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可知道兄弟我是属虎的?兄弟我一声虎啸,其他百兽都得服服帖帖给兄弟老老实实跪着。”

    黑牛哥哥知道杨怀仁是在开解他,让他不要继续郁闷,同时也知道他这个兄弟是个什么秉性,一手字写得稀烂,所以吹牛是从来不打草稿的。

    “兄弟不怪哥哥,这心意哥哥领了。不过哥哥有个疑问,你说的跪了的百兽里边,包括老虎本身吗?”

    杨怀仁寻思黑牛哥哥咋突然对动物分类学感兴趣了,忙细心的给他解释了一番老虎与百兽的区别。

    解释完了黑牛哥哥表情十分认真的又问了句,“好像弟妹比兄弟还大上几月,也是属虎的吧?”

    杨怀仁一愣,心里“哎呀!”一声长叹,无形装逼最致命啊,哥们为你两肋插刀,哥哥这话是插兄弟两刀啊。

    哥们就算是老虎,可眼下断了一只虎掌,也斗不过母老虎啊,这种实话藏在心里就行了,你这么坦白,哥们牛本来在天上飞的好好的,这无缘无故摔死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扯完了闲篇,杨怀仁把希望黑牛哥哥也参加“谁是大胃王”比试的想法说了出来。

    黑牛哥哥有些犹豫,大概是怕外人说些内部人员作弊的闲话,影响了杨怀仁和随园的声誉。

    杨怀仁只能给他解释道:“比试是公开的,谁在限定时辰内吃得最多,自然就是获胜,这个也没法作弊,更不会有人说闲话。对了,哥哥觉得你最多能一次吃几碗牛肉面?”

    黑牛哥哥歪着脑袋开始数数,“平时洒家吃个五碗牛肉面就饱了,若是敞开了肚子吃,吃上十碗应该不在话下。”

    杨怀仁根据后世见识过的类似的比试,如果是吃牛肉面的话,要想获得大胃王的称号,大概要吃十五碗以上才能胜出。

    “十五碗,应该没问题吧?”

    黑牛哥哥想了想,憨笑着点点头,“差不多吧。”

    杨怀仁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就这么办了。”

第206章:董事会() 
高太后手里把玩着两块九天玄铁,似乎幻想到了神龙现身,在她面前腾空而起的壮丽场面,脸上开怀一笑。

    叶公公点头哈腰凑到高太后耳边,媚笑着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这么快就拿到了另一块九天玄铁,想来是天佑殿下,飞凤化龙的大计指日可待。”

    “哼哼,不错,也许这就是天意。”

    高太后小心翼翼地把两块硬币用一块丝绢一层层的包好,放到了一个精致的银匣中,又将银匣子放在了另一个铜皮木箱中,落了锁,才放心转过头来。

    “官家那边怎么样?”

    “官家还是老样子,闷了便四处走走,并没有什么特别。”

    高太后满意的点点头,“杨怀仁呢?”

    “五味子似是对殿下没给他赏赐略有些不忿,这几日又弄了个什么‘谁是大胃王’的活动,好像是要寻个天下最能吃的人,咱家也搞不清楚是个什么名堂。”

    “呵呵,”想起杨怀仁的性格,高太后不禁笑道:“不管是弄了什么名堂,这小子是要赚一笔了。他贪财也好,贪功也好,只要他贪点什么东西,对咱们来说,这种人就好控制。”

    “殿下所言极是。”

    ……

    有了丐帮的帮助,“谁是大胃王”的吃牛肉面比赛之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以及周边几十个州县,茶馆和街巷里又有了新的话题,也就有了新的故事。

