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示意大家不要太声张,把事情藏在心里,才偷偷指了指西北的方向。

    众人会意,自然已经猜到,西北方就只有西夏了,可他们再想问的详细些,杨怀仁便开始摇头。

    他也只是知道大致的结果,可具体的过程,他就不清楚了,至于龙武卫和虎贲卫会不会奉旨出征,他也完全没有主意。

    所以杨怀仁只能告诫大家,事情的谈论,也只限于中军大帐的范围内,还不能让下面将士们知道。

    不管将来会不会有机会出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训练搞好才是真的。

    众将领命,收起了心中狂喜,每个人心中都开始盘算着,如果他们有机会上战场,一定要好好大干一场。

    杨怀仁今天还要进城一趟,便跟大家告别,再三嘱咐要把嘴巴闭紧了,埋头搞好训练。

    杨怀仁要进城,也不是要给谁拜年,而是打算去嘉王府看望一下王妃和郡主两人。

    如今赵在皇陵守孝,过年也是不回家的,以他的身份,其实不管在哪儿过年都不会受苦,但是那种孤独感和心理上的苦,是外人不足以明白的。

    王妃和郡主留在城里,最近也安静了很多,杨怀仁让家人经常抽空去看望,从韵儿那里知道,最近一次是她年前去嘉王府送些年货过去。

    可当时见到王妃和赵霏儿,她们虽然看上去还不错,可内心的郁闷,还是瞒不了人的。

    赵一直以来都对他很好,所以这种别人家里都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的日子,嘉王府一定是不好过的,所以杨怀仁必须去看望一下她们母女俩。

    随行的几个兄弟都刚有了孩子或者刚成家,杨怀仁便让他们陪着兰纳独父子俩回庄上,而他只留了还未成家的黑牛哥哥和小川兄弟陪着他一同进城。

第911章:老大人不行了() 
    即便刚下了一场大雪,可进城的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却很多,他们大都是进城或出城走亲访友的百姓,驾车的或者步行的,脸上都带着新年的喜庆。

    杨怀仁驾马前行,不时地跟身边的两个兄弟开着玩笑,忽然从迎面过来的人群里冲出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来,拦在了杨怀仁马前。

    杨怀仁勒住了马,仔细一看是自家的一个仆子,便开口问道,“小六子,出啥事了,你不是去城里送名剌了吗?”

    名叫小六子的家仆还是个半大孩子,看样子刚才是一路跑过来的,跑得脸上红扑扑的,还喘着粗气。

    “公爷,不,不好了”

    杨怀仁半惊半疑地从马上跳下来,抓着他的肩膀问道,“啥不好了?你喘匀了再慢慢说。”

    小六子捂着胸口用力猛喘了几口气,这才说清楚了,“老大人,不,不,不行了。”

    杨怀仁皱起了眉头,“啥?你说谁不行了?哪位老大人?”

    “是,是范相公,他不行了。”

    “啊?”

    杨怀仁不用想,便知道小六子口中的范相公是谁了,因为也只有范纯仁这种地位的才能被称为相公。

    “到底咋回事,你说清楚点!”

    小六子用袖子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方才小底奉命去城里送名剌,到范相公府上的时候,出门迎接的是一位范相公的子弟。

    他收了公爷的名剌,却没有开心,而是满面愁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小底心中疑惑,便打听了一下范相公府上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那位范府的子弟便说范相公年前就得了病,身子一日比一日差,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然后就是唉声叹气。

    小底也不知如何是好,大过年的,只得说了些安慰的话,便准备回来告知公爷,这时那位范府的子弟忽然抓住了小底,还求小底回来求公爷能去范相公府上见范相公最后一面。”

    杨怀仁心情立即便有些沉重。范纯仁虽然和他的交往不多,不过他们之间还是关系不错的,有很多次杨怀仁被朝堂上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诋毁的时候,范相公都站在了他这边支持他。

    朝堂上,能和杨怀仁说上话的人很多,可真正能当朋友交谈的人就很少了,范纯仁当时贵为宰辅,对杨怀仁这个小子向来都是很欣赏的。

    在杨怀仁眼里,范纯仁就像一个老前辈,他们之间就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眼下如果范纯仁真的病危,杨怀仁必须要赶过去见他最后一面。

    “小六子,你先回吧。”

