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侄儿明白了。”唐资点点头,脸上没有恼怒,神色从容的点头。

    倒是那慕容,这时说道:“唐兄,我入城之时,见城外有兵营,问了左右才知道,是拓跋部的人马,不知道那拓跋郁律,今日会不会过来?”

    “你先前不是问过一边了么?”唐资笑了起来,“今日的邀请,并没有他,也没听说此人回来,据我了解,这拓跋郁律就要离开了,所以这几天都在城外的军营里,今日也没有入城。”

    “那就好。”慕容也不隐瞒,做出了坦然之色,“你也是知道的,我们鲜卑各部之间,也有不少龃龉,我和拓跋部的交情不深,就怕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坏了太守的兴致。”

    唐资笑而不语。

    慕容见势又道:“唐资兄弟,你的商贾之能,我等十分佩服,这次过来除了拜访陈太守,更是有心和你商谈一下,与我族再合作几次。”

    “这个等晚宴之后,你我再详谈吧。”唐资微微一笑,并未给出承诺。

    那慕容见状,表面不动声色,但心里却不由暗叹一声,同时略有些焦急。

    这人的名字,名叫慕容皝,乃是当今慕容鲜卑头领之子,不过与唐家之人的交往,用的却是化名,原因也很简单,慕容皝的这个名字,在中原腹地,知道和关心的人不多,但在这边疆地界,却几乎人人皆知,因为他已经被确定为下一任的慕容头领继承人了。

    不过,他之前所说的,去洛阳想要拜访陈止,却未能如愿,却不是在说谎,而是确有其事。

    这慕容皝正是前文中,和他的兄长慕容翰一同,在百家茶肆中与人交谈过的两人,化名燕赵之士,在洛阳停驻了几天,打算拜访陈止,结果正好碰上了事,传言陈止因张应之故,要有变故,最终没有成行,但他们打定了主意,陈止去往北疆为太守,早晚都能拜访。

    只是,他这次过来代郡,却不全是为了弥补之前在洛阳的遗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慕容鲜卑拉拢一二盟友。

    战争临近。

    不过,任何战争都不是说你今天要打,那就马上开始拼命的,在这之前往往伴随着众多的外交行动——

    敌对两方之间的交涉,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外交欺骗,还是外交休兵,又或者利用外交拖延时间,都是常用的伎俩。

    除此之外,这交战的双方,还会在正式的战争之前,与周围的相关势力取得联系,或者是拉拢为盟友,依仗其力,或者是商定条件,让他人保持中立,也有的是和对方的盟友进行接触,试图改变局势。

    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居于劣势,而袁绍与刘表之间有着默契,曹操便利用外交手段,等死了袁术,稳住了刘表,打压和收服了张绣,又将本来就相对袁绍少得多的兵马,分出一股,镇守于南边,随后才真正开始了官渡之战。

    否则的话,以曹操集团所在的地理位置,那一个四战之地的局面,这边刚一动手,后边就有人背刺,那谁都受不了。

    这样的事实,也使得不少人认识到,在一场战争开始之前,能通过外交努力,创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至少维持住局面不恶化,才是以弱胜强的前提。

    慕容鲜卑如今面临的局面,比之曹操当年,那可是要恶劣许多,如果按照实力而言,正在推动汉化的慕容鲜卑,在实力上比段部鲜卑、宇文鲜卑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强,和拓跋鲜卑相比,也是不逞多让,而且和拓跋鲜卑相比,不用受制于匈奴国。

    但问题是,这次要面临的局面,是其他几方联合起来,共同出兵!

    连镇守新汉北方、拥有庞大兵马的王浚,都有可能参与进来,这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王浚一旦加入,局势就要翻转,到了那个时候,周围的零星势力,难免就会跟进,说不定最后都要来占个便宜。

    为了避免这样的局势出现,才有了慕容皝的这次出面,而实际上,慕容鲜卑派出去的人,不止他一个,而且也不光来了代郡,几部慕容、两州大将军府,连带着还有周边的其他势力,都试着接触,而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是为了拉拢,有的是为了探查情报,也有的是为了稳住对方,乃至还有策反的。

