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心里都明白,让杨怀仁在比武招亲中胜出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场比武招亲,来离间契丹贵族之间的内部关系。

    而未来几天要面对的,是宋夏开战的消息传到耶律洪基耳朵里之后,他们要如何应付,同时又要想办法拖住契丹人,让他们不会立即出兵干涉。

    杨怀仁也是通过算日子大致算出来宋夏之间已经交上了手,但具体怎么样,辽国朝堂上没有得到消息,他们也是一样没有得到任何具体的消息。

    这个年代交通和信息传递的不便捷,在这时候倒是给了杨怀仁一个机会,让他有时间好好准备。

    从西夏把消息传送回中京,快则七八天,慢则要超过十天的时间,这几天貌似平静,可几天之后,也许就会风云突变。

    宋夏开战,也一定会影响整个局势,相信耶律洪基不会只是看热闹。

    消息来回传递,起码需要半个月时间,如果他要出兵干涉,要先集结军队,先预备粮草,真到契丹人出兵赶到西夏,最快也再需要一个月时间。

    根据杨怀仁的记忆,这场哲宗绍圣初年的宋夏战争,会打到六月才能结束,这么算的话,他还需要拖延一个半月的时间。

    他如今唯一可以利用的,也就是那些契丹贵族们争夺皇位而产生的那些矛盾了,比武招亲,也许就是一个契机。

    杨怀仁之前只是觉得耶律延禧最大的对手应该是姓萧的一族,但随着对辽国朝堂的了解,以及契丹贵族之间关系的了解上看,萧撒弼只是有野心和一定的实力,但他的智慧和心机,还不足以对耶律延禧造成根本的威胁。

    因为他太高调了,处处和耶律延禧作对,搞得人尽皆知,反而让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摆在明处的纸老虎,只能吓唬人,却不会伤害到耶律延禧的继承人地位。

    而那些真正对耶律延禧能造成致命威胁的,一定会像猎豹一样藏在暗处,低调的积聚力量,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然后一击毙命,逆转取得最有利的位置。

    这个人,会是耶律和鲁斡父子吗?按道理来说,他们父子来也是正统的皇族血脉,只要耶律延禧陨落,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便是他们父子。

    耶律和鲁斡作为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实力自然不用多说,可耶律和鲁斡这个人,也并不像有足够的心机和魄力。

    从暗拍延寿丹的事情上,杨怀仁就发觉耶律和鲁斡魄力上还是差了不少,连萧撒弼都比不了,心机上就更没法跟耶律延禧相比了。

    而他的儿子耶律淳,杨怀仁跟他接触比较少,这个人倒是符合做事低调的要求,他如今所处的位置,也很容易让他成为皇位继承人。

    只是他怎么想的,谁也没法猜到,他背后又做了什么准备,也没有任何的线索可以证明。

    唯一让杨怀仁怀疑的,是耶律和鲁斡跟某位使节肯定是有串通的,从他跟萧撒弼作对,以及他不希望耶律洪基顺利利用公主赐婚的事情拉拢各路力量为耶律延禧继承皇位积攒筹码来看,他肯定不是没有任何想法。

    那个和耶律和鲁斡串通的使节,又是谁呢?难道他们有什么隐藏的更深的阴谋,还没有被杨怀仁想到?

    杨怀仁细想之下,萧撒弼和耶律和鲁斡,说不定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两个有实力竞争皇位的人而已,其他的契丹贵族里,还有许多有实力的人,难保他们对辽国的皇位就没有野心。

    而这些躲在暗处的人,也许对耶律延禧的威胁才更大,只是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杨怀仁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继续派人刺探更多的情报,才能进一步搞清楚契丹贵族之间复杂而又混乱的关系。

第1048章:威远楼() 
    

    威远楼,号称是中京大定府最大的酒楼,由四座三层高的巨大建筑组合而成。

    杨怀仁觉得比武招亲的事,他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便领着兄弟们来到威远楼,一来是想多了解这个时代的契丹食物,二是放心不下已经来到威远楼守候了两天的徒弟羊乐天。

