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草原再次失声。

    顿时,在原先派出去的使者还没有回来,这些部族又忙不迭的派出第二波使者过去,而且这次都带了大批的牛羊骏马,还有许多特产,一副要进贡的模样。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诸使皆来,却不得入() 
    一时之间,这草原之上,各大部族之间的争执都变少了,原本为了争夺草场、牧场,大族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会有争端。

    但现在,一封封书信、一名名使者,在各大部族之间来回穿梭,带去了各自的观点,他们纷纷缓和矛盾,停歇下来,甚至彼此约定,打算挑选个日子,相互之间碰个头,共商对策。

    不过,还是看得出来,部族之间还有防备,只是做了约定,并没有确定准确的见面日期。

    就在草原各大部族频繁互动的同时,他们派往蓟县的第二批使者,已是带着牛羊马车,抵达了地方。

    因为一次性来的人太多,又都很赶时间,所以他们抵达的日期,靠的很近,有些干脆就是同一天到来的,于是引起了一阵拥挤。

    那蓟县这些日子以来,因为科举的事,吸引了大量的士人学子过来,这些人本就有些家国情怀,见到这般场面,一个个连番感慨,对那位冠军侯、征北将军的敬佩和敬仰,越发浓烈起来。

    更是有不少士人,当场就吟诗作对,写下很多文章,以表露出心中激荡。

    伴随着各部使节的到来,有关慕容部发生的一切也顺势流传开来,这城中的士人这才知道,原来将军府闷不做声的,居然又把那慕容部给打趴下了!

    于是一时之间,街头巷尾皆在议论,对玄甲军的敬仰之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顺带着,张方这位在平州就有战功,却因陈止灭匈奴的壮举,因而被比下去了的校尉将领,终于也被人传诵起来了。

    不过,也有那头脑清晰的,知道这次击破慕容棘城,与先前灭匈奴一战,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匈奴立国并州,将军领军攻伐,灭之,则其国灭,然后收拢匈奴贵族、官僚,又派遣官吏监督、官吏,得地方上世家之助,可以彻底吸纳匈奴之地,但慕容那边可就没有这种条件了。”

    在公务之余,张景生、王快等人再次聚集在一起,谈论当前这件大事,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是啊,”陆建也点头同意,“慕容部地处草原,本没有派遣官吏的基础,其部族除了棘城等几座城池之外,大部分还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之态,无法建立有效的管制,更无什么世家大族生存的土壤,况且这次攻破的,只是慕容棘城这一座城!那余下的部族,如果不管束起来,四散开来,就会形成诸多小族,无法统领。”

    罗央却神神秘秘,低语笑道:“你们却不知道,那位慕容将军,如今已经北上,显然是要接替他那父亲了。”

    “慕容翰?”张景生眼中一亮,他是知道,最近罗央得家中同意和帮助,正在朝着兵家方面转变,和一些兵家将领走的近,这样的消息自然灵通,“这么说来,慕容部也要变成七品义从那般局面了。”

    王快却摇头道:“这可不好说,毕竟慕容部可不是小族,这几年声势也很大,怕是不会那么轻易就臣服。”

    罗央却不以为然,说道:“都城都被攻陷了,还能有什么用?再造反,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再过不久,那慕容单于可就要被送来了,我倒是要看看,那慕容部还有什么底气,再闹腾起来。”

    “说起这个……”张景生沉吟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你们对最近抵达的那些部族使者,是怎么看的?”

    “还能怎么看?”一说起这个,罗央就来了精神,“都被吓怕了呗,毕竟比起慕容部,其他几个草原部族,可都算不了什么,现在连慕容部都这般下场,他们肯定人人自危,派人过来进贡求饶,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我倒是知道一些,”王快沉吟了一下,透露了些许,“听说是将军给草原各大部族传了一句话,似乎是召集他们过来,这才闹出这般动静。”

