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这卷宗怎么放,都觉得不对啊。”边上,高疆在整理了半天后,却越发头晕脑胀了,他们这种整理,可不只是将卷宗、书册摆好就行了,还要翻看内容,以作纪录,日后查阅的时候,也就方便一些。

    但日后是方便了,眼下却麻烦的不得了,整理了一会,这些人的心里,就都有了烦躁情绪。

    倒是那马选显得很是沉稳,翻阅、整理卷宗,沉得住气,但过了一会,他又说道:“从昨天开始,其他几个有司,就逐步将有关音律、棋艺等等事情的争端,朝着咱们太乐署移交了,还有即将到来的献俘大典,那唱班等事,也得咱们负责,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经验的,如果是正常的情况,可以请太乐令向其他司衙借来一二人手,怕就怕别人担心徐家的事,不愿意借人啊。”

    平心而论,这个担忧是很正常的,其他人心里也有共鸣,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位太常有过吩咐,不允许各司衙在这事上拖后腿。

    很快,整理的心烦气躁的高疆,将手里的一本卷宗往身前一扔,抱怨起来:“说起来,太乐令在做什么?”让我们所有人都出马,整理卷宗几天,他就在衙门里坐着,也不出来,连看都不来看一眼,有些说不过去吧?”

    董绪眼睛一瞪:“慎言啊!”在衙门吏胥和差役边上,非议上官,这个事可不保险,他作为太乐丞,既然听到了,就不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只不过,他这边声音落下,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随后就见陈止走了过来。

    陈止一来,众人顿时肃容以对,不敢出言了,那高疆更是神色僵硬,眼睛里带有一丝惶恐,显然是担心自己刚才的话,被陈止听了去。

    陈止则微微一笑,取出两张纸来,召了董绪到跟前,交给了他。

    “这是?”董绪看着两张纸,面露疑惑。

    “我这几天,看了一下这卷藏,总结了一套分类收纳之法,记录在这张纸上,”陈止先抽出一张,递给董绪,又拿着第二张说道,“至于这一张,乃是那祭祀和献俘大典上的人员和布局,以及过程和注意事项,你拿过去,将唱班等人召集过来,让他们从明天就开始准备和演练吧。”

    “什么?”董绪不由瞪大了眼睛,看着手中的两张纸,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分类收纳之法,以及祭祀、献俘大典的演练事项?”

    他抬起头,看向陈止。

    “具体如何,你们探讨一下,将细节稍加完善,不过不用忙,先把今天该整理好的卷宗放好,再去探讨也不迟。”

    吩咐完这些,陈止转身就走,干净利落,但等到了门口,又停下脚步,转头说了一句:“这几天,我预计会有不少书院,提出一些琐碎之事,你们将他们的要求都收集起来,统一汇总,五天之后,我会着手根治洛阳书院之间的争执。”

    说完这一句,他才头也不回的走了。

    但是,陈止的人虽然走了,可他的话,却在董绪等人的心中余韵留存,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来一块巨石,荡漾起层层涟漪。

    “什么意思?陈太乐的意思,难道是说,他要根治洛阳书院的争执?”

    高疆看着其他人,询问起来,他觉得刚才似乎是自己听错了,等从其他人脸上的表情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摇摇头。

    “这种事,如何能够根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

    高疆将其他人的心声说了出来,不管是董绪、周傲、马选这样的从属官,还是单春就是负责卷中的吏胥,乃至那些过来帮衬的差役,此时都是一般心思。

    这种事,是不可能根治的!

