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的问题,我给了他在柏林的联系地址。”魏尔勒解释到。

    “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和感谢,他的法语还不错,但德语水平很有限。信里面说,他在巴黎的饭馆生意得到了驻军司令部的照顾,不少官兵和游客都慕名到他那里用餐。不用这样看着我,您在巴黎也只去过这一家民间餐厅,其他时间都在酒店餐厅和自己的房间里用餐。”

    “看来我要向周收一笔广告费了。”徐峻微笑起来。

    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能起作用,特别在如今的欧洲,理论上只要是德国元首踏足过的地方,都可能变成旅游景点。

    “所以这一顿是周请客,他之前已经向我保证过了。”魏尔勒笑着回答。

    “他在这里?我是说周,他现在就在柏林?”徐峻虽然有所预感,但还是亲口问清楚比较好。

    “当然,他今天就在店里,您想要见他吗?”魏尔勒回答到。

    “好啊,马上叫他过来,还有他的儿子。。。叫小林吧,他也一起来柏林了吗?”徐峻高兴的询问到。

    “很遗憾,那孩子没有一起过来,据周说经过那件事之后,他就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去了,他希望那孩子成年之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魏尔勒回答到。

    “知识改变命运吗?”徐峻仰起头,手指捋着耳边的鬓角。

    这年头有这份见识的中国人实在是不多,只是在四十年代的欧洲,这显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欧洲此时学者专家满地走,真正靠学识发家致富的只是少数几个。

    而在历史上的战争年代,欧洲的普通知识分子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不少人因为缺乏战争时期所需要的技能,结果只能在贫困和饥饿线上挣扎求生。这也直接导致了欧洲人才大迁徙的发生,当时几乎一代欧洲培养出的科技精英,选择去大洋彼岸寻找出路,为美利坚在战后的崛起奠定了技术方面的坚实基础。

    不过按照这孩子的年纪,等到他学业有成,中国的政局也应该稳定了,那时正需要各类海外的人才回去建设国家。

    “让他把孩子送来柏林读书吧,你亲自去安排一下。”徐峻觉得跟法国人学不到什么真东西,柏林有欧洲最好的大学,可以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遵命,我的元首。”此时房间里没有外人,参谋长可以用元首相称。

    “那么这间餐厅。。。”元首把话题转了回去。

    “是我要求他到柏林来开的。”魏尔勒坦白到。

    “随着海外劳工计划的展开,柏林的中国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吃到家乡饭菜的地方。”魏尔勒说到。

    “这只是表面的解释吧,告诉我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你不会耗费精力在这种事情上,魏尔勒。”以徐峻对参谋长的了解,这只狐狸绝不是什么慈善人士。

    “我之前跟您提起过,准备在中国劳工中间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我的元首。如果按照您的计划,他们的人数或许很快会超过一百万,因为文化习俗上的差异,我们很难控制这些异国劳工的思想。”魏尔勒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是担心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徐峻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已经出现类似的迹象了,有证据表明有人正在劳工群体里传播左翼思想,对于将要与红色苏联正面开战的帝国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光如此,我接到了派往法属印度支那的特工小组发来的调查报告,他们甄别出了一些属于南京政权的情报人员,甚至还有隶属于日本外交部与军队的专业间谍。”魏尔勒说到。

    “这种事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报告我。”徐峻沉下了脸,下属隐瞒情报是非常严重的情况。

    “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这些人活动非常隐蔽,可以看得出对情报工作相当的内行。我建议帝国可以暂时放任他们继续在劳工群体里活动,甚至纵容他们扩展组织的规模,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渗透进他们的团伙。只要我们掌握他们的内部结构和活动方法,那么就完全可以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我相信奥丁之眼的能力,在这些组织对帝国造成实质危害之前,我们随时都能把他们一网打尽。具体的计划与报告正在撰写中,如果您急着需要的话,我保证下个星期就摆放到您的办公桌上。”魏尔勒恭敬的低头回答,他知道有些犯了徐峻的忌讳,但也相信元首对自己的信任,不会因为这件小事而受到影响。

