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如此,齐州一家八仙楼的分店牛肉面的生意也是相当火爆,郓城县虽然还没有,但梁上山也是四百来号人,保不齐就有某位头领在齐州吃过这种没有牛肉的牛肉汤面。

    拉面的技术虽然简单,目前却还没有外传,如果杨怀仁做了拉面,很容易让别人怀疑到他的身份。

    做些馄饨或者麻团之类的?也不太好,做这些特色的小吃一是太浪费时间,而且做出来的味道不一定就比小摊子上做的好,显现不出杨怀仁厨艺的精湛和特别之处。

    比如说做馄饨,杨怀仁可能在技巧上更好一些,调味上也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这东西他毕竟不是经常做,比起柯小巧这种以卖馄饨为生的小摊贩来说,杨怀仁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会比柯小巧做出来的好很多,或者说,好的不明显。

    又要简单易做,又要好吃,杨怀仁忽然想到了葱油饼。葱油饼是北方非常常见的早点,但杨怀仁在北宋的街面上还没有见过。

    一些酒楼里倒是有,不过不是作为早点,而是作为佐食来食用,当时他也吃惊的不行,看着一个人吃着葱油饼就着炊饼,不知道是个是个什么滋味。

    原因嘛,大概是因为食用的植物油或动物油价格还比较贵,穷苦百姓还吃不起,普通百姓家里烹饪用油都十分节省,不会拿油去和面烙饼吃。

    杨怀仁也不准备材料,而是先去点火起灶,何之韵看到他去起灶,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还是在一旁给他递芦苇秆,不一会儿灶火就烧了起来。

    “官人,”何之韵小声问道,“怎么先起灶了?”

    杨怀仁又往灶里添了一把草杆,捂着鼻子说道:“早上起来这山上太冷了,管他大当家的吃不吃早饭,咱两口子先暖和暖和。”

    何之韵心中甜蜜,微微一笑,“那你想好了要做什么给他吃了没?”

    “嗯,做葱油饼,简单方便,山上这些土包子们估计没几个吃过。”

    “好,需要妾身帮你做些什么呢?”

    杨怀仁笑道:“为夫拉你来就是让你暖和暖和身子的,你坐在灶边呛不到烟的地方安静的做个美人儿就行了,嘿嘿。”

    何之韵虽然易容成了个四十来岁的黄脸婆,但还是被杨怀仁这么宠爱,心里又一次感到幸福满满,她也知道做饭方面她要帮忙基本想到于给杨怀仁添乱,于是抓了一个木墩子坐了下来,托着腮看着他忙活起来。

    做葱油饼用正常的发面就可以,区别只不过是要加少许盐或糖增味即可。

    杨怀仁先用引子和了发面,然后将面团放入一个陶盆里,上面盖上一层干净的湿布,然后将陶盆放到灶口的旁边。

    正常做葱油饼的发面需要发酵一个时辰左右,但现在是冬天,气候寒冷,这个发酵的过程会延长不少,甚至会是正常温度下的一倍。

    但是如果放到灶口边,借着灶口里冒出来的热量,能让放在灶口边陶盆内的温度达到炎热夏季的效果,从而使这个发酵的过程减少至一半或三分之一,所以小半个时辰就够了。

    这期间杨怀仁要准备葱油和酥油面。最主要的配料是大葱,眼下就有当地原产的半人高的大直葱,剥了外边的枯皮,把里边的青白的部分去头掐尾冲洗一下便可以直接使用。

    葱剁成了了碎末放入一个大碗中,然后直接往碗里家调味料就可以了。

    由于没有现成的五香粉,杨怀仁找来了一个石头臼子,加入大粒盐、干花椒和其他一些香味料,直接捣碎成粉末,然后将这些粉末的一半倒如到盛放葱碎末的大碗中。

    杨怀仁面前有两种油可以供他使用,一种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菜油,一种是已经凝固成膏泥状的猪油。

    杨怀仁闻了闻,猪油还是比较新鲜的,菜油是生的。他往常做菜用菜油,都是先把菜油熬熟一次去除了生菜油那种涩味再使用,单现在来看没有工夫给他熬油了,他选择了使用猪油。

    后世或许大家都已经食用惯了植物油,很多人觉得猪油太腻,肉腥味太重,但在宋代,对于普通人来说,猪油那种肉腥味才是最香最馋人的。

    杨怀仁用炒勺在油膏上剜了一勺,然后架到灶口上去加热,当油膏状的猪油全部融化并有了一定油温的时候,杨怀仁把这勺油倒入了葱花碗里,然后用筷子搅拌打匀。

    油酥面则是葱油饼酥爽可口的关键,一个大碗里加入和面团所用面粉重量的五分之一的面粉,然后把剩余的一半已经的捣成碎末的调味粉加进去,然后用面粉一半重量的大约八九成熟的热油浇上去,搅拌成油酥面。

