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只要陈家愿意,我们张家就是你们的朋友。”

    陈永听着,不置可否,只是深深看了对方一眼,随后拱手离开。

    等他到了牛车上,才冷笑一声:“小辈争执?若真是小辈争执,那就好了!说到底还是马政,还是利益啊!为此连我的儿子都不放过!还能指望我与你们和解?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守一已经大胜!”

    想着最近通过特殊渠道传递过来的消息,陈永的冷笑中多了一丝狠辣之色。

    “你们既然要害我陈氏,却也不知道我陈家下一辈中,已经出了一位人物!”

    如今陈家的局面当真十分不利,就在刚才,在御前书房中,那位执政的广汉王,就拿着代郡战事,很是数落了陈永一番,说陈止有些不顾大局,话中隐隐有要裁撤几个陈家人的意思,甚至连陈永都好像十分危险。

    面对那样的情况,陈永都没有当众把消息说出来,自然有多方面的考虑,除了要出奇制胜之外,更是因为那战绩太过惊人,所以陈永怀疑陈止也学了边疆的那套陋习,虚报战功了。

    他还为此感慨了几天,说是环境果然会影响人。

    不过,因为是通过家族渠道传来的消息,所以虽然不信陈止报出的实际灭敌数字,但他还是相信,陈止取得了一次大胜,甚至逼退了阮豹——

    至于说差点抓住阮豹的这个说法,也一并被归结为虚报战功了,毕竟隔着几个州,根本无法验证。

    当然了,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朝廷的正规渠道上,消息都还没传过来,他陈家就先得到了,旁人若问起来,多少是个麻烦。

    “就等着朝廷得到消息之后,我再出面造势,看看能否真的为他争取到一个足够的位子,最起码……”

    他的眼睛里闪过希冀之色。

    “最起码,他击败了阮豹的兵马,至少在兵家层面上,是有资格和王浚掰掰手腕,只要造作得当,就算他实际杀敌、俘虏的人数不多,也是可以宣扬一番,弄少成多的。”

    带着这样的念头,陈永回到了府上。

    “父亲,您回来了。”

    迎面,一名男子便冲了过来,这人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

    “听说广汉王因为北边的事,斥责了您?”

    这人陈永的儿子陈选,最近也已在朝中任职,为御史台的一员,算是陈永的一个帮手,最近也开始接触陈家一些主要事物了。

    “这不算多大的是,”陈永摆摆手,“等守一的战绩公布出来,这些人都要闭嘴,对了,守一特地交代的,收集鸽种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消息已经传到各地了,搜集的也差不多了,因为之前战乱的关系,未能送过去,现在第一批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走的是哪条线?”陈永忽然问道。

    陈选叹了口气,才道:“走的是并州匈奴那边的商路,如今冀州实在太过凶险了,无论是江都王,还是那石勒都对沿途的商队剥削太重,实在不能走啊,而且流民众多,毫无保证可言,至于海陆,还要在幽州靠岸,那边的人现在对咱们陈家的商队盘查甚严。”

    “不错,选这条路是正确的。”陈永点点头,跟着也叹息起来,“真是没想到,如今在大汉的土地上,我们自家的车队想要行走反而不安全了,倒是那匈奴蛮族的地界,还能有宁静,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如果放在古代,都要有人喊出来治乱颠倒之说了!”

    陈选在旁边听着,不敢打扰自己的父亲,等陈永感慨完了,他才小心说道:“最近来家中拜访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可不是好兆头。”

    “这只是正常反应,以后你就会习惯了,”陈永嗤之以鼻,“不过是一些怕事的人,担心牵扯自身罢了,过些日子他们又该上门了。”

    几句话之后,陈选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这时,陈永忽然压低了声音,小声的问道:“陈迭还没有消息传来了么?”

    一听这话,陈选的情绪也低落下去,他摇了摇头。

    旋即,陈永叹息一声,显得苍老了几分。

    他的儿子陈迭,因喜兵家,主动投军,朝廷兵马平叛蜀地,就有陈迭领的一堆兵马,结果因为一次战役,救援不力,从此了无音讯,已经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了。

    ………………

    “那老家伙,儿子都死在蜀地了,结果还不认命,居然还不肯服软!”