    说罢杨怀仁转头翻身上马,立即策马奔跑起来,赶往范纯仁的府上。

    黑牛哥哥和柯小川见势也催马赶上,三骑在官道上飞驰,马儿踹起了漫天积雪,来往的过路人也赶忙闪到一旁,让出了道路。

    从西门进城,城里就更热闹了,宋朝就流行大年初一出门逛街了,街面上很多商铺也许还没有开张营业,不过许多小商小贩在过年期间都会摆出小摊来,把街道两旁都占满。

    和平时的集市还不同,他们卖的,大都和新年有些关系,比如孩子们喜欢的各色小玩具,糖人或者涂了脸的面人儿,小娘子们喜欢的头绳头花头钗耳环,还有各色的小吃和窗花桃符等小装饰品。

    杨怀仁本来打算买些适合小婴孩的小玩具回去给俩孩子玩的,可现在没有了那样的心情,只顾着急急地往范相公府上赶。

    刚一到范府门前,他便飞身跳下马来,把缰绳随手扔给了门前一个迎客的小厮,便迈着大步往门里冲。

    见杨怀仁气势汹汹,范府的家丁们都吓了一跳,虽然大都不认识他是谁,可见他穿着打扮,也能猜到这是为贵人,所以也无人敢上来阻拦。

    杨怀仁一路走一路大声问,“范相公在哪?范相公在哪?”

    范府的小厮和丫鬟都被他这凶悍的气势给镇住了,哪里有人肯回答他?

    杨怀仁心中急躁,便随手抓住一个吓呆了的小厮,揪着人家的衣领子质问道,“快说,范相公在哪?!”

    那小厮被他扯得浑身酸痛,只得一脸惊恐的指了指中堂的方向,杨怀仁这才一把把他推开,又冲向了中堂。

    可当他大步跨进了中堂,却是差点没气得喷出一口老血来。

    范相公和吕相公这对老搭档,正围在一张团桌前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几道小菜,两个老头正举杯祝酒,半点没有病危的意思。

    见杨怀仁火急火燎的冲进来,俩老头竟对视一笑,这更让杨怀仁差点背过气去。

    他走进了团桌,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瞪大眼睛去瞅范纯仁的脸色。说起来范纯仁自从赵煦掌权之后,便告病在家休养了。

    毕竟已经是年过花甲,他的脸色看起来肯定是大不如前,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似乎越来越明显,几杯小酒下肚,双颊倒是红润了起来,不过这也正衬托的他的脸色略显苍白。

    杨怀仁长吸了一口气,才坐直了身子,双手叉着腰质问道,“我说范大相公,不是说你病危,没几天活头了吗?可照小子现在看来,您老精神的很啊。”

    吕大防在一边掩嘴偷笑,范纯仁却不疾不徐地拿了一个酒杯摆在杨怀仁面前,又端起酒壶来缓缓斟满,这才笑呵呵地说道,“老夫不这么说,你杨大郡公,会来我家看我这副没用的老骨头吗?”

    杨怀仁看他样子越来越来气,心说本来我进城,看望完了嘉王府的母女,也会顺路来看望一下两位老大人的,可就这么被你用这种方式给骗来,那可绝对不能承认。

    “我说范相公,您老人家也知道您是老骨头了?我看不光如此,还老成了精呢,是白骨精!”

    范纯仁自然是了解杨怀仁的,见他还有心思开玩笑,便知道已经没事了,便笑道,“杨郡公莫气老夫了,你看你看,老夫亲自给你斟了酒,向你赔不是还不行吗?”

    杨怀仁也不会真的跟这俩老顽童置气,见他们身体康健,其实早已经放下心来,这会儿早一路赶得口干舌燥,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便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喝完又指了指酒杯,“再来一杯!”

第912章:盐的奥妙() 
    范相公和吕相公对视一笑,手里端起酒壶,却没有立即给杨怀仁斟酒。

    “杨郡公”

    范纯仁一张口,杨怀仁就立即打断了他,“别这么喊,您二位不管是论年纪阅历还是论官职爵位都比学生高,您这么喊学生受不起,让外人听见,指不定会骂我骄纵无礼呢。”

    范纯仁撇嘴一笑,“那不这么喊,该怎么喊?叫你小相公?”

    杨怀仁“噗嗤”笑了出来,还小相公,打麻将呢?还咒我小相公?

