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明白了,司令官。”花房连忙低头受教。

    “非常感谢你的款待,罗宾舰长。”贵岛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绢,擦了擦嘴角的饼干屑。

    “罗宾舰长,关于你之前提出的交换补给品的要求,对此我方完全没有意见,只是我想询问一下,贵方究竟是想要交换哪一种补给呢。”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现在应该谈一下“正事”了。

    “任何一种,粮食、蔬菜、肉类、罐头、香烟、饮料、酒类,全都可以。”罗宾痛快的回答到。

    “能够提供具体的清单吗,另外贵舰准备交换几人份的呢?”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属于异国水兵之间联络友谊的方式,不过一般这种交换是在海港码头私下发生的,在海上这样干贵岛还是第一次遇到。

    主要是很少有机会遇到像今天这样平静的海况,潜水舰本身的水面稳定性不足,一遇到风浪就会摇摆严重,平时就算是正常的海面补给,都常常把乘员累个半死,谁还会有兴趣跟别人交换什么补给品。

    “换个十人份吧,中校先生,听说你们刚出航三天,应该还带着新鲜蔬菜吧。”罗宾问到:“我们可以用罐头跟你们交换,上好的德国熏火腿。”

    原本只是拍脑袋想出的借口,现在看来这比交易真要搞成了倒也不错,因为地处东南亚海区,舱内气温湿热,U106上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新鲜蔬菜,而且在两天前已经全部吃完了。

    “我们倒是带了一些萝卜和干菜。”贵岛转头看了看花房。

    这里要提一下日本海军的伙食问题,恐怕大家都听过这种说法,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伙食标准很高,以至于后世有大和酒店、武藏宾馆的说法流传。

    要说这种说法倒也没有多少夸张,和苦逼的日本陆军相比,海军吃的东西确实要丰富的多。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日本海军军官和下级士兵的伙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用天差地远来形容。

    大家都知道,日本海军从建军那天起,就一直是以英国皇家海军为榜样,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大特色,就是军官的养成贵族化,所以日本海军军官的日常伙食,全都是以英国海军的标准来制定的。

    其实陆军在本土时,伙食和海军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日本陆军士兵每天都能吃到肉食、蔬菜、罐头、各种水果、咖啡或者茶,各类甜品、清酒以及香烟,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是比在乡下的日子要好过多了。当时日本普通农家的一日三餐,只是糙米饭配味增汤,最多加一点腌咸菜,肉这种奢侈品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有。

    但是当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陆军远赴中国大陆,补给品必须要跨越海洋,才能从本土输送到战场。一开始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日本陆军大都命令部队就地征用粮食,说白了就是从当地的中国老百姓手里去抢。起初他们确实能“征集”到一些粮食,但是当中国百姓手中的存粮被抢光之后,就地“征集”就变成了空文一张。而且除了主食之外,大量副食补给还是需要从国内调配采购,远隔重洋输送到中国战场。

    日本陆军的补给成本随着战线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以至于同样的伙食费用,陆军花费的成本要比海军高上数倍,这样当然不可能再继续维持,国内驻防时期的水平。

    而日本海军战舰上的水兵们,则完全没有补给损耗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每一毛伙食费,都是花费在食品物资的采购上的,加上驻守本土物资调配方便,所以直到战争末期,依然可以维持着开战之前的标准。

    当然也有比较倒霉的,比如隶属于海军的海岛守备部队,当海上补给线被美军切断之后,他们和岛上的陆军一样饱受饥饿的摧残。

    潜水舰是日本海军中的特种舰艇,因为条件特殊,舰员的伙食标准给予是海军省单独制定的,从大正到昭和十五年,前后已经更改了三次标准了。

    因为潜艇内部环境特殊,常常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同时潜航时舱内气压变化巨大,烹饪条件也苛刻,这些都与水面舰艇有着巨大的差异,当然不能照搬水面舰艇的供应菜单了事。

    日本潜艇上的食品供给和水面舰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日本水手的主食大米来说,潜艇上就必须配备不容易受潮的硬质米,而且米包内层还要套上一层油纸用以防潮。同时除了用来煮食海军传统麦饭的小麦和大米,潜艇上还携带了大量的罐头米饭。

