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赵煦和蓝缎子纨绔一口同声问道:“敢问这位老伯,还有什么原因?”

    富家老头捋着胡子装出一副知识丰富、满腹经纶的样子答道:“虽然场上的两个人比试的是厨艺,但是真正上了场,就绝不是纯粹比拼厨艺高低那么简单。

    先先看两个人的气势,这时候谁先着急开始动手,就显得他信心不足,无异于先输了一阵。

    你看杨小官人,虽然他年纪小,心智上来说,似乎比年过花甲的魏财更高呢,这么大场面,竟能如此气定神闲,看来神仙徒弟一说,并非王爷信口开河。

    不过魏财似乎早有准备,也不会束手就擒,今天的比试有看头喽……”

    周围的人听了他们几个的谈话,也装作自己很内行的样子给别人分析了起来。

    下面观众交头接耳穿故事,主席台上边的十位评判不好相互之间窃窃私语失了体面,心里虽然没搞明白杨怀仁和魏财这是唱的哪一出,却依然装作很镇定的样子点头表示对两个人的赞同,似乎他早已看穿了一切。

    李师师紧蹙峨眉,显得更加娇媚动人,她求助似的眼神看了看身边的秦少游,却现秦大才子也是迷惑的左手抠抠右手,右手又抠抠左手,弄不懂两人在搞什么东西。

    比起几位大才子来,蔡京这老家伙就显得油滑了,他同样搞不明白,索性就闭起眼睛学菩萨入定,比起其他几位评判来,就他的样子显得他似乎早已了然于胸,让人觉得他见多识广,高深莫测。

    其实杨怀仁之所以不动,并非他们所想的任何理由,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困了。

    平时他就习惯了吃过午饭要午睡一会,特别是来到大宋之后。

    随园每天天刚亮就开始签子,为了不让客人们等待的太久,随园的午市开的早,结束的时辰也跟着提前。

    正常午时时分,别人家酒楼正是忙活的时候,随园的牛肉面已经售完了限定的数量,早早的就休市歇业。

    杨怀仁也习惯了休市后回家里后园午休。今天的比试等着观众入场等的太久,已经午时两刻了才开始,而这个时间,正是他睡虫上脑的时候。

    杨怀仁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生物钟操纵着他的大脑强制进入了休息状态。

    半个时辰的时间,对于做一道菜来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羊乐天见五分之一的比赛限时已经过去,师父还在闭目养神,急的想上前唤醒师父。

    等杨怀仁有节奏的呼噜声想起来的时候,归雁楼的华丽的大堂里似乎阴云密布,闷雷滚滚,一套连环闪电风暴把所有人雷得那叫一个外酥里嫩。

    嘉王爷差点被这天雷劈得从座位上摔到地上,却依然紧紧扶住了面前方桌,努力平复了心情才心道,杨怀仁这小子站着都能睡得打起呼噜来,真是天下间难得一见的人才!

    魏财恼怒的看着杨怀仁,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竟然能当着这么多人面前自己睡觉,真是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魏财自己知道自己年纪大,论体力肯定不如年轻的杨怀仁,又莫名其妙误以为他有什么鬼把戏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时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了,撸起袖子忙活起来。

    杨怀仁长大了嘴巴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转转脑袋舒展了一下腰身,忽然现他不是在家里的后园里午睡,才想起正在归雁楼厨艺比试的现场。

