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知道?”

    杨怀仁依旧慢条斯理,“你不应该不知道啊。”

    说罢杨怀仁给黑牛哥哥和小川弟弟使了个眼色,黑牛哥哥大手一挥,那些方才扮作了迎亲鼓乐队伍的汉子们,忽然把外边喜衣一扯,露出了里边的禁军衣袍来。

    杨怀仁给陆永年指了指,“陆大人请看。”

    陆永年眼睛都直了,心说这是早就预备好了,在这儿挖好了坑等我跳呢。

    柯小川也脱了外衣,里边穿的是一套禁军武官的官衣,他拽着自己衣服故意凑近了示意给陆永年看,“陆大人,这下你看的清楚吗?”

    陆永年恨得牙花子都痒痒,可如今的情况,他也只能咬嘴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扭过脸去闷哼了一声。

    可柯小川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陆大人,咱们素未谋面,你又是穿着常服,末将还真是没认出来你是个当官的。

    但末将可是穿着官衣的,这禁军的衣服,恐怕陆大人不会狡辩说你不认得吧?

    末将猜一猜啊,难不成是陆大人根本没把官家的禁军放在眼里,所以才要轮棍子打人吧?末将记性不错,方才好像是陆大人先动的手,末将才自卫还了陆大人一脚吧?

    也是陆大人口口声声说我们胆大包天,看来陆大人的胆子也不小,比胆大包天的人胆子还大几圈呢,啧啧……”

    陆永年被柯小川接连的质问问得一句也答不出来,连解释的勇气也没有了,因为他知道,面对杨怀仁这样巧舌如簧之人,他越是解释,便越是有更多的话柄落在人家手里,越是跳进了黄河也洗不清了。

第944章:上奏天听(中)() 
    陆永年毕竟是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近三十年的人,官虽然没做到很大,可很多人情世故,他心里明白的很。

    从杨怀仁的表现来看,他觉得可能是他今天来龙门镖局跟铁香玉要账,而铁香玉又是杨怀仁的相好的,杨怀仁现在对他的百般刁难,只不过是当着铁香玉讨个面子罢了。

    他跟杨怀仁原来也没有什么仇什么怨,所以判断杨怀仁并不是刻意针对他,而是针对他刚才对铁香玉做的事。

    杨怀仁见陆永年眼珠子转来转去不知在想什么,便问道,“怎么?陆大人,不是说要回去写奏折嘛,刚才本郡公所说的,你可记下了?当时候写奏折的时候,可一定不要忘记写进去。”

    陆永年刚才说给朝廷些奏折上奏天听,也不过是他说大话给自己撑面子,杨怀仁和他在朝中的地位差距太大,他们在官家心中的地位那就更大了,真写了奏折,就算是杨怀仁的错,他也清楚官家也不会把屡立奇功的杨怀仁怎么样。

    眼下杨怀仁再嘲讽似的问起来,他的话柄又被人家攥的结结实实,他哪里还敢说硬气话?只能服软认错。

    “杨郡公,你看你看,下官只是随便说说,哪里会跟杨郡公过不去呢?

    之前下官那是不知道杨郡公和龙门镖局铁总镖头的关系,如今既然知道了,哪还能自家人跟自家人过不去啊,您说是不是?”

    他说完这话连站在一旁的李坤都听不下去了,感到作呕想吐,刚才你咄咄逼人讨要龙门镖局的田产之时,怎么不说是一家人?

    杨怀仁很淡然,“陆大人,你都这么说了,本郡公也不好真的斤斤计较,谁都有一时口误的时候,说错个一句半句的话,本郡公不会当真,官家哪里,其实也没必要用这些琐事去扰了他的清静。”

    杨怀仁这话里意思就是原谅他,不跟他计较了,陆永年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不过他自然知道今天是人家杨怀仁迎亲的日子,不想多生事端才这么轻易放过了他。

    但他不能就这么不知好歹,人情的事情是不能落下的,便对铁香玉说道,“铁总镖头,之前的事情,可能是一场误会,下官也不是可以针对龙门镖局和铁总镖头。

    失镖之事,既然龙门镖局需要时间调查,那本官作为一方父母官,治下除了劫镖的贼匪,派遣捕快全力缉拿更是分内之事。

    不如下官立即回衙门写一道文书,知会洋州兴道县令立即派公差去出事地点子午谷口附近勘察案发现场,同时兴元府的三班捕快协同龙门镖局诸位镖师一同缉查失镖之事。”

