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趟公等人一言就看穿了其中猫腻。

    “这个恐怕才是慕容辛今次过来的真正打算,真是如意算盘啊,如果如愿,那不管这次晚宴他们能不能参加,最后的文武比试,有没有结果,至少有了这篇文章,慕容鲜卑的文名,就可以在这中土传扬了。”

    这样的结果,对在场的许多人而言,倒是乐见其成,虽然不太喜欢里面的算计,但能让周遭蛮夷,想尽办法的归化,依旧是个值得称道的事件。

    只是那几位江东学派的人,却不怎么乐意了,对方最开始打着陈侯名义,这和他们几人的立场是直接对立的,双方几乎没有转圜余地可言。

    如果最后慕容鲜卑一方得偿所愿,那对江东学派而言,就是重大损失。

    但论资历,这里还轮不到他们说话,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你选是有心的……”就在众人各自思量之际,徐老忽然开口了,“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老夫说不得可以成全你,只是望你今后能谨记今日之言,能一心沐浴名教教化,不做匈奴那般的狼心狗肺之事。”

    这位长者也是话里有话,但慕容辛知道目即将达成,自是心头欣喜。

    “只要名字一成,就可以继续接下来的计划了,一步一步,以文促武……”

    他心里想着,但脸上却是一副恭敬聆听的样子。

    徐老也不让他就等,笑道:“你这篇文章,以山东六国为例,论述了天下根基在文道,百万大军可以平城池,但是不能平人心,先前名为诸国,旁人听闻多有不明,不如就改名叫六国论吧。”

    本来安心当个围观群众的陈止,还是连带笑容,但听到这里突然一愣,眼中闪过讶然之色。

    “六国论?好名字!多谢长者!”

    慕容辛满脸喜意,恭敬拜下来,边上的慕容勉也是连连致谢。

    余下众人见事已至此,连徐老都已经拍板了,那事情哪里还有变化,也就都认了,转而品味这个名字,不由暗暗点头。

    一个看起来简单,但在这篇文章来说,却算是开宗名义,因为最初慕容辛拿出文章,众人就不明其意,各有猜测,但如果是《六国论》这个名字,稍微学过历史人,都会多少有个概念。

    “这个名字也算可以。”

    这个时候,鲜卑的队伍中,有一人说道:“多谢长者赐名,那如此一来,这文比是不是就该算我们赢了?”

    此言一出,刚刚还显得有些热闹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下来,因为这是一个敏感话题。

    中土名士汇聚之地,岂能真让胡人独占鳌头。

    问题是,那位徐老都给你人家赐名了。

    问题登时复杂起来。

    在这个时候,鲁王就开口道:“其实这个倒也好办,这篇文章终归是事先准备好的,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这个宴会上所做,但文章确实有不错,那就算平手吧。”

    这般和稀泥的做法,让各方都好下台。

    慕容鲜卑一边也懂的见好就收,那慕容勉致谢,而慕容辛也正要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

    “等一等。”

    这么三个字一冒出来,在这个敏感时刻,顷刻间就牵动了众人的注意力,他们循声看去,目光落到了陈止的身上。

    这三个字,就是陈止说的。

    众人瞩目的时刻,站在陈止身边不远处的糜军却是一阵郁闷,他的计划被打乱了不说,陈止忽然出声,就让他心里生出了不妙之感。

    “你是陈止吧,本王知道你。”鲁王看了过来,笑道:“你让等一等,不知道是有何用意?可是对六国论这个名字,还有什么看法?又或者是,有心要展露文采,不让鲜卑专美于前?”