    看着观众们一个个的惊呆了的表情,心里觉得不好意思,忙又转着圈重新给所有人施礼表示抱歉。

    表达完了歉意,杨怀仁也暗自给自己找借口推脱,谁叫哥有真材实料呢,有本事的人,就是这么任性。

    等他看到对面魏财已经忙活起来,才慢慢悠悠的开始动手操作。

    杨怀仁先是把徒弟们背过来小箱子一一摆在面前,然后挨个把箱子里藏着的神秘材料取了出来。

第101章:厨艺对决(三)() 
观众们早对杨怀仁的神秘小木箱子里装的什么东西期盼已久,看到他开始打开箱子往外取东西,纷纷伸长了脖子支着脑袋向他看了过来。

    第一个箱子里边取出来的,自然是杨怀仁事先用随园“酒池”里的锦鲤腌制好的鮓,刚一取出来,这些腌鱼还带这些酵的酸臭味道。

    第二个箱子里边取出来的,是洁白如玉的当年新米。

    周围的观众突然出一声惊呼,杨怀仁和魏财几乎同时抬起头来,看向对方,以为是对方拿出了什么奇怪的食材。

    当两人看到对方面前的相同的食材的时候,心里都意识到原来两人要做的竟然是同一道菜。

    观众们惊讶于两人的不谋而合,心里感叹今天的比试真是越来越好看。

    假如两人做的菜式不同,那么评判无论选择谁的菜胜出,都还可以从两种菜式不同的制作手艺,成品不同的味道,外形和气味来作为标准,分出个高低。

    但是若果两个人用同一道菜比试,就更直接和简单了,同样的菜,谁做的更好吃,谁便胜出,用现代的流行词语来说,就是两人怼上了,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叫刚正面。

    评判们心中有了数,对于他们来说,对于这样的比试,参赛者对于鮓的认识先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鮓作为最朴实最简单的民间食物,多么华丽的刀工也好,手艺也罢,并不能改变食材本身最原始的味道。

    反而过多的,繁琐的制作手法,会因为制作过程的复杂或者添加了不合食材的味料,影响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鮓只需要简单蒸熟,然后放到香喷喷的米饭上,便是最简单,最纯粹,也是最美味的吃法了。

    魏财忍不住心中一凛,不觉打了个冷战。他觉得他起初确实低估了杨怀仁这小子。

    他原本认为,像杨怀仁这种少年成名的厨子,特别是在这种大场面之下,会因为年少气盛,为了早日扬名立万,他会用尽办法展示他做菜的精湛手法。

    而正是因为过多的花哨的制作手法,并不能提升鮓这种食材的味道,反而会因为过多的加工,影响了鮓那种单纯鲜鱼酵的特殊风味。

    既然杨怀仁能懂得对于鮓来说,最简单的制作方法便是最美味的道理,那么同样的制作方法下,就难以和他分出个高低了。

    不过魏老儿的惊讶转瞬间就消失了,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胸口里的东西,长舒了一口气,心道幸亏他还有祖宗传下来了秘法,也就是他今日准备拿出来战胜杨怀仁的那个杀手锏。

    他相信这个杀手锏一出,只要是做鮓,别说是杨怀仁这个年轻后生,就算南北两位厨神同时出场,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杨怀仁这边倒是不露声色,他心里早猜到魏老儿会好他做同样的菜式,他魏家百余年的名声,最出名的就是一道鮓,如果连鮓最好吃的做法都不知道,那才真叫出了鬼呢。

    两边开始先对鮓进行精细的加工,虽然加工的目的都是去除鮓里的乱刺,让食客不会因此而影响了口感,但是两个人所用的刀具和手法就不尽相同了。

    魏老儿这边用了是传统的片刀,不过比正常切菜用的片刀小了一号,一看就是特别制作的一种切鮓的用刀。

    而杨怀仁手里的刀具,就更是新鲜了,所有的观众,包括台上十位评判,都不曾见过。

    那把钢刀长一尺有余,刃长也有八寸。整个刀身细薄修长,像极了柳叶儿。最出奇的是这把长刃整个前刃一片明晃晃的银色,在明光照射下反射出透人心魄的寒光。

    魏老儿手中的片刀虽然看着特殊,但是用起来和普通的菜刀并无二致,需要前后拉锯才把鮓的肉和骨刺分开。

    而杨怀仁手中的长刃从刀腹切入鮓,看上去只需轻轻向后拉动,刀刃便深深切入鱼肉之中,只需要手腕轻轻翻转,从新推出去,鱼肉和骨刺便轻松被长刃分开了,可见这把奇怪的刀刃的锋利程度,绝非一般的菜刀可以比拟。

    魏老儿这边才处理了三四份,杨怀仁这边十二份鮓已经处理好了。

    杨怀仁开了火,起了锅,锅中倒入清水,把笼屉中铺了一层葱段,把处理好的鮓放在葱段之上,然后又切了些姜片,覆盖在码放好的葱段之上。

    魏老儿这边的做法也是相同,葱姜的味道,并不会强烈到喧宾夺主,抢了鮓的原有的鲜味,反而会中和腌鱼酵产生的异味并去除腌鱼本有的鱼腥味。

    评判们看到这里,除了杨怀仁使用了他独有的刀具和手法去除鱼刺,让他更快一步之外,觉得两个人对于鮓的处理都没有任何问题。

    当杨怀仁打开第三个和第四个小箱子的时候,观众里又出了惊叹之声。

    杨怀仁的第三个箱子里取出来的是一个酒坛,只不过等他打开坛子的时候,坛里装的却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随园春美酒,而是一坛散着扑鼻鲜香的透明如水清汤。