    他最近却是逐渐接近了密谍司等衙门,有特殊的消息渠道,并不让其他人感到意外,而且这些人也知道王快有分寸,真正不能透露的消息,是不会公开的。

    “让各大部族的首领过来?”连罗央都对这个消息有些惊讶,但继而就兴奋起来,“来蓟县?那可就热闹了,也对,当下看着热闹,有万邦来朝之感,但说到底,还只是使者过来,只有那些小族的首领都来了,才算是真正的天朝气象……”

    “这里可不是朝廷!”张景生压低声音,稍微提醒了一句。

    “也没有多少区别,”罗央却还是那副模样,“总比南边两个小朝廷强吧,你们也该听到家中传言了吧,这两边的小朝廷,都这个样子了,一个困守关中,一个据守江左,彼此之间却还是勾心斗角。”

    陆建就皱眉道:“既然我等只说草原事,朝中事还是不要议论的好。”

    “好好。”罗央知道,陆建背后的陆家,对江左朝廷的参与度很深,最近和关中朝廷的明争暗斗中,陆家出了不少力,确实不便议论,于是话锋一转,“还是说咱们北地吧,如今将军有了正爵,南边两个朝廷都予了承认,北地都督的名头也落实下来了,以后就是将军府之上,还有个都督府,你说我等有没有机会,可以在里面谋得个一官半职?”

    “这种好事,还是不要多想了。”张景生摇了摇头,他在将军府的人脉比较多,算是几个人里面,比较接近核心的了,得到的消息更为准确,“上面的意思,是把将军府的这套体系,归类到都督府,并不会有太多空缺职位,我等想要升官,还是要去地方上,或者军中走一遭的。”

    罗央有些失望,但马上就恢复了精神,说道:“这样也好,都督府一立,职位上就要多几个将军的名头,现在几位校尉都要加封升迁,尤其是张方校尉,那是肯定要平步青云了,等他们都成了将军,那校尉就空下来了,以后我在军中就有了盼头。”

    王快笑骂道:“就你这德行,还想当校尉……”

    “怎么就不行?”罗央佯怒反驳,几人正要再说,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打探之后,才知道,居然是将军府将这次过来进贡的各部使者,都给赶出去了!

    顿时,众人面面相觑。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报团() 
    “他陈止到底有什么打算?是如何想的?居然直接就打回来了,真要让我等都乖乖的过去,在蓟县让他羞辱不成?”

    蓟县的消息,很快就在几匹快马的奔跑中,传遍了大半个草原,无论是西边的拓跋部,还是大河对面的铁弗匈奴,以及这北地贫瘠之地的柔然本部,皆得其言。

    只剩下一只胳膊的刘曜,坐在皮毛装饰起来的厚重椅子上,却是眉头紧锁。

    时间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让他的皮肤粗糙、灰暗,草原大漠的风霜,更是让他的背脊弯了一些,但这些都改不了他眼中的精芒。

    当初的接连失败,没有打垮这位匈奴国族,但匈奴国内的政治斗争,却让他最后丧失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得不求助和托庇于刘乂。

    在刘乂和刘聪争斗最为激烈的时刻,刘聪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看出刘乂的根基太过浅薄,很容易就会断裂,所以提出北上整合一部分部族,引为兵马的想法。

    这本是一招以退为进的手段,若是刘乂的势力依旧稳固,还能和刘聪争斗,那么整合之后,刘曜就会带着人南下,支援那位匈奴大单于。

    按照匈奴的传统,获得了兵力上的优势,那么在权力上的话语权也会增加。

    但最后,刘乂的局势还是崩盘了,甚至反过来,要求助和托庇于刘曜,想要跑过来投奔他这个柔然头子。

    可惜,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失去了本部的支持和根基,刘曜彻底放开了念头,整合柔然,登位可汗,并且关注着南边的消息,有种随时打算引兵南下,抢夺匈奴正统的意思。

    但最后等来的,却是匈奴国崩的战报。

    一时之间,他百感交集。

    对陈止,刘曜始终存着仇恨,而且将之视为老对手,可现在看来,自己和这个老对手之间,已经有一道鸿沟了。

    “拓跋部那边怎么说?”