    案板上刷一层油,发好了面团拿出来稍微揉一下排气,然后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小面团。

    每一份小面团擀成薄面饼,抹一层油酥面,然后卷起来按扁,刷一层葱油,再横向卷起来,刷葱油或加葱碎都可以,最后擀成饼坯。

    很快所有的小面团都被制作成了葱油饼的饼坯,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没有平底锅,用普通的圆底锅也可以。

    锅底先刷一层油,然后把饼坯平放进去,中火煎至两面焦黄微褐的时候,一张葱香满溢,酥软咸香的葱油饼就做好了。

第308章:吃饼() 


    杨怀仁从新在锅里刷了一层底油,又一张饼坯下锅,他扭头对何之韵说道:“喊他们回来,喷香的新出锅的葱油饼,让咱们的人先吃饱了再说。”

    何之韵了解杨怀仁的脾气,有啥好东西,有啥好吃的,都是先记着自己兄弟们吃,于是起身去寻天霸弟弟他们。

    好一会儿工夫才把他们找回来,二十多个饼坯也都烙完了,杨怀仁又往锅里舀了些清水,打了几个鸡蛋,快的做了个简单的鸡蛋汤。

    材料下得足,做出来的葱油饼味道就是香。看着簸箩里一摞还冒着热气的葱油饼,几个人都馋坏了,杨怀仁送了个眼神,他们便一手抓一张“咯吱咯吱”啃起来。

    哎呀我去,这度,看来现在不下手这四个家伙能把这二十多张葱油饼瞬间秒杀,杨怀仁赶紧抓了两个,递了一个给何之韵,示意她赶紧吃。

    论吃饭度,天霸弟弟敢说自己天下第二,没人敢说是天下第一。杨怀仁第二张葱油饼吃了一半,他已经十张下肚。

    早点虽然不用吃得很饱,但十张葱油饼对于天霸弟弟的饭量来说,也不过是饭钱小点心而已,当他再往盛饼的簸箩里伸手的时候,现就剩下最后的三张了。

    想了想这早点是为梁山大当家做的,怎么也得给他留下两张吧,于是只抓了一张饼。

    其他人吃得差不多了,干吃饼难免噎得慌,这才又去找了碗舀了鸡蛋汤喝。

    吃饱喝足了,六个人舒服地摸着肚皮,想起人家李大当家的还饿着呢,于是把剩下的两张葱油饼装在一个木盘子里,边上又盛了一碗鸡蛋汤,喊来了老头,让他给李大当家的送去。

    “忙活半天就做的这?”

    老头板着脸一脸怨气,再看看杨怀仁他们六个,一个个的都是一副无辜的样子。

    可柯小川嘴角留下的饼渣子在他抹的黢黑的脸上还是太明显的,老头最后盯着他一直看,才让他觉得哪里不对劲,赶忙拿衣服袖子擦了擦嘴。

    “东西贵精不贵多嘛,”杨怀仁笑着说道:“大当家的吃过了就知道这葱油饼多么好吃了。”

    “唉……”

    老头叹了口气,摇晃着脑袋端着木盘走出了院子。

    梁山上的人其实平时没有啥事情,下边的喽啰们或许还时常拉到梁山泊里随便操练一下,头领们除了吃喝就是睡,都活的跟猪似的。

    不过人家上山落草,为的就是过猪一样的生活,唯一的遗憾就是山上的厨子手艺太差。

    大锅饭随便做,只要有点油花,只要管够能吃饱,下边的小弟们要求也不高,时间长了似乎都麻木了,也就不多么讲究饭食的味道。

    几位头领就不同了,这些人无论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以前在江湖中绿林道上也是数得上名的人物,不说见多识广,也得说是有点见识的,起码对饭食的要求要高一些。

