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兄弟,就不需要去解释什么,懂你的人自然懂,相信你的人自然会坚定不移的相信你。

    “咱们回家!”

    对,回家。每个人都能明白杨怀仁这句话的含义,我杨怀仁的家,也就是你们的家!

    嘱咐嘉王府那位传信的侍卫帮忙去随园帮杨怀仁穿个话,杨怀仁则上马,领着众人从西门直接出城回庄子。

    今天在濮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东京城,市井之间议论的话题,也很快从环州的大胜,转移到杨怀仁带兵冲突濮王府的事情上来。

    有人觉得杨怀仁这么做太莽撞了,就算赵宗晖向暗中谋夺你家的家产,你杨怀仁也没必要非得做出这么激烈的举动来。

    毕竟人家是嗣濮王,身份特殊,你领兵在东京城内横行,就已经犯了官家的大忌了,还当着众人面前打了赵宗晖的脸,你摊上这么件事,实在是不好收场。

    也有人觉得杨怀仁做的没错,杨怀仁是环州大胜夏军的功臣,人家在外边为了大宋打仗流血,家人却在东京城里受人欺负,换做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忍得了。

    至于冲突濮王府,也并不是一点理都没有,一个男人,如果连他的母亲和家人都保护不了,那还活着有个啥意思?

    就在人们吃过了晚饭议论着今天着这件难得发生的大事,同时为杨怀仁得罪了濮王而怕他受到不公正的裁决感到扼腕叹息的时候,杨怀仁骑着高头大马,后边跟着二百个全副武装的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街面上走过。

    百姓们伸出头来观看这个场面,看到边军将士们威武的行军气质之时,无不为自己的将士感到骄傲,也为看到一个安然无恙、面带笑容的杨怀仁感到欣慰。

    有几个胆子大的吃醉了酒的书生模样的人,甚至为他们击节叫起好来。

    杨怀仁也为百姓们的举动感到欣慰,至少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恃功而狂的人,为了家人而做出的肆意妄为之举,也被他们接受和理解了。

    这也许就是正义的一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种感觉吧。

    天已经黑了,杨怀仁也不想着赶路出城了,不如就让将士们多感受一下来自百姓们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有了今天的这一幕,或许他们会更懂得自己在清平关上拼命跟西夏人浴血奋战,是有意义的。

    他们的家人就像这些平凡的百姓一样,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守在边疆,换取百姓们的安居乐业,让他们不再去怀疑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否是有意义的。

    不过正因为如此,杨怀仁他们错过了出城的时辰,队伍走到西门的时候,远远的看见守门的袛侯下令门卫们正在关闭城门。

    黄大银有些担心,关闭了城门,就代表着他们今夜是出不了城了。城内的杨府并不大,院子里站二百人可以,可住二百人,实在有点困难。

    不等他把心中的疑虑说出来,杨怀仁微笑着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担心。

    杨怀仁好像比以往更有信心,他今天做了一天的恶人,不差这个晚上。更关键的是,他做恶人做得很开心。

    一开始杨怀仁是不理解的,可现在他懂了,当老实人,那些有点权势的人根本不管你说了什么好听的话,或者话里有没有道理,他们根本不把你当做一回事。

    反而你拉下脸来做恶人,有时候都不用过多的废话,事情都会进展的出乎意料的顺利。

    门袛侯见刚关闭了城门还有人乘马走了过来,脸上有些高傲的不悦。

    “来者何人,你是不是眼瞎?没看见城门刚刚关闭吗?要出城,早干什么去了?滚滚滚……”

    杨怀仁面色冷酷,扬起手里马鞭冲着门袛侯的脸就抽了下去。

    门袛侯站在骑马的杨怀仁的灯影里,也没看见他抽过来的鞭子,“啪”地一声脆响,被抽翻在地。

    他蹭地立即跳起身来,大吼着就要吩咐自己的手下士兵要把杨怀仁拿下。

    可他的手下刚提枪冲了过来,忽然发现骑马之人的背后,跟上来一群全副武装的将士,立即散开了阵势,把他们围在了中间。

第535章:“大恶人”(下)() 
杨怀仁现在懂了,什么所谓的帅毙酷炫,都不是语言能形容出来的,有时候不说话,就单纯的去刷脸,比说什么话都来的更酷。

    昏黄的火光里或许守门的兵士们还看不清杨怀仁的脸,可是他们认得围上来的那些将士们身上所穿的衣服。

    边军的军服如果放在以前,十个人中会有九个半说不如禁军的衣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又粗苯又丑。

