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我们谈及的那位马克斯中尉,他就在这次的授勋名单上,我记得应该是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对了,他所在的单位是”道根看着威尔玛少将。

    “党卫队第九特种作战营,他现在是第二连的连长,部队的代号是“狼人”。”威尔玛回答到。

    “狼人部队么?”党卫队少将转过头,望向墙上的地图。

    “这段时间俄国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现比较特别的举动。”道根转过身来,用手指掸了掸灰绿色制服袖口的黑色袖章。

    “啊,是的,俄国人近期的越境活动变的很频繁,特别在这片区域”威尔玛指着地图向道根介绍起来。

    苏德两国划定边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都相当太平,苏德两边都采取了严格的边境巡逻制度,主要为的是防止两边的波兰人偷偷穿越边境。

    其中大部分是从苏联占领区往德国占领区逃亡的,主要是没有被逮住的波兰地主富商以及知识分子,这些是红色政权首选的镇压对象,德国人这边的日子或许会很糟糕,但是至少不会把他们流放到北极圈去。

    希特勒还活着的时候,为了维持与苏联表面上的友好,通常会抓捕这些偷渡者,然后交还给苏联方面。这基本上等于是判了这些可怜的家伙死刑,苏联边防军从德国人那里接收到偷渡者后,常常当着德国人的面,就把人就地枪毙了。而因为死的是波兰平民,况且在纳粹常年的宣传之下,很难指望德国士兵会对这些人产生几分同情心。

    而从德国控制区往东边跑的,往往是薄有资产的犹太平民,虽然他们听说苏联那边排犹的情况也很严重,但觉得应该不会像德国人那样草菅人命。

    这种波兰犹太偷渡者如果被苏联边防军抓到,身份可疑的就交给安全总局处理,有身份证明但在苏联境内没有亲属认领的,通常会以偷渡罪判上几年苦役,然后发配到某个边疆区砸石头耕地去了。

    总体来说双方在边境线上合作的还算默契,大规模的武装部队都不会过于靠近边境,以免造成对方产生误判。

    因为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双方军队的关系还算和睦。只是在大清洗的背景下,苏军内部禁止官兵私下里与德国人接触,担心遭到德国纳粹的收买和腐蚀。

    相反另一边的德军基层官兵,却普遍对苏联抱有一定的好感,这要感谢纳粹党之前的大肆宣传,让他们相信苏德之间存在坚实的友谊,英法是苏德共同的敌人。

    不过这年头安宁的日子总不会长久,四零年德军进攻西线,东部边境的气氛也变的微妙起来,当德军获得西线胜利的消息传来,边境的宁静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已经停止很久的偷越边境活动突然死灰复燃,德军巡逻队在布格河的河岸上,频繁发现有人员活动后所留下的痕迹。很快德国的边境驻防部队就察觉到情况开始变的不对,一支暴风突击队偶然在某个靠近边境的波兰农庄里,发现了埋藏的弹药和武器。

    查获的枪支和弹药都是法国生产的,应该是波兰陆军配发的武器,德军此前已经收缴了大批这类军火,相信流散在波兰民间的数量依然还有很多。但是从这批武器外面的包装来看,这些东西应该是不久前才埋下去的,应该不是某个农夫偷藏起来的东西。

    在随后的调查中,军方获得的证据越来越多,最终他们认定这根本不是什么偷渡活动,而是由职业军人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军事渗透行动。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九十四章 狂狼(二)() 
陆军情报部门拿出这个结论时,老实说他们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那群俄国佬难道疯了不成,他们是想要挑起另一场战争?但是一堆事实证据摆在眼前,其他的理由根本解释不通。