    山上的粮食、肉、蛋啥的外边供应的都及时,加之临着梁山泊,各种鱼就更不是事儿了,随便派十几个人到湖里走一趟,捞个上百斤鲜鱼跟玩儿似的。

    只不过所谓的“大鱼大肉”是有了,伺候头领们的厨子就知道拿水煮,除了盐味,其他香料放的乱七八糟,连煮出来的味道都没有保证。

    越是有点本事的人要求就越高,或者说越是有点地位的人毛病就越多,就算是大鱼大肉,这么个吃法也腻歪的慌,所以大秃子四当家的说的山上的饭食能淡出个鸟来,听起来也不算是他胡说。

    大秃子从山下劫了一家人上来,大当家的当晚就知道了,起先也没怎么在意,无论绑回来是做小弟还是做肉票,他都习以为常,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后来听大秃子说劫回来的这家人是厨子,李大当家的也动了心思,山上的饮食确实太无聊了,换个厨子换换口味也不错,所以早就安排好人吩咐今天早上要吃新来的厨子做一顿早饭尝尝。

    要是手艺好,就把这一家人留下来专门给几位头领做小灶,要是手艺不行,宰了扔到湖里喂鱼便是了。

    头领们现在都是一日两餐,倒不是因为和穷苦百姓们一样吃不起饭,而是夜夜大吃大喝,上午都是懒在床上呼呼大睡,所以只吃午饭和晚饭。

    李大当家的虽然是个武人,却也曾经读了不少书,更愿意相信自己是文武双全,生活习惯比起那些粗汉们要好不少,也是一日三餐一顿不少。

    老头端了葱油饼到他的院子里的时候,李大当家的正装模作样的拿着一本书在读,还时不时做出凝眉深思状,就跟他真能看懂了似的。

    老头子看来在山上很吊,给大当家的送完了早饭,也不是施礼是也不说话,木盘子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转身就走。

    等他走出这个院子,李大当家的才放下手里的书,看了看木盘里盛着的一碗鸡蛋汤和两张葱油饼,皱起了眉头。

    他是又觉得好笑又觉得无奈,看来四当家的也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主,这不就**的葱油饼嘛,普通酒店里的厨子都会做的寻常东西,让他吹的这厨子多么多么牛叉,看来也是个普通货色而已。

    不过闻起来还行,李大当家的随手拿起一张来,随意地咬了一口。

    这一口咬下去,脸上的表情就变了,等他细细嚼了几下,脸上的喜色就掩饰不住了。

    葱油饼还是葱油饼,可比起他以前吃过的所有葱油饼,那味道和口感都是不一样的。

    先那饼的酥皮那种酥脆的口感,是他生下来之后就没体验过的,烤出来的烧饼也有酥脆的口感,但那种酥似乎太单调,而他手中的这葱油饼的酥,鲜活地像是有了生命一般。

    外边是酥的,而里边却是松软的,葱香,油香还有咸香融合在一起,谁也没有抢了谁的风头,而是相互配合默契地不断冲击着味蕾,让它轻易的,心甘情愿的就那么臣服了。

第309章:金刚葫芦娃() 
李大当家的吃完了两张葱油饼,觉得还没吃够,于是当机立断就做了个决定,中午还吃葱油饼,这次大当家的要杨怀仁准备七位头领的分量,整整一百张葱油饼。

    大当家的意思很快就传达给了杨怀仁这边,杨怀仁答应下来,心里却在暗笑,简单的一张葱油饼就把大当家的拿下了,自己的本事还真是百分之一都没使出来呢。

    同时也知道了梁山上总共有七位头领,凑出了金刚葫芦娃七兄弟。

    一百张葱油饼,就不是杨怀仁一个人可以轻松应付得了,必须要有人给他打打下手。

    何之韵前段时间也学了些面点的制作,和面的事情就交给她了;

    玄参是个郎中,抓药配药他在行,那么准备葱油和油酥面一定也难不倒他,只要把比例告诉他就可以;

    柯小川以前跟着姐姐卖过馄饨,经常帮柯小巧擀馄饨皮,那么做饼坯的工作非他莫属;

    天霸弟弟是个纯吃货,论吃他是天下第一,论做他是倒数第一,不过好在人实诚,案板上的忙他帮不上,又不好意思闲着,他不是有股子力气嘛,于是让他剥剥葱,捣捣五香粉。

    最后剩下小七眼巴巴的看着大家忙碌起来,唯独没有他什么事,心理就极不平衡了,好似他是个吃闲饭的一般。

    “你们都有活了,给我也安排个活干啊!”

    杨怀仁正在教他们怎么弄,头也不回的说道:“要不你还是去熟悉熟悉周围的地形吧。”

    “这周围也没啥看的,山上的雪还没化,啥也看出来,大雾不散,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