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人看了去,是不是会怀疑咱们?”

    王湛不敢反驳,还是堆着一脸的笑意慢慢说道,“做买卖的道理,卑职自然不如郡公,郡公做买卖的实力,别说在咱们大宋了,就是连周边这些国家所有的买卖人都算上,也没有一个能赶得上郡公的。不过……”

    杨怀仁看着王湛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了,心说他自己是个商人,可他又实在看不惯其他商人那副油滑的样子,只好自己跟自己生气。

    “你不用藏着掖着,更不用拍我的马屁,有什么话就直接说,说得对的话,我又怎么会责骂你?

    王湛,我要你知道,现在的风神卫,和以前的内卫是不同的,虽然你我之间职位上尊卑有别,但风神卫做事要有一说一,摒虚务实,你跟我还装那副奸商的嘴脸做什么?

    不过你若是说不出道理来,我要责骂你,想来你也没有什么不服吧?”

    王湛是原来内卫里的老油子了,就是因为行事小心,说话谨慎,才能原先残酷的内卫制度之下生存下来,所以养成了些老内卫里的坏习惯和老毛病。

    眼下见杨怀仁说的这些话这么真诚,才放开了胆子说道,“方才卑职想说,郡公说的做买卖的道理什么地方都一样的事情,是不对的。”

    说完他心情紧张了起来,当着面指责直接领导说的话不对,若是杨怀仁是个小心眼的,他这辈子可就前途尽毁了。

    可他战战兢兢地抬眼瞅了一眼杨怀仁,见杨怀仁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反倒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地望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这才更加壮起了胆子。

    “郡公说的打开门做生意,这句俗话原本是没有错的,放在咱们大宋,也是正常的道理。但是郡公初来乍到,可能有所不知,在辽国做买卖,是有所区别的。

    若是换了客栈酒楼,倒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但是货栈和商行这一行,就和咱们大宋大有不同了。

    开货栈和商行的,自然也应该打开门迎客,但契丹人的规矩里,若是有客上门,不管对方的地位尊卑,是一定要出门迎接的。

    说起来这应该是契丹人迎客的风俗,所以也移植到了做货物交易的买卖礼仪中来,特别是最近这些年里,契丹老皇帝不断的设立各种规矩和礼仪来给粗鲁无礼的契丹人充门面,既然万源货栈在中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做生意,自然要遵守他制定的这些礼仪。

    别说是郡公这样有钱的客人了,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契丹人,哪怕是来咱们货栈里扯一尺布,只要卑职在柜上,也是一定要起身到门前迎接的。

    何况汉人在契丹人的地方做买卖,更要把礼数做到充足,若是不这样,契丹人会觉得汉人还没有他们契丹人懂礼,更会有些心胸狭隘之人会暗中给你搞破坏了。

    万源货栈能在大定府里把买卖做的风生水起,也正是卑职一而再,再而三的吩咐手下人一定要把礼数做足,才有了如今生意兴隆的局面。”

    “哦,原来如此。”

    杨怀仁笑道,“看来是我错怪你了,其实我在大宋开的酒楼,也是要求掌柜的和伙计对每一位上门的客人做到同等的看待,微笑迎客,礼数做足。

    可能是刚才见你一个大掌柜的亲自出门撑伞迎客,我才觉得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所以冤枉你了,实在是抱歉,希望王堂主不要介怀。”

    杨怀仁肯承认错怪了他,便让王湛受宠若惊了,接下来还向他道歉,就更让王湛无地自容,他急忙答道,“卑职不敢,圣人尚有错,郡公能有圣人之胸怀,卑职佩服的五体投地……”

    “行了行了,刚想夸你几句,你有开始拍马屁了,对外人要你这样,我可以理解的,但对我,大家都是自己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王湛见杨怀仁是真的和他交心似的谈话,并没有太刻意区分他们的上官和下属的差别,这才更加放松了心情。

    被说到他开口闭口总是拍马屁的事,王湛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还请郡公见谅,卑职平时这么说话,习惯了,一时半会儿要卑职改,卑职还真改不过来。”

    杨怀仁笑道,“也不是非要你改,你跟我之间聊天,别太紧张,放轻松,我没有外人传言里那么狠毒,看把你们一个个的吓得,真当我是大愣子了还是魔鬼了?