    但是今天杨怀仁带着这些边军围堵了濮王府,一声令下刺死了几个不长眼的五城兵马司的兵士之后,这身军服在整个东京城的人眼里,那种威严就不一样了。

    等守门的兵士们看到他们的军服,胸中的心肝跟放到大冬天的冰窟窿里一样冰凉冰凉的,他们也终于知道骑在马上二话不说就抽了他们的袛侯一鞭子的人是谁了。

    这还了得?命还要不要了?这是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第一反应。

    杨怀仁现在是什么人?无论是通远郡公的封号还是节度使的官职,其实都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今天才传遍了东京城的大宋第一愣子的称号。

    愣子何解?无知者无畏也。无知且先不去判断是真是真假,可是无畏二字,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俩字放在杨怀仁头上是最恰当不过的。

    据说他在环州,领着三千通远军的边军大胜西夏大恶人野利图里带领的两万西夏精锐,说明什么?说明他比西夏大恶人野利图里还要凶恶!

    据说他带兵砍了六千余西夏精锐的首级,这是什么概念?

    单是听数字仿佛也不是那么多的样子,可是如果六千多个首级摆在你面前,恐怕换做谁都得三五七天吃不下饭吧?

    敢领着三千人跟人家两万人干,这如果不是傻的话,那就一定是愣子无疑了。

    如果这还不能证明,那么今天的事情,更能够说明问题了。

    一个刚封的郡公,好像以前也没听说他有多么大的来头,更在朝廷里没有多么大的背景,可人家就是敢带兵去围濮王府的门口。

    嗣濮王这么高的身份又怎么样?不还是当着那么多人面前丢了脸面,还给这个愣子赔礼道歉了吗?

    张崇威的名声是彻底完蛋了,领着四百多人的五城兵马司的人,本想着去替濮王解围,自己也混个好前程。

    结果呢?人家一声令下,仅仅是一百个边军随便列了一下阵型,就把四百多五城兵马司的军爷们干的屁滚尿流,好像还刺死了几个不长眼的。

    然后呢?做了这么多事情,官家和太皇太后什么都没说,人家这不还好好的骑在马上立在咱们面前吗?

    咱们就是守城门的小兵,难道觉得自己比西夏的精锐厉害?还是觉得比五城兵马司的人牛比?

    杨怀仁进宫这段时间,他也不知道他今天做的事情在东京城里被传成了什么样子,更不知道这些守门的小兵们这会儿工夫都琢磨了些什么。

    可他们傻站在原地装泥菩萨,就是不给我这号新晋的大宋第一愣子面子了。

    不用说话,一个眼神瞪过去,脸上刚刚被抽了一鞭子的门袛侯差点吓尿了,心脏差点从喉咙眼里给跳出来。

    这小子赶忙拍着身后几个守门小兵的脑袋,大叫着,“快快快,没看见是通远公要出城吗,赶紧打开城门,瞎看什么看?眼瞎啊你们……”

    他手下的小兵呆了一下,心里也闪过一丝疑惑,这门禁不是没有被打破过,要么是有宫里的旨意,要么是枢密院的下的军令,才能在门禁的时间里开门。

    上次杨怀仁着急进城救宗泽的时候,就是拿着内卫的牌子装作是宫里下的旨意才蒙混过关的。

    这种事,当值的门袛侯会记录,也不会上报,就算上报了也不会有人真的去宫里印证,何况那些记录,也不是真的有人时常去察看。

    除此之外,就算是什么皇族的权贵或者禁军的大将军,那都是不能开门的。

    可稍微一丝的犹豫之后,小兵们还是转身飞快的跑去打开了刚刚才关闭上的大门。

    这位杨大郡公的事情他们都听说了,方才还在议论,如今见了真人,才真正感受到面对面见识到这么一号人物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颤抖。

    对的,就是那种颤抖的感觉。濮王府的王府侍卫人家说打就打了,五城兵马司的兵士说宰就宰了。

    而且人家不是偷偷地干,而是当着数千人的面前干,一点也不怕事,更没有半分的犹豫。

    比起那些人来,自己的命好像也不金贵几分,万一杨大郡公一怒之下,要大开杀戒,那如何了得?

