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汪伪当局眼里,他的影响力正在渐渐的超越李士群。

    作为特工总部的创立者,李士群当然不会容忍越俎代庖的事情发生,他不止一次动用汪伪政府和日方的关系,想要把丁默邨驱逐出特工系统。

    在历史上李士群最终获得了这场内斗的胜利,丁默邨被调出汪伪特工总部,随后在汪伪政权里一直担任闲职,直到李士群被日本人毒死。

    不过在这里历史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本早该被调去南京任职的丁默邨,此时却依然还呆在七十六号里,也因为如此,他和李士群之间的矛盾比历史上更加严重了,如今双方当面照样称兄道弟,背地里却都在对手身边埋伏暗线,意图收集到对方致命的把柄。

    “看到那个宪兵大佐了吗?他就是新来的日本上海宪兵队队长,抹离贱特骡(森健太郎)大佐,这次他也算是顶了一个肥缺。”孔胖子在特工总部内外的路子很野,总是能搞到不少小道消息。

    “哪几个哪能还乐格得切香忆(你们几个怎么还在这里抽烟),再伐进去就没座位了。”一个瘦高个子的汪伪特务,急匆匆的从后面跑过来,大声招呼着抽烟的同伴。

    “丁主任还没回来,时间还早着呢,现在进去做什么,闻那群瘪三的臭脚么?”孔胖子笑着从烟盒里抖了一根卷烟出来,一抬手抛向了瘦高个特工。

    “头头脑脑几个都差不多到齐了,现在就等丁主任和李主任、王秘书伊拉几个宁了,早点进去坐好,等伊拉来的时候也好看一点。”瘦子接住卷烟,从口袋里掏出火柴来。

    “哪里都到齐了,行动两大队不是还有十几光宁还没来么?”王三指从胖子的烟盒里捻起一根香烟,凑在之前的烟蒂上点燃。

    “听说是临时有事体,赤佬晓得伊拉去做啥了,听说是两队新来格老东北带队。”瘦子在孔胖子身旁蹲下来,吐着烟雾说到。

    “老东北带队?两队格帮赤佬,格机有得苦了。”一个特工插嘴到,这位一身的西装革履的,是个标准的小白脸。

    “侬懂格屁,东北宁带队,总比陆根发带队要好。”小白脸身边的彪形大汉说到。

    “哪能港?”“侬么听伊拉港啊,上次陆根发带人出去,七死五伤,对方毛也没伤到一根。”

    “册那,有格宗事体!窝哪能伐晓得,快点帮我讲讲。”几个汪伪特务蹲在工地旁的树荫下,抽着卷烟聊着天,根本不知道这座特工总部,即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的更新奉上,作者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等下写一个短篇。

外篇之一 厨师阿尔(一)() 
张二顾名思义在家里行二,他原来也是有一个大号的,据说还是特意请村里的老秀才给起的,为此家里还送出了六只鸡蛋五斤小米,只不过从起名的那天起,就从来没有谁用那个拗口的大名来称呼他,就算他的父母,在家里也整天是“二子”来“小二”去的。

    等到张二长大成人时,国号已经从大清朝变成了民国,那时候各系军阀奋力抢夺地盘,大半个中国烽火连天。张二家所在的村子地处偏僻山区,书上写的穷乡僻壤,指的恐怕就是这种地方了,乡民们虽然家徒四壁,性格却刁勇凶顽,旧日里连山贼土匪都不愿过来抢劫,去这种地方羊肉是绝对吃不到的,染一身腥味也必然是躲不了。

    到了十八岁那年,张二的家乡遭遇了天灾,那时候连着两年都干旱少雨,种下去的地瓜长得还不如小孩的拳头大。别看这地方土匪不肯来,却拦不住乡里的税吏,什么地税、粮税、人头税、水捐、烟捐、卫生捐什么的一样都少不了。

    张二他们村没有地主,这个鬼地方根本就养不出地主这种高维度生物,每户开垦的荒地都是自己的,当然手里也都拿着土地的地契,否则税吏怎么有理由来收税呢。村里大部分的地契,都是大清朝的时候办的,最早的那张还是乾隆年的,上面敲着县衙正堂半边是满文的红色大印。有识货的老人知道,那张是没有黏上契尾的白契,根本就没有在当时的布政使司留档,这是清朝衙门里半公开的猫腻,白契不属于官契,所以收上来的赋税不用上缴给府里,而是给县衙里的官吏们私吞瓜分了。