    铁香玉心道这个陆永年倒是会做人,对她一个民女都自称下官了,心中觉得又气又好笑,只得微微福了一下算是有礼,回道,“那就多谢陆大人了。”

    “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

    陆永年又说,“至于鲍有德追缴债务一事,那是他个人不懂你们镖行里的规矩,才第一时间找上门来要账,本官稍后劝慰他一下便是。”

    鲍有德在一边算是搞清楚杨怀仁是个什么人了,可听到姑爷忽然不帮他忙要账了,心中立时有些不快,心说就算姓杨的是个人物,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总不能让他一个买卖人白白损失了两万多贯的银子。

    鲍有德皱着眉头急乎乎地从陆永年身后拽了他几下,小声道,“账,可不能不要啊,里边可是有你的份子呢,姑爷?”

    陆永年当着杨怀仁面前觉得非常尴尬,立即甩开了鲍有德的手,压低了声音训斥道,“你胡闹什么,办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程序,哪里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你家货物丢了,本官自然会派人帮你查找,人家龙门镖局也没说要赖你的账,铁总镖头不是说了嘛,先调查,兴许能找到是谁接了镖,运走了你的货物呢?

    就算多方查探还找不回来,到时候也要按照人家的规矩协商赔偿事宜,今天你就来要账终究不合规矩,你急什么急?!”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重,鲍有德见姑爷脸色铁青,也不敢再多说下去。

    铁香玉听罢只是抬眼去看杨怀仁的脸色,见他一直笑眯眯地瞧着陆永年和他老丈人闹笑话,也不禁莞尔一笑。

    她知道陆永年忽然改变了口风,从不把龙门镖局众人当人看到如今把龙门镖局当自己人对待,一切都是因为杨怀仁的出现。

    铁香玉很庆幸,能有杨怀仁这么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在自己身边,通过陆永年的种种拙劣表现,她更庆幸的是,从她跟杨怀仁这段日子里的接触里,她觉得杨怀仁虽然也是个官,但他又和陆永年这样的官大有不同。

    也许他从来就不像是一个当官的人。可能他这个人平时太喜欢闹了,说话很另类,但却很有深意,话里的很多道理,她到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原来那么精辟。

    可贵的是杨怀仁身上,她完全看不到那种官场里浸淫许久而养成的那种圆滑和世故,他从来不会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见风使舵的打官腔做官事,平常的胡闹里却透露出来他是一个正直的男人。

    铁香玉就这么看着杨怀仁,眼睛一刻都不曾离开,李坤也观察到铁香玉看杨怀仁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他从未在她身上见到过的仰慕之情,便知道这一次,铁香玉没有看错了人。

    所以李坤觉得尽管铁香玉嫁到杨家虽然是做小,但是她能找到这么一个可靠的男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男人,将来生活能够幸福,他也就老怀感慰了。

    除了鲍有德这个见钱眼开不知好歹的老丈人之外,陆永年对他应变的能力还是感到很满意,心说既然是几句软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也就没必要再担心什么。

    “杨郡公,既然今日是郡公大喜之日,下官也应尽一尽地主之谊,下官这就回府给杨郡公准备一份大礼亲自送过来,贺喜杨郡公和龙门镖局铁总镖头喜结连理。”

    陆永安行了礼转身要走,杨怀仁却忽然开口了,“陆大人留步,我有话还没说完。”

第945章:上奏天听(下)() 
    陆永年心中犯了嘀咕,“杨郡公,留下下官还有何事?”

    杨怀仁心说你装完了比被踹完了脸就想走了?好像没那么容易吧?

    杨怀仁问道,“陆大人还写不写奏折,还上不上奏天听了?”

    陆永年直道他是确认一下,便随口答道,“下官不敢。”

    “哦,那可惜了,你不敢,那我敢。”

    这话什么意思?陆永年听迷糊了,你刚才不是说没必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扰了官家清静吗?怎么现在又改主意了?