    契丹人的传统食物,和其他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致都是相似的,都是以各种放牧的牲畜为主要食材的,主要是各种肉食和奶食。

    肉食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制作方法上无非是烤和煮,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让杨怀仁感到有趣的,是他们储存肉食的办法。

    汉人储存肉食,是用腌制的方式,用盐,配以各种调味料,把肉制作成带有咸味的腊肉或者腊肠,来保持肉类食品的可食用性。

    后来人们发现,经过了腌制和晾晒、风干和发酵之后的肉类,比起新鲜的肉食来,又多了另一种发酵的味道,有人形容说,这就是时间的味道。

    而草原上的牧民,由于获取盐的途径上没有难免的汉人那么方便,他们便从生活中摸索出一种新奇的方法——用从肉类中提炼出来的动物脂肪,厚重的涂抹在要保存的肉类表面,然后把肉类进行风干。

    寒冷干燥的空气让肉类迅速风干的同时,让肉类迅速脱水而开始出现龟裂,甚至出现巨大的缝隙。

    而这时那些涂抹在肉类表面的动物脂肪也很快填补到这些缝隙中,自身变质的同时,却为肉类提供了一层保护膜,组织了内部的变质。

    这样的贮存肉干,闻起来也许已经发臭变质了,但切开之后,里边却还是完好的,用水烹煮,还保留着新鲜时候的肉腥味。

    其实自从辽国建立了国家之后,越来越多的契丹人开始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汉人一样,过上了农耕为主的固定的生活。

    汉人最常见的两种主食,面和米,也逐渐成为契丹人的主食。

    同样是为了易于保存,他们把麦和米研磨成粉,然后加水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饼,用平底的大锅烙的不能再干,吃的时候用牛羊奶或者水泡开,倒是有点类似于泡馍的一种吃法。

    因为这种饼水分很少,所以能保存很长的时间。

    而糕点则不同,虽然在种类上比不了汉人那么五花八门,但是在制作上,也已经越来越精致,各种各样的糕点不断进入到契丹人的生活之中。

    宋辽之间的商贸是十分发达的,中原的各种蔬菜,在辽境也随时可见,在蔬菜瓜果上,其实契丹人也顺利的适应了汉人的这些口味。

    要说特色,那就属他们的各种奶制品了,奶酪是最常见的奶食,富含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寒冷的日子里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热量。

    奶豆腐应该是他们学习了汉人制作豆腐的方法,然后用在牛羊奶上,竟也能制作出在一种充满奶香味道的豆腐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发现食物的智慧。

    威远楼之所以被称作中京第一大酒楼,除了它自身的规模比较大之外,最大的特色便是威远楼能提供给食客非常丰富的食物种类。

    无论是契丹人习惯的食物,还是汉人传统的食物,亦或是两个民族不同食物在这种文化交流之下,相互碰撞和融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式的食物,威远楼都能够提供。

    威远楼的后厨非常大,几乎可以赶上整个随园那么大了,葛长河是个生长在辽国的汉人,年轻时从大宋江南的名厨那里学习了汉人的厨艺,然后把这些技艺来制作契丹人的传统美食,便让威远楼真的声名远播。

    从这一点上,杨怀仁打心里还是十分佩服葛长河大厨的,在他看来,能创造出这么多契汉融合的美食,并广收门徒把这些菜式传承下去,葛长河已经是一位大师。

    葛长河对杨怀仁的到来感到很开心,即便让杨怀仁参观他的后厨,也并没有任何的忌讳。

    期间也在厨艺上问了杨怀仁许多问题,杨怀仁觉得他跟葛长河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所以知无不言,一些后世的厨艺知识让葛长河眼界大开,也更加对杨怀仁佩服之至。

    这样的交流,作为厨师的杨怀仁是非常喜欢的,人们都说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厨艺和人们对美食的向往,同样是不分国界的。