    慕容皝作为继承人,他的任务也很艰巨,就是尽可能的阻止王浚的加入,为此甚至可以做出重大让步。

    只不过,这样的选择,无疑会让慕容鲜卑丧失自主性,不到最后的关头,慕容皝这位未来的慕容头领,肯定不会选择这样一步,于是就打着其他的主意,所以这次南下,他先让人去王浚那边通个气,自己却是隐瞒了身份,以化名来到唐家,又借助唐家的帮助,参加了陈止的这场晚宴。

    说话之间,几个人踏入了陈止的晚宴。

    这院子里的人其实不多,别看刚才来的人不少,一个接着一个的,但实际上也是这一会来的人太多,等唐家的一行人进来,放眼看过去,这才注意到,真正到了这里的,其实就是那几大家族的人。

    代郡的四大家族,加上强势的刘家,以及余下的三个较大的家族,合起来也就是八家,八家人的第二代子弟,带上一二三代青壮,合起来二三十人,在这个较大的院子里,也不显得拥挤。

    “来的人不多,但都是代郡真正有影响力的人。”唐资看了一圈,就吐出了这么一句,不动声色的瞥了慕容皝一眼,后者同样心中一动,看着院中人,若有所思。

    他从很多人的脸上,看出了隐隐的担忧之色。

    接下来,就是毫无意义的相互问候,这也是这种晚宴的保留节目了,只不过这次还多了唐资为众人引荐慕容皝的环节。

    不过,慕容皝本身就带着伪装,贴着假胡子,加上化名,也不担心被人认出来。

    只是突然之间多出了这么一个人,难免让人有些疑惑。

    “这唐家怎么回事?居然带了个鲜卑人过来,莫非是因为陈太守这边也有鲜卑人的关系?但听说今天的晚宴,那拓跋郁律也不来。”

    听过介绍,问候之后,郑家的郑盾和郑知两兄弟,又在角落交谈起来,发出疑问的,自然就是郑知了。

    郑盾则答道:“谁知道呢,不过这个鲜卑人估计不一般,今日的晚宴,太守特地交代了,是要请咱们几个大族,其他势力稍微弱一点的,都不在被请之列,结果唐家却敢带着这个鲜卑人过来,十有**是这人的身份不一般呐。”

    “有古怪!”郑知正在嘀咕,人群中忽然热闹起来,却是陈止终于露面了,他这位太守,是在场身份地位最高的,当然要压轴登场。

    他人一来,就有人摆上矮桌,让众人落座,摆上酒水。

    顿时就是一连串的奉承,说他如何如何辛苦,为民理政,又有不少人让他注意身体,不可太过操劳。

    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聚集在这里的,是陈止的一帮后辈、后生。

    陈止则是笑呵呵的回应,倒是也是其乐融融。

    说着说着,陈止坐在主席,对着众人举杯道:“府中简陋,可没有那酒宴之地的喜庆,没有舞女歌姬,不见百戏绯言,招待不周,诸位不要觉得怠慢。”

    众人赶紧回应起来。

    “这都是太守您爱民如子啊,为了民众,自己却这般朴素,实乃我辈楷模。”

    “可不是吗,正是如此啊。”

    “我等今日过来,本就不是要吃喝一番,而是要听从太守教诲。”

    说出这些话的,多数还是几家的二代子弟,但旁人听着却不觉得肉麻与恶心,显然是深谙此道,不以为意了。

    陈止笑而不语,与众人一饮而尽,然后让人奉上菜肴。

    这酒肉端上一张张矮桌,味道散开,让众人啧啧称奇,因为那味道着实香腾。

    “好香的味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菜?”慕容皝闻了一下,顿时食指大动,但还是坚持正襟危坐。

    这些菜肴,是按着陈止一直以来的食谱制作的,他的食谱那可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在香料、佐料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反复修改,又有夫人尝试,这才锤炼出来的,当然是味道别致了。

    在场的人里面,本就有好口舌之欲的,闻着味道就有些受不了了,但考虑到场合,没有立刻动筷子。

    “饭菜简陋,因屋子不大,只能在院中招待各位,希望各位不要介意。”陈止摆摆手,示意众人动筷。

    “正好赏月啊。”

    众人客气一句,迫不及待的开吃,随后这一个个的表情,顿时就精彩起来。

    “好吃!真是美味佳肴!”