    魏尔勒确实摸准了徐峻的脾胃,元首的确对这位首席幕僚充满了信任,其实只要解释的理由充分能让他觉得满意,他可以容忍身边人犯下一些错误,前提是不触及到他心中的那片逆鳞。

    “报告先不要着急,你准备从这件餐厅入手?我也相信奥丁之眼的能力,但是。。。”徐峻觉得这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真的不小。

    “我想我知道您顾虑的是什么,我们缺乏华裔情报人员,不过现在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周先生已经同意加入我们,他将负责从劳工中招募合适的情报人员,只不过他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绝对不参加针对中国的谍报活动。”魏尔勒汇报到。

    “可以理解,他终究是一个中国人。”徐峻仰头喝干了茶水:“可以把周叫进来了,魏尔勒。我肚子饿了,把菜单拿过来。”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七十五章 故人(下)() 
欧洲此时依旧充满骄傲,数百年西方文明发展的成就,还没有被残酷的战争所毁掉。可惜没有人能够预见到未来,毕竟这里只有一个时空旅行者。

    欧洲对异国文化的态度,是建立在强势地位之上的一种包容,欧洲人一度对来自中国的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他们喜爱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绣品,推崇中国的古老哲学和文学艺术,他们同情正在战火中挣扎的中国百姓,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在生活中去尊重一个活生生中国人。

    亚洲已经不再是文明世界的边界,欧洲人可以从任何一家国际媒体上,了解到这片地区发生的一切。满清倒台之后这数十年间,英国和法国的记者曾经无数次深入中国腹地,发回了大量的新闻稿和记录照片,他们把一个贫穷、愚昧和落后的腐朽帝国,完完全全的展示在全世界的面前。

    对于这个曾经的中央之国,或许一部分欧洲人会有所好感,但绝对不会存在丝毫敬畏之情。

    维持日耳曼的传统,一直都是纳粹党的宣传重心,虽然此时纳粹的种族主义宣传已经停止,但是此前十几年的积累,已经对德国社会造成了深刻影响。

    这里是柏林,是第三帝国的首都,著名的纳粹党焚书事件就是发生在这座城市里,就在距这里五公里外洪堡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门前的广场上,现在还竖着一块用来纪念此事的青铜标牌。

    焚书事件的根源,其实是纳粹党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自由主义与左翼思想的憎恶与恐惧。而纳粹党对民众宣称的则是,这些外来文化是“非德国”的,里面那些不符合纳粹标准的文字,污染了“纯洁的日耳曼文化”,并正在逐渐摧毁德国“正派家庭的价值观”。所以说一个民族要是陷入狂热的状态,哪怕再愚蠢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徐峻暂时还不准备扭转德国人的世界观,民族主义正是他此刻所需要的,因为他要靠这个凝聚德国人心,全力应付未来东线的作战。

    所以说短时间内想要让德国民众重新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目前看来有些不切实际。德福楼的中国侍应,全都穿着德国式的白色制服,就是因为这是德国的传统。

    德国人可以接受亚洲风格的装修和用具,但在某些方面依旧还是要保持传统,德福楼获得了德国保安总局的全面支持,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经营方面的顾问。

    道根上校径自走到门口打开房门,对着走廊里做了个召唤的手势。随即一名穿着德式女仆装的女侍应,手端着一只白色托盘,步履轻盈的走进了包间。

    “这是菜单,尊敬的先生。”女侍应行了个无可挑剔的屈膝礼,随后把托盘放在了桌上。

    “周经理等在外面吗?”魏尔勒转过脸问道根。

    “是的,他就在走廊里,现在就叫他进来吗。”道根回答。

    “让他进来吧。”徐峻低头翻看着菜单,嘴里大声说到。

    “你先出去,等点菜的时候再叫你。”魏尔勒对着女侍应吩咐到。

    “好的,先生。”女侍应再次行了个屈膝礼,转身走向房门。

    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事业顺利的关系,周老板看上去比巴黎那时年轻了不少。他今天穿着一件灰色的三件套西服,做工和用料都非常考究,裤线笔挺皮鞋锃亮,俨然是一副成功商人的扮相。

