着警卫旗队正在忙着列队,道根小声的呵斥着伦道夫。

    “抱歉,我真的忍不住,一见到元首。。。哔”伦道夫用力擤了下鼻涕。

    “我理解你的心情,伦道夫,但是你别忘了自己是元首的军事副官,同时还是一名党卫队军官,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元首的形象。现在我命令你立即给我去车队那边等着,等元首检阅完仪仗队,我这边一发信号,你立即就让车队开过来。”道根说完拍了拍伦道夫的肩膀,伸手往车队的方向一指。

    “但是。。。”伦道夫还想挣扎一下,这里有多热闹啊。

    “伦道夫中校。”道根的脸色一沉。

    “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伦道夫急忙向道根敬礼,转过身逃命般地向着车队跑去。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一十章 宝物() 
国家最高领导人来到前线视察,对官兵的士气有相当的鼓舞作用,可惜的是这一次元首莅临前线的消息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开,只能在小范围内流传。但即便是这样,有幸得知内情的非洲军司令部人员,工作效率立即就提高到了百分百,搞得前线部队都有些不习惯了。

    握手、合影、言语鼓励加上亲手授勋,这一套标准程序走下来,徐峻这个由未来生化科技制造的身体,都感到有些许疲劳了。这种疲劳主要还是精神上的,此时已至年底,这段时间元首府的工作量很大,同时在出来的这两天,他也一直都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

    检阅过非洲军仪仗队之后,徐峻前往屈希勒尔的临时司令部,听取上将对目前战役情况的汇报。在接下去战事发展的判断上,屈希勒尔和徐峻的看法是一样的,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德军的胜利,沙特的败亡已经成为定局,目前德军需要考虑的问题应该转向,如何稳定住占领地区的局势。

    阿拉伯城镇居民比较容易安抚,他们只想过和平安宁的生活,只要德国人不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同时保证有足够的生活物资,他们会很乐意与侵略者合作,并且接受德军对他们的统治。当然德军也可以使用强硬血腥的手段,这些沙漠民族几千年也是这样过来的,特别当遇到一些桀骜不驯的部落时,他们或许会更习惯这种征服模式。

    屈希勒尔得知徐峻并没有吞并沙特阿拉伯全境的想法之后,这位上将看上去非常高兴,因为在屈希勒尔看来,在这片不毛之地驻守大量兵力,完全是得不偿失的决定。屈希勒尔个人认为,德国可以借鉴英国在中东地区采用的部分模式,他觉得德国应该分割出最有价值的地区成为直属殖民地,剩下的区域则可以交由傀儡政权来统治,德国可以承诺向对方提供军事上的保护,并帮助维持政权的稳定。

    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已经写在他的报告里,将军觉得这是他作为军团指挥官的义务,至于上级和元首是否愿意接受,可不是他需要去考虑的事情。徐峻对屈希勒尔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不过他并不准备采用将军的建议,对于阿拉伯半岛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能比他了解的更深。

    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都缺乏全球视角,即便是世界级的顶尖专家,都只会在地缘政治的原始体系下打转,相比之下英国人稍许好一点,但是因为信息上的闭塞,大英帝国的战略视角依旧有不少缺陷。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人类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了解,可能还不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

    在全球信息爆炸的未来时代,随便按几下键盘,你就能够查阅到万里之外异国的历史、地理、物产与风俗习惯,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那种实力,建立起一座包罗世间万象的档案馆。

    听完将军的报告之后,徐峻表示对非洲军的战绩相当满意,他祝贺将军再次为第三帝国建立了杰出的功勋,并且赠送对方一只刻着他签名的银盘作为嘉奖。元首府专门订做了一大堆这类礼物,大都是镶金嵌银的装饰品,全都刻着帝国元首的签名,这作为一种特别的奖赏,颁发给元首认为需要犒赏的官员和将领。

    屈希勒尔得到礼物后相当的开心,他宣称要把这个盘子放在家里餐厅的架子上,作为一件家族宝物传承下去。

    离开临时司令部之后,徐峻前往安排好的住所休息。这是延布港市内的一座豪华庭院,原本属于那位倒霉的政务官阿迪勒的私宅,此时被延布港德国驻军所征用,而阿迪勒本人也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伤被俘,如今正在城内的野战医院里接受治疗。

    阿迪勒的部队遭到了德军碾压式的屠杀,延布港的守备部队几乎一触即溃,结果德军压根就没抓住几个活口,于是战俘营也省了,俘虏都被关进了延布港本身的监狱。还别说,这地方比战俘营要保险多了,阿拉伯人的牢房可是出了名的结实。

    在政务官大人那间豪华的土耳其浴室里洗了个澡,元首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一天的午餐了,宅院里的厨师也是政务官雇佣的,做得一手一流的阿拉伯烤肉。午饭是苏格兰威士忌配美味阿拉伯烤肉,除了普通的牛羊之外,还有欧洲少见的骆驼和鸵鸟,阿拉伯厨师出色的厨艺,成功征服了第三帝国的元首。

