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心里同样有点乱,看着羊乐天从一开始无法接受父亲为了另一个女人而离开他们母子而去,到后来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苦衷,并接受了父亲,最后还帮助父亲想办法救韩三娘,杨怀仁也感慨世事无常。

    想起当日他最后一次见到他的老爹的情景,他有点后悔当时还悄悄骂老爹那么早就喊他起床去买菜,不让他睡个懒觉。

    可现在想起老爹来,却再也见不到了,心里又有无限的空虚之感。

    每个人对于自己轻易就拥有了东西,总不能好好的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来后悔,人就是这么可笑的动物。

    不过杨怀仁心里的乱,却让他找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一个“乱”字。

    辽国乱,则大宋安,他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大宋渐渐强大;而要让辽国乱,同样能让他完成这一次出使辽国的目的,让大宋在西边的战事能顺利的进行。

    但凭他一个使节的身份,让人家辽国朝堂乱起来,用直接的办法还是太难了,但是他似乎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一个关键点,就是让那几个辽国朝堂上最有权势的贵族们之间的关系,先混乱起来。

    解救韩三娘的事情,看上去和这个“乱”字无关,但如果在萧撒弼身上多来几个类似的事件,就不怕萧撒弼不乱。

    萧撒弼乱了,便会做出许多没有考虑清楚的行动,然后用这些行动去影响其他人,像耶律延禧和耶律和鲁斡等人,就不怕他们互相猜疑之间,不会乱来了。

第1058章:比武招亲(一)() 
    

    三天时间里杨怀仁也没刻意去准备,倒不是他不把比武招亲的事放在心上,而是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准备的。

    这一天艳阳高照,春风习习,所有报名参加比武招亲的各国使节被请到了大定府城外的大鹰军北大营。

    这个叫做跃马台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校场,跟大宋东京城西门外的琼林苑类似,校场地势偏高的一侧临时搭了个看台供众人就坐,便被称作跃马台。

    杨怀仁一下便知道比武招亲的内容,大致离不开比武和比试骑射了。

    既然是预料到的事,杨怀仁倒也不太担心,几个兄弟们也早就做足了准备,可谓招之即战。

    三天前的朝堂上有意要争夺安国公主驸马之位的各国使节,杨怀仁记得大约得有二三十人之多,但到了今天,真正还愿意继续来竞争的人却只剩下十一个。

    是萧撒弼也好,还是完颜阿骨打或者乌拉力嘎也好,他们在这三天时间里看来挺忙活的,应该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不然另外的十几个使节不会无缘无故放弃了这场比武招亲。

    对于他们之间进行了什么样的利益交换,有没有结盟之类的事情,杨怀仁也不太关心,毕竟还有十一个人,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是志在必得的。

    不过从他们的面色上看,因为少了一多半的竞争对手,他们还是有些洋洋自得,好似留下来的人越少,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一般。

    杨怀仁心里明镜儿似的,原本真正有实力去赢得比武招亲的,其实也不过四五个人而已,其他人,本来就是陪衬,对比武招亲的结果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甚至当时有些人踊跃报名参与进来,也许就是为了通过这件事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既然他们已经如愿以偿,那么也便没有了必要来掺和进来了。

    耶律洪基今日一身常服,比起上朝来,他的精神状态轻松了不少,更没有那么啰嗦,其他的契丹贵族和朝堂上的重臣子们,也是一样的惬意,他们没有公事,这一趟纯粹是来看热闹。

    鬼姐盛装打扮,也不知道是她自己的意见还是契丹宫廷里的规矩,整个人被打扮的跟个花柱顶着个花花绿绿的绣球似的,这审美杨怀仁也是醉了,不得不服古人有创意。

    她坐在耶律洪基身边,却被一张粉红色的幕离把整个人罩了起来,像待出阁的新娘,朦朦胧胧里的窈窕身影,确实让人产生了不少神秘感。2yt。org

    耶律洪基见人已经到齐,也不过多废话,便先举杯敬了大家一杯酒,说了些好听的祝辞。

    众人便齐声应和,共同举杯。吃罢了一杯酒,几个朝臣便上前恭维道,“三日不见,陛下脸色甚好。”

