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拉拢了不少人站在耶律延禧身边,这一点是不假,但这些人,也大都是因为耶律洪基这个皇帝的势,才安心辅佐耶律延禧的。

    万一辽国政局大变,难以保证他们不会抛弃耶律延禧另寻高枝,这世上见风使舵的人,还少吗?

    指望他们能誓死效忠耶律延禧,那就太蠢了。就算他想托孤,眼下也没有了最合适的人选。

    他弟弟耶律和鲁斡?他不敢信,特别是眼下的特殊局面之下。

    如今梁王掌控半数禁军,不过军中将校却都是耶律洪基亲自一手提拔起来的,耶律洪基在位,就算他有胆子造反,那些将校也不会追随。

    但若是耶律洪基不在了,比起没有什么感情的耶律延禧来,效忠耶律和鲁斡或许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何况耶律洪基这次中毒太诡异了,连他自己也没有把握,是不是耶律和鲁斡从中搞鬼。

    耶律跋窝台?

    或许他目前是耶律洪基最信任的人,但耶律跋窝台的势力都在析津府一带,论中京府的势力他都不一定排的进前五,就算他能把南京道的兵马带到中京来,估计也是半月之后的事情了。

    这种时候时间就显得宝贵了,权力的争斗中情势瞬息万变,也许起到决定性的事件,一天之内,甚至一个时辰之内就会决定了整个局势。

    就更不用说半个月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了,耶律洪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所以耶律跋窝台的远水,也解不了面前这团近火。

    朝中的几位老臣?就更没有把控局势的能力了,像史孝忠这样的老臣子,能力是有的,只可惜契丹朝廷里真正的高位者,都是契丹贵族把持。

    比如史孝忠所在的礼部,尚书是契丹贵族担任的,尽管这位契丹贵族根本不怎么管事,实际行驶礼部尚书的职权的,是担任副职的史侍郎。

    史侍郎人脉是有的,但没有兵权,找他托孤,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契丹人的皇帝,不可能听一个汉人臣子的话,况且史侍郎本人一直洁身自好,置身事外,也没有参与进这场权力争夺的斗争中来。

    所以找杨怀仁这个宋人,先把下毒的真相解开,把下毒的幕后主使者查找出来,先除去了一个最大的威胁,才能保障契丹的皇位不会旁落他人之手。

    “你……要……什……么……朕……都……答……应,”这次是耶律洪基亲自开口了,而且这次他并没有蹦字,而是说全了一句话,只是因为气息不畅,说的极其困难,又断断续续而已。

    “不……过……前提……你……说服……宋朝……出面……支持……延禧……继位……”

    杨怀仁道,“我总结一下陛下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我帮助陛下查出这次毒害陛下的幕后之人,然后能保证大宋出面支持耶律延禧将来继承辽国的皇帝之位,陛下愿意答应我任何的条件?”

    耶律洪基眨了眨眼。

    杨怀仁感觉到他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这样的局面下,就算他要趁火打劫,耶律洪基也不得不答应他了,于是他说道,“陛下,我忽然间不想要钱了。我想要,幽云十六州……”

    耶律洪基差点立即从床榻上蹦了起来,宿卫将军瞪着大眼怒斥道,“杨怀仁,你疯了吧,真是什么都敢说,你就不怕闪了舌头?!”

    杨怀仁也知道让耶律洪基让出幽云十六州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他忙解释道,“陛下别急,让我把话说完。

    我说的是,我想要,幽云十六州……中的两两州之地。”

    宿卫将军骂道,“你个疯子,陛下一州也不会给你的!”

    杨怀仁没理他,而是注视着耶律洪基的眼睛又认认真真说了一次,“陛下请听清楚了,我说的是我要,不是要陛下把两州割让给宋朝,不知陛下听明白了没有。”

    耶律洪基立即双眼放光,眼光也盯着杨怀仁的眼睛不肯离开。

    耶律洪基心中无比吃惊,惊讶于杨怀仁的算计,也惊讶于这一刻他能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来,让他接受这个条件,而且不会被其他契丹人嘲笑他懦弱。

