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挡欢ㄒ蚕牖汉凸叵怠!

    又有人分析道:“恐怕还不止如此,冀州也是大州,虽然不能喝南边那些州相比,但人口也不少了,王浚现在平定了幽州和平州,又不敢动咱们的主意,把心思转移到南边,也是顺理成章的。”

    “不是说,那个江都王很有可能邀请了他么?说不定,此人就是应邀出兵,大单于,他要是引兵南下,幽州必然空虚,咱们是不是趁虚而入?”

    说着说着,众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坐在主座上的慕容廆身上。

    和大半年之前相比,此时的慕容廆显得更加威严、庄重,他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任凭面前几个家族代表们交谈、谈论,但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他才是真正掌握局面和节奏的那个人。

    能不能出兵,何时出兵,往哪个方向出兵,都要由这位慕容之主来决定!

    这种事,在鲜卑部族中其实并不常见,哪怕慕容部推崇汉化多年,但一些传统却依旧难以完全扔掉,尤其是作为部族,本就几个主要的家族、氏族联合在一起共同通知,只是慕容部的权力更大而已。

    之前在棘城围困的时候,就显现出来这种以家族构成部族的结构。

    但随着围城解困,慕容崛起,当初力主抗衡、更成功领导了围城战胜利的慕容廆,却在战后获得了绝对的权威。

    而熟知汉家典籍、典故的慕容廆还是抓住找个机会,靠着刚刚战胜的威望,调整和改变了族中的权力架构,向着更加集权的形式转变,他甚至借助几个儿子争夺继承人的机会,将一部分权柄收拢到了几个儿子的手上,再接掌过来。

    不过,这样的过程当然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只是随着慕容部的大胜,越来越多的部族归顺过来,其中有几个部族被慕容廆直接插手干预,成为近乎嫡系的人马,顺势编练新军。

    就这样,一手权柄,一手军权,终于塑造了慕容廆在慕容部的绝对权威。

    现在被众人看着,慕容廆不慌不忙的道:“我慕容部如今也算在草原上有了名号,八方来头,如今光是也勇士,就可以起兵十万!这么多的人跟着,都是要吃饭的,之前过冬,棘城开仓放粮,稳定人心,也让这些部族归心,但之前四方围城,农田毁伤大半,今年的收成可就不好了。”

    慕容部作为汉化较深的部族,建都棘城之后,就有耕种之事,更是广引汉家流民,棘城之外本是耕种之处,时有丰收,但庄稼、田地,最是受不住兵马践踏,之前围城的后遗症渐渐显现。

    不过,在场之人本不担心,因为以慕容部如今的威势,完全可以从其他归顺的小部族那边收缴供奉,以诸族之力而供养一族,怎么都饿不死。

    但对这件事,慕容廆显然还有其他想法。

    “汉家讲究一个体恤民力,我等如今有这些威望,诸部来归,却不该将他们当做努力压榨……”他见有人要说话,便摆摆手,止住那人之后,继续道:“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这些部族来投,我们不该养着,不错!所以我们要让他们作战!而不是奔波于放牧、筹集!”

    话说到这里,人群中有几个已经听出背后之意了。

    跟着,就听慕容廆扫视众人,忽然话锋一转:“你们觉得王浚是去攻打冀北,为朝廷分忧?”

    被他们这一问,不少人面面相觑。

    慕容廆看向一人,说道:“慕容皝,你来说!”

    “单于,”身材高大、样貌英俊的慕容皝迈步而出,“王浚不是要打冀州,而是要打幽西代郡!那才是他的心腹之患!”

    此言一出,众皆沉默。

    慕容廆眯起眼睛,露出笑意。

    慕容皝则继续道::“王浚这样人,最擅长伪装,也知道审时度势,他在幽州有大义,可以统领,打冀州却不能占据,白白牺牲人马的事,他是不会做的,此番作为,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在代郡!”

    慕容廆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吾儿所言有理,不能排除此事,我慕容与代郡交善,若是代郡被攻,则当相助,但却不是正面抗衡,而是攻打幽州腹部,用汉家的话说,就是围魏救赵!若能攻入燕郡之类富庶之地,不光能逼着王浚息兵,更可得工匠、铁器、盐巴!他先前围我棘城,累累血债,也该清算了!”

