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想着先让两位使者把怒气发泄了再说。

    好不容易,见卢谌在斥责了半天之后,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这位录事试探着的说了一句:“其实,那南军的使者,此刻还在营中,而且里面一人,还和将军他老人家有旧,听说是过去在洛阳的旧部,两位不如与之交涉一下,或许还能得到收获。”

    “收获?”卢谌好不容易平息的怒火,立刻又被这一句话给点燃了,他冷笑起来,“你们打都打了,我们再见那南方使者,又有何用?莫非还要安抚他们,就说他们兵马败退,但不用担心么?”

    连王构都忍不住说道:“既然这使者里面有将军过去的旧部,那我等就更不合适见之,这人日后如果去见将军的,说起今日我等见之,说不定被认为挑衅,到时候他在将军面前提起,这事的责任还要落到我们二人身上,岂不冤枉?”说到最后,他也有明显的怒意显现。

    一见两人要双双责备,那录事赶紧闭嘴,不敢再多言什么了。

    好在王构二人说完,倒是没有继续,只是问道:“既然冉校尉人不在,现兵营之中是谁人主持,我等要与他见面……”

    他这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个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

    “不用让人找了,我已来了。”

    伴随着声音,高并来到二人面前,与王构、卢谌见礼。

    “果然是高兄你啊。”王构叹息一声,语气有所软化,“当前能主持这边事物的,怕也就只有高兄你了。”

    “还是王兄了解我。”高并也表现出对王构不同寻常的关系。

    其实这还是二人阵营相近,都属于寒门官吏的阵营。

    王构自不用多说,是靠鲍敬言的引荐才起来,他原本的出身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而高并的高家,其实是高句丽的一族,一直到现在,高并逐渐有了势力,但私底下,还有不少人说他是胡种,只是假托高姓,混入幽州,也是寒门的格局。

    有鉴于此,二人当然亲近,但王构也没有冷落卢谌,马上给二人引荐。

    “早就听闻过卢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过人。”

    对方以礼相待,卢谌虽然不快,也不好拂面,而且这事的关键还在冉瞻身上,不是高并的责任,于是他冷着脸回礼。

    随后,王构就迫不及待问道:“何以不得将军之令,冉校尉就擅起战端?就算将军有意与那两王不善,也不该无谋而动!”

    听得此言,高并苦笑起来:“说起来两位可能不信,这次兵争,其实是对面挑起的,是他们先动的手!”

    “什么?”

    王构和卢谌都露出意外与惊讶的表情。

    随后,卢谌就绷着脸,说道:“这种说辞,未免太过牵强了,关中军到底有多惧怕玄甲勇儿,整个并州尽数知晓,早就传到了晋阳,说是玄甲一进,那关中兵就会退去,根本不敢有个照面。”

    “话是这样不假,但若说关中兵马,畏我玄甲如同老鼠畏猫,却也不对,否则他们如何敢侵占两郡之地?”高并的一个反问,立刻就让卢谌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王构却道:“高兄无需诡辩,还是说说缘由吧,在下相信,南军的将领只要未得失心疯症,该是不敢主动挑衅的,若是真这么做了,里面必然有内情。”

    高并抚掌而笑,说着:“还是你看的透彻……”这话却让卢谌微微色变,但旋即恢复。

    “此事其实源自巧合,你亦知道,南军虽然占了两郡,但知道理亏,担心激起我军反感,最后爆发战争,于是自上而下皆紧守本分,不敢有一点越雷池的举动,更无挑衅之举,但冉校尉却不满对方所为,时常派遣兵马南下骚扰,因见对方总是退避,南下的兵卒也越发大胆起来,最后甚至当着南军兵士的面,进出一些村镇,拉拢百姓北来。”

    王构眉头一皱,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么说起来,南军分明十分克制,为何会最终演变成军争?”

    高并轻轻摇头,叹息着道:“凡事皆有例外,四五日前,也就是那三名关中使者入营的时候,一支南下的兵卒小队,在一处村镇之外,碰上了一群南兵,见了玄甲,对方不仅不退,反而主动来袭,因为太过大意,咱们的那支小队伤了两个人,于是恼怒之下,余下玄甲兵士将对方尽数诛灭!”