    不如老老实实赶紧给人家开门,一个愣子大恶人,是惹不起的。

    杨怀仁心里有点暗爽,也有一些不悦,他心里骂道,怪不得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因为人人都欺善怕恶。

    从大了说,整个大宋就好比一个大善人,以天朝上国自居,总是对别人妥协,给被人好处,和平是和平了,安逸是安逸了,可正是这种善良把自己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周围的那些胡子们,并没有因为你的善良大度就尊重你,反而因此觉得你好欺负,就是喜欢欺负这样的善人。

    从小了说,大宋的所有州县,甚至乡镇村庄,基本上都有像什么这老虎那豹子似的恶人,在地方上,专门欺负老实人。

    官府没有能力管吗?肯定不是的,而是官府里享受着安逸的老爷们,不屑的管,也懒得管,他们操心的事情,不是百姓的生活过的怎么样,而是他自己要如何钻营才能升官发财。

    所以这个时代,身上披一张虎皮,就能横行无阻,换做披一张羊皮,走到哪里都受欺负。

    杨怀仁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可就是做出一副大恶人的样子,比说什么都管用。

    他领着人出城了,大摇大摆地,慢慢悠悠的出了城。

    走出城门外好远,才远远的听见身后的城门“吱嘎吱嘎”缓缓关闭的声响,仿佛还看到刚才那位不可一世的门袛侯陪着笑脸目送他们离开的样子。

第536章:家和成长() 
月色皎洁,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淡淡的糖霜。

    出了城之后,杨怀仁可没有享受这夜色的心境了,因为大家折腾了一整天,也都饿坏了。

    一路猛赶,到达涡河边上的杨家庄子的时候,已近三更。

    让杨怀仁意外的是,杨家庄子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进入梦乡,而是灯火通明,就好像是在等待着英雄的凯旋归来。

    杨母和两位娘子都已经在大宅的门口等待,看到前头骑着高头大马的杨怀仁,她们才放下心来。

    送她们回庄子上,杨怀仁也不能把心中的计划全部说出来,只是告诉她们,他要办一件大事,你们放心的回庄,最多一天的工夫,他就会回来。

    其实这么说的时候,杨怀仁也是不确定的,如果他今天回不来,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

    可当他从马上下来走到家人的面前,才发觉从她们的表情上看,似乎今天发生的事情,她们都已经知道了。

    杨怀仁有点好奇,杨家庄子距离东京城有四五十里的距离,散朝的时候都已经是日近黄昏了,她们就算知道整个事件的经过,也需要明天才对。

    杨母的身后,好像还有一个人,等那个人从几人身后闪出来,露出一张杨怀仁再熟悉不过的脸。

    是兰若心!

    这么说来,一切都能说得通了,杨怀仁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久违了的羞怯,瞬间自己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韵儿似乎察觉到了他脸上表情的细微变化,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醋意和怒意。

    杨母很自然的捏着兰若心的手把她拽到身边,杨怀仁现在明白,兰若心已经向杨母她们交代了一切。

    无论清平关上,还是通远县城内发生的事情,她们都知道了,当然,还有回来的路上,兰若心把她告诉杨怀仁,她是为何要去环州的缘由,也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

    杨怀仁本想着等心情平静一下,再慢慢把这件事情告诉母亲和韵儿的,没想到兰若心事先把整件事坦白了出来。

    和何之韵一样,兰若心也是一个曾经混迹江湖的女人,她们性格里有相悖的地方,但更多的地方是相同的。

    那就是性格激烈,敢爱敢恨,而且很执着。而在杨母心中,能为她的儿子甘愿放弃一起,包括生命的女子,她都心怀感激,也会打心眼里喜欢。

    韵儿是这样,莲儿也是这样,现在轮到兰若心这里,杨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