    张二家里有六亩水浇地,因为他家祖上花钱请人打了一口井,不过到了张二父亲那一辈,那口老井已经淤积严重,很难再打出水来了,等到了张二这一代,这口井索性直接就干了。水浇地变成了望天田,再连着两年干旱缺水,当时地里已经什么都长不起来了。

    张二家平时也没有什么积蓄,眼见着就只能坐吃山空,张二他爹是个有见识的,他觉得这样撑下去绝计不是办法,搞不好全家会一起完蛋。

    张家当时父母子孙三代同堂,张二这一辈有三子二女,是一个标准的农户家庭。张二他大哥是家里的长子和壮劳力,那是绝对不能离开家的,小三才刚刚学会走路,两个女孩也都未成年,于是出山去另求生路的“重任”,就落在了张二的肩膀上。

    年轻小伙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平时菜里又缺油少盐的,吃的当然会比别人多了一些,家里的口粮负担,张二一个至少要占了三成。

    张二是个孝顺的人,既然老人们已经决定了,他也没有任何怨言。于是第二天就带着一个装着换洗衣裳和两块钱法币的布包袱,离开了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小山村。年轻的张二当时不会想到,自己这一去就是数十年时光,等他再回到这座小村时,已经是两鬓斑白的年纪了。

    张二只听人说起过山外的花花世界,这还是平生第一次离家远行,完全纯正的土包子一个。按照家里一开始商量好的,他准备先去县城里,看看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吃苦受累他不在乎,山里人有把子力气,而且他也不怕被人欺负,张二从小练了一手不错的庄稼把式,家传的铁山靠,一下能撞断碗口粗的枣木杠子。

    穷乡僻壤可不是假的,张二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还在一座塌了一半的山神庙里睡了一宿,到了第二天快中午时分,他才刚刚踏上通往县城的官道。跟过路的客商打听了一下,距离县城还有十几里地,结果等他看到城墙时,月亮已经挂上了柳梢。

    县城的城门此时已经关了,别以为民国时期就不关城门了,那年头照样还是有土匪攻城的。张二没有其他的去处,看到城门外一家酒店后院的门开着,他就在后院马厩的草堆里对付了一晚。结果第二天天还蒙蒙亮,他就被起来喂骡子的伙计发现了。

    张二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一次机遇。

    由于当地的匪患还没平定,县里张贴了公告,所有的流动人员必须要有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明,但张二一个山里的娃子,哪里知道这个啊,村里人似乎也忘记了交代这些事情。于是张二被店里的伙计,当成土匪派来的眼线了,张二也是平身头一回遇到这种事情,结果条件反射的想要逃跑,但毕竟这里是人家的主场,赤手空拳以一敌十的那种豪杰,只存在于那些武侠电影里,很快张二就被几个店里的伙计绊翻摁倒在地,绑得跟个上笼屉前的大闸蟹相仿。

    就在大家商量着要把他送到县警察署时,张二命中第一个贵人出现了,后院的骚乱惊动了这家酒店的掌勺大厨,这位大爷正好闲着没事,于是溜达到后院来看看热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位姓刘的大师傅,愣是和张二对上了眼缘。

    于是大师傅拦住了兴奋的酒店伙计们,随后仔细盘问了张二一番,乡下的老实孩子还没被世道污染,结果把自己的家底向对方交代了个明明白白。有些事情本不该让外人知道的,但也确实证明了这完全是误会一场。

    搞明白这只是个刚从山里出来的小土包子,那当然要马上放人了,不过大厨子并没有让张二离开,这年头像这样老实的年轻人着实不多了,他也正想要找一个帮厨的下手,于是主厨询问张二,是不是愿意留下来干活,店里管吃管住,每个月还能拿两块钱工钱。

