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如小道长所料。”

    李始感慨着,就要告辞。

    张玄却道:“李君,我之前与陈府君说的那些话,并不是刻意为了挑拨,而是师门观感。”

    李始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知道这话与其说是说给自己听得,不如说是希望自己说给李雄的。

    他点点头,这才离去。

    等人一走,张玄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册文书,渐渐眯起眼睛。

    “那位府君,若真是明知故作,那目的何在?莫非是想要从我等身上得到什么?莫非”

    在他的种种猜测中,夜幕终于降临,整个城池也热闹起来。

    由于这次晚宴涉猎之人众多,而且三教九流几乎都被通报,还关系着这些天来,从代郡各处,乃至郡外、州外赶来的一些个人,因而所需之地很大,城中最有名的几座酒楼、茶肆,都难以应付的过来。

    在这个时候,唐家主动出来,贡献出自家的一座宅院,让陈止来举办这次的晚宴。

    这个决定,约莫在陈止传出消息的当天,就被唐家定了下来,不过真正朝外面公布,却是在三天之前,只是这个准备工作,却提前几天进行,将这宅院内外的屋舍打扫、修整、拆除,连邻近的几条街,都被暂时封闭,进行修整。

    几日以来,倒也有不少人过来探查,想要一睹此地真容,却都被负责守卫的武丁、护卫驱开了,因而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晓。

    “一次晚宴,为何要搞得这般神秘?”

    在前往唐家宅院的途中,那重新和陆建等人打成一片的顾恩,还忍不住抱怨了一声,期待着得到同伴、好友的附和,没想到这话一说完,其他人却都没有做声。

    怎么回事?

    看着自己的好友陆建,也和张景生等人一样,对这番抱怨没有半点回应,甚至眉宇之间的神色,分明是对那位陈府君已经有些推崇了。

    也不知道那陈止,在这期间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不过是胜了几场而已,现在还高出了通典大散的事,他们家中,肯定也有不满吧。

    正当顾恩盘算着,等会如何说辞的时候,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举行晚宴的唐宅前面的一条街。

    远远看去,街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看打扮,多数还是世家之人,却都被几个帷幕拦住。

    那帷幕遮盖街口,阻隔脚步,让人难以前行。

    “怎么回事?都这时候了,居然还封闭着,不让进去?”顾恩顿时皱起眉头,刚说了两句,就见前面的帷幕落下,随后露出了一条灯火通明的道路,光芒四射!

    看着其中景象,顾恩瞬间失声,瞳孔放大。

第七百一十五章 长街灯火书明字() 
“这是?”

    张景生、陆建、王快、罗央等人,看着那展现在众人面前的街道,也是一个个愣在原地。

    不只是他们几人,原本因为被阻挡在街道口,有些烦躁的人群,很多人都在和那负责维持秩序的武丁、护卫在交谈,甚至还有人语气不善,因而现场显得闹哄哄的。

    可在帷幕被拉下来之后,这些人也瞬间安静下来。

    他们的面孔,被阵阵火光照映着,透露出惊异之色。

    就见自街口往里面,一盏盏纸糊的灯笼,依次排开,被悬挂于屋檐之下,放眼望去,灯火重重叠叠,不断向前蔓延出去,蜿蜒起伏,好像是一条长龙!

    那灯笼中的火光,不断的投射出来,一盏一盏距离本就不远,灯火彼此交相辉映,更显美妙,将这一条街都衬托的光辉灿烂起来!

    “这是何等美妙的景象!”

    下一刻,人群中就有人高声称赞起来,随后便不由自主的往前走去。

    连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武丁,都被这一条街道上的灯火景象所迷,愣在原地,差点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可等着身边的人群一动,顿时形成了人流,发出诸多声响,一下子就让他们醒悟过来,随即过去阻挡。

    可人群中马上就爆发出不满情绪——

    “刚才是帷幕未开,不让我等进入还有情可原,现在这个时候了,还阻止我们?”

    这话让那些武丁回过神来,想到了之前上司的嘱托,马上就表明了态度:“不要误会,我等只是维持秩序,请诸位能按着顺序,缓慢游览,切不可一拥而上,防止发生意外。”

    “这种事,还用你们来提醒?”