    “看来南军的那队人里面有些人物,”卢谌不再沉默,接过话头,“其他兵卒皆退避,唯独此队主动迎上来,很可能是南军里面有些人觉得退避耻辱,于是激发血性,主动出来求战。”他到时清楚一些世家兵将的性子。

    “正是如此!”高并叹了口气,“那队人里,有一位张姓公子,乃是此次北上南军三位统领其中一位的长子,而且还是江左张家出身,他这一死,立刻就捅了马蜂窝,让南军左翼主动来袭,却正中校尉下怀,他马上点齐兵马,就杀了过去!”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 
    “玄甲军的强势,关中军的退让和隐忍,激发了关中军里面少壮派的反感和怒火,于是这些少壮派主动策划了一场袭击。”

    “但是他们策划这个袭击,绝对不是为了送死,而是要营造交战前的借口,目的还是让两边打起来,如此看来,没亲眼见过玄甲军攻城掠地的样子,他们还真就觉得,这胜负还是未知之数。”

    “那个张家的将领之子,所求的,就是两军交战,但他肯定没有想到,被他选中的玄甲军,明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数,还只是外出巡查的一支小队,在被偷袭的情况下,依旧能爆发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反而将那位将领之子的人歼灭!”

    “但是,这个人虽然死了,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的谋划却成功了,而且比他原本预料的更好,毕竟在这位将领之子的谋划中,肯定没有把自己的身死列进去,而这个事,无异于彻底激怒了南军。”

    “当前的情况便是,军争一起,就不是三言两语能结束的了,朝廷那边的颜面如何,暂且不提,若是将军府逼着朝廷低头,对将军的风评则十分不利。”

    从高并口中得知大概的情况之后,王构与卢谌来到了为他们准备的营帐中,把目前了解的情况,前后梳理了一下,而后就发愁起来。

    冉瞻已经带着人朝南边打过去了,而且目前的借口,看起来也似模似样,只是王构与卢谌很清楚,这种事,从来就看士人如何秉笔,若是说起将军府的好话,冉瞻的行为最多算个鲁莽,但如果站在关中朝廷那边,紧随其后对幽州集团的口诛笔伐,也是无法避免的了。

    更重要的,是二人的出使之令,看起来难以成行了。

    在商讨了之后,他们决定先给陈止写一封信,说明一下情况,再了解一下冉瞻的进境,好决定下一步要如何去做。

    等情况写明白了,书信就被交给了军中的传讯人,让他们通过信鸽,把消息传递出去。

    信鸽这种通讯方法,最近慢慢被一些势力的探子了解,并且开始模仿,但短时间内,还不用担心出现太多的竞争者。

    “听说那三名使者,明天也会上路,被强制送往晋阳。”做完这些,王构忽然想到一事,“卢兄觉得,是否要见上一面?”

    “无需见面,对方能说什么,你我心里有数,之前在高并等人面前,不也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么?”卢谌摇了摇头,“这事还是让将军头疼去吧。”

    统一意见,王构点点头:“既如此,还是等前方战报吧,卢兄,你觉得此番冉校尉南下,能有多大战果?是否会获胜?”

    卢谌沉吟了一下,说道:“以玄甲军在北边的战绩来看,胜肯定是能胜的,但这次,对玄甲军而言也是事出突然,没有做好准备,我虽没带过兵,却知两边交战,不仅要看战场厮杀,更考验后勤补给,玄甲自幽州出,由北向南,横扫并州,固然所向披靡,但这南北战线拉得太长,运送粮草就是问题,哪怕有不少郡县归顺,但要梳理起来,还要耗费莫大精力和时间,更不要说跨越并州南北,支撑起冉校尉再向南用兵了。”

    “言之有理,”王构表示同意,“这也是在下的想法,玄甲军固然战力冠绝天下,但兵卒连反征战,不得修养,恐怕也已疲惫,这次冉校尉南下,能沙场得胜,恐怕难以真正占领郡县,更不会让南军退让,双方若是对峙鏖战,其实对玄甲军不利!”