    同一时间,在京城张府,张家公子张央,迎接自己的父亲张应,这父子二人到了堂屋坐下,就听张央抱怨起来。

    这位张央,正是之前在陈家为难过陈氏的那位,因陈止的名声传来,最终面皮扫地,并因此恼怒陈家与陈止,算是张应后来针对陈止的一个契机。

    不过,单纯的小辈争斗,不可能让两个家族敌对,两边真正的矛盾,其实还是利益。

    “他不愿意交出来是很正常的,”张应倒是笑了起来,“毕竟这几年四边不靖,对马匹的需求很大,几大马场那是多大的油水?真要是掌控好了,就是兴旺家族的根基,陈永这么大的年龄,也是没几年好活了,肯定就想着强大家族。”

    “那怎么办?”张央皱起眉头,“不是说那个陈止在北地得胜么?那王浚也真是没用,好大名头,拿不下一个陈止!”

    “这有什么?”张应反而笑了起来,“他陈止已经自掘坟墓而不自知,就连陈永那老家伙,都不知道,今日在皇上和广汉王跟前,他错失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 
“什么好机会?”张央顿时来了兴趣,看着自己的父亲,询问起来。

    张应沉吟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你如今也进了都城,以后往来接触的,也都会是有身份的人,这些事也该了解一下。”

    说完这些,他便跟着提及了御前书房的些许细节,但大概的局面还是略过不提,最后说道:“如果广汉王在训斥陈家的时候,那陈永就直接将手上的情报合盘端出,或许还能改变局势,可惜啊,他顾虑太多,因而没有说起,这就是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以后必然追悔莫及。”

    “这有什么好顾忌的?”张央有些不理解,但跟着又觉得,自己得表现出一定的分析能力,于是急忙思考,在父亲开口之前,当先说道:“我明白了,是这老儿没得到消息,所以根本无从说起。”

    “我们都能得到消息,何况他陈永?”张应摇摇头,眼睛里流露出些许失望,“陈止恐怕在第一时间,就把消息给送来了,不会像咱们这样,还得靠着沿途的传驿透露。”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可不比后世,想要传得快速,就得有自己的渠道,陈家因有陈永为太常,在马政上先天占有优势,慢慢建立起一部分通商渠道了,而张家过去在马政上占有不少比例,但因被上面顾忌,所以打压下去,这些渠道被几家瓜分,反而对边疆消息的传递,不那么熟路了,所以要靠着沿途的传驿来通讯。

    但张家多少是有自己的商队的,因而得到消息的时候,还是比朝廷快上那么一些。

    “那既然他知道,为什么不说?”张央这次是真的不解了,“换成是我的话,有这么一个功劳,那肯定要先宣扬出去,就算没有,也能造成一定影响,反正也没有正经的官文,都是传言,有人追究,也好推脱。”

    “这是因为你是张家子弟,”张应听着儿子的话,倒是笑了起来,“咱们张家,可是从昭烈帝那时候,不,是在昭烈帝当政之前,便是江左望族,些许流言蜚语,根本没人敢追究,但陈家可不同了,不说别人,你说咱们张家,能放任不管么?”

    “原来如此,”张央先是点点头,跟着又皱起眉来,“也不对的啊,根据咱们家得到的消息,那陈止的战功,是真的,并不是无中生有,那陈家老头有什么好顾忌的?”

    “他顾忌的,是陈止报上来的数字不对……”说话间,张应吩咐人去自己的书房,拿了一封信来,扔给张央,“自己看看再说。”

    “好家伙?斩杀成千、俘虏近万,好大的口气,这吹得也太没边了,当收信的人都是傻子么?这都会信?陈止这作假的功夫不行啊!”

    “陈止的本事是有的,所以他这次歼灭的敌人,肯定是为数不少!”张应眯起眼睛,眼底闪烁着寒芒,“所以当他根据边疆习惯,把灭敌数字按照十倍的标准,通报给朝廷的时候,就得到了这个荒谬的结果!”