    洛阳的诸多书院,他们的争执,有表面原因,有意气之争,有诸多考量,更有背后的利益和势力之争,只是表现形式为书院之间的争执罢了。

    可以说,这也是统治者上层控制的结果,将诸多矛盾,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出来,表现出来,防止发生更难以掌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首都治安的延伸,只不过如此一来,却让太乐令这样的官职受苦了。

    正因如此,要根治这种局面,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太乐令等官职,更多的时候,只是起到调解、缓解和拖延的作用,这也是这个官职新老替换迅速的原因。

    “兴许是年轻人的冲劲吧。”董绪在惊讶过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则点头同意,也都认为很有可能。

    根治是不可能根治的,但有些人却觉得可以根治,可以平息,然后被现实教做人。

    “若是真能根治,那朝廷反而不会同意,把书院之间的争执生生堵住,但矛盾却没有纾解,最后只能从其他方面爆发出来,问题可能更加严重,那就不光是学术之争、意气之争了,可能更加要命。”马选也有自己的看法,说出了关键。

    随后,他话锋一转:“不过,太乐令不是拿来了收纳之法,与接下来祭祀诸事的章程了么?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可否有用。”

    这话一说,也提醒了其他人,他们被陈止最后的一句话镇住,此时才会想到那两张纸,尤其是高疆,在陈止过来前还抱怨着,担心他那非议之言,被陈止听到,这时松了一口气,就又好奇起来。

    “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方法,又或者和那根治之说一样,只是凭空想象?”想着想着,他走了过去,从董绪手中接过一张,看了起来。

    其他人一边放慢了整理卷宗的速度,一边注意着二人表情,很快,他们就以外的发现,高疆和董绪的神色,都是越来越意外、惊愕。

    等二人先后放下那纸,朝着其他人看去,高疆等人已经围过去询问起来。

    “如何?”

    “此归类之法,看似简单,其实内蕴诸多玄妙,分门别类,各有标注,关键是相邻的归类之中,还有联系,不光是收纳的时候,就是查阅的时候,也会简单许多。”

    “有这么神奇?”周傲等人听得此言,都露出了意外之色,在看董绪,却见这位太乐丞看着微微吐了一口气,好像是心中的重担被卸下来了一样。

    “董君,如何?”马选询问起来,他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了一点端倪。

    董绪叹了口一口气,才道:“太乐令的这套章程,可谓周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算是我等想要查漏补缺,恐怕都找不出地方。”

    “有这么细致?”连高疆都表现出意外了,他手上拿着的那个归类收纳之法,虽然精妙,但最多就是让他惊讶,而且也只是小手段,但董绪提到的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诸君请看。”

    董绪也不啰嗦,将手上的纸展示出来,让几人围看。

    这看了几眼,众人就都沉默下来。

    刚刚,他们还烦恼着几件事,转脸陈止就将其中两件解决,而且出人意料。

    “光是这章程,就不是寻常人能写清楚的,至少得对这祭祀和献俘的事都很清楚,同时也对各个司衙的权职很清楚才对,但这位太乐令之前对太乐署的职权都不了解,难道就这几天,便都清晰了?”高疆面露疑惑。

    董绪则忍不住感慨道:“毕竟是名声在外,本事肯定还是有的。”

    莫名之间,他们忽然觉得,陈止刚才所说的根治之言,是否也会给他们一个意外?

    只不过,想到这背后的困难,他们又都收敛了心念,不敢将猜测说出来,毕竟这其中的意义,可是非同寻常。

    就在几人各自思量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就见一名刚才出去去卷宗的差役,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见了众人,就喊道:“不好了,有书院的人找上门来,说是要让太乐令给他们评评理!看那架势,不好相与!”

    众人闻言,心里咯噔一声。

    董绪叹了口气,说道:“终于还是来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 
“几位,请喝茶,咱们这的茶,都是好茶。”

    差役端上茶水,来到厅堂,将这煮好的茶,一一放在几张矮桌上。

    这厅堂之中坐有七人,但能清楚的看出来,这八人分属两边,一边三人,另一边四人。

    双方各居一边,彼此之间怒目而视,明显存有矛盾,仿佛一个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但碍于种种,不得不强行忍耐,不得发泄。

    不过,其中一人见那差役放下茶水,登时眉头一皱,就道:“你说这是好茶,那能说出此茶是何来历?有何典故?价值几许?”