    “嗨!莱因哈特!”站在包厢门口,周老板举着右臂大声向元首致意。

    “过来,周,到我面前来。”徐峻放下菜单,卓有兴致的看着这位老板。

    如果不是魏尔勒搞出这件事,他或许只有偶尔才会想起,这位在巴黎开饭馆的“同乡”。

    他已经不是初到贵地的菜鸟,这半年多来,接见的中国人可真的不少。德国还没有承认南京政权,也没有和日本签署结盟条约,国府与德国仍旧保持着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在柏林是有大使馆的。

    这时候中国驻德国大使名叫陈介,在进入外交界之前,他一直在政府的工商司工作,甚至还干过一任盐业银行的经理。这位陈大使曾经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都留过学,绝对是学霸一枚,但他学的是经济和法律专业,天知道他是怎么会突然转进外交圈的。除了日语、德语、英语之外,他还会一些拉丁语,当个驻德国大使倒也没有语言上的障碍。

    历史上他比较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他反对当时国府驻维也纳领事何凤山,向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结果成了他一辈子的污点,每次新闻媒体赞扬何凤山时,都会对这位陈大使进行一番批判。

    但是如果从一个大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何凤山固然有他那样做的理由,但是别忘了陈介可是驻德国全权大使,他才是直接面对纳粹政府压力的那个人,他需要从外交大局上考虑问题。那时候中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国府还期待着获得国际上的支援,德国虽然和日本关系有些暧昧,但毕竟没有公开为日本的侵略张目。如果因为某个下属外交官的行为,导致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这个责任恐怕某位“义人”是担不起来的,最后棒子还是要落在他这个大使的头上。

    那段时间德国正在集中全力收押奥地利境内的犹太人,但是依照纳粹自己制定的法律,如果持有有效的出境签证,集中营就不能拘押这名犹太人,签证在当时的奥地利成为了等同于自由的珍贵物品。而且那时候奥地利的犹太人甚至连出境所需要的护照都没有,维也纳领事无限制发放签证的行为虽然拯救了不少犹太人,但也完全可以被纳粹当局视为对德国犹太政策的破坏与挑衅。

    徐峻在元首府接见过这位陈介大使,也同时接见了大使馆的成员,不过并没有表现的过于亲热,只是遵照外交礼仪的正常会谈。但是新任德国元首的反应,已经足够让陈大使感到惊喜了。

    “我本来准备在新年之后,宴请你们的国府大使,原本想在柏林东区选一个餐厅,不过现在我觉得你这里的环境不错。。。”徐峻向茶壶伸出手,结果周老板先一步抓住了壶把。

    “如果能够在这里宴请国府大使,我愿意免去一切费用。”周云端起茶壶,恭敬的给元首续水。

    “周先生,这是国家外交公务,该收的钱一分都不会少你。”徐峻皱起眉头。

    “是,一切都听您的。”周老板连忙点着头答应。

    不能怪他表现的没有一点风骨,实在是面前这位的气场太强,身份也实在太高贵。那一口不太标准的直隶官话,给周云的压力真的不小。面对中国话都讲的如此利落的德国元首,周老板感觉自己在对方的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PS:今天作者有事,更新稍晚了一点,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七十六章 午餐() 
徐峻不会跟周云讨论什么公务,或者对这个新招募的下属温言勉励,那是魏尔勒的责任,不是一个帝国元首应该插手的工作。【。m】既然周老板已经成为了体系内的一员,那么就必须遵守这个体系的规矩,徐峻绝不会对他另眼看待,要是他在工作中犯了什么差错,魏尔勒也绝不会对其网开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