    他其实对有人打断并不奇怪,不是陈止也有他人,毕竟都是名士,有傲气,肯定有人不服鲜卑拔得头筹,就算是用的平手这个名头。

    只是陈止出面,鲁王更觉得理所应当,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最近的风云人物,风头正劲。

    “这人到底还有着年轻的一股冲劲,看不得异族专美,也对,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斩杀匈奴小王子了。”

    因为是王府晚宴,乃是雅士之所,没人提及杀伐之事,但众人心里都记得清楚,这位出声的年轻人,那可是个狠角色。

    不光中原名士知晓,鲜卑之人同样也听说过,那慕容勉神色微变,而慕容辛干脆就出声道:“早就听闻陈先生的大明,也听说你书法一绝,既然对我这文章有异议,不如阁下也书就一篇,你我比个高下,只是这次可不能是师道文章了。”

    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在渴望一举成名的慕容辛心里,陈止早就成为了劲敌,而在慕容辛看来,陈止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他是汉人。

    这一开口就是火药味,众人自是听出来了,登时就都静观其变,既然有人出头,他们也乐得逍遥,想看看陈止有何打算。

    却没想到陈止摇摇头道:“诸位,你们误会了,我不是对慕容先生的文章有异议,也不是因为《六国论》这个名字,有什么想法,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

    他的话一说,众人就都糊涂起来。

    听你这意思,不是砸场子,像是在奉承啊,那你出来个什么劲儿?

    连带着鲁王和徐老都皱起眉头,不明白陈止何意说出此言。

    这个时候,却有一个声音从正门的方向传来——

    “陈止,你有什么打算,就直接说吧,不要绕圈子。”

    循着声音看过去,就见那位一言公子姜义正迈步走来,和之前相比,他的面庞略显清瘦,但气度根伟沉稳了。

    “姜义,他来了!”

    众人的目光纷纷在姜义和陈止的身上扫视,在场的人没有不停说两人恩怨。

    “这下子事情是越来越复杂了,也不知道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姜义来了之后,给两位长者见礼之后,就来到一张矮桌边坐下,似乎并无挑衅陈止的意思。

    自然的,众人又将目光转移到了陈止身上,毕竟听姜义的意思,陈止分明是话里有话。

    被一双双眼睛盯着,陈止笑道:“好叫诸位得知,六国论这个名字,我是真觉得好,所以之前也曾写过一篇以此为名的文章。”

    我也写过六国论。

    谜底揭开,但现场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

    连那看起来很是文中的徐老,都是一脸愕然之色,随后就是哭笑不得,觉得这陈止有这么大的名声,学识也不错,手段也有,没想到还有少年心性,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人家鲜卑人好不容易酝酿出一篇文章,冒着风险来到这,临时求了一个名字,转脸你就说你以前也写过同样名字的文章,只要不是傻子,就都知道这话的潜台词。

    挑衅!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啊!

    你当时出去串门啊,还能碰巧撞个同名的?

    那慕容辛的脸色一下就阴沉起来,觉得陈止这做事,未免也太不给人面子,拿出这样的说辞,分明是当众要给自己难堪。

    “好好好,这人当真是争强好胜,但我就不信,你这顷刻之间还能真想出一篇《六国论》,就算想得出来,能比得上我这前后修润近一年的一篇?”

    他却不知道,陈止心里也有难处。

    “没有想到,这篇文章最后竟然得到了六国论这样的名字,按照《师说》的例子来看,这苏洵《六国论》文章,也得算作绝学,而这慕容辛的文章,比之那篇文章,可是大有不如,如果今日让他坐实了,后面还会不会有那篇绝学文章?”

    陈止自是不想冒这个风险,因此思来想去,为了保护六国论这个绝学的轨迹,他决定站出来,成为……开启者。

    注意到现场的气氛,陈止思量了一下,觉得因为担忧绝学,自己此举确实有些突兀,等他结合情况,将修改过的《六国论》拿出来,那鲜卑众人就更难堪了。

    想到这些人对陈侯的恭敬,陈止心里也有些不忍,于是又道:“其实我是觉得,这六国之事蕴含诸多道理,单独一篇文章叫做六国论的话,实在有些可惜,倒不如作为文集,以后六国相关的,都叫这个名字。”

    他这是想给鲜卑他们留些转圜余地。

    但旁人不知道内情,却觉得陈止这是话语又软了,兴许是一激动出口,现在又觉得拿不出足以匹敌的文章,所以找个台阶给自己下。

    “哼!”慕容辛也是这般念头,冷笑道,“何须如此,阁下大可写出你的《六国论》,这名字乃是长者所赐,珍贵无比,自是要慎之又慎,若你的文章比我的强,我自会让出来!如何?”

