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不多么熟谙官场之道,但是这点基本的道道,他还是懂的,被诬告这件事,虽然本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已经被他设计圆满解决,但是在太皇太后和官家那里,杨怀仁不希望他做的事情被他们放大之后再被转述出去。

    这件事,的确是挫了一下契丹人的威风,如果范吕二位回宫之后在太皇天后和官家面前大肆吹嘘一番,说不定明日朝堂上他们又得在大殿上表扬一下杨怀仁。

    被这么表扬,听起来挺好,其实并不是好事。什么事情太高调,容易招人嫉恨,最主要的还是被契丹人嫉恨。

    不是说过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嘛,就是这么个道理。低调一点,让契丹人因为这件事能收敛一点,达到目的就好了。

    不管辽使要求提高岁币的要求合不合理,目前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不会罢休的,而朝廷也不会真的就一下子硬生生把人家的要求给驳回,一帮大臣们争来争去,最后还是得面对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人家的军力强,大宋的军力弱,总不能真翻了脸掀了桌子,大家战场上见吧?

    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大宋,还有大宋的百姓。要强盛,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人去做,需要时间来改变这一切。

    杨怀仁只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官家和朝堂上众多大臣明白一点,自身弱就要被欺负,要不被欺负,就得自身强大起来。

    指望一个什么盟约和人家称兄道弟,是长久不了的,人家也不会真看得起你。

    所以说路还很长,杨怀仁也觉得他要做的还很多。

    离开随园回到府上,连子庚已经在等他了,昨天和他一同回城的还有柯小川、小七和玄参他们几个,远远地看过去,杨怀仁就觉得是不是他的眼睛有毛病了。

    这几个人,不管高的矮的,以前可都是粗生粗养的大老爷们,这才过了多久啊,一个个穿衣打扮都开始变得斯文了。

    以前粗布衣衫随便腰上一扎,谁在乎过自己的形象,可如今都有了心上人,都他姥姥的开始注意仪表了,连子庚这种粗胳膊粗腿的家伙,竟然穿了一身素色的儒衫长褂子,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个读书人。

    “我说你们几个,用不着这样吧?看看你们身上穿的这套行头,我以为我这是来到了什么诗会呢,哈哈。”

    柯小川被他说的脸上发烧,不过还是反驳道,“仁哥儿真是说风凉话不怕闪着舌头,你老人家可是娶了俩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了,俺们可还单着呢,再像以前那样,人家可都嫌弃俺们了。”

    “好你个柯小川啊,这话也不怕你两位嫂子听到,小心把这话转告到僧儿妹子那里!”

    柯小川立即嗔声,捂着嘴巴装作自己刚才什么也没说。

    兄弟们之间开开玩笑,笑过了之后,连子庚才说起来一件正事。

    “侯爷,我们打探辽使耶律迪迪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怪事,不知道和这次辽国换了新的使节有没有关系。”

    “哦,怪事?说来听听。”

    “辽使耶律迪迪在辽国的身份,非常尊贵,说起来还是辽帝耶律洪基的堂弟,被封为鄯阳郡王。

    他这次作为辽使来到大宋,以这种高贵的皇族身份出任使节,是以往不曾有过的事,正常看待的话,可能是用他这种高贵的身份,表示他现在要求咱们大宋增加岁币的事情很重视,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根据兄弟们查探到的可靠消息,耶律迪迪的了一种怪病,在辽国无人能治,这才跑到咱们大宋来,想通过在大宋寻找更高明的郎中给他治好这种怪病。”

第404章:辽使的怪病(中)() 
杨怀仁细想了一下,辽使耶律迪迪得了一种怪病,他们辽国大夫水平不咋地,治不好他,所以他来到大宋,除了带着政治任务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要治病。

    “你们有没有查探到他到底得了什么奇怪的病?单是他得病来说,这件事不算多么奇怪啊。”

    连子庚笑道,“侯爷说的是,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很正常的,耶律迪迪来大宋寻医问药,也完全合乎常理,怪就怪在他来了这么些天,东京城了所有的医馆和郎中找了个遍,可竟然没有一个大夫能瞧好他的病,你说怪是不怪?”