    羊乐天自从那天擂台比试厨艺之后,便带了几个人跟着葛长河来到了威远楼,葛长河几乎把羊乐天当做了他自己的徒弟一般热情款待。

    可惜两天时间里,那个被怀疑是羊乐天的生身父亲的神秘人,并没有出现。

    听葛长河说那个人往常来买威远楼的后厨买豆腐,都是早上来的,因为后厨离后门不远,所以他一向走的都是后门。

    但羊乐天这两天来一直守在后门,却没见上那个神秘人一面。

    杨怀仁来的时候,羊乐天还是一样在后门守着,而且是躲在一个墙角后边远远的望着,不敢把头露出来,好像怕被父亲发现了是他,出于种种奇怪的原因而不敢出来见他一般。

    杨怀仁很想劝他不要着急,咱们还要在中京呆一段日子,羊乐天答应着,可眼神却不肯离开后门哪怕一秒的时间。

    葛长河道,“那个人来我这里买豆腐的日子,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天天来,有时候天来一趟,有时候则十天半月才来一趟。”

    杨怀仁问道,“不知上一次他来买豆腐,离现在有几天时间了?”

    葛长河摸着胡子想了想,“大概有五六天了,照这么说来,他应该这几天就应该上门了。”

    羊乐天嗫喏道,“希望如此。”

    这时后门忽然被推开了,羊乐天忽然变得有了精神,眼神里也充满了希望的光彩,目光紧盯着走进来的人。

    可走进来的是几个威远楼的帮厨,他们早上出门去集市上购买食材,现在刚刚推着买菜的车子回来。

    羊乐天用力地望了望他们身后,发现并没有其他生面孔,这才叹了口气,肩膀塌了下来,无奈地摇了摇头。

    “两天了,我等了两天了,可为什么那个人就是不出现呢?”

第1049章:重逢(上)() 
    

    看着神色黯淡的羊乐天,杨怀仁心里也不太好受,“乐天,你不要太着急,这世上的人,都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的。

    能成为一家人,那都是难得的缘分,既然他能成为你的父亲,就说明你们俩是有缘分的。

    今天等不到,但也许明天,后天,或者是下一刻,他就会出现在你面前。所以你不必心急,缘分到了该来的时候,总是会来的。”

    羊乐天瘪了瘪嘴,“谢谢师父,我也知道找人这种事要看缘分,但我心里还是不能平静,如果搞不明白他为什么离开我们母子而去就回去,我心里那道坎,真的过不去。”

    杨怀仁点头表示理解,就像他也思念他的老爹一样,只不过他明白他和他的老爹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想找也找不见,剩下的只有思念。

    如今他也是为人父的人了,如何不能理解一个为人子又为人父的情感呢?

    对父母尽孝,是他的责任,为了孩子将来的成长和人生能够平安,付出他的一切,同样是他的责任。

    人的梦想再远大,也是有私心的,杨怀仁的理想里,家人的幸福生活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他接受的教育里,有国才有家,但他同时也认为,有家才有国。报国是为了保家,只有爱家才能爱国。

    所以对于羊乐天的父亲为什么抛弃妻子而出现在辽国,他嘴上虽然也认可羊乐天的一些猜想,但是他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的。

    同时抛弃了自己的家和国的一个人,能有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呢?

    缘分,是杨怀仁安慰羊乐天才说的话,但他对这件事,其实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所谓的下一刻,也不过是一种感觉上不会那么轻易发生的咩好祝愿而已,但就在他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威远楼的后门又被推开了。

    从后门走进来的,是一个生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却像是五十多岁,面目寻常,皮肤黝黑,衣着也是个普通人的打扮,并没有任何的出奇之处。

    可杨怀仁打眼一看,心脏便加速跳动了起来,因为那个人的样子,最少有五分跟羊乐天相似,还有那个肤色,如果把羊乐天和他放到一起,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来。

    羊乐天当时的心情就更不用提了,看到那个人的一刹那,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他一只手紧紧抓住墙角,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那人,身体僵硬,却又微微颤抖着。

    一旁的葛长河惊讶地大叫一声,“就是他,我说的那个来找我买豆腐的厨子,就是他!”

    杨怀仁心中大喜,看来他说的缘分,终于来了,羊乐天应该感到幸运才是。

    可当杨怀仁轻推着羊乐天的后背,想让他上前去再看清楚些时,却发现羊乐天愣在了原地,一双腿好似焊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