    杨怀仁接着说道,“陆大人不必惊慌,听我说个故事给你听”

    陆永年根本没兴趣听他讲什么故事,可人家是郡公,要留下他说故事,他也只能陪着笑模样听着。

    杨怀仁便把他和铁香玉之间的一些过往娓娓道来,从一开始不经意的相遇,到龙门镖局的比试让他们不打不相识,然后到他去大理的一路上二人不断的斗嘴,最后到在大理城外密室内定情。

    除了涉及秘密的部分没有说,其他的基本就是杨怀仁和铁香玉的一段感情经历,听在众人耳朵里,就是一段奇遇般的爱情故事。

    铁香玉也没搞懂杨怀仁为什么要说这些,虽然镖师们并不是外人,但还是让她面红耳赤了,特别是说道密室里那一段,杨怀仁虽然极尽遮掩,可越是这样的遮遮掩掩,越是让听故事的人们浮想联翩。

    铁香玉在杨怀仁后腰上亲昵地掐了一把,小声娇嗔道,“你,说这个作甚?我都没脸见人了”

    杨怀仁笑道,“快成亲的人了,何必扭扭捏捏?何况镖局里的人都是一家人,你看你看,他们脸上的笑并不是笑话你,而是一种对我们美好的祝福。”

    陆永年听杨怀仁说的这些事,只觉得杨怀仁是个风流倜傥的郡公,倒没想过和他有什么关系。

    可杨怀仁话锋一转,说到了他年后带人来汉中迎亲的事。

    “说来也巧了,年后我来汉中迎亲,心里急切,所以也选了一条不好走,但是却近了不少的路,正是子午谷。”

    杨怀仁说到子午谷,便顿了一下,瞥眼去观察陆永年和鲍有德脸上的表情,发现陆永年脸上是一种错愕,而鲍有德则有些畏缩的避开了杨怀仁的目光。

    杨怀仁心中有了数,接着说道,“都知道子午谷是从关中到中原的旧道,本来走的人就少,年后走的人就更少了,所以谷中道路虽然狭窄了些,可我通过的速度却很快,只用了两日便到了南边的谷口。

    出谷之前,我派出去先行探路的人回来禀告说,谷口有一支庞大的押镖队伍,运送了几十车的货物。

    这本来是件平常的事情,镖队走子午谷进中原,我想来也是因为觉得子午谷年后人少,能走的快一些。

    可探报说这支镖队非常奇怪,押镖的人很多,夜里却没有人值守,一百多号人都在呼呼大睡”

    镖师们听到这里,便知道说的是他们了,想起来就觉得有些耻辱,下意识的便低下了头去,但他们也忽然想到失镖那一日竟然还有目击者,谁都想搞清楚失镖的真相,又竖起耳朵来认真听杨怀仁讲下去。

    “我听到镖队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龙门镖局,追问之下,我探路的属下说因为天色太黑,观察的距离又太远,所以没有看清楚镖旗上的字号,但这么大一支镖队,想来在汉中也只有龙门镖局才能有这样的规模。

    本来嘛,镖局如何押镖,夜里睡不睡觉,派不派人值守,和我是没有关系的,但我一听是龙门镖局,便觉得将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善意提醒一下,就算子午谷路过的人少,也不能这么粗心大意。

    可后来一想,事情不对。铁总镖头和李副总镖头我熟一些,他们是什么人我是很了解的,镖头都是小心谨慎的性格,又是运送这么大批的货物,怎么都不可能是手下的镖师们阴奉阳违偷懒耍滑吧?

    所以想到这么庞大的一直押镖队伍如果真是龙门镖局的,绝对不可能这么不小心。

    那他们夜里休息之时却没有人轮流值守,就有点怪异了,想到这里,我便派人回到谷口去监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搞鬼。”

    说到这里杨怀仁又去看陆永年和鲍有德,陆永年表现的似乎听的入了迷,也很好奇这批货物是如何被人劫走的,而鲍有德则一直低着头,双拳紧握,双腿却有些发抖。

    杨怀仁露出了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笑意,接着讲故事,“接下来,怪异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那一夜大约刚过了亥时的时候,镖队里将近半数的人忽然醒了过来,他们不动声色,悄悄地把押送的装满了货物的马车向西南方向走了。

    而剩下的一多半人,好像中了迷药一般,依旧呼呼大睡,马车的响动都没有惊醒了他们。查探的人觉得这里边肯定有蹊跷,便跟上了那些赶马车拉走了货物的人。

    他们沿着山脚左拐右拐,竟然来到了一处山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