    “就是,就是,速速让开!”

    “赶紧进去游逛,这般景象,还是我生平仅见!”

    伴随着生生抱怨,沸腾的人群,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和好奇,呼呼啦啦的就从武丁们的身边穿过去。

    这时候人心齐,几个武丁就算是结成阵势,也阻挡不了,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过去。

    人群中也包括了张景生一行人,他们几个半是自愿、半是被迫的被人半推着,朝着那灯火通明的接到走了过去。

    看着那一盏盏的灯火,便是顾恩也忍不住说道:“那位府君还真是有心,这过去祈佛的手段,居然被他拿到了这里来。”

    “这便是洛阳曾经昙花一现的灯会吧?”王快则饶有兴趣的看着周围景象,“不过,那次灯会也只是因为佛门高僧讲法,又有圣上下令,这才成型,而且论局面,恐怕不能与今日相提并论啊,除此之外,听说蜀地也有类似风俗,但我却未曾亲眼见过。”

    尽管只是粗略一看,但这放眼望去,一整条街道的两侧,都是垂挂起来的灯笼,一直延伸到尽头,想来是直达那座唐家宅子的。

    不仅如此,这沿途还有许多岔路口,可看过去,一样能看得出来,这路口里面一样是灯火通明,显然也挂起了灯笼。

    罗央也在旁边说着:“咱们这个街口,只是通往晚宴地点的一处,而这次为了修整,可是将周围的七八个路口都尽数封锁起来,不让旁人步入,本来我还奇怪,不就是个晚宴么,至于搞得这么神秘吗,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手,其实是大手笔啊!更难得是,府君能想到这般手段。”陆建同样也在四处张望,尤其是看到那灯笼上的淡淡墨迹后,更是心中一动,有所感悟,这边刚说完,就马上迈步走了过去。

    其他人注意到了他的动向,同样凝神看过去,顿时发现了端倪。

    与此同时,人群中又有人喊道:“这些灯笼上,还有字呢!”

    不少有心人一听到这个话,立刻就有所猜测,登时凑上前去,表情各异,有的严肃、有的郑重、有的好奇,更有兴奋的。

    ………………

    “属下不得不说,府君这一手,当真是绝妙!”

    与此同时,在那唐家宅子之中,陈止与几位心腹,以及诸多官府中的部下,已经等候在院子中,准备迎接前来的宾客,而那周傲则在夸赞着,神情放松。

    其他的诸多官僚、吏胥也显得从容许多。

    今日与陈止同至此处,他们却不是以官府中人的身份,而是用着私人身份,或者是陈止的友人,或者是代郡的世家代表,算是放得开的。

    当然了,一个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陈止的吩咐,让他们都随意些。

    当然,这个随意更多的只是表面上的随意,这边周傲开始夸赞,那边其他人就纷纷跟进,一个个都对陈止今日的布局赞不绝口。

    陈止则是摇摇头,解释了几句。

    实际上,他的这些身边从属,也是今日早间才知道的大概布局,在没有见过实物之前,还将信将疑,等夜幕降临,灯火点上,他们从唐家宅子往四面看去,顿时叹为观止。

    可陈止却很清楚,别说是现在,就是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一两千年后,这种灯火连绵的景象,依旧可以触动人心。

    而当下这个时候,所谓的灯会、灯展,可还不常见,在很多地方更无习俗,有限的几次,还都局限在达官显贵的层面上,真正的灯会,甚至还要等几百年后的隋唐之际,才会逐步拓展开来。

    当下这个局面,莫说是普通人,就是这些世家出身的,见了这个景象,那也是大开眼界!

    更不要说,眼下就算有一二世家,曾经见识过灯会,那也只是见过小范围的,顶天不过是局限在一座宫殿之中,哪里有陈止这样,直接拿出几条街,布置众多人手,用人力生生砸出了一个明亮夜晚!