    张二没想到会因祸得福,在离开村子的第三天,他就找到了人生里的第一份工作。

    PS:这是本书番外的小故事,有灵感了,想到哪里就写到哪儿,以后会不定时进行更新,希望大家会喜欢。

第两百四十章 大火并(六)() 
狄思威路(今天的上海溧阳路)一直是虹口日本军警情报机构云集的核心地带,在四川路交汇处短短一公里的岔道上,密布着日本外务省情报班、陆军参谋本部驻沪情报部、陆军第十三军司令部和情报联络处,上海日本特高科佐佐木机关,就连臭名卓著的“永乐馆”慰安所也设置在此处。

    在“永乐馆”的对面,有一家名叫“奉天屋”的居酒屋,老板是一名四十多岁的日本退伍军人,名字叫做野川健太。

    野川曾经在关东军服役,军衔是特务曹长(准尉),指挥着一支重机枪分队,在一次“剿匪”行动中,他被抗联的子弹打断了大腿骨,因为战地的医疗条件有限,等送到沈阳陆军医院的时候,伤口已经发生感染,日本军医愣是切下四两多的烂肉,这才总算是把他的那条腿给保了下来。

    只不过野川再也不可能上战场冲杀了,照日军的惯例等到他伤情稳定之后,野川健太曹长将光荣的从皇军退役,同时还能得到半年的薪水和一笔伤残补助金。

    野川不甘心就这样拖着一条残腿,回到家乡那个贫苦落后的山村,况且他在日本的家里,此时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野川十六岁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帝国陆军,而此时他已经三十七岁,除了带兵打仗之外他几乎什么都不会,而像他这样的没有工作技能的残疾人,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上可以说相当的难以生存。

    他曾经不止一次接到过退伍老兵写来的求助信,日本国内的经济不景气,很多曾经的帝国军人,如今只能靠到处帮人打零工来糊口谋生。

    就在野川对未来彷徨无助之际,他遇到了一位正在关东军情报部奉天支部工作的同乡,对方看在大家从一个鸟县出来的份上,把他征调进了情报支部,于是这位曾经的陆军特务曹长,一翻身变成了一个隐蔽特务。

    一九三五年夏天,野川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张日元支票,孤身一人来到了上海滩,他在虹口的四川路上开了一家日式饭店,贩售清酒和日式餐点。

    饭店的厨子是从上海的日本侨民里雇佣的,清酒则是正宗的日本货色,因为价廉物美,老板待人又特别和气,饭店的生意非常不错。

    野川老板对任何顾客都一视同仁,即便进来的是中国客人,他也一律笑脸相迎,于是这家酒店在中国文人聚集的虹口,很快就积累起了不小的人气。只是旁人不知道的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其实是一名日本军事间谍,这座开在四川东路上的酒店,根本就是一个隐蔽的情报站。

    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野川的酒店一直都是日本梅机关与国府内部特务传递情报的秘密联络点。到了三七年,军统在无意中破获了一个替日本陆军工作的间谍小组,野川健太日本间谍的身份,这才终于暴露了出来。不过还未等军统方面出手,就在第二个月,惨烈的淞沪战役爆发了,接下去山河破碎金陵喋血,军统也没那份精力再来找野川的麻烦。

    野川那时也厌倦了间谍工作,他索性从军队退役,然后把四川路上的饭店给关了,跑到狄思威路上开了这家奉天屋,一心一意的做起了酒店老板。

    前面介绍过了,那时候狄思威路上一堆五花八门的情报机关,随便掉块瓦片都能砸到个把日本的特工间谍,在这里开店没有一点身份背景,显然是不可能安全过关的。野川正好是一个具有“可靠背景”的“自己人”,店又开在慰安所的对面,于是吸引来了大批军警特务人员来光顾,生意可以说异常的兴隆。

    野川因此赚到了一大笔财富,同时也积累起了一批关系与人脉,这在如今上海这个地方,有时候比钱财更加重要。

    “野川,再去拿几瓶酒来。”前田少将晃着手里的白瓷酒瓶喊到。

    “呵!您请稍等,马上就送来。”野川一边恭敬的点头答应,一边把装着烤鸡肉串的盘子放在前田的面前,对在座的客人欠身行礼之后,他拿起送菜的托盘,一瘸一拐的离开了房间。

    “野川是个可靠的男人,你们应该也跟他很熟了。”前田拿起面前的酒壶,在李士群的杯子里满上了清酒。

    “非常感谢,将军。”李士群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用双手扶住了那只小小的清酒杯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