    “别,这个更不好听,再说这称呼学生更受不起了。”

    “受得起,受得起!”

    吕大防在一旁添油加醋似的道,“杨小友年少有为,官运亨通,将来真入朝为相,也不是很难的事,现在提前称一声小相公,也未尝不可啊,呵呵”

    杨怀仁只好叹气,跟别人也就罢了,跟这二位大才之人斗嘴,他不得不服气,人家说的恭维话一句比一句好听,可怎么听怎么都比骂人说到脸上还难受。

    杨怀仁也不打算继续争辩下去了,而是转移话题道,“两位大相公是舍不得这点酒吗?”

    范纯仁故作讶异,“舍得,如何舍不得?这酒还是你家派人送来的,年前送了不少,这不今天又送了些来,呵呵”

    杨怀仁这才想起来,桌上摆着的几道菜,就有番茄炒蛋和土豆炖小排,这可都是随园今年的招牌菜。

    年前杨怀仁虽然不在家,可和他交好的几个大人,韵儿都一直按照杨怀仁的意思,家里蔬菜大棚里下来什么新鲜菜,都要给他们府上送去不少的,至于随园春美酒,就更不用提了。

    范纯仁又道,“不是舍不得给你酒吃,而是我们两个老头子许久没吃过杨小友的手艺了,嘴馋的紧,所以想让杨小友来府上烧几道拿手菜来吃吃。”

    杨怀仁翻着白眼,“我说范大相公,您老骗我大年初一头一天就来您府上,就为了这?”

    范纯仁完全没有隐瞒的意思,痛快地点了点头,“当然啦,不过也不全是为这,有些话想跟你聊聊,不是知道你是个大忙人嘛,怕请不动你,才出此下策。”

    杨怀仁忽然哈哈大笑,“那您老可是太抬举学生了,学生就是再忙,两位相公有请,我也不敢不来啊是不?何苦耍得我团团转呢?”

    吕大防不耐烦似的犟着眉头道,“怎么?逗逗你还不行了?我们俩老头子就为了图一乐,成不成?”

    接着他又看到了李黑牛和柯小川傻愣愣地站在门外不敢进来,便摆摆手示意他们进来,“你们都是郡公府上的府卫将军吧?别傻站着了,进来坐下吧。”

    黑牛哥哥和柯小川知道桌上坐着的二位老大人身份特殊,心中还是有些犹疑,便为难地看向了杨怀仁。

    杨怀仁知道两位相公为人,私下里其实都非常随和,即便眼下说些机巧的话儿让他有点下不来台,可实际上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就像是长辈时不时敲打敲打后辈一般,是一种关爱的表现。

    杨怀仁不敢去否定吕相公“只为图一乐”的说法,只得默不作声表示你说成就成,然后对这黑牛哥哥和小川弟弟微微点头示意,让他们进来坐下便是,不必见外。

    等二人坐定,杨怀仁才指着桌上的两盘菜说道,“两位相公说笑了,这不西红柿炒蛋和土豆烧小排都已经上桌了嘛,干吗还要我去下厨?”

    范纯仁也指了指那两道菜,“不一样,不一样的。家里的厨子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你做出的那种味道来。

    这道土豆烧小排也就算了,我俩也没尝过你做这道菜,可另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我俩可是在府上亲口尝过的,也不知为何,家中厨子就是做不出那种味道来。”

    杨怀仁想了一下,便拿起筷子夹了一口番茄炒蛋放进嘴里,细细嚼了一下,发现味道确实差了一些。

    平常人吃这道菜,感觉上都差不多,可真正的美食家尝的话,就能很明显感受到这道简单的菜,做出来味道好与不好之间,那点细微的差距。

    其实烧菜的手艺,越是看上去简简单单好似没有技巧的菜式,越是难以做的完美。

    先放蛋还是先放番茄,又需要什么辅料,加盐的火候和多少,都会影响一道简单的菜式的最终口感和味道。

    对于番茄炒蛋这道菜来说,味道普通和味美之间,厨艺手法上影响最大的就是加盐的火候和多少了。

    这种事也很难表达的清楚,对厨子来说,并不会根据食材的重量去精细的称量所加盐的分量,炒菜的时候,完全就是凭着经验和手感。

    这道菜的两种主要的食材,特性上又有完全的不同,对加盐这道程序的要求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