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马跑的飞快,在官道上疾驰,很快就看到了代县最外围的几个村镇。

    另一边,在代县城中,那郡守衙门里却无太守坐镇,陈止这位郡守居然来到了自家的那片工坊,在见过负责人李立之后,便将这李立的弟弟,那个颇有天分的李威叫到了工坊的一间厢房里面。

    这段时间以来,陈止指挥和调度代郡防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官府衙门中度过的,连自家宅院回去的都不勤快了,这工坊更是几乎未曾问津。

    不过,陈止的人不来,但对工坊的投入却半点也不含糊,更是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

    如今的陈氏工坊,已经从郑家的小作坊,发展成了占地诸多的连绵屋舍,这周围的院子、民居,几乎都被陈家买了下来,其中一部分被用作工坊,另一一部分,则是工匠、杂役睡觉和生活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城外的陈庄之中,也已经有一片崭新的工坊建设起来,据说未来城中工坊的大部分工作,都要转移过去。

    当然了,眼下城中工坊,依旧是代郡陈家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纸坊,如今更是成了代郡陈家的一大收入支柱,逐步显现出威力,若不是有战云笼罩和压制,恐怕早已经日进斗金了。

    不过,陈止今日过来,却不是为了询问纸坊,他将李威叫来之后,便询问了几句,得到了答复后,眉头微微皱起。

    “按着你的说法,那东西已经拼凑出来了?”

    李威年龄不大,平时性子也颇为跳脱,但面对陈止的时候,却拘谨而谨慎,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一会,才道:“按着您的指点,将马家所炼的几物拼接起来,又拉到咱们自己的铁铺中打造,勉强算是成了,可敲了几下之后,总觉得难以坚持几下。”

    “这便也就够了,本来就是临时所用,”陈止点点头,又道,“这余下的边角料也不要浪费,都一并拼上。”

    李威表示明白,随后顺势告辞。

    等人一走,陈止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赫然是当初抽签积攒下来的“如虎添翼机关图”。

    此图出自墨家签,共有两张,与《藏种图》、“寻方符”同时得到,但陈止一直留着,就是打算在关键时刻用上。

    这如虎添翼图,只要有个概念雏形,将大概的轮廓、概念写于纸上,防于密室三天,便可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图。

    此时,陈止看着上面那负责的结构,目光扫过几个相对独立的图形,最后两手一撕,居然直接将这图纸直接死得粉碎。

    这边纸屑被收拢起来,那边门外传来了陈举的声音,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

    “主上,当城有人来了,说是有要事要禀报。”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陈止在衙门的后院中见到了姜喜。

    面对代郡的实际统治者,姜喜不可避免的有些紧张和激动,以至于连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了。

    “不要心急,”陈止见状摆摆手,出言安抚,“我记得你叫姜喜吧,之前擒拿了可薄真部的两个头领,那个时候我就见过你意思。”

    “没想到太守您日理万机,还能记得小人!”姜喜听得此言,更是激动的满脸通红,只觉得心潮澎湃,自己这般小人物,居然能让陈止一直记着,莫名的,他觉得和陈止关系近了许多,紧张感消散了很多。

    见对方平静下来,陈止顺势就问道:“你说你见到了鲜卑人?”

    姜喜赶紧就把自己等人在林中看到的一幕说了一遍。

    “可能估算大概的人数?”陈止跟着又问了一句。

    姜喜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当时情况太危急,我等最后都光顾着隐藏,以至于对兵马反而有所疏忽,还望太守恕罪。”

    陈止摇摇头道:“你们并没有做错,斥候皆为我军精锐,要培养一个何等不易,保全自己才是上选,更何况你等还将消息带回来了,若是一时冲动,不光自己性命不保,这消息我等也无从得知啊,因此你们无罪有功!”

    姜喜听到这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止随后就道:“你这一路奔波颇为辛苦,之前探查敌情更是疲劳,先下去休养一下,之后若还要知道细节,我再召唤于你。”

    “多谢太守关心!”姜喜听得此言,只觉得陈止真是平易近人、爱民如子,心情激荡中告退离去。

    陈止跟着眯起眼睛。

    “这是要突袭代县?段文鸯倒是颇有气魄,但同样也是我的机会!”

