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8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系列协议等于给双方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塞族不用再担心德国会颠覆王国政权,克族则获得了一个足够强悍的靠山,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时代。

    至于斯洛文尼亚人,最难搞的两个都不吭声了,他们要有什么感到不满的,完全可以站到前台大声说出来啊。

    南斯拉夫步兵的单兵素质普遍不错,不管是塞尔维亚人还是克罗地亚人,莽起来完全不输给斯拉夫蛮子,只要加以严格合理的训练,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精良的装备,这些人或许会是欧洲最好的山地轻步兵。

    南斯拉夫基础建设在欧洲属于相当落后的,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工程,比如著名的“塔拉河谷大桥”(电影《桥》的原型),但其境内大部分的道路都已经陈旧落伍。

    山区公路大都还是夯土碎石路面,虽不至于一到雨季就化为泥潭,但是却也限制了重型装备的行动。

    同时南斯拉夫境内桥梁的承载能力也是一个问题,和欧洲大部分旧式桥梁一样,这些大桥通常最高只能承载三十吨左右的重量,甚至很多仅能供二十吨级的车辆通行,这对于原本轻武装的南斯拉夫军队是足够用了,但是此时却限制住了他们的装备水平。

    在德国暂时无力投入当地基建的情况下,德国此时连本国桥梁的加固工作还未彻底完成,只能把这些问题交给南斯拉夫当地的工程队了,完成这些工程将需要耗费一大笔资金和物资,如果南斯拉夫王国政府无法搞到足够的贷款,可能连如期开工都办不到。

    统帅部给南斯拉夫皇家陆军第一装甲旅准备的是法国霍奇基斯公司生产的h35坦克,首批三百二十辆已经送到贝尔格莱德,正在德军顾问的帮助下组建起一个标准坦克团。

    统帅部下一步的计划是等到官兵熟悉使用这些新装备后,就把这支部队调往南斯拉夫边境各省进行适应性训练,并尽快制定出符合当地作战环境的战地条令和装备使用手册出来。

    这些装甲单位的长途机动,不可能依靠公路行军与车辆运输,最合适的方式是利用南斯拉夫还算合格的铁路系统,虽然南斯拉夫铁路无法与欧洲几个发达国家相比,但在巴尔干地区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南斯拉夫的铁路系统,最早从奥匈帝国时代就开始发展,至一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就建成了萨格勒布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著名的东方快车就是沿着这条铁路横穿过南斯拉夫,随后进入保加利亚境内的。

    徐峻不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这些整训的成果,他只希望在东线战争爆发时,南斯拉夫能够完成战争准备,并如约加入欧洲联盟的战斗序列。

    ps:谢谢大家的体谅,今天大章奉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午宴(音乐与使者)() 
    等德国元首到场时,宴会已经开始差不多十五分钟了,因为提前打过了招呼,而大家也都表示了谅解,这点面子是必须要给的。

    这种自助餐的风格本就是开放式的,没有太多的礼仪方面的约束,目的是为来宾提供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来进行沟通与交流。

    当然美食佳肴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当元首还是一个顶级吃货的情况下,为了准备这次宴会不光是出动了总理府的烹饪团队,还特别邀请来了柏林几家著名餐馆的主厨,甚至有的还直接现场表演,当场为宾客烹饪美味的食物。

    乐队在宴会厅的一角演奏着柔雅的轻音乐,那些是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这支乐团当时在欧洲早已闻名遐迩,在场的不少演奏者头上还挂着音乐教授的头衔。

    担任指挥的是乐队音乐总监威廉。富特文格勒先生,这位著名的指挥家兼作曲家曾经因反对纳粹的文艺政策而在欧洲音乐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但当年也因此丢掉了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职位。