    负责苏德边境巡逻任务的,此前主要是德国边防警察和纳粹冲锋队,只有在交通隘口或者军事要塞,才驻扎有一些正规陆军部队。

    这条分界线本处于波兰的腹地,波兰人没有理由在这里设置防线,河岸边连一道带刺铁丝网都没有,任何人只要准备的充分一点,都能轻易的跨越这条边界。

    德国这边这时候所能做的,只有加强边境巡逻的力度,并且在控制区内全力搜捕越境人员,查明他们的真实身份,以及这些人的目标与意图。

    边境周边的波兰村庄保留下了不少,这些农民最终将全部迁往波兰西部甚至更远的地区,波兰境内的农业耕地相当充足,因为战争造成了人口流失,很多地方缺乏足够的人力去耕种。

    德军的计划是在四一年年底之前,将边境靠德国占领区方向的普通居民,全部撤离这片危险区域。

    苏联红军从来就不是什么解放者,就看他们在入侵芬兰时候的所作所为,别以为他们不会在德国境内照样再来一次。烧毁村庄农舍、无差别轰炸城镇,以此来摧毁当地居民的抵抗意志,这可是获得红军上下一致认可的常规战术。

    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里也说的很透彻,战争就是最大限度的使用暴力,最终迫使对方服从于己方的意志。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竭尽全力,打到你跪下叫爸爸为止。

    国际战争法规之类的,只对弱者具有约束力,菜鸡互啄才会需要裁判,但是雄狮和猛虎相搏,旁人只担心是否会殃及池鱼,谁还管它们用的是爪子还是牙齿。

    四零年九月份之后,德国国防军开始进行大幅度的内部调整。西线的野战部队逐步往东线移动,为了避免引发苏联的过激反应,军队集结地域主要放在东方省,也即是原本的捷克和奥地利境内。而驻扎波兰中东部的德军部队,也开始向波兰的西部地区移动,这些部队将要返回德意志境内接受整编,更换掉陈旧的武器装备,同时展开新型战术的训练。

    这些守备部队本身的基础都不算差,主要问题是编制里的新兵数量太多,使用的武器也比较陈旧。

    德军东部防线的北段是依托着维斯瓦河建造的,从入海口的格但斯克开始,一路横穿过波兰全境,最终到达波兰与捷克交接的南部山区,直线距离四百九十余公里。

    这意味着原本的边境已经不在防御线内,甚至就连半个华沙城区也都被放弃了。

    寇松线只是由历史环境人为制造出来的分界线,在军事角度上看根本不适合展开防御,即便凶悍顽强如布列斯特要塞,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面前,也只是一块稍大一点的绊脚石而已。

    德国人当然不可能在一年时间里,在波兰国土上造一条长城出来,就算造出来也不见得挡得住红色铁蹄。马奇诺防线的教训就在眼前,不过法国人的设计在某种角度上看,确实有不少亮点。

    德国采取的是永久性筑垒与机动防御相互配合的弹性防御战术,主要是在防线上的各个重要交通节点,建造一批半永久要塞。

    每一个要塞都被建设成拥有强大自持能力的火力据点,同时在核心要塞的周围,设置一连串环形反坦克支撑点,要求每个支撑点之间不但可以相互提供掩护,还能获得核心要塞的重型火力支援。

    而机动灵活的德军装甲分队,可以在这些火力点之间进行机动防御,甚至伺机针对敌军阵型出现的漏洞发起反冲击,打乱敌军的攻击部署。

    这套防御战术是在二战反坦克支撑点防御战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强化而形成的,东线苏德双方都在这项战术上吃了不少苦头。徐峻相信在这个时空里,没有人比他对这种战法的威力更加了解。

    为了达成战略目的,掩盖住东部防线的真实面貌是有必要的,保安总局和帝国情报局承担起了反间谍的职责。

    德军在波兰中部的动作非常大,苏联红军的情报机构不可能毫无察觉,这些偷偷越过边境的武装人员,目的很可能就是收集这些国防工程的情报资料。

    德国方面遇到的难题是,保安总局和帝国情报局现有的人力本身就不足,而因为东部防线抽调了波兰境内大量的兵力,结果苏德边境线上无论是德国边防警察还是陆军部队,这时候都难以抽调出更多的人手。