    念头落下,他立刻叫来陈举,让他将城中官员尽数都给叫来,随后又喊了冉瞻过来,让他出面,带人将城中各大世家的长者、话事人和杰出子弟,都“请”来衙门。

    ………………

    啪嗒!啪嗒!啪嗒!

    泥泞的道路上,马蹄落在上面,不断发出声响。

    离开了密林的鲜卑人兵马,终于来到了平坦的大道上,经过短暂的修整之后,缓缓前行。

    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是直属于段文鸯的嫡系兵马,一个个兵强马壮,精气神十足,连他们胯下的马匹,都显得神采奕奕,明显是经过精心喂养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段部鲜卑自从跟随了王浚之后,就着重发展骑兵,对马匹的喂养、马粮的挑选格外重视,而这次段文鸯出征,与那汪荃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又从他的手上得到了上好的草料,所以尽管一路上为了奔袭,加快了步伐,却依旧没有耽搁对马匹的照料。

    好不夸张的说,在这次的征途上,很多被强行裹挟而来的小部族,他们的战士吃的,都未必赶得上这些段部骏马!

    而这些骑兵同样对得起这般对待,尤其是其中的三千骑,更是嫡系中的嫡系,在段文鸯的带领下,可以说是南征北战,尤其是追随王浚以来,随同他前后几次进出中原,先是平定了河北流民,又攻击过羯人匪军,甚至于匈奴骑兵都交手过几次。

    经过了这么多激战下来,就算没有被锤炼成精锐之师,但丰富的经验加持下,也要远远超出其他兵马的战力。

    更不要说,为了维持这支骑兵,段文鸯连同段部鲜卑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然后以这般人马出征、劫掠,以此反哺。

    段文鸯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这支骑兵的最前面,抬头挺胸,仿佛与这三千人融为一体,散发出一股难言的凶悍气息。

    和这打头阵的骑兵比起来,两侧、两翼的兵马可就逊色太多了,他们不光是精气神比不上,一个个神色疲惫,更有不少人垂头丧气,乃至有些走起路来还打摆子,就连衣着上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可以称之为衣衫褴褛了,若不是跟随大军出征,还隐隐有着阵型、队形,怕是要被人当做是乞丐了。

    这些无疑就是一路上被强行征用的小族之人了,这群人本来因为鲜卑内战四散奔逃,大部分都是鲜卑部落,也有其他的小族,一个个人数都不多,但聚集在一起就颇为可观了。

    这次汪荃堵路,让段文鸯只能带进来一半不到的人马,但他还是果断的将这些杂牌军一并选中,其中自有考量,既要避免自己力量的太多消耗,又要防止这些被他拉来的小族之人重新四散,影响了自己的计划。

    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些人是非常理想的炮灰,用来试探、攻城,再合适不过了。

    残酷的攻城战,攻城一方哪怕最后获胜,往往也要付出巨大代价,段文鸯当然舍不得派出自己的嫡系兵马,连自家部族的从属军都不想消耗太多。

    哒哒哒!

    突然,前面一阵马蹄声响起,而后一名身子略微瘦小,但看上去颇为精明的青年策马而来,离着段文鸯很远就勒住缰绳,说道:“豪帅,咱们距离那代县,还有半天路程!我已派人将来往车辆、行人都控制起来了。”

    “好小子!干得漂亮!”段文鸯点了点头,对面的这个青年,算是他的同族,名叫段闽,两人关系亲近,为他的左膀右臂,别看个头不高,但作战勇猛。

    另一边,边上的郑如却忍不住道:“将军,几日急行,穿林过河,兵将马匹难免疲惫,这半日路程不远也不近,又有兵将控制过往之人,何不让大军修整一番,养精蓄锐,再攻代县?”

    段文鸯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摇摇头道:“兵贵神速,好不容易抵达此处,就是要杀陈止一个措手不及,岂能在跟前半途而废?段闵,传我军令,即刻进军!”