    杨怀仁明白这事情怪在哪里了。要说医疗条件和大夫的医术水平,古代和后世相比其实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悬殊。

    从对疾病的认识来讲,到宋朝年间,古人对绝大多数疾病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诊疗手段,跟现代非要比较的话,差距应该在医疗器械和理论上,医术上,甚至古代的中医郎中手法更熟练。

    就拿玄参举例,虽说他是个治疗外伤的大拿,但是诊脉针灸他样样精通,自从杨怀仁把他弄来了杨府,府上有人得了什么病都是他给治的,寻常的发烧感冒啊,肚子疼关节炎啊,他开一服药,或者拿出针来扎几下,都是药到病除的,大家见了他也乐的奉承一句玄神医。

    古代没有后世那么多污染,水是清的,云是白的,天是蓝的,人们很少患上癌症那种不治之症,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上不注意卫生引起的,也就是常说的病从口入,真正得了什么怪病治不好的还真不太常见。

    古人平均寿命短,最大的原因除去生活水平不高之外,因病而死亡的也并不是因为大夫医术不行,而是一种讳疾忌医的愚昧,大家得了小病小痛的都比较忌讳看大夫,才导致了很多人都死于并不是那么难治疗的疾病。

    这样的问题在地位尊贵的辽使身上应该不会发生,他没有忌讳,更不会缺钱买不起药。东京城里的郎中也可以代表大宋的最高水平了,他们都治不了,那么这位耶律迪迪的病看来还真的很奇怪。

    面对聚园的竞争,杨怀仁已经不再担忧了,小的阴谋诡计,也不会把随园真的就怎么样,单单凭借耶律迪傲这种经营能力,聚园敢开在随园对面,早晚要关门大吉。

    从环县往东京城运送的第一批牦牛已经在路上了,杨怀仁约摸着十天之内就应该到东京城,只要有了牛肉,聚园唯一对随园的限制也将不存在。

    晚上选择去哪里睡觉,还真是一个大问题,杨怀仁站在后宅里发呆,不知怎么办才好。去何之韵的房间,就被他赶了出来,说是官人和莲儿新婚燕尔,应该多陪陪离那儿妹妹。

    杨怀仁转头去莲儿的新房,莲儿同样扭扭捏捏表示官人应该多陪陪韵儿姐姐,不要让她觉得受到了冷落。

    到最后就是人家姐妹情深,杨怀仁发现他虽然娶了两个媳妇,可竟然没有一个老婆的地方能让他好好睡觉。

    看来齐人之福不是那么好享的,两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谦让起来,最后倒霉的还是他。

    杨怀仁只好叹气,恨自己没有小七那样的本事,如果被老婆赶下床,起码还有房梁可以将就一晚。

    去跟天霸弟弟他们挤挤凑合吧,又怕这帮小子阴阳怪气地挤兑自己,他只好去书房凑合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韵儿和莲儿发现官人没在她们任何一个人的房里过夜,就开始满院子了找,找到书房看见杨怀仁可怜巴巴盖着一床单薄的夏薄被蜷缩在书房的一张软塌上的时候,两个人又开始请罪。

    杨怀仁倒不怪她们,只能怪这世道,做女人难,做男人更难,做个能享齐人之福的男人,那是难上加难。

    美食很多时候都能解决人的烦恼,杨怀仁自己整了个肉丝面疙瘩汤喝了个饱,整个人舒服多了。

    摸着鼓起来的肚子刚要出门走走下下食,迎面来了个传旨的公公,杨怀仁感觉整个人又不好了。

    昨天的事情看来两位相公已经禀告了宫里的两位大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这一次下旨传他进宫,杨怀仁也不知是福是祸。

    如果是两位大佬欣赏他击败了契丹人的阴谋陷害的行为,那还好说,如若是因为昨天的事情引起了辽使的不快,到宫中两位大佬那里反咬了他一口,这就不好办了。

    事情是好是坏,杨怀仁也决定不了,只有乖乖的跟着这位公公进宫。

    宫里正在上朝,杨怀仁没有资格参加,只能在一个偏殿里等。独自坐在偌大的一间屋子里,可把他无聊死了,看看门口站岗的卫士和小太监跟石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杨怀仁决定躺下来补个觉,昨夜实在是睡的不太好。

    怎么说宫里的东西就是豪华呢,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偏殿,宽大的坐榻也十分舒服,杨怀仁刚一歪道立即就开始打起呼噜来。