    感慨了一番,刘曜还是要想一个对策。

    “拓跋六修的人,还是希望大汗您能南下,找一处草场,谈一谈,”他的手下如实禀报,“他们的意思很清楚,慕容部既然陷入混乱,他们占据的很多草场就都空了出来,大汗您如果不放心,那么可以挑选一个草场,双方各处兵马,共击之,然后当场会谈。”

    “他拓跋六修算是有心,听说前些时候此人遇到危险,差点送命,现在还能活着,该不会是个假的吧,”刘曜露出嘲讽之色,“我当初也曾和他有过几次见面,此人乃是一个十分狂傲之人,若是过去碰上陈氏提出的条件,怕是二话不说,就带着人杀过去了,是誓死不从的,现在愿意商谈,那就是有妥协的意思。”

    他指了指面前的沙盘。

    “约我会谈,挑选慕容部的草场,这里靠近南边、东边,接近幽州蓟县,意思十分明确,就是最后商定,如果都不敢对抗幽州,那么就干脆一起南下,去往蓟县。”

    他的几个手下闻言,都露出忧愁之色,说道:“那拓跋部的人,该不会是有什么阴谋,或者提前和幽州已经约定好了吧?”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刘曜摇摇头,表情严肃,“只看他幽州用兵之法,真要打我,哪里需要和拓跋部联合?”

    众部署从这话中听出了些许含义,纷纷问道:“那大汗的意思是?”

    “去!当然要去!”刘曜站起来,“若是不去的话,就要成为瞎子、聋子,此番南下,不管是否去往蓟县,都可以知道一下,那漠南还有中原北地,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另外……”

    他的声音低了很多,带有一丝唏嘘:“我也要了解一下,那四散的匈奴遗族,如今何在,又都如何了。”

    听到这句感慨,不少部署也都沉默下来。

    此时,在柔然内部,尤其是上层也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土,一派就是跟随刘曜而来的匈奴贵族,听到这话,这些匈奴属下当然都有感慨。

    由于时间紧迫,陈止给他们留的时间,本就不多,先前草原各部的首领,出于本能和畏惧,一个都没有出面,而是都选择了派出使者,现在使者都被打回,留给首领们的时间也不多了,他们当然不敢耽搁。

    毕竟,谁也不敢赌玄甲军不会打来。

    其实,那慕容部先前就是觉得,玄甲军之前两线作战,一边灭了匈奴,一边收复平州,肯定消耗巨大,不会再轻启战端了,结果慕容廆用自己本人,证明了这个猜测是错误的。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其他首领们哪里还敢再轻视?

    于是,几天之后,几大部族主要是柔然、拓跋、铁弗这三家的首领,就在原来慕容势力边缘的一处草场碰头了。

    正像拓跋六修提议的那样,这次是三家一同出兵,扫灭了盘踞在这里的一个小部族,然后再顺势驻扎。

    那个小部族,本来是属于慕容氏麾下,算是一个附属,甚至和慕容本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只是如今慕容部大乱,新上任的慕容翰不称单于,而称东胡校尉,并且将重点集中在收拢势力,加强掌控上,于是原本外围的附属部族,就解脱出来,无人问津。

    他们纷纷将原来慕容部的土地窃据下来,想要作为根基发展。

    但这个小部运气不好,因为地理位置远离棘城,本以为是个安全之地,没想到却被三大部看重,沦为了炮灰。

    赶走了原来的主人,三家约定了时间后,并没有急于碰面,而是各自巩固兵马,彼此防备。

    到了第二日的午时,三家首领才真正出来。

    他们在三军的中间,搭建了一个棚子,摆上兽皮,便各自出面。

    拓跋六修、刘曜、刘虎,作为三巨头,坐在最里面,还有其他零零散散的小部族首领,作为添头,围坐在外。

    人数不少,但真正能做出决定的,还是最里面的三个人,他们的决定,将影响整个草原的走向。

    但另一方面,三家这般调动兵马,闹出的动静,当然瞒不住幽州的情报部门,所以回忆当天,就有几个玄甲斥候在周围探查,而且并未隐匿踪迹。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 
    对玄甲斥候的到来,参加会议的各方都听之任之,无论是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