    “确实太过荒谬了!”张央哈哈大笑起来,“他这简直是自掘坟墓一般啊,这般数目的战报,在朝堂上只能引人发笑。”

    不过,说着说着,他的脸色忽然有了变化。

    “怎么?你想到了什么?”张应注意到儿子的脸色,笑着问道。

    张央就道:“那陈止可不会什么糊涂人,孩儿观他过去行事,不像是这么鲁莽的人。”

    张央还是笑道:“你过去一提到陈止的名字,都是恨得咬牙切齿,没有一句话好话,现在反而称赞他起来了?”

    张央知道自己的表现,让父亲有所改观,于是违心说道:“陈止这人虽然可恶,但本事在那里,也就是这样的人,才配成为我的对手。”

    “你能将陈止看做对手,确实是长进了,”张应点点头,“虽说我不喜欢这个人,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他这个年龄,不说是同辈了,就算是上一辈的人,又有几个人比的上他?不过,你也不用将他看的太过无所不懂,这人皆有其局限,陈止的局限也在于此,他目前的情况并不好,代郡隐隐是四战之地,匈奴也好、鲜卑也罢,连同那上司王浚,对他都明显是敌对的,这种情况下,他要自保,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外力,是世家和朝廷!”

    “我明白了!”张央眼中一亮,“我听说,他用通典为诱饵,将南边几个世家的人都引了过去,还求助各家,召集这些家族的武丁过去帮忙,显然是想要借此来攀亲沾故,同样的他这这一封战报,也是有着类似的目的,是要获得朝廷的支持!”

    “他至少需要朝廷在道义上支持他,但能够打动朝廷的,就是战功,”张应忽然笑道,“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为父前阵子推动的,说是要让他陈止为幽州刺史!”

    一听这话,张央的脸色就不好了,当他第一次听到这个事的时候,可是好一阵不快,但旋即就眼中一亮,问道:“父亲,您不是真心想要让他成为刺史的吧?”

    “我当时是有这个打算的,”张应注意到儿子的表情变化,摆摆手,“别激动,你如果不该掉这个沉不住气的习惯,以后是要吃亏的,我当时借此和陈家交善,算是作为一种交换,只不过现在情况变化,这个想法已经不存在了,我也不会真的去推动,不过,如果陈止因此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那对他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

    他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正色道:“你必须学会自己判断事情,我知道你痛恨陈止,但也畏惧此人,所以得到了他的消息,总会将其人想的太过,可你也得结合手上的情报,做出判断,然后果断行事,这世上的很多事,就坏在一个犹豫上,也许你等上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情报,知道代郡到底是个什么局面,可那时候机会就错过了,就好像这一次的陈永!”

    张央一听,赶紧正色站好,一脸受教之色,连连点头。

    张应看了,又笑道:“你不用这样,也许他陈止这次就是个空城计,就是要让咱们想太多,错过这次机会,不过他不会想到,就算为父不出马,也有人要找他询问!”

    “什么人?”张央登时就来了兴趣。

    张应却笑着摇头,只是道:“你很快就会知道了,其实现在,除了朝廷、宫中,基本上几大家族都知道代郡那封报捷的奏折了,所以都有了行动。”

    第二日,当太仆陈永上朝的时候,便见那位御史庾亮,忽然出列,说起了代郡兵事,顿感不妙。

    果然,接下来就是兵部递交奏折,那位皇帝看了之后,倒是满脸欢喜,拿着上面的战绩,对在场的文武百官炫耀。

    “如何?陈卿此功,可谓惊人!这般战功,之前攻伐匈奴的时候,朕也没见过如此战绩!”

    年轻的皇帝在龙椅上欢欣鼓舞,仿佛取得了大胜的人是他一样!

    “诸位爱卿,这般功劳要如何赏赐?能否封爵?”

    听着皇帝的话,越发有些不对,坐在下首的广汉王轻轻咳嗽一声,正要说话,便见群臣之中,忽有一人站出来。

    此人乃是田曹尚书展期。

    “回禀圣上、太师,这般战功,自宣武定北以来,这般战功便十分罕见,若查明属实,当然该予以嘉奖,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