    马上就有人出言劝阻,言说王浚势大。

    慕容廆听之,面色沉下来,却也转话:“自然不能盲目,若代郡可守,则助之而攻幽,若不可,则退而攻段!汝等皆为心腹,今日所言不可透露,若是外传,不论亲疏,尽数屠戮!散!”

    有了基调,众人皆回。

    慕容皝却是格外兴奋,只是回到住处,却有人来报一事。

    “哦?那佛法简又要请我,好,应下来,我正好也有事要请教他!”

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 
慕容皝口中的佛法简,自然就是那位在北地兜兜转转,从代郡去了蓟县,又从蓟县北上草原的佛家高僧了。

    这位高僧做客蓟县,几次试探王浚,有心要攀附和借助这大司马、两州刺史之力,加强佛教在北地的影响力,但对方却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愿意付出太多,反而想要谋夺佛家精锐,双方你来我往,几次心机交锋之后,佛法简固然还存着合作的念头,却也不想全力以赴的相助了,于是找了个借口,带着几名亲随北上草原,直奔慕容而来。

    这样的行为,自是让王浚不爽,只不过佛家在中原影响力日渐显现,在这个凡事都要讲究名望的时代,捕杀和捉拿高僧,绝不是什么好注意。

    要知道,之前他与陈止交恶,把作为使者过来的鲍敬言强行扣留下来,消息传到洛阳、江左,就引起了一番波澜,那鲍敬言的言论固然被很多人所不喜,但名士身份货真价实,更有不少友人、门生,于是引发了一轮口诛笔伐。

    这和陈止扣留匈奴人使节不同,那匈奴本就是敌对,其人更是当众行刺,危及生命,可谓扫兴至极,但陈止在经历生死之后,丝毫不惧,依旧优雅应对,这就赢取了名声。

    对此,王浚还很是不忿,却也不得不收敛一些,鲍敬言怎么说还有点道理,扣下来被人说道几句,也还算预料之中,但再扣押佛家僧,问题就不小了。

    于是也就听之任之,只不过一些小麻烦、小动作还是在所难免的,只是这些小招数,却在聂道仁的安排下都被从容应对,甚至反而还被利用,为几人击退了一次山匪威胁,就这么无风无浪的抵达了棘城。

    入了慕容部的领地之后,他们表明了身份,立刻就被奉为上宾,尤其是如今俨然成为慕容少主的慕容皝,对他们更是格外热情、客气,招待周到,有事没事就拜访一下,而且慢慢谈及北地局势,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此时,一听说佛法简邀请,这心里就明白几分,知道了大概缘由,于是就要过去一会。

    只是这边还没有动身,却有一人过来拜访,却是那何经。

    何经此人有陈止有些交情,而且眼光过人,之前围城之时也曾献计,现在颇受慕容氏的重视,只是他毕竟是汉家身份,之前的隐秘会议无法参加,但会议里面有何内容,却也猜得八九不离十,此时过来,便是谈及此事的。

    “何先生请坐。”

    慕容皝并不急切,也没有表现出想要去佛法简那边赴约的意思,神色从容的面对来人。

    “少族长,属下听闻单于召集各家首领,当是谈及北地局势吧。”何经也不避讳,直言不讳。

    慕容皝心里清楚,有关王浚的消息,是快马加鞭传到慕容廆手中的,其他途径暂时还没有接到,何经能做出这个结论,明显是出于自己判断,不由笑道:“何先生有何要教我?”他很清楚这何经的能耐,也有心拉拢,更知道此人急急忙忙的过来,就要表现自己的本事,便也不绕圈子,直接询问起来。

    何经好整以暇的道:“观王浚最近调动,几乎将幽平两州中的局面平息下来,下一步必然就是对外用兵,十有八九会选代郡,此乃我慕容的机会,或可借此机会一举奠定北地霸主地位。”

    慕容皝却不惊讶,只是问道:“计从何来?”

    何经笑着说出一段话,慕容皝脸上的从容终于有了变化,眼中放光。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后,何经的话方才说完,而慕容皝已经破为兴奋,不由点头道:“何先生此言不错,其实我父也有相同想法,要将重点放在人上,而不是地上,只是还不成体系,听先生这一席话后,方才茅塞顿开,我定会向我父明言,让他采纳!”