    其实贩夫走卒们对一个人究竟最多可以一次吃多少碗牛肉面兴趣不大,他们感兴趣的是那百两黄金的彩头,还有那个最终能拿到这巨额赏金的那个人。

    各地的能吃之人也纷纷磨拳擦“嘴”,跃跃欲试,收拾了行囊准备进京参加这次盛会。

    百两黄金的诱惑还是很大的,换算成钱,大致有将近两千贯之多,大宋讲究高薪养廉,这数目相当于于朝堂上一个中高级官员一年的年俸了。

    而对于寻常的中产家庭,两千贯钱基本相当于一辈子的收入,换句话讲,谁能得了这百两黄金的赏钱,基本可以说确定一辈子衣食无忧。

    也正是因为这个话题的影响,随园和其他连锁经营的酒楼的牛肉面卖的更火爆了,即便此前根据杨怀仁的授意把整个牛肉面的每日供应量限额提高了一倍,仍然供不应求。

    其中包括了源源不断汇集到东京城里来的各地大胃王,报名参赛之余,总要先尝一尝牛肉面的味道,好做到心里有数。

    但是这一尝不要紧,他们完全被牛肉面的醇厚味道所征服了,无不感叹随园牛肉面“天下第一面”的说法名不虚传。

    这么好吃的面,他们也更有信心在比赛的时候多吃几碗。

    更多的食客则是慕名而来,对于随园牛肉面的品质和味道也是一致的赞扬之声。

    杨怀仁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促销,没想到在强大的舆论传闻的夸大之下,不仅仅促进销售的目的达到了,还有了开辟渠道市场的势头。

    随园是本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经营策略,另外十三家加盟酒楼却是在东京城之外的各府各州有近百家分号的。

    上百家分店听起来很多,实际是从市场覆盖率上来说,他们的分店大多是开在了各路的大府大州,许多州县其实还是一片空白,覆盖率也顶多只有五分之一。

    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中,有不少也是做饭馆酒楼这门生意的,里边也不乏财力雄厚之辈,见识了牛肉面在东京城的影响力,难免对牛肉面的生意产生了兴趣。

    杨怀仁当初为了吸引那十三家酒楼加盟,才订下了一个保护性质的协议,如今面对牛肉面市场的扩大,他觉得是时候更新这个协议,扩大加盟范围了。

    这个想法先是告知了加盟商“召集人”嘉王爷赵頵,虽然这事听起来是要扩大加盟商的数量,但是赵頵似乎能从杨怀仁的话里听得出扩大了连锁之后的好处。

    于是这一天通知了所有加盟酒楼的东家和掌柜,准备就这件事情开个董事会。

    既然是开董事会,那么老参会的都是些“懂事”的人,因为核心人物杨怀仁受了伤不便出门,所以这次董事会就在杨怀仁家中进行。

    各大掌柜买了各色礼品以看望杨怀仁的名义来到了杨府,这倒不是掩人耳目,而是在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之前,低调行事总是没有坏处的。

    与会的都是些有钱人,带来的礼物自然也很气派,辽东长白山的人参鹿茸,真腊的上等燕窝,都成箱的往杨府送。

    杨怀仁觉得没白帮这些同行们赚了不少钱,心中甚感欣慰。

    古代开会和现代开会其实差别不大,总是先总结过去的取得的成绩,提出眼下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最后再憧憬未来。

    之后才由杨怀仁提出议题。办法很简单,现有的加盟商有能力覆盖的市场,继续保持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自身的规模和销售量。

    在另外更多更广的十三家加盟商还未能覆盖的州县,联盟吸收新的加盟商。只不过新的加盟酒楼不是以杨怀仁和随园的名义吸收进来,而是通过金字塔是的分级代理模式,让十三家加盟商代理甄选新的加盟商。

    利润的分配上,原有的处在金字塔顶部的一级加盟商仍旧分出一成的分红给杨怀仁,而新加盟的次级或者更低级的加盟商,要缴纳两到三成的利润做为分红,而这部分分红,杨怀仁和十三家加盟酒楼二一添作五,平分。

    至于配方保护上,制定更加严格的保密制度,通过甄选更有实力更有诚信的新酒楼来保障这一点。

    杨怀仁觉得给他们讲渠道分销和分级代理的现代营销战略发展的构想,他们不一定能听得懂,只能从优化和扩大了之后连锁经营模式后的大家获利的多少,来让新的经营方法变成了白纸黑字的协议。

    其实这些东家和掌柜的,一个个的都是精明之人,杨怀仁嘴里的名词他们听不明白,但是新办法在他们心里都明镜儿似的清晰无比,转着眼珠子老神棍似的掐指一算,很快就算了个清楚。

    对细节一番商讨之后,新的协议很快就达成了。

第207章:双保险() 
新的餐饮业帝国就这么建立了,杨怀仁让每个大宋人民吃上牛肉面的梦想,又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