    卢谌则道:“但那个时候,也是我等劝阻冉校尉收兵之时,而两边对峙,正合适你我出面,与南边商谈罢兵事宜。”

    有了这般共识,二人安心下来,等着后续事态的发展,但他们没等多久,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只是内容却让二人颇为吃惊。

    “连战连捷,敌军溃败,冉校尉带着人,将平阳郡近半的县城都给占领下来了,然后就发出了求援信。”

    听着高并的消息,王构与卢谌一阵失神,这个和他们预测的结局,出入实在是太大了,最后的结果更是南辕北辙。

    但听到高并的最后一句,他们还是明白过来了。

    “可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已经难以为继了?”卢谌直言不讳的询问起来。

    “并非如此,”高并摇了摇头,“主要还是校尉这次带的兵少了,只能占领目前的地盘,如果再分兵下去,就太过零散,形成不了阵列了,所以想让杨校尉发兵支援。”

    “这……”王构与卢谌瞠目结舌,着实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说到底,还是他们对玄甲军了解的不够。

    玄甲军势如破竹的时候,他们正好是被软禁起来的,因而有些误判,在这一点上,周边诸多势力,和他们很有共同语言。

    好在二人到底是幽州阵营,在误判过后,并没有畏惧,反而进一步询问详情。

    另一方面,在来之前,二人看过相关的卷宗书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只是那纸面上的描述,终究不如亲身经历来的震撼。

    “两位要南下交涉,那件事也不瞒二位,好让你们在交涉的时候,心里能有底气,”高并说完,带着二人来到军营一处,却见一个个木雕般的牛马陈列其中,只是下面不是四条腿,而是轮子,“咱这后勤供给,就是靠着这些木牛流马的帮助。”

    “原来是此物!”王构一见,恍然大悟,“听闻此物最早是武侯所创,后又失传,能运送粮草辎重,且不惧远路,不耗民力,未料军中也有!”

    卢谌却道:“先前书册上提及了一两句,我等倒是未曾留意。”

    高并却道:“此物与武侯所创之物还有不同,乃是将军提出,由墨家工匠制成,能负重物,行百里,得此之助,粮草不绝!”

    “难怪冉校尉能势如破竹,”王构眼中一亮,点了点头,“但如此一来,战事怕是还要连绵时日啊,那关中如何能够罢休?”

    “这正是请二位过来的原因,”高并却是一笑,说出一个提议,“不若两位入关中,与两王交涉,如何?”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议玄甲事,群臣莫敢言() 
    “直接去往关中?”

    王构与卢谌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为难之色。

    他们此番南下,其实也有前往关中的计划,只不过原本是要循序渐进,前提是先入关中军驻扎在此地的兵营,打好基础之后,再考虑去不去关中。

    毕竟他们南下,本身的目的,不是单纯交涉,还背负着搞事的任务,可这挑事也是个技术活,像冉瞻和那张姓将领之子所为,就太过粗糙,隐患巨大,关键是没有事先做好舆论建设。

    但现在两边已经开打,再往关中过去,任务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于是,二人对视了一眼,都踌躇起来。

    高并见状,笑道:“我知两位都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此番南下是想要建立一番功业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畏惧艰难?此番去往关中,若是能成,便是两位之功,若是不成,也不会成为污点,毕竟现有这战况变化……”

    听得此言,二人却也不由点头,慢慢有了主意。

    就在他们三人探讨出使关中之事的时候,那关中的两王,也得到了消息,而且拿到的,还不光是自家兵马和玄甲军交战了的消息,还附带着一个平阳郡失陷、关中军崩溃的消息,登时大惊失色!

    随后,两王马上将几个心腹大臣召集了过来因为新皇帝年幼,根本无法搭建自己的执政班子,所以这里里外外、大事小事,包括人事任命,都已被两名宗室拿到了手里。

    现在,他们一召集心腹,就等于把关中小朝廷的决策层聚集在了一起。

    “诸君,你们之中可能很多人,已经得到了消息。”

    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