    这是为了在潜航时无法使用厨房高压锅煮饭而准备的,这些罐头饭主要是加了很多砂糖和赤豆煮的糯米饭,也就是日本人最喜欢的红豆饭,实话说水兵对这种罐头的感情很难用文字来描绘,因为就算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厌倦,不过要是哪个人说吃不下这种红豆饭,那是绝对会遭到天谴的。

    日本潜艇上的蔬菜品种不算太单调,有各种瓜果、土豆和萝卜,还有各种脱水蔬菜和罐头蔬菜,比如罐装竹笋和豆芽。

    伊60号上现在就带了好几纸箱的练马白萝卜,要说匀给独国人一点,应该不会对后面的航程有多大的影响,况且独国人还愿意用熏肉来换,也不知道独国熏肉的味道怎么样。

    “罗宾上尉,在交换补给之前,是否能够允许我们,进入你的潜艇参观一下,虽然我知道有些过分,但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贵岛尽力想让自己的笑容显得真诚一点,但是颤动的眼角完全暴露了他心中的紧张。

    “当然可以,中校先生。”罗宾上尉回答的很干脆,甚至都没有多考虑一秒钟,就答应了贵岛的请求。

    “真是非常感谢!”贵岛急忙坐正了身体,向罗宾郑重的欠身致谢。

    PS:二合一章节,谢谢大家的支持。

    总算搞定,休息,休息去了。

    求月票,求推荐,求点击,谢谢大家的打赏和订阅,作者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二十三章 参观、交换(上)() 
要说日本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国民普遍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要不是国内保守派势力足够顽固与强大,明治大正时代的日本帝国,好几次差一点就转向了****。

    日本海军理应是日本国民里面,最先看清世界的一群人,但实际上真正见识过外国风物的只是少数,而且仅限于一部分有条件的海军军官。

    不是每一个日本海军军官,都有条件出国考察的,比如贵岛中佐就没有出国留洋过,他的毕业成绩属于中下,全班九十五名毕业生中他排在六十二位,不是什么精英学员,更不可能拿到“天皇御赐的短剑”(那是全年级毕业成绩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学员才能获得的奖品)。

    像他这种成绩普通的毕业生,除非有机会进入海军大学校深造,否则就等在基层部队慢慢熬吧。贵岛盛次中佐就是熬了足足二十四年,才熬成了一个潜水分队的司令官。

    要说贵岛这一期的毕业生里没有几个出人头地的,同学里混得最好的是大野竹二大佐,眼下正在军令部担任大本营海军参谋,历史上这位在四四年还担任过大和号战列舰的第四任舰长,退役前的职位是海军人事局长,最终军衔是帝国海军少将。

    说起来这位大野大佐毕业成绩只比贵岛好一点,九十五人里排名四十二,可问题是他的父亲是日本海军大将(元帅)伊集院五郎,过继给大野义方海军大佐后,才姓了大野这个姓,妥妥的海军***一枚。

    贵岛兴致勃勃的攀爬上了U…106号的指挥塔,几乎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他或许是首位被获准进入独国主力远洋潜艇的日本海军军人,历史上要等到一九四二年,远藤信夫中佐指挥的伊30号远赴德国之后,日本海军才第一次接触到德国的潜水部队。

    “设备看上去和海大型没有太大的区别。”贵岛对着花房说到。

    两个人都是长期担任过潜水舰舰长的内行,U艇指挥塔里的部分装备即便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也能把用途猜个八九不离十。

    德国U艇的指挥塔与日本海军潜水舰司令塔在设计上来看,完全属于两种风格。日本海军很显然是借鉴了早期法国和英国装备的大型巡洋火炮潜艇的设计,比如说那条威风堂堂的絮库夫号,日本设计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改动,结构上属于大型指挥塔,优点是有足够的空间来安置指挥、观察、作战和航海设备,缺点当然是不利于海上隐蔽,而且会增加不少潜航时的阻力。

    而德国潜艇指挥塔体积普遍都偏小,这是出于实战方面的考虑,德国潜艇的假想敌是强大的皇家海军,与这种敌人作战,隐蔽性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小型指挥塔便于潜艇紧急下潜,同时潜艇的水下机动性也能够兼顾到。