    “这也是当下战俘众多,还有不少人没有分配出去,不然的话,除非动用武丁,不然还真不好这么快就布置出来。”

    从陈止的本心上而言,这次晚宴的目标很多,但却和家国之事关系不大,因而是不太想投入武丁人手的,武丁在他的计划中,就是精兵的种子,不该太过参与这种面子工程。

    这边想着,门外已经传来声响,却是最早一批的客人来了。

    陈止马上停下思路,带着人主动迎接上去。

    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今日身为地主,那是要尽礼仪的。

    “真是期待这些客人说一说,对今日的灯会,有何看法。”后面,周傲一边走,一边兴奋低语。

第七百一十六章 灯笼上的百家() 
“这些纸灯笼的表面,都还有字。”

    与此同时,在唐家宅子之外,因为灯会的关系,那气氛越发的热闹起来。

    要知道,此时的代县城,其中人口众多,因而这影响也就随之变大。

    本来,这县城的人口是称不上多的,但因为陈止之前的宣传,令周边郡县的人都聚拢了过来。

    这些能够被吸引过来的人,都是为了那通典总纲的关系过来,大部分都是识文断字的,更是对人文典籍有着一定的渴求,当然也对奇闻异事有着憧憬。

    这样的情况下,一发现这一条条街道上的景象,难免就被激发出文人情怀,本身就生出种种念想,旋即发现了那灯笼上表面的文字,立刻就感兴趣起来,纷纷凑了过去。

    “是一段有些熟悉的文字,这一句好像是在谈及上古三代。”

    “我这边的灯笼上说的是法术势,这是法家的内容。”

    “我面前的这一盏灯笼上描述的却是张仪苏秦之说,为纵横家语句!”

    “上善若水,其意玄虚,此乃道家之学!”

    “道家之学?我这里好像也是,你们来看看。”

    “哈哈哈哈!李兄啊,你这可是搞错了,你这句话看似是在描述自然大宗,其实是神仙之道,你这个是道门、道教,也就是五斗米啊!”

    “你你这不是胡说么,如何能够看得出来?”

    “这边灯笼上的一句话,就足以解释了,你看这上面写着呢,‘极言、勤求等,皆有其意等’,可不就是在说道家之道与神仙家之道?”

    却说这些人一发现那灯笼上的文字之后,就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迫不及待的就看了起来,随后又争先恐后的分析其上言论,是哪家学问。

    如此情景,看的那张景生等人一阵咂舌,他们能够感觉得到,这些人原本只是有心过来看热闹,但观了灯盏上的文字之后,却立刻就沉浸其中,仿佛参与了这次晚宴。

    “这群人,基本上都是进不了晚宴府中的。”陆建看了一圈,便低声言语,“他们多数是这些天来城中领取通典总纲的人。”

    “难怪啊,”罗央一听,却马上明白过来,“我说这些人怎么这般不知道收敛,看到了一句话,恨不得告诉全天下,自己懂其中的意思,又忍不住要说出那些文章语句的来历、出处,这分明就是底蕴不足,有意显摆啊,毕竟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想要透露出什么。”

    “这话,你罗兄可没有什么资格说啊,”王快打趣了一句,得了罗央的恼怒目光,又转而说道:“不过,这些灯盏上的文字语句,当真包罗万象,只是我这一会看到的几句,就分别出自多部典籍,更分列百家,这要写出来,可是个不小的工程,就算是宫中要做,也得清楚许多大师、宗师吧,真不知府君是如何在几日之内做好准备的,又或者,这次晚宴早就定下来了?”

    “恐怕和你想的不太一样,”张景生摇摇头,指了指身前的一盏灯笼,“你仔细看看这上面的字。”

    “怎么了?”王快和其他人都有些疑惑,凑近去看了一眼,那罗央更是直接读出了上面所写的语句——

    “盖经字之义,取象治丝。纵丝为轻,横丝为纬;引伸之则为组织之义。”

    念完之后,这位罗侯之子反而挠了挠头,迷惑道:“这是什么意思?”

    陆建看了一会,说道:“此话我未在其他典籍上见过,但听其之意,似乎是在解释,什么是‘经’。”

    王快看了一眼,点头同意,跟着又指着边上的几个灯笼说道:“这几个灯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