    只不过这位指挥家在文化领域的声望太高了,以至于被广大德国民众视为德意志的国家财富,纳粹党不可能无视这种影响力的存在。

    所以戈培尔做出了符合他个人价值观与逻辑的判断,他主动在这位顽固的音乐家与希特勒之间,扮演起了和事佬的角色。

    要知道富特文格勒可是曾经在公众场合把希特勒称为“人类公敌”的猛人,如果换成其他的小角色敢这样干,恐怕早就被盖世太保送进集中营了,更何况他还有个血统存疑的夫人。

    戈培尔早就摸清了这位艺术家的脾性,于是与富特文格勒做了一笔交易,具体内容除了双方当事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后世能够确定的是,戈培尔在此之后发布了一条公告,宣称这位指挥家承认希特勒对德国文化政策的领导地位,而其之前的所有言行,只是出于艺术角度的个人看法,不带有任何的政治色彩在内。

    自此富特文格勒得以重新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并被允许继续登台举办音乐会,同时纳粹党内部停止对这位艺术家的攻击与骚扰,他还得到了新的护照,可以随意在世界各地旅行,并且可以在媒体上发表任何不涉及政治的言论。

    实际交易的内容可能远不止表面上这一些,这位指挥家在之后的日子里获得了戈培尔与德国文化部的保护,甚至于他还依靠这种关系,庇护了一部分犹太艺术家,包括了他那位具有“半雅利安”血统的妻子(父系有犹太血统,并不受到犹太族群的承认)。

    当然以富特文格勒的政治地位,不可能救下所有他所认识的人,在那个疯狂且冷酷的年代,首先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为此富特文格勒只能做出一些妥协,作为一个在纳粹统治下的艺术家,他已经做得够多,同时也没有再多的选择。

    如今欧洲的文化环境发生了一番巨变,欧洲新霸主的地位已经确立,市面上再也看不到什么反纳粹的论调了。

    此前在欧洲文艺界活跃一时的左翼艺术家们,如今大都逃亡去了亚洲和美洲,而且到了那里他们也必须谨言慎行,因为传说种有某些老大哥,一直在屋外看着他们。

    新大陆此时在欧洲人的印象中依旧是一片罪恶之地,在那里死掉几个人真不是什么传奇。或许那些人在欧洲是众人追捧的文化人,到了大洋对岸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自以为画了几幅油画写过几篇讽刺文章就了不起了?试过带着五十磅水泥块在哈德逊河里潜水么?别着急,有的是实践的机会。

    有句话叫胜利者不受任何指责,否则就证明你胜利的还不透彻,如今欧洲文艺界整体舆论大翻转,除了证明德国这次的胜利很透彻之外,顺便也检验了一把欧洲媒体人的节操与风骨。

    当然也有一些坚持原则的媒体人,一副铁骨硬汉宁折不弯的样子,不过大都还轮不到德国这边派人出手,就已经被本国监察机构随便收拾掉了。

    其中特别要提及英国媒体界转风向的速度,恐怕就算用最好的瑞士码表都测算不出来,而最让徐峻钦佩的是,他们能够把文字游戏玩的如此奇妙,甚至于能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他们的论调从开始就是如此,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恕我冒昧,尊敬的元首阁下,我上周刚去了一次朴茨茅斯。”詹姆斯。斯图尔特子爵姿态优雅的从侍应手里的银托盘里端起一杯法国香槟。

    “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徐峻把手里的餐盘递给候立在旁的侍应,并从对方手里接过了一杯威士忌。

    “噢,您不会相信我所看到的,尊敬的元首阁下。皇家海军已经重新扶正了孤拔号和巴黎号战列舰,这两条战舰的损坏比我想象中的要轻微得多。”斯图尔特子爵微微摇晃着香槟酒杯,脸上带着英国贵族矜持的微笑。

    前任英王海德华八世,也就是后来的温莎公爵,那位举世闻名的不爱江山还美人的情圣。

    如果说他真的甘心为了爱情而放弃王冠,恐怕就连他自己都骗不过去。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将成为大英帝国的摄政王之后,几乎还未等伦敦市郊的战火燃尽,就搭乘着德国空军的飞机返回了这座首都,并且第二天就带着妻子住进了白金汉宫。

    据说那位迷人的辛普森夫人,如今已经把白金汉宫彻底当成了自己家,而且看上去她做梦都想戴上皇后的金冠,整天撺掇着爱德华准备复辟。

    老实讲复辟的时机稍纵即逝,如果早上几年说不定还有几分希望,因为爱德华在英国普通民众中间声誉不错,大家都挺同情这位国王的遭遇。

    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公爵的亲德倾向让他在英国百姓心中迅速失分,特别当西线战争爆发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起这位公爵对大英帝国的忠诚。