    “这是埃及二十王朝的饰品,在大英帝国博物馆里有不少类似的藏品。”徐峻把手中的黄金项链扔回了宝藏堆。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在元首面前的是一个半米多高的宝藏堆,除了精美的古董首饰、金银器具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土耳其金币和几十块阿拉伯金锭。阳光顺着墙上的透花窗格射入屋内,把整个房间映照得一片金光灿烂耀眼夺目。

    “这只是我们发现的其中一个箱子,像这样装满金银的箱子足有五十八箱,其中有四箱装满了各色宝石,我们还在地窖里发现了三十箱铸造好的金砖和金条,我们称了一下,每箱大约是五百公斤黄金,计算下来总数就是十五吨。”道根把一份目录交到徐峻的手上。

    “我发现的。”某个中校插话到。

    “总价值大概是多少?”魏尔勒也止不住兴奋,他从没见过能堆起一座小山的财宝。

    “我们没办法估算,将军,不过霍恩上尉告诉我,光是这一批金砖就大约价值一千九百万美元。”道根回答到。

    “那个地窖我是第一批进去的。”某人再次插话到。

    “伊本沙特哪里来的那么多黄金?”徐峻对这个数量感到惊奇。

    “有些是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我们在金砖上发现了奥斯曼帝国银行的印记,我们还发现了美国和英国银行的金砖,占了总数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应该都是他们自己铸造的,做工虽然粗糙了一点,但是纯度方面没有问题。”道根回答到。

    “那些金砖被擦得锃亮,可以拿来当镜子用。”某人举着手报告到。

    “把这批东西连夜装上大天使号,对所有参与者发布封口命令,将此事列为机密,禁止任何人在私下谈论。道根上校,这件事就全权由你负责。伦道夫。。。。”徐峻转过头望向精神奕奕的党卫队中校。

    “在,我的元首。”伦道夫挺起胸。

    “那个法希尔王子的人,现在在哪里?”

    “我们把他带过来了,就在楼下关着,我的元首。”伦道夫回答到。

    “去把他带过来,我有一些问题想跟他谈谈。”徐峻附身从财宝堆里,抽出了一把十字军长剑。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第两百一十章 汉志() 
法希尔这两天过的还不错,因为采取了合作态度,又交出了宝藏的信息,这位王子陛下得到了德军的优待。当然法希尔此时的身份依旧是德军的俘虏,得到的也仅仅是普通军官级别的待遇,但是与那些关在监狱牢房里的俘虏相比,实在是好过太多了。

    他每天三餐都能获得充足的食物,为了照顾他的宗教信仰,德军还专门从俘虏里找出了他的大厨。法希尔王子带出来的几个私人仆役,当时也都随着后勤驼队全体被俘,道根下令释放了这些人,让他们继续为这位王子服务。

    得到徐峻的命令之后,道根带着部下与一部分宝藏,还有这位法希尔王子离开驿站,驱车前往那座叫做“砂砾”的前进机场,斯帕鲁营还专门派出了两个排的坦克担任卫队,随行护卫的还有一个齐装满员的摩托化步兵连。

    这支小部队的火力,足以击退上千名贝都因骑兵的攻击,而此时沙特的中部地区,已经没有哪个游牧部落能够拉得出这么多骑兵了。

    当地有实力的部落相互抱团自保,而那些忠于王室的部落则开始向利雅得方向迁徙。

    阿拉伯半岛的环境特别,水源短缺加上农业水平低下,全国粮食和农产品的年产量很低,除了几个拥有充足水源的绿洲区域,大部分内陆地区的食品必须依靠从外地输入,很多城镇直到七十年代末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这导致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中东部,除了首都利雅得之外,没有一座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型城镇,实在是土地出产有限,无法供应更多的人。阿拉伯人只能以部落形势,散居在宽阔的国土上,只有大规模战争爆发时,各部落才会聚集起来。

    领导者并不需要提供部队武器和装备,这些东西按规矩由部落战士自备,但领导者必须向部落武士发放佣金,同时提供日常所食用的粮食和净水。当然一旦战斗打响,士兵们消耗的物资弹药,也需要领导者来补充。所以说如果当年没有得到英国人的经济资助,伊本沙特根本聚集不起那么多兵员,创下这么大的基业。

    如今那么多部落人口被联军驱赶着逃向利雅得,以这座首都的食物与饮水的储备,不知道还能够坚持多久。沙特阿拉伯的对外通道全都封闭了,从战争爆发那刻起,不会有一粒粮食穿过边境线,情报显示因为战争爆发的太突然,沙特在内志地区的粮食储备并不多,如今又集结了那么多人口,相信食品很快就会被消耗一空。到那时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粮食,整个内志地区将会陷入可怕的饥荒之中。

    作为沙特大本营的内志地区,当地环境相当严酷,除了利雅得、布兰达等几座绿洲城市,境内大部分区域都是沙尘漫天的不毛之地,除了骆驼和贝都因牧民,没有人能够在这种地方生存下去。

    而掌控着红海东岸以及沿海商道的汉志地区情况要好许多,汉志山脉挡住了红海吹来的水汽,每年还能有一些降雨,加上两座圣城都在境内,每年可以接待无数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朝圣者,所以商贸和农业发展要比内志地区繁荣得多。

    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