    耶律洪基喜笑颜开,“多亏了杨郡公,是他进献给朕的延寿丹的功效大好。”

    杨怀仁听到自己被提到,立即起身谦虚道,“陛下龙体康泰,大辽之福也。”

    话虽这么说,可心里却在偷笑,哥随便揉几个面粉蛋子都能让你脸色红润,看来哥的忽悠功力没有荒废。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那些用面粉加香精做成的延寿丹,没有任何功效,也绝不可能真的能让服用者延寿三年。

    但被欺骗了服用了延寿丹的人,确实一定有心理暗示作用的,从心态上的变化来让人暂时的精神焕发,到并不很奇怪。

    医学上也有专门的安慰剂,来治疗无药可医的病症,虽然从理论上没有任何的疗效,但对于那些病入膏肓之人,同样有让他们多活一段时间的可能,心理学听起来是很玄的东西,但也并不是没有科学道理。

    照这么说来,杨怀仁特备炼制的那些延寿丹,倒也不能说就纯粹是假药了,所以他这个宝药党,当时扮的心安理得。

    耶律洪基心情确实好,跟众人客套了一番,称赞了一下延寿丹和满眼绿莹莹的春意盎然,他便宣布比武招亲开始。

    耶律延禧被推了出来,作为耶律洪基的代言人来宣布比武招亲的规矩。

    “今日参加比武招亲的各国使节,不论是自己也好,还是代理本国的王子或公子也好,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所以比武招亲分三场进行,能取得三局两胜之人,便是胜者,可以迎娶本朝安国公主,成为大辽的金刀驸马。”

    说着从侍从手里接过一个锦盒来,打开呈献给众人观赏。

    锦盒里还真放着一把金刀,看来是耶律洪基对胜出者,也就是准驸马爷的赏赐。

    这是游牧民族流传下来的风俗,不论是契丹人,蒙古人还是其他游牧民族都差不多,大贵族们出嫁女儿,对姑爷的贺礼就是一把纯金打造的金刀。

    当然金刀被叫做金刀,也并不是想象里一把和真正实用的刀那么大小的金刀,说白了就是一把小匕首,用金子打造,刀柄上镶嵌着些各色的宝石,都不一定有一个巴掌那么大,就是个摆设而已,也不能真用来切东西用。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规矩很简单,也很公平。只不过真正参与到比武招亲中的人来说,三局两胜,似乎有点难。

    确如耶律延禧说的一样,如果参加比武招亲的只有两个人,那么以三局两胜来断定胜出者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如今参加比武招聘的有十一个人那么多,这么多人同时竞争的情况下,要想赢得其中的一局,就已经非常困难了,何况三局里要取胜两局。

    那么众位参赛者的疑惑就来了,大家的判断能力,好像并没有谁有足够的实力取得三局两胜,最大的可能,是有三家有实力的参加者分别取得三场中的一场的胜利。

    带着疑问,高丽使节王字之起身施礼问道,“皇太孙殿下,若是最后的结果是有三路人马分别取得了三场之中的一场胜利,最终的比分数会是一比一比一,那么最终的胜出者,要如何判定?”

    “呃……”

    耶律延禧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照稿子念,却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很自然的回头望向了他的祖父耶律洪基。

第1059章:比武招亲(二)() 
    

    耶律洪基稍微一想,便开口答道,“若是如高丽使节所说,真的出现三场比试最终得胜者是三个不同的人情况,那最终的选择权,还是留给安国公主。”

    这个规则也合理,既然是为安国公主用比武招亲的方式来选驸马爷,那么出现了三家平手的情况,最终让安国公主来选出她最中意的人选,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如此一来,萧撒弼这边脸色就难看了些,依照他跟耶律跋窝台的关系,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安国公主一定不会选择他的儿子萧达布合,所以他心中暗自发力,无论如何,他也要赢下三场比试中的两场。