    “香啊,这是何物所做?”

    “美味至极!”

    饭菜入口,众人就是一阵情不自禁的称赞。

    那唐资却是神色微变,心里暗道:这些人过来的时候,心里忐忑,不知陈止要说出什么,准备郑重对待的,结果只是吃了一口菜,气氛就变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文章,我要摸() 
这些人担心的是什么,唐资心知肚明,无非就是担心陈止会在酒宴上,提出什么事来,让他们难做。

    “这事其实挺有趣的,”找了个间隙,唐资来到唐典的边上,低语道:“之前,汪将军闹出了那么一出,让众人的心里担忧,迫切的想要知道陈太守是什么意思,可等到事到临头,真到了太守要表明态度的时候了,他们反而又担心、害怕起来,估计现在又不想让太守表明态度了,所以顺着这美食,开始称赞了。”

    说话的时候,这位唐家俊杰的目光,扫过周围几个矮桌,看着那一个个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啧啧称赞的人,微微摇头。

    唐典看了他一眼,也是轻轻摇头,然后嘱咐道:“先别想这些,今日咱们就是来参加晚宴的,最多是为慕容君引荐……”他看了一眼旁边正大快朵颐的慕容皝,“这情况咱们提前通报给太守了,他既然同意了,想来也有和慕容部联系的意思,除此之外,咱们都不要多问,太守怎么说,怎么听就行了。”

    唐资点点头,又坐了回去,露出了一副安然表情,拿起筷子吃了起来,那味道在嘴里萦绕,也让他不由的心中舒畅。

    “这等美味,真不知道是如何烹饪出来的,看来太守府的伙房里面,有能人啊!就算是中原腹地,这等美味,怕也不多见吧。”

    此时,这新汉的烹饪技术也算多样,因为自秦以来,国土广大,贯通四方,所以各种食物都能在疆域内流通,尤其是权贵世家阶级,更可以借助特权,享用美食。

    而随着铁器取代铜器,成为饮食器皿的主流,烹饪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在谈玄之风的影响下,士人阶层对食材原料的处理,越发看重,因此这口舌之欲,在新汉也有很大的发展。

    而代郡这边还有个特点,因为靠近草原,也就收到了塞外民族的影响,有着烤制肉类的习惯,并且渐渐传向中原腹地。

    这一时期,蒸、煮、煎、灸、炮、脍、脯、酱等等手法,越发丰富起来,同样也是士人追捧之事,所以对于美味佳肴,士人多不吝称赞。

    陈止家的伙夫,集成了陈止的方子,首重食油,为植物榨取,加上特殊的处理手法,再加上诸多佐料,方能成味。

    这样的美味,让众人一阵好吃,半晌都没人说话。

    等他们回过神来,看着陈止坐于上首,正笑看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心里重新想起今日过来的正事,那被美味所压下的思绪重新泛起。

    “诸位……”陈止见众人回神,再次开口。

    来了!

    与会众人登时一个激灵,以为陈止要就边军之事,发表看法了,顿时都停下动作,正襟危坐,但也有几人放下碗筷的时候,恋恋不舍。

    “朱君……”没想到陈止却忽然一转头,朝着朱家三人看了过去。

    朱家这次来的,是家主朱留的弟弟朱宪,跟着他的是两名侄子,其中就有当日前往屯兵军营的朱完。

    被陈止一点,那朱宪就停止了身子,冲着陈止拱拱手,道:“不知道太守有何吩咐?”

    “无需这么客气,”陈止摆摆手,然后微微前挥,身后的小书童陈物,就捧着一张卷轴走了过去,“贵府之前送了一幅字来,乃是朱太公的一篇文章,朱老太公上次就跟我提过,希望我能抄写一遍,长者之言,吾不敢耽搁,是以连夜写成,正好借着今日的机会,让你给朱太公捎过去。”

    抄写的文章?

    众人一听这个事,顿时都想到了之前的午宴上,三位太公出面的一幕,以及那位朱太公求字的事。

    向领导求字这种事,那是贯通古今的,其中隐藏着何种目的,众人心知肚明,却没有想到,陈止会在今日提起。

    或许是想要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