    虽然英国最终败给了德国,但并不意味着大家会改变对这位皇室成员的看法,这和他是否亲近德国完全无关,而是这位公爵的人格已经染上了污点。

    徐峻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没有允许爱德华八世复辟,即使是他在理念上有多么的倾向德国。

    这个人之前的所作所为,包括他的政治倾向以及那些在公开场合的表演,其实全都是为了拿回那顶皇冠。

    德国元首认为这个男人或许可以加以利用,但是绝对不能视其为可靠的盟友,但这位摄政王殿下显然不知道这些,他还以为德国会坚定的站在他一边。为了扩展自己在英国朝野的影响力,爱德华还网罗了一大批落魄的贵族作为党羽,他把这些人安排进议会和各个政府部门,并且意图抢夺内阁的权力。

    现在站在徐峻面前的这位斯图尔特子爵,就是这位摄政王安排在特使团里的私人使节。

    PS: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的章节奉上,求票。

第三百三十五章 交际()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相信赖伐尔先生会很高兴听到这个的。”语气淡然的回复之后,徐峻把威士忌酒杯凑到唇边,如果他不准备继续下去的话,这通常意味着这次谈话的终结。

    这个斯图尔特子爵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依照外交礼仪与德国元首搭话,至少要经过上级人士的引荐,比如代表英国内阁的伍德子爵或者代表英国王室的乔治亲王。

    后者是乔治五世最小的儿子,此外他还拥有着肯特公爵的头衔,因为在英国陆海空军里都挂着号,不但同时兼着陆海空军三种军衔,甚至还能同步获得晋升。

    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乔治王子以空军荣誉准将的军衔被委任为皇家空军的副司令,实际上就是一个用来鼓舞士气的吉祥物,可是德国人并不清楚这里面的花样,结果导致亲王殿下在英国投降之后,被抓进战俘营当了几周的俘虏。

    总算乔治六世还记得这个最小的兄弟,通过张伯伦从中斡旋之后,最终把他从战俘营里捞了出来。其实这位亲王在战俘营里没有受到什么苦,德国空军给这些高级战俘的待遇相当不错,这位被释放时体重甚至还增加了十几磅。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王子对德国人的印象可以说不错,所以这次乔治六世才会委任他作为王室方面的代表,到柏林来参加这次隆重的阅兵活动。

    这里特别要提一句,这位王子年轻时是闻名伦敦社交圈的花花公子,私生活不但糜烂而且男女不忌,他和南斯拉夫的保罗亲王曾经是密友,据说后者就是让他亲手给掰弯的。

    “我也这样认为,尊敬的元首阁下,而且摄政王殿下觉得。。。。。。”斯图尔特子爵看来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虽然不是什么世袭贵族,但也专门接受过社交方面的训练。斯图尔特很清楚自己的今天的行为已经犯了不少外交忌讳,只是因为身上背负的使命,迫使他必须把这次聊天继续下去。爱德华和他背后的利益团体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复辟了,作为信使他必须要当面向德国元首传递公爵的心意,提醒德国方面尽快履行双方之前的协议。

    “等一下。”徐峻毫不留情的打断了对方的话语。

    “你所说的摄政王是什么意思?我不记得贵国委任了一名摄政王。”

    “这个。。。尊。。。尊敬的元首阁下,很抱歉,我指的是温莎公爵。。。前任国王爱德华八世陛下。”德国元首的突然发难,让斯图尔特彻底慌了手脚,难道德国元首如今有了新的打算,想要推翻之前和公爵达成的协议。

    “温莎公爵长久以来一直是德国人民的好朋友,请你转告公爵阁下,我希望公爵能够在今年空闲时访问柏林,我期待着与他再次会面。”徐峻对着斯图尔特举了举酒杯,随后转过身走向一边的冷餐桌。

    一名侍应跨前一步挡在了子爵的面前,斯图尔特只得悻悻然的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