    历史上德国在战争中期就已经发现,他们的这些指挥塔设计得都有些过于狭小了,无法再容纳下更多的防空火力,结果德国潜艇的指挥塔随即就开始向大型化演变,不但改造了防空火力平台,还架上了四连装机关炮。

    “这是简易瞄准装置。”罗宾指着围栏前方的鱼雷瞄准望远镜支架说到。

    “哦。。。”两位日本军官感叹到,不管明不明白,反正点头总没错。

    “两位请朝这边看。”第三值更官端着摄像机说到。两个日本军官的表情稍显僵硬了一些,但画面看上去还是挺和谐的。

    “这将是德日两国海军友谊的鉴证。”罗宾解释到,贵岛听完连忙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诸位,请跟我从这边下去。”伊戈尔已经爬下了舱口,半个身子探出舱外说到。

    “谢谢。”贵岛对着罗宾欠了欠身,随后跟着伊戈尔,顺着竖梯进入了围壳舱。

    围壳舱有不少作战指挥装备,往常在水下作战时,潜艇艇长会在这里操作攻击潜望镜,指挥潜艇发起对敌对目标的攻击。

    在后世的电影里,常会看到潜艇指挥官在主指挥舱里,手把着潜望镜,一本正经的发起鱼雷攻击。虽然在技术上确实也可以这样做,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艇长通常都是在围壳舱或者叫做司令舱的攻击指挥室里,发出重要的攻击指令的,这一点在德国U艇电影《从海底出击》里就表现的很细致。至于那部好莱坞的《U571》,大家也就当个热闹看算了,千万别当成史实。

    德国人没有给贵岛中佐在围壳舱停留的时间,他只看到了一大堆不知道名目的小型仪表,以及被包裹在升降井里的攻击潜望镜,所有观察口上的盖板都关闭着,贵岛没能看到重要的射击计算表和参数铭牌。

    日本潜艇上当然也有这种攻击司令舱,前面说过日德双方潜艇的设计都源自于第二帝国,总体布局方面并没有很多差异的地方。

    贵岛沿着竖梯,利落的下到了潜艇的主指挥舱。这里可以视为U106号的大脑和心脏,所有和潜艇航行有关的阀门和设备,几乎全都设置在这座舱室内。

    潜艇的舵手一般分为两人,一个操纵潜艇纵向俯仰的艏艉平衡舵,另一个操纵潜艇左右转向的艇艉方向舵,两个舵手相互紧密配合,潜艇才能自如在水下进行三维空间的机动。这套操纵程序,全世界的潜艇都是通用的,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入了核子潜艇时代,在潜艇的操纵席位上,依旧还是两名舵手。

    贵岛对德国潜艇的操舵系统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方面的技术,日本自认并不落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日本海军在二十年代从英国皇家海军手里着实是偷到了不少尖端技术,因为和日本合作多年,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中不乏对日本充满好感的人物,不少人觉得华盛顿条约对日本来讲是不公平的,英国政府应该继续扶植日本,用来对抗北方的俄罗斯巨熊。不少人甚至自发的向日本泄漏英国海军的机密技术。比如英国阿姆斯特朗回旋。。。咳咳。。。造船厂的设计主任戴恩考特,就擅自向日本海军著名的设计师平贺让,泄漏了英国战列舰纳尔逊号的设计图纸,其中不少先进的设计理念,给了平贺不小的启发,最终被使用在了大和号的设计上。

    贵岛进入指挥舱之后,最想要看到的就是U106号的航海仪表,因为从这些仪表的参数设置上,可以读出很多关于这艘潜艇的机密信息。

    要知道潜艇所有的仪表都是特别定制的,只要看表盘上的读数,就能准确的估计出舰艇的性能指标来。比如潜艇的深度表,上面就清楚标示出潜艇的下潜范围,以及最高的下潜深度。这些是潜艇的机密,是绝对不允许对外界公布的,即便是政府宣传上需要,也只会给出一个虚假的数据。

    贵岛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他的目标,因为本来就是航海时必须的仪表,布置的位置相当显眼,个头也比其他仪表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