    耶律洪基真的盯了好久,杨怀仁脸上坚毅自信,可心里却也在打鼓,他也没法确定他突如其来的这个主意,会不会被耶律洪基接受。

    忽然,耶律洪基闭上了眼睛,接着他又睁开,并且眨了眨……

第1129章:下毒的真相(十)() 
    

    耶律洪基很快和杨怀仁达成了协议,只要杨怀仁能查出下毒的凶手和幕后主使之人,并且能说服宋朝皇帝支持耶律延禧将来继承辽国皇帝之位,耶律洪基愿意封杨怀仁为南方王,封地便是辽国最南端的灜州和莫州。

    这个协议的意思,就是把杨怀仁一个宋人,赐封成了辽国的一位藩王了,封地便是幽云十六州最南方的两州。

    听起来有点奇怪,一个宋朝的郡公,被辽国皇帝封为辽国的藩王,任谁听了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按照当时宋辽两国实际的疆域和控制范围来看,虽说是辽国占据了大宋的幽云十六州,但燕云最南边的两州,灜州实际应全部在大宋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当时的河间府。

    而莫州被拒马河一分为二,河的南边,一多半也在宋朝的控制之下,北边的一小半在辽国控制之下,也只有归义和北沟两县的地界。

    所以耶律洪基名义上给了杨怀仁两州的封地,实际上只有区区两个小县,而且言明了是赐封给南方王的封地,并不是归还大宋,两者之间是有根本的差别的。

    尽管如此,杨怀仁也很满意了,只要两县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不在乎地图上的疆域区划是属于辽国还是宋朝,实际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讨回燕云之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下子要回十六州的地界,真的太难了,但如果杨怀仁用这种方式起了一个头,对将来大宋全部收回十六州的国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对耶律洪基来说,只要耶律延禧能顺利继位,给杨怀仁两县的地方他不会不舍得,而且将来辽国强宋朝弱的局面,在他心里是不会发生根本转变的。

    几年后耶律延禧稳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再要反悔把两县的地方也跟杨怀仁要回来,相信绝对不是难事。

    杨怀仁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还是很谨慎的要耶律洪基能给一个书面的文件,证明他刚才答应了杨怀仁的事情。

    耶律洪基如今的情况也不能亲自写一道旨意,只能用口述的方式,临时找御医代笔,写下了这道圣旨,答应杨怀仁只要查找到下毒的真凶,这道旨意便立即颁布生效。

    杨怀仁这才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宿卫将军立即分拨了三百人的宿卫禁军供杨怀仁差使。

    再走出金帐,宿卫将军也跟着他走出了出来,向辽国的文武百官传达了一道圣旨,说皇帝陛下特命金刀驸马杨怀仁为特使,侦破下毒一案。

    杨怀仁侦查案件期间,携带御赐金狼头令牌,见令牌如见皇帝陛下,辽国上下不论官员百姓贵族平民,都须配合杨怀仁调查,凡不从者,三品以下,杨特使可先斩后奏。

    听完了这道旨意,众人哗然。

    原来陛下传召杨怀仁这个外人进帐,是为了命他侦破此次下毒案,但至于为什么特命杨怀仁为特使,很多人就不理解了。

    也许史孝忠站在另一个角度更容易想明白,耶律洪基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交给杨怀仁来办,一是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表达了对耶律跋窝台和安国公主的信任,二是也许只有从杨怀仁这么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更容易找到真凶。

    耶律延禧管不了那么多,关切的问道,“驸马,皇祖父身体如何?”

    杨怀仁看了看围上来的众人都是一副关切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他也不太方便把金帐内耶律洪基的真实情况告诉众人,只好笑着说道,“陛下经过御医的一番救治,已经转醒过来,不过毕竟刚刚身中剧毒,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

    所以不便接见诸位,待几日后陛下身体好转一些,一定会陆续召见诸位的。”

    众人听罢皆是一脸的庆幸,但杨怀仁眼里,他们之中起码有一半的人庆幸的表情是做的很假的。

    杨怀仁也只能心中感慨,看来当皇帝真不是个好差事,那么多人盼着你死,而且这之中还有很多都是你的至亲之人,想想真是很可怜,怪不得皇帝们都称自己为孤家寡人。

    史孝忠对众人道,“既然陛下无事,诸位也可以放心了。陛下交代驸马爷负责侦破下毒一案,咱们就应该好好配合,争取早一些找出真凶,将其绳之以法。”

    杨怀仁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觉得史孝忠还真是油,刺杀皇帝抓出来叫绳之以法,还真是会说话,连造反的人都不得罪,怪不得一个汉人当了几十年辽官,人缘还这么好。

    耶律跋窝台问道,“那如今之势,案子要如何查下去?”