    这次传旨召见杨怀仁的是赵煦,散了早朝之后,赵煦便来到了偏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殿里鼾声如雷,门前侍立的几个人尴尬地刚要进门去叫醒他,却被赵煦拦住了。

    赵煦悄悄地走进房去,看到杨怀仁睡觉的样子,不禁莞尔。这么大人了睡觉还跟个小孩子似的,嘴巴还吹泡泡,这真是……高,实在是高啊。

    杨怀仁正睡得香甜,感觉到鼻子有点痒痒,烦躁地张开惺忪睡眼看到赵煦的时候,一下就清醒了过来。

    他一边打着一个长长的哈欠,一边给赵煦见礼,“微臣……嗷呜……参见……”

    “行了行了,不必多礼。”

    赵煦无奈的摇着头,心道天底下像杨怀仁这样懒懒散散的侯爷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朕这次召你进宫,是有件事吩咐你去办。”

    “陛下尽管吩咐,”杨怀仁拍着胸脯说道,“微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会帮陛下办成的。”

    “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你能不能给辽使把他的怪病给治好了?”

第405章:辽使的怪病(下)() 
杨怀仁心里那个愁啊,哥们你没搞错吧?你还真把我当全职高手了?

    面对赵煦的要求,杨怀仁实在没想明白他身上哪里长得像个郎中了,找一个厨子去给人家治病,比找个公公生孩子还……靠谱那么一点,但是也仅仅是一点点而已,这一点点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换做别的事,杨怀仁胆子大,串个场玩个票也就算了,可治病的事情关乎人命,这哪里能开玩笑?

    “陛下,微臣刚才是不是幻听了?”

    “啥是幻听?”

    赵煦早习惯了杨怀仁说话时不时蹦出些新鲜的字眼,所以也见怪不怪,反而觉得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杨怀仁对于自己引领大宋语言潮流的地位并不那么在意,他忙给赵煦解释道,“刚才陛下说让微臣去给辽使耶律迪迪瞧病,微臣没听错吧?”

    “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你没听错,朕刚才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可我不是个郎中,我是个厨子!”

    杨怀仁摆出一副哥们是厨子哥们骄傲的架势来说道。

    “朕知道啊,不过这个要求是契丹人自己提出来的,并不是朕要为难你。”

    原来是契丹人提出来的,杨怀仁就更来气了,昨天你老小子的儿子还在想方设法陷害我呢,今天就当做没发生这事一样,还请我给你治病,真当哥们没脾气呢?

    不过想归想,杨怀仁还真发不出什么脾气来,辽使对于大宋来说是最重要的外国使节了,人家提了要求,大宋朝廷都要尽力满足,请个小小侯爷去帮人家瞧个病,还真没法拒绝。

    连赵煦这位大宋的皇帝都出面了,杨怀仁还真没法拒绝,不过他转念一想,他历来所学的知识里,非要硬说和医学有关系的,药膳学不知道算不算,那点后世看起来很浅薄的医学知识,在古代也能勉强算得上一个蹩脚郎中了。

    杨怀仁答应了下来,赵煦非常高兴,他也心知这是为难了杨怀仁了,不过辽使最近弄出来的事情搞的朝堂上争论不休,他也闹心了很久了。

    对于昨天的事情,赵煦也夸赞了杨怀仁几句,这才放他出宫,不过赵煦还是安排了一个小公公跟着他,说是给他引路,实际上也是赵煦担心杨怀仁在给耶律迪迪瞧病的过程中再引起什么外交事故来,才安排个人盯着他不让他冲动闹事的。

    说是小公公,其实这位姓牛的公公也得有四十来岁了,只不过个子瘦小,皮肤白净,下巴上又没有胡须,看上去年纪不大罢了。

    杨怀仁先回家领上了玄郎中,然后才去了都亭驿。都亭驿作为当时最大的“外国使馆”,比鸿胪寺专门迎接、招待和处理外交事宜的衙门可要气派的多。

    牛公公给看门的契丹卫士说明了来意,一个管家模样的小辫子便引着三人来到了院落的后宅中。

    一路上全是些前边剃个大光头,脑后绑着个小辫子的契丹人,让杨怀仁很是新鲜,东京城里胡人其实挺多,杨怀仁也见过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