    而第四个小箱子里边取出来的,竟然是新鲜的荷叶。

    民间用荷叶包裹米饭蒸制米饭的做法,由来久之,只不过东京城里的荷花池不多,杨怀仁取出的荷叶还是都是散着嫩绿的新叶,就更让他们稀奇了。

    杨怀仁先把事先熬制的鲜亮的鸡汤倒入另一个锅中,同样开火上了笼屉,等鸡汤烧开,他的荷叶包饭也制作完毕,放入了笼屉之中蒸制。

    魏财事事都比杨怀仁慢上一步,让老头心里略微显得有些焦躁不安。虽然他也早早准备了荷叶作为保证胜出的一大筹码。

    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怀仁竟然也做了同样的准备,而且他的荷叶似乎更新鲜,这让魏老儿开始心情紧张,又一次摸了摸怀里的东西,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滴落下来。

    魏财强压住心中慌乱,也弄好了他的荷叶包饭,比起魏老儿的不安情绪来,杨怀仁这边倒是做的井井有条,泰然自若。

第102章:厨艺对决(四)() 
杨怀仁精彩的手艺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但是有些人开始心里犯嘀咕,杨怀仁来的时候明明带了六个箱子,怎么菜都快做完了,才用了四个箱子里的东西?

    难不成还有什么绝妙的东西没有拿出来?人人都期待着杨怀仁打开剩余两个木箱的那

    魏老儿这边,他一边仔细盯着笼屉,小心着火候,却一直不能安下心来。他忍住不去看杨怀仁面前桌上还有两个并没有打开的木箱,却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慌。

    但是有个信念仍然在支撑着他,他魏家祖宗百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秘密,如今只有他自己知道,甚至他两个儿子都不知内情。

    在魏老儿心里,这个秘密只有他闭眼前才肯传给他的儿子的。

    如果外人有谁知道这样的秘密,估计早就凭借着它财了,既然世面上他没见过有这样的人,那么就说明这个秘密仍旧只有他魏家知道。

    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年他爹临死前传给他这个秘密的时候,吊着最后一口气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切记除非是魏家正店生死存亡之际,否则这个秘密是绝对不可以出来用的。

    之前因为和杨怀仁之间的官司,加上嘉王爷突然出现,两个人从他那里白白讹走了近十万贯钱,这让贪财的魏老儿心痛不已。

    自从立下了这次厨艺比试的赌约,魏财就想好了,这个家族的秘密,他决定拿出来用一次,哪怕是为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赚下一大笔钱呢。

    就算他将来离开人世,到了九泉之下见了列祖列宗,也好有个交代。

    他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魏财对他魏家的祖宗这样家传之秘绝对的有自信,杨怀仁即便真的厨艺高过他不少,也不可能战胜藏在他怀里那个杀手锏。

    趁着两个灶上笼屉里米饭和鮓慢慢被蒸熟的空闲里,杨怀仁打开了第五个木箱。

    等他取出来,观众们倒没显得多么大惊小怪。原来杨怀仁取出来的是一包绿茶和一包糖霜。

    江南的绿茶虽然也金贵,但是今天在场的人,随便提溜出一个来都是家财万贯的,其中不少人平时也常饮用绿茶。

    糖霜就更普通了,随便一家杂货铺子都有的卖。杨怀仁不管旁人的目光,冲了一大壶绿茶,又在茶水中加入了大量的糖霜,才又等待茶叶被泡开。

    赵煦看到杨怀仁竟悠闲的冲了壶茶,“噗”的笑出声来。

    他对身边的苏桂说道:“这个杨怀仁,真是有意思,换了别人参加这样的比试,少不了要情绪紧张,反倒他还有心思抽空喝茶,有意思,有意思……”

    苏桂看到官家今天第一次笑了出来,心里松了一口气,官家终于忘记了宫里的烦恼,看来这次出宫真是出对了,自忖他在官家心目中的位置又提高了不少。

    “是啊,官……官人,有点本事的人咱家见得多了,就属他最能摆谱。要喝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