    他说着看向了那六只安然无恙的羔羊,杨怀仁也知道目前值得怀疑的人很多,但实际的证据却没有几个,线索十分混乱,连耶律洪基究竟中了什么毒,又是如何把毒吃进了肚子里都不知道,说查案,还真一下没了头绪。

    之前曾经怀疑过耶律洪基是故意演戏装作中毒引那个幕后的主使之人亮相,可眼下并没有成功,而且耶律洪基还中了招,事情也变得更加复杂。

    史孝忠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从杨怀仁刚才的话里,已经捕捉到了什么,杨怀仁脸上有欣喜之色,但也是在说道陛下命他破案之时才露出来的。

    而在他说陛下中毒的那一刻,并不像是在帮陛下掩饰,所以史孝忠也推倒了他的推断,越来越相信耶律洪基真的中了毒。

    鬼姐在圈外站了好久,才终于等到机会挤进来,靠着杨怀仁道,“既然陛下命你为特使查案,就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嘱托,不论你需要什么帮助,只管开口便是,我跟我父王一定站在你背后支持你。”

    杨怀仁听着这话,越听越觉得鬼姐的这一番话不是说给他听的,下意识的便看向了萧撒弼。

    萧撒弼从听到耶律洪基无事之后便心事重重,只不过极力不表现出来而已,这时候也不忘表现一下自己,走到杨怀仁面前道,“陛下要驸马爷查案,本王也全力支持,只是不知道驸马要从何查起呢?”

第1130章:下毒的真相(十一)() 
    

    从何查起?杨怀仁也在想这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的,应该是耶律洪基是如何中的毒,然后从中毒的真相里抽丝剥茧,找出幕后的指使者。

    杨怀仁走到耶律洪基的座位前,看了看桌上的菜肴和酒杯,陷入了沉思。

    如果酒里没毒的话?难道是菜里有毒?

    杨怀仁摇了摇头,菜色对耶律洪基和其他的贵族来说都是一样的,为何其他人吃了没事,耶律洪基吃了就偏偏中毒了呢?

    况且耶律洪基所有的饮食,都是经过了内侍先试过毒的,从耶律洪基中毒那一刹那的症状里,不难发现他是急性的中毒症状,总不能几道菜吃了一会儿,才忽然间中毒吧?

    这说不通,杨怀仁端起几盘菜肴来放到鼻子前嗅了嗅,忽然用手抓了盘中的肉放到嘴里,尝了尝味道,并没有任何的异样。

    鬼姐担心的走上来,想去制止他继续尝试,杨怀仁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没事的。”

    史孝忠问道,“驸马是觉得菜里有可能有毒?”

    杨怀仁摇了摇头,“刚才陛下中毒时候的样子相信诸位也一定都看到了,可以判定陛下中的应该是一种毒性很大,发作非常快的奇毒,也只能是通过嘴,把毒药吃进了腹中的,这一点,大家没意见吧?”

    众人想了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杨怀仁的判断。2yt

    杨怀仁接着道,“酒咱们用羊试过了,如果现在先假设酒里没毒的话,那么只能去试一试菜里是否有毒。

    不过我亲自尝过了陛下面前的几盘菜之后,依然能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跟大家讲话,那就说明菜是没问题的。

    那么既然陛下是喝过了第二杯酒之后立即毒发的,那么排除掉猜中有毒的可能,只剩下酒里有毒这唯一的可能性了。”

    众人听着杨怀仁一点点的分析,又是点头应和。

    耶律延禧点着头忽然愣住了,“那也不对啊。菜是你亲自试过的,没有毒,那酒也是用羊试过了的,也没有毒啊。”

    杨怀仁笑道,“皇太孙殿下莫急,我们现在查找陛下中毒的真相,在没有绝对的指向性线索的情况下,只能用排除法。

    菜里是肯定没毒的,剩下的可能只能是下毒者在陛下饮用的酒里下了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