    你说话的习惯,也是因为你的职业需要,同时也是掩护身份的需要,只要跟我说话稍微注意点就好了,不用太强求自己。

    对了,我还想听你说说,刚才我进门之后,你为何又要吩咐伙计关闭店门呢?”

    王湛答道,“哦,这个呢,和前一件事理由差不多,也是契丹人的习惯。契丹人以往没建国的时候,不同的部落的人之间做买卖,都是以物易物。

    他们谈买卖,不喜欢让别人听到,所以他们之间有一种袖语,就是大家在谈价格的时候,用袖子挡住双手,两个人就用双手相互握着打手语,就这么谈如何以物换物。

    这种习惯延续到了今天,虽然不用那么隐秘的用袖语来交谈了,但他们买东西或者卖东西,还是不习惯把价钱说到台面上,让外人知道。

    所以像万源货栈这种卖货的地方,门面都不会是大开间的设计,都是一小间一小间的,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间隔,也绝对不会是像咱们大宋一面屏风或者木墙那么简单,是一定要隔音的砖墙的。

    契丹人如果上门,不论是买是卖,都会进了门,然后看着店家把门关上,才会开口跟你谈生意。

    所以刚才卑职在郡公进门之后吩咐人关门,在郡公看来就是一件容易被外人怀疑我们之间秘密关系的事情了,但这在契丹人眼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郡公不用担心。”

第1092章:万源货栈(下)() 
    听王湛解释完,杨怀仁也理解了王湛为何那么做了。

    杨怀仁也越来越觉得王湛还真是个做买卖的好手,如果单单把他局限在万源货栈里,倒是有点屈才了。

    他说话喜欢拍马屁,为人处世非常圆滑,也是他不得不做出来的样子,是一种必须的生存之道。

    万源货栈既然开在契丹人的地方,很多事情并不像在大宋做买卖一样,更不会像杨怀仁起初想的那么简单。

    做买卖最基本的道理和规矩自然要守,而契丹人定出来的规矩和风俗,他也要无一例外的遵守。

    不仅如此,王湛公开的身份是个汉人商人,在契丹人社会里,地位上一定是比契丹商人要低的。

    他能把万源货栈的买卖做到如此大的规模,除了作为汉人在宋辽贸易商占据一定优势之外,王湛也一定结交了不少契丹贵族和大商贾,也只有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让他在大定府的商界立足。

    就更不用提他为了得到中京城本地的官员的照顾,一定是给他们定期送去不少好处了。

    杨怀仁越来越体会到王湛的不容易,也因此觉得刚才自己错怪了他,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王湛倒是不在乎被杨怀仁误会,姿态放的也很低,他说道,“郡公不必自责,郡公在中京城呆的时间还短,不知道一些契丹人的风俗习惯,实属正常之事。

    卑职虽然为人圆滑,但郡公放心,卑职很清楚卑职还是个宋人,是风神卫的一员,而郡公麾下的风神卫是做什么的,卑职心中有数。

    卑职虽是商人,也有一身奸商的臭毛病,但卑职跟郡公一样,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汉子,也有收复汉人江山的梦想。”

    杨怀仁很感动,王湛能有这样的觉悟,是他事先绝对想不到的,看来他还是小瞧了这帮原来的老内卫了。

    原来的内卫虽然制度严密,规矩严苛,很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虽然各个身怀绝技,但他们其实很多时候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而活着。

    王湛身为在辽国执行任务的特务,也许是平时耳濡目染,接触的汉人被压迫的事情太多了,也渐渐把自己的思想升华到了一定的境界。

    他心中清楚他为什么而活,也正因为这样,他甘愿做出牺牲,不被宋人理解和接受,也不被契丹人接受,就这样在夹缝中生存,还把万源货栈发展到如此的规模,王湛居功至伟。

    杨怀仁欣慰道,“王湛,我们的梦想和目标,是一样的,我坚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我希望那一天,我们能一起享受梦想实现的喜悦!”