    那差役放下了茶水,本来正要离开,但被这人一问,停下脚步,脸上去露出了为难和羞愧的神色,他毕竟只是一个打杂的,在平民中有些地位,但在这些士人老爷的眼里,哪里有什么本事,至于这茶水,他也只是知道太常府下几个衙门的茶叶,都是朝廷专门采购来的,然后分配各司,平时招待他人,那也是这番说辞,来彰显衙门权威,具体茶叶的来历,他如何能知?

    看着那人颇为不善的目光,这差役不由就急了,正准备如实说明,但不等他开口,就又有一人说话了。

    “孙特,你们守拙书院人,果然是气量狭小,连一小小差役都不放过,这人不过是说了几句客套话,也能被你抓着不放,看来你们这写文章的本事不大,没事找事的本事却不小啊。”

    这个出声的人,乃是四个人一方的,而开口质问差役的,则是那三个人的一方。

    那孙特听了这话,冷哼一声,说道:“卢仟,你何必要装好人,这次的事端,就是你在其中挑拨,当我看不出来?我这师弟和人饮酒作诗,兴致来了,所以要写下文章,称赞那醉仙楼的酒,结果就因为你一句话,让你的师弟出来挑衅,也要做文章,真当我看不出来其中猫腻?我们守拙书院的人,可不是任凭他人欺负的!”

    而卢仟笑道:“文章尔,心念书于纸上,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做文章,其他人就不能写了的,你书院管得是不是太宽了点?”

    孙特冷笑道:“好一个管的宽,传言果然未错,你们这南山书院果然是学全了纵横家的那一套,居然还妄称是儒家传承、陈侯指点,先贤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几位,几位,且不要冲动,不如等太乐令过来。”边上,本来坐在一边的高疆,此时不得不站起来劝阻了,他在这里坐着,是因为太乐署不能一个人都不在,只是这种事要是掺和进去,一个不小心,就后患无穷,只是刚才两边还坐着,他还能在旁边安静,现在眼瞅着又要吵起来,就不能装聋作哑了。

    但是,高疆到底不愿意自己担责,就给那个上茶水的差役使了个眼色,吩咐道:“赶紧去叫太乐令,还愣着干嘛?”然后又转头对两边人道:“还请诸位暂收怒气,太乐令马上就到。”

    他心里很清楚,其他人离开,是要和陈止商量一下应对方法,现在时间还不长,想必都没讨论出结果,但为了自己不至于陷入麻烦,暂时也顾不上许多了。

    眼瞅着这两边又要开始争执,那差役却借此脱身传来,赶紧告了一声罪,然后急急忙忙的就跑出去,准备把这边的情况通知后面的几位官老爷,只是他这边刚走出门,迎面就有一名同僚,急急忙忙的冲来,在这人的后面,还有几道大袖翩翩的身影,正在缓步走来。

    同一时间,在这太乐署后堂之中,陈止正听着面前的几人汇报情况,他坐在主位上,而太乐丞董绪在站在前面,马选、周傲居于后,正在叙述这次到来之人的情况。”

    “守拙书院与南山书院,都居于城北,乃是两家名声不低的书院,其实守拙书院乃是三十年前几位大儒讲学,最后发展而成,以文章立足,而南山书院据说为纵横传人,后研习儒家经学,传承甚久,如今在外堂的,正是这两家书院当代的杰出弟子,是因为文章的关系,起了冲突,先是找去其他司衙,知道太乐署再开,这才找了过来。”

    说完这个,他松了一口气。

    “董丞,看你的样子,是放下了一点负担啊。”陈止却笑着说着,让董绪等人错愕,跟着不等几人辩解,陈止就继续道:“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无非是担忧徐吉会报复,他被我撤了职,就引动家中势力,从太乐署的软肋下手,给我找麻烦的时候,也波及到你们,本来,按着你们的想法,这徐家当从音律等我不甚擅长的领域着手,却没想到这次找来,是因为文章,这无疑是我较为擅长的,所以当无意外,因此你们松了一口气。”

    “太乐,太乐,您误会了!”

    心里的想法,被陈止直接点明,董绪等人一时间方寸大乱,他们固然沉浸官场许久,但失意多时,这定力也就比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