    当希姆莱得知此事之后,觉得这是党卫队向元首展示能力的好机会,于是祭出了手里隐藏的王牌,正在勃兰登堡学校训练的党卫队特种部队。

    希姆莱声称这支部队的诞生灵感,全都来自于某次元首府的晚宴,就在餐桌旁元首向他第一次提出了特种作战的概念。

    希姆莱对特种部队的兴趣,随着“战斧大队”的建立,变的越来越热切。这位全国总领袖长久以来,一直沉迷于历史上关于古代精锐部队的文学描写,而特种部队概念的提出,正好戳中了这位党卫队全国总领袖的痒处,他感觉元首提出的这种作战模式,简直就是为党卫队量身定做的。

    于是就在战斧大队还在训练之时,他就下令在战斧大队的课程基础上,搞出一套党卫队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案。他要求这支部队除了敌后破坏和渗透战术,每个士兵至少要掌握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会操作所有苏军制式的武器,驾驭苏联境内常见的交通工具,甚至包括马车与狗拉爬犁。

    希姆莱很清楚这支部队将要投入东线战场,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事事都想在其他人的前头。

    部队人员的招募很顺利,全都是身体强壮二十岁左右的年轻队员,每一个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防军的体检标准,这也是党卫队和国防军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双方都急需适龄的优质兵源。

    这支特种部队招募的全都是纳粹青年团员,忠诚方面没有问题,成员也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非常服从上级的管理。

    相比之下国防军少了一些政治色彩,更加突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无论抱着何种政治观点,所有人参军时都必须向元首宣誓效忠。

    勃兰登堡一次就训练了三个营的党卫队特种部队,番号被确定为第三、第六和第九特种作战营,希姆莱还亲自给每个营起了响亮的代号。

    党卫队全国总领袖给第九特种作战营起的代号是“狼人”,这支部队被调往波兰东部小镇比亚瓦。波德拉斯卡。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波兰城镇,没有什么特色可言,在三九年的战争中几乎被德军夷为平地,花了一年多时间只重建了一小部分。

    但是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就在距离这座小镇东面三十公里外的布格河对岸,耸立着坚固的布列斯特要塞。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还会继续努力。

第两百九十五章 狂狼(三)() 
布列斯特要塞的重要性在于,它正好处于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上,华沙通往莫斯科的高速公路与铁路都从这里横越过布格河。这座要塞不但控制着布列斯特市区,同时还扼守住了西布格河上下游的水上通道,理论上这座要塞只要一天不被攻陷,就能对周边的铁路和桥梁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布列斯特守卫者的故事让这座要塞举世闻名,他们在强大的德军攻势下死战到底,成为全体红军将士的榜样,不过这属于另外一个时空的故事了,在这里暂且先略过不谈。

    “狼人”营首任也是现任指挥官,是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沃尔夫冈。霍夫曼少校。虽然对外宣称是特种作战营,但实际这支部队隶属于常规党卫队的编制之下,党卫队第9特别行动大队,这才是薪水收据上打印的正式名称。

    说白了“第九特种作战营”只是希姆莱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只要这些部队的身份获得元首承认,那么他念念不忘的武装党卫队,就有可能这个基础上获得新生。所以这些寄托了全国总领袖深切希望的特种作战营,无论是待遇福利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党卫队里最好的,仅次于为元首精心打造的警卫旗队。

    狼人营被派到波兰,不只是为了应对边境上的问题,他们还肩负着保安总局的秘密使命,探查河对岸苏军的军力部署与战备情况。这个任务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苏联边防部队可不是纸糊的招牌,而且在布列斯特要塞驻防部队的序列里,有一个营的苏联内务部队。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内务安全部队第132警卫营,负责布列斯特要塞改造工程现场与布列斯特火车站的安保任务,同时也负责布列斯特周边边境线一带的安全防谍工作。苏联国家安全总局下属的内务安全部队从来不需要跟别人讲道理,他们的任务是嗅出国家的敌人,把对方严刑拷问一番,榨干价值之后再拖到墙根边枪毙。

    狼人营在入驻波德拉斯卡的当天,就进行了第一次边境武装巡逻,结果让党卫队员们非常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