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酿三苏之文() 
陈止听到这里,就基本上明白了这个慕容辛的心思。

    “这人以为我在妄言啊,可惜了。”

    说起来,陈止第一世的时候,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看过不少书籍,但并不全面,所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着主观倾向,其中就包含了对慕容鲜卑的看法。

    在原本的历史上,那个黑暗的年代中,鲜卑也是祸乱中原的族群之一,只是这个鲜卑并非整体,而是分成了几个部族,其中就有慕容鲜卑这一部。

    这个鲜卑部族,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但至少在刚刚崛起的时候,还是遥奉东晋朝廷为主,以此为名来活动的。

    这个看法当然是片面的,也是有待于讨论的,但却给陈止留下了一些影响,所以才会有刚才的判断和行为。

    但很可惜,后世书籍上的观点和判断,往往是结果导向,是通过结果推算当时人的心理,自然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好在,前世的时候,陈止就已经碰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了,也算是习惯了许多,因而迅速调整,点头说道:“也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要求,我自然会满足于你,但不管怎么说,你愿意用华夏典故写出警世文章,这都是好的,是值得倡导的,你的六国论也是值得称道的,配得上这个名字。”

    陈止前世的时候,制定诸多策略,心中就秉承着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汉化,在他的看法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导向,而且不光是针对部族贵族,而是面向整个族群的。

    但是,在这个印刷术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中土百姓的识字率都有待提高,知识世袭,更不能奢望那些周边的部族,能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了。

    可如果他们能将中土的价值观、善恶观、世界观作为标杆,那久而久之,双方的隔阂会越来越少,加速融合。

    这也是陈止所说的值得提倡的意思。

    但是,他这个口气,多少带有前世的味道,被慕容辛听在耳中,却越发觉得刺耳,进而这心里就更加不服气了,乃至冷笑起来:“口气这么大,不知道你能写出什么。”

    旁人也多有不解,本来这话就很有针对性,让人不免怀疑陈止的动机,更没有人相信,他真能在顷刻之间,就写出这么一篇文章,也涉及到东方六国,还想要盖过慕容辛的这篇文章——

    慕容辛的文章,从里外到,都没有几个能被挑剔的地方,更兼有现实意义,所以是佳文,陈止就算是文学造诣高,片刻间也不见得能超过。

    更不要说,陈止过去所写文章不多,唯一出名的一篇,虽然评价极高,却是那师道文章,和这政论之文乃是分属不同的领域。

    当下就有人猜测起来。

    “该不会他本来只是想用言语打压一下,结果弄巧成拙,成了这个情况吧?”

    但是,那坐于一桌后面的姜义,看着陈止平静的面容,却是若有所思。

    就在这种种疑惑的情绪中,陈止回到了自己的矮桌边上。

    很快就有人奉上笔墨纸砚,比之刚才的陈止写药方的时候,要郑重许多,也正式许多,毕竟关注的人不一样。

    “有意思,不知道陈先生这次能否让我辈再有惊喜。”

    朱守倒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乃是军人,虽然也有世家背景,但在文章经义方面那是完全不在行的,此时作为一个外行,当然是看个热闹,乐呵乐呵。

    边上,郑管扶着朱景,正去寻找王府的医师诊治,亦有人外出去请大夫,却没有人追究陈止的伤人之事,好像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

    “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虚张声势。”

    孟趟公等人看着陈止落座,一个个也都关切起来,注意到陈止的表情后,就有人改变了想法。

    “真要是说起来,这陈止过去写过类似的文章,也并非不可能,如果写过,现在只需要稍加更改,就能成为新的文章了。”

    “但是,未必比得上这个慕容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