    但是实现梦想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牛肉的供应问题。

    北方有不少胡商都在贩售草原的牛羊,这一点还好说,可胡商贩售到南方的牛就很少了,除了交通发达又比较富庶的江南一带,其他的南方地区就很难吃上草原肥牛了。

    牛肉面要普及,作为主要原料的牛肉就成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东京城里贩售牛肉的大多是契丹和西夏的商人,它们基本把持了牛肉市场的八成份额。

    随园的牛肉供应便是来自一个契丹牛贩子,最近从他那里进货,他已经开始涨价,理由就是夏天的草原上牧草丰美,牛吃的好自然就肥,肉多了自然就便宜。

    现在要入冬了,牛吃干草是要瘦的,牛肉产的也少了,加上运输成本提高,牛肉价格涨一涨是理所当然。

    都说胡人没有脑子,其实是错误的,人家连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都说的头头是道,看来不论哪一国的商人都是精明的。

    杨怀仁对此非常不满,如今牛肉面的销量翻了一倍,利润的增长却远远不到一倍,原因就是买牛肉花的钱多了,成本提高了,那一小半利润被牛肉贩子们无形中“打劫”了。

    对于这种牛肉供货市场的垄断,即便杨怀仁不满,也没有办法,总不能换些其他便宜的肉充牛肉,牛肉面里没有了牛肉,那就不是牛肉面了。

    可总不能白白看着自己动脑子又动嘴皮子,费神费力地忙活了半天,却是为这帮蛮子们做了嫁衣。

    杨怀仁决定想个办法打破这种垄断,让牛肉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

    很明显契丹和西夏的牛肉贩子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从他们这里,是找不到什么路子的,只有从另外的地方入手。

    其实东京城里还有另外一两成的牛肉是蒙古人和吐蕃人提供的,实际上蒙古牧牛和吐蕃牦牛的肉质更好,只不过他们供应的牛肉数量太小。

    如果单单供应随园倒是足够的,但是对于整个餐饮联盟来说,这些牛肉就明显不够了。

    蒙古如今还是臣服于契丹人的部族,他们生活在更北的一片贫瘠的草原上,每年春夏两季运送两批牛群来到大宋,路途遥远已经非常不易,途中还要被夹在中间的契丹人各种克扣,想从他们那里购买更多的牧牛也非常困难。

    那么剩下唯一的途径就是吐蕃的牦牛了。吐蕃的牦牛运送到大宋各地,运输成本同样不可忽视。

    不过这一点好解决,游师雄不是秦凤路行军大总管嘛,是时候让他还杨怀仁制作压缩饼干的大人情了。

    秦凤路毗邻吐蕃,杨怀仁只需要从吐蕃的部落首领那里买了牦牛,只需要他们跨过边境送到秦凤路,让游师雄帮忙寻一块面积大荒地买下来作为临时蓄养牛群的牧场。

    像赵頵这样各种生意都有些涉猎的有钱人,都有自家的商队,让这些商队帮忙把牦牛运送到大宋各地就可以了。

    杨怀仁想清楚这一切,现在只剩下寻找牦牛的供货商,他想到了那个当日欺负高丽使节的吐蕃使节。

    吐蕃在唐代曾经是高度统一的,而在北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吐蕃诸部并不能算一国,有点像是后世某种联合体似的一种联合体制,高原上有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小部族,他们按照氏族的血缘关系联合成几十个大的部族联盟。

    原来的吐蕃王权所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分成了三个最大的氏族,分别是乌斯藏,后藏和纳里速,而其他一些原本贫瘠的地方,由其它一些小部族和一些从东部西迁或者从北方南迁来的部族融合而成了新的部族当权。

    吐蕃使节其实是最大的三个氏族中派人轮流担任的,杨怀仁只知道现任的多杰使节是来自乌斯藏部,也是当今吐蕃诸部中最强大的一部。

    多杰不管来自于那个家族,都是乌斯藏部族里的大族,他们肯定拥有数量巨大的牛群。于是杨怀仁派人去给他送了份名帖去,邀请他几日后来观礼大胃王比赛。

    为了防止这位吐蕃使节也学了契丹人漫天要价,杨怀仁决定为寻求牛肉供货商上一道双保险,通过嘉王的关系联系了一位经常出入大宋和吐蕃东部诸部的一位大行商,也同时展开合作的谈判。

    ……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不只是杨怀仁有,另外十三家商业伙伴也各自找了自家最能吃的吃货来参加。

    赵頵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