    何经笑道:“这个倒也不急于一时,此乃百年之计,只要少族长您心里有数便可。”话中隐隐露骨。

    慕容皝笑而不语,但心里却回忆起之前与父亲的一次对话来,当时那位现任的慕容单于,曾经透露心意,说是如今自己平衡慕容与汉家之人在部中权柄,压下一些汉家能臣,未来交给慕容皝去提拔,方有知遇之恩,其中就提及了这何经。

    他这边想着,那边何经忽的转变了话题,说道:“属下刚才来的时候,听闻那佛家的佛法简有来邀请。”

    慕容皝点头称是。

    何经就继续道:“此僧俗心不小,此番过来其实存着不少心思,不过这也是机会,佛门人才不少,若能拉拢,也是不小的助力,更不要说此次跟随佛法简同来的人里面,就有一人有经纬之才,少主该想办法招揽才是!”

    慕容皝闻言心中一动,问道:“何人?”

    ………………

    叮咚。

    空旷的庭院中,清流滴落下来,砸在岩石上,发出清脆声响。

    整个庭院散发出一股空灵、缥缈的意境。

    院中走廊之上,正有两人相对而坐,却是一僧一俗,一老一少,正是佛法简与聂道仁。

    聂道仁手中捏着茶壶,正在给对面的佛法简沏茶,动作娴熟,节奏优雅,一举一动,皆可入画。

    待茶水落下,聂道仁将茶壶放下,随后端起茶水,慢慢品茗。

    佛法简也是一样动作。

    二人相对无言,让整个庭院的意境再上了一个台阶,仿佛身处其中的人,心灵都会得到洗涤,被佛法潜移默化的侵染,让精神境界逐步攀升。

    可惜,此刻这院子里却没有其他人,甚至连仆从、杂役都没有半个。

    这些,都是佛法简特意安排的,他驱散了院中人,又让同来的几名武僧好手守护在院子周围,不让其他人靠近,也杜绝一些人的监视和监听。

    待一口水饮尽,佛法简放下杯子,笑道:“再过一会,那慕容皝大概就该来了,他们今次有会,说的大概就是王浚的事了,这北地又不太平了,或许是你一展身手的时候,只是不知,你觉得这慕容氏如何?可堪成就?”

第七百九十二章 汉制于其不过工具() 
可堪成就?

    听到这个问题,聂道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心里回忆着,他将抵达北地幽州之后的人和事,都在心里慢慢过滤了一遍。

    实际上,这次北地之行对他的帮助非常大,原本他是学有所成,天文地理皆有涉猎,法家兵家都已深悉,但终究只是流于书面,虽然利用佛家提供的便利,也曾施展过本领,但多少还是有所限制,而这一次,伴随着老师北上,看到了北地错综复杂的局面,虽没有插手其中,却也算是开了眼界,把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学问融会贯通了。

    回忆了有一回,聂道仁轻轻点头道:“这慕容部确有雄心,而且正在得势,若是能够加入其中,或许也可成就一番事业,只是我看那慕容单于对待汉家之人的态度,又有不同。”

    “哦?”佛法简神色不动,只是问着,“什么地方有所不同?”

    聂道仁斟酌了一下,在心里梳理了念头,便组织着语言说道:“此人看起来提倡汉家制度,招揽流民,鼓励耕种,更高筑城墙,宣扬王道教化,甚至还请了儒生在城中传学,但其实对汉家之制是颇为警惕的。”

    佛法简眯起眼睛,笑问:“何以见得?为师却是觉得,这位慕容单于其实是仰慕汉家之事,是以处处模仿,在这草原之上,加上东边的白山黑水之间,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似慕容氏这般,能将汉家之制贯彻的这么彻底的了,在北上之前,为师何人谈到这北地异族的时候,就有人称赞慕容,说明是沐教王道的典范。”

    “这只是表象,”聂道仁显然早就料到了这些话,不慌不忙的回答,“那位单于接受汉家之说,虽也有仰慕的意思,但真正的根源却非如此,而是觉得汉家之制可以让慕容氏强大起来,他所谓的改制,其实还是要强大部族,为争霸、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