    王湛忽然感动的留下两行老泪,“多谢郡公,卑职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误会解除,杨怀仁开始询问这些日子里北风堂打探到的情报。

    王湛一一汇报,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信息,只有一点,萧撒弼自从比武招亲之后,北院大王府就很平静。

    只是这种平静和平时的平静不同,它平静的太怪异了,因为以萧撒弼平时为人处世的风格截然相反,原来的萧撒弼很高调,而如今却低调的有点可怕。

    “他一定在酝酿着什么。”

    这是王湛的结论,杨怀仁笑了,果然跟他猜想的差不多。

    “北院大王府内部,可有咱们风神卫的兄弟?”

    王湛答道,“只有一个,不过他在北院大王府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下人,很难接触到萧撒弼核心的机密。”

    这一点杨怀仁倒不觉的不奇怪,萧撒弼的心腹,一定都是契丹人,即便有些汉人官员,也只是他拉拢和利用的对象而已,还到不了成为他心腹的程度。

    王湛又道,“以前此人出入北院大王府虽然也不容易,但每隔几日,总有机会出府来回报消息的,可最近几天,他却很难出府了。”

    杨怀仁点点头,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北院大王府不比其他的地方,眼下这里就是一场风暴酝酿的最中心的所在,尽管王湛安插进去的风神卫还不能接触到萧撒弼最核心的机密,但起码能从府内一些人生活的变化和出入情况,能判断出一些事来。

    可如今他出入都很困难了,一点消息都送不出来,几天后的捺钵节上萧撒弼究竟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就很难去预测了。

    不过杨怀仁也还有后招,他庆幸羊父还在北院大王府内,不管萧撒弼要多么低调,北院大王府上下主子和奴婢总也要吃饭,而要吃饭,在厨房做事的羊父就一定会出门采买,也就是留下了最后一条消息通道。

    杨怀仁把羊父的事情说给王湛听,之后让王湛也派几个人,去跟羊乐天沟通一下,大家能联手合作,一方面从羊父那里得到北院大王府内的消息,一方面也想办法帮主羊父想办法出主意解救韩三娘。

    说到最后,杨怀仁才说起他此次来万源货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采购上百匹上好的江南丝绸。

    王湛笑了笑,“郡公说采购,就不必了,如今万源货栈本也就是郡公自家的产业,卑职只不过是货栈的掌柜的,不管要什么货,郡公说句话就好了。”

    这便宜是杨怀仁从高太后那里白赚的,心里当然觉得不赚不白赚,但万源货栈发展到今天,其实早就超出了高太后最初的投资,这一点王湛功不可没。

    可王湛并没有什么私心,并没有把这些财产私吞或者秘密转移给自己,这一点上看,王湛此人是非常值得杨怀仁信任的,当然杨怀仁也不会亏待了他。

    王湛这才出门吩咐一个手下去库房察看了下,伙计很快回来答复,王湛这才回到杨怀仁面前答道,“还好年后货栈刚进了一批丝绸,如今库房中的存货刚刚够一百匹之数。”

    杨怀仁叹道,“辛苦你了。只是这一百匹上好的丝绸送给耶律跋窝台当聘礼,我觉得太亏了。”

    王湛笑道,“郡公也不必懊恼,说亏,其实也亏不到哪里去。有一点契丹人的风俗和咱们宋人差不太多,今天公爷送给南院大王多少聘礼,将来安国公主出嫁,他也要陪嫁差不多数量的嫁妆的。”

第1093章:西边的消息() 
    杨怀仁乐道,“契丹人还有这么好的规矩?”

    王湛到,“有,契丹老皇帝新定的规矩和礼仪,也不都是不好的。只不过公爷给耶律跋窝台送去的是丝绸等大宋的货物,而他给安国公主陪送的嫁妆,则主要以牛羊为主。

    公爷也一定体会到契丹人抠门了,要他们花现银,他们大都是不肯的,特别是大宗的交易,他们更愿意用自家不缺的牛羊来计算。

    不过公爷也不必担心会亏,像公爷要给耶律跋窝台送的去丝绸一样,在大宋是一个价,运到辽国来价格自然就翻了番。

    而那些牛羊也是一样的道理,辽国不缺牛羊,所以牛羊的价格低的吓人,只有咱们大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这些牛羊运回大宋去,公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