    郑如的脸色一变,轻轻摇头,隐隐猜出这位将军之所以这般急躁,恐怕也和当下鲜卑各部的局势有关,真是难以劝阻了。

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 
就在段文鸯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代县县城冲杀过去的时候,在代郡的边界,与范阳郡交界的地方,同样驻扎着一支大军。

    不过,这一支兵马比起段文鸯的人马来说,在构成上就有着根本性的差别,那段文鸯的兵马是骑兵多过步卒,而这一路大军却是步卒为主,骑兵为辅。

    “王君,大将军将你也派过来了,这下可是万无一失了!”此时,在那军中大营,一名体格健硕的将领,全身甲胄,大马金刀的坐着,正在招呼面前的那名文士。

    这文士正是王浚的心腹谋主王赶,而在他的对面坐着的,就是王浚手下的大将之一,号称夺军的中郎将阮豹。

    这阮豹乃是和王昌齐名的将领,那王昌之前领兵围困棘城,虽然未能尽功,但他所率领的只是少部分先锋,可以和其他三方分庭抗衡,除了王浚这个后台之外,也是靠着自己实打实的战功。

    阮豹与他齐名,这本领也不言而喻。

    不过,看着那端坐位子上的阮豹,王赶却知道对方心里其实有着担心,所以才摆出了这样的阵势——

    王赶作为王浚的特派员、代表人物过来,于情于理都该受到热情的招待,只不过阮豹看起来是招待的十分到位,不光是亲自出帐迎接,更是将手下一干将领都召集起来,可一进大营,这情况就陡然变化,阮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而那些将领则是分列两边,将王赶围在中间,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

    光是看这个架势、感受着里面的气氛,不知道还以为是要审问王赶。

    “将军,我这次过来,大将军说的非常清楚,就是来辅佐将军的,那陈止毕竟有些背景,还是得注意一些的,大将军素知阮将军你骁勇善战,怕你打着顺手,将那陈止损伤太过,这事后和中原那些家族交涉起来,就有麻烦了。”王赶这一开口,对面阮豹的表情就松弛下来。

    这位中郎将哈哈一笑,知道心思被王赶看破了,也不避讳,直接说道:“王先生你莫要怪罪,我是兵家之人,平时和弟兄们那真是闲散惯了,再加上之前出兵,也曾碰上几个仗着大将军之名,就以监军自处,在营中胡作非为,这也就罢了,怕就怕他们胡乱指挥,这打仗最忌讳什么?还不就是军令不统,政出两门嘛!”

    不错,他之所以摆出这样的阵仗,就是担心王浚派王赶过来,是要将自己的权柄分出一部分,由王赶来监军,身旁多一个指手画脚的人,但凡有点威严的将领,都不会心甘情愿。

    但王赶的一番话,无疑表明了态度,直说就是来辅佐的,而且是挡着诸多麾下将领的面说出这话,就是板上钉钉了,事后想要再变,阮豹也有话拿捏。

    阮豹跟着又道:“王先生还请上座……”他终于让人备下座椅,亲自上前,口中说着,“其实我这心里也担心着呢,之前太守派我去追击那匈奴贼子,结果对方狡猾,畏惧我军威势,几次挣脱,最终难逃,我实在是有负所托,心中惭愧,难免就多想了一些。”

    “将军此言差矣,”王赶摇摇头道:“若非将军围剿得利,那匈奴又岂会望风而逃,更是在慌不择路之下,直接跑去了那冀州,与匈奴本部切断了联系,此取死之道也,若非将军,如何可为?”

    阮豹一听,心中满意,哈哈大笑,但心里却也清楚,这是王赶在给自己贴金呢。

    不光阮豹清楚,王赶心中也有数,那匈奴兵马为何离开,根本就和阮豹的追击无关,不仅如此,阮豹在追赶匈奴兵马的时候,还有几次中了对方的埋伏和计谋,不仅一无所获,更是损兵折将,这样的结果,也难怪他会担心王浚派人来将自己架空。

    事实上,王浚对此确实不满,只是眼下还不是追究的时候,派王赶过来的一个原因,也是本着使功不如使过,这阮豹自己也清楚利害关系,想要让王浚满意,在攻伐和镇压陈止的时候,就不得不拼劲全力。

    “有关这代郡陈止,王先生可有什么计策要教授给我?”不等王赶提起来,阮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