    而这个规则对于其他参赛者来说,就都暗自觉得对他们有利了,只要能在接下来的比试中赢得一场的胜利,就有机会被安国公主选中,成为大辽的金刀驸马。

    耶律和鲁斡前几天跟萧撒弼竞争延寿丹输了之后,回家足足生了三天的闷气,把萧撒弼家所有女性挨个问候了三十八遍,还没觉得解气,可今日见萧撒弼面色阴沉,反倒让他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鬼姐躲在幕离之后,心中确实暗喜,这样的结果正是她最乐意见到的,只要杨怀仁能取得三场比试中的一场,就表示他胜券在握了。

    比起别人脸色各异来,杨怀仁这边却面色沉静,心如止水。他和鬼姐一样,也明白了这个规则简直就是老天帮忙,三局两胜他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但三局一胜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那就容易多了。

    只是他看着其他人的表情,搞不懂为什么乌拉力嘎这小子为什么那么欢乐,大嘴巴裂开笑了好久,好像得了这个优势的人是他一般。

    杨怀仁很想走过去问问他,哥们你哪来的自信?是拿蠢呆当可爱了还是把无知当个性了?

    既然已经约定好了规则,那么第一场比试正式开始。第一场,比的便是游牧民族最擅长的骑射。

    比试骑射的话,听起来似乎是对杨怀仁最不利的一个项目,但杨怀仁并不担心,如果其他竞争者见识过黑牛哥哥的百步穿杨绝技之后,就不会这么轻视了杨怀仁了。

    比试的具体方法是,参赛者骑马射箭,目标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靶袋。

    靶袋并不大,里边装满了白色的面粉,应为填的满,所以装满后的靶袋鼓鼓的,像个面粉球,不过靶袋却只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2yt。org

    比试的时候,一队契丹小兵负责把靶袋抛向天空,参赛者在约五十步之外的地方,策马奔腾而过,同时又要挽弓搭箭,把靶袋射中。

    因为靶袋里塞满了面粉,所如果箭矢击中靶袋的话,紧绷的靶袋会崩开,里边的面粉会在空中炸开,所以射没射中,很容易判断。

    杨怀仁对于耶律洪基和耶律跋窝台能琢磨出这么新颖的比试骑射的方式,其实还挺佩服的,因为对其他的参赛者来说,这样新鲜的比试方式,他们应该是也是第一次。

    这样便显得骑射比试更加公平了,不过特殊的方式,也有了特殊的难度。

    骑射想要准确,原本的难度便在于射手是骑在一匹奔腾的马上进行射箭的,保持身体和手中弓箭的稳定性,才能让箭射的准确。

    但是这一点,对射手的要求就很难了,当然,像契丹军中的善射之人,这些他们都从小练习过,也早就适应了在运动的马背上进行射箭,所以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难点在于正常的标靶,都是固定的,也更方便射手来瞄准,但这一次,为了更容易区分射手的骑射水平,耶律洪基想到了把标靶也变成了运动状态的办法。

    拳头大小的面粉靶袋,听起来也不算小,但是如果放在五十步之外,视觉上看目标就很小了,关键它还是被抛在空中,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靶袋运动的轨迹也并不是匀速的曲线,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射中的难度。

    详细的规则已经公布,众人反应不一,本来觉得是自己优势项目的使节,也心中打鼓,增加了难度的骑射比试,结果还真不好说。

    完颜阿骨打似乎自信满满,传说中他们女真人可以射下天空上翱翔的雄鹰,既然高高飞翔的雄鹰他们女真人射下来都不在话下,那么射击五十步外的一个靶袋,似乎是小菜一碟了。

    但杨怀仁是不相信这样的传说的,要说女真人射鸟射山鸡他相信,射天上翱翔的雄鹰,在当下的弓箭制作水平之下,这样的传说显然显得很不科学。

    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鹰,正常的飞行高度是一千到三千米之间,最高飞行高度可达八千米以上。

    一把三石的硬弓,平射距离最多也只能达到三百步,仰射一千米以上天空中翱翔的雄鹰,这是无法实现的。

    唯一的解释,便是女真人偷袭在悬崖峭壁上鹰巢中休息的鹰,吹嘘是射下了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鹰而已。

    所以杨怀仁现在也有点搞不懂完颜阿骨打的自信是来自何方。

    正在他瞎琢磨的时候,完颜阿骨打竟走过来问道,“杨郡公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