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庄口到杨家大宅半里多地的距离,就这么走了小半个时辰,等杨怀仁到了家门口,母亲已经领着女儿和众儿媳妇以及家中的仆子丫鬟们在门前等候了。

    看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杨怀仁心中一阵激动,扑倒跪在了母亲面前。

    杨母也已经泪眼朦胧,脸上却依然含着笑把儿子扶了起来,“儿啊,你辛苦了,平安回来就好。”

    人的一生,得到的最多的祝福,便是母亲的一句平安就好,杨怀仁感受着真挚的母爱,也流下了泪来,给母亲连磕了三个响头。

    鬼姐在一旁愣住了,杨怀仁在她印象里是有点小高傲的,毕竟有才华的人,多少都有些这样的恃才傲物的性格,可他在母亲面前,瞬间里便变成了一个孩子,让鬼姐竟感觉有些懵。

    不过很快,她也回过神来,杨怀仁这个当官人的都事母至孝,她这个当儿媳妇的还傻站着就不合适了。

    于是鬼姐也学着杨怀仁的样子在杨母面前跪拜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响头。

    别说,鬼姐这么做,还真的让杨怀仁有点感动,鬼姐这丫头,自幼霸道惯了,她这一辈子能跪拜的人,可都是契丹的皇帝,别管是老的还是新的。

    眼前能给杨母跪拜,而且还磕了三个响头,确实已经非常的难得了,以她公主的身份,如果对杨怀仁没有足够的情感融入,是不会对杨母行这么大的礼的。

    杨母对杨怀仁出一趟远门就带回来一个媳妇儿的事情,是没有看法的,甚至她有点喜闻乐见,反正多一个儿媳妇她就能多抱几回孙子,是多多益善的事。

    等杨母笑嘻嘻地把鬼姐扶起来看清了鬼姐的面容,这才有点讶异,心说儿子的家书里只说娶了个契丹公主回来,可没说她是个蓝眼珠子的啊。

    怕儿子儿媳尴尬,杨母还是开口赞道,“嗯嗯,这丫头,长得真是……”

    话说一半,杨母顿然词穷,对一个蓝眼睛长的和汉人想象里的女鬼一样的女子,她还真找不出一个可以夸赞的形容词来。

    不过话说了一半总要说完,她内心里也不想让新儿媳妇儿尴尬,只好假咳了一声表示她不是故意断句的,接着才说道,“好看,很好看。”

    词是好词,可这种语境下,还是让鬼姐尴尬了,她倒也能理解,换了是谁,忽然一个和他样貌差异极大的人出现在面前,总是要感到怪异的。

    何之韵这个杨府大妇,才是杨家的涵养担当,见婆婆略显尴尬,忙站出来握住了鬼姐的手笑道,“婆婆想的,是说妹妹肤白貌美,还富有异域风情,真是好看的没有词可以形容呢。”

    杨母见大儿媳妇儿给打了圆场,也笑呵呵说道,“是啊是啊,异域风情,异域风情。”

    鬼姐出身辽国贵族,对宋朝的礼仪和风俗还是懂的不少的,她恭敬地对何之韵用标准的弯膝礼福了一礼,“谢谢老夫人夸奖,谢谢夫人夸奖。”

    杨怀仁站起来也没在意女人们如何,第一眼便寻见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女儿,眼睛里冒着光冲了过去……

第1207章:叫声爹听听() 
大官和小鱼儿算起来再过两个月就满一岁了,正是开始学说话的时候。

    杨怀仁从丫鬟手里把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抱过来,大官和小鱼儿竟然丝毫没有对杨怀仁这个很久没在家的爹生分。

    杨怀仁左亲亲右亲亲,蹭地两个娃娃小脸蛋儿痒痒的,“咯咯咯咯”笑个不停,而杨怀仁也被逗得开怀不已,乐得给孩子们下了命令,“来,叫声爹听听。”

    大官和小鱼儿对杨怀仁不生分,是因为小婴孩除了通过视觉记忆来认人之外,还有听觉记忆和嗅觉记忆,即便他们不是很常见到杨怀仁,但对杨怀仁的声音和气味还是非常熟悉,在他们的意识里,这样的声音和气味,就代表着爹爹。

    但这么一个爹有点不靠谱,婴儿咿呀学语,大约是在十个月到一岁开始,他们来也只是刚刚临近了这个年龄段,却还没有真正学说话。

    杨怀仁开口就让他们叫“爹爹”,着实有点为难了孩子们。

    不过大官和小鱼儿似乎很快就明白了杨怀仁这个爹爹的意思,竟然聪明的开始了努力。

    只可惜“爹爹”这个词对他们来说还有点难度,他们便挑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词来应付,大官先开了口,一张小嘴一张一合地,吐出来一个词,“么么,么么。”

    小鱼儿瞪大了眼睛看着哥哥,见哥哥开了口,也学着样子开口叫着,“么啊,么啊……”

    尽管没听到“爹爹”,但杨怀仁还是乐坏了,“么么”不就是这么大孩子喊“妈妈”的前兆吗?

    他似模似样地给一对儿女纠正道,“我知道你们会叫妈妈了,我是要你们叫爹爹,来,看我口型,爹——爹——”

    孩子们看着杨怀仁有板有眼的样子,又被逗得“咯咯”笑起来,不过嘴里还是重复着,“么么,么么……”

    杨怀仁做了个鬼脸,佯作生气道,“就知道娘,不会喊爹……”

    大官和小鱼儿还真是聪明,似乎察觉到是他们逗坏了老爹,笑得却是更起劲了。

    大家被杨怀仁和俩小宝宝的对话逗得前仰后合,何之韵作为大妇站出来对庄户们出门来迎接杨怀仁表示了感谢,热情地送走了大家,才喊着黑牛哥哥他们一起进门吃饭。

    黑牛哥哥要回家给老娘说今日跟萧老倌儿的女儿提亲的事情,小七和天霸他们家里还有媳妇儿等着,所以谢过了何之韵的盛情,表示他们来给杨母见过了礼,便各自回家。

    何之韵知道他们想念家中媳妇,这都是人之常情,也不便挽留,差人给他们各家都送些今天刚准备的吃食过去,便送他们回家。

    剩下杨怀仁一家老小,也不用在前厅吃饭了,直接回后宅的小厅里吃饭,大家围在一起也亲近了许多。

    一路上杨怀仁向母亲和几位媳妇儿询问最近家里的事情,她们几个也热情地想鬼姐介绍大宅里的情况,让鬼姐没有感到一丝不适和排外的感觉,甚至,在鬼姐心里,对杨怀仁家里人相处的这么和谐,感到非常喜欢。

    她之前的那些担忧,几乎都没有发生,也不得不佩服杨怀仁的家风非常好,待人友善,对她这个新晋的“自家人”,就更没有别的说的了。

    杨怀仁几乎半年没回家,把自家人逐个看过去,也渐渐发现了一些不同。

    母亲也才四十岁,因为出身农民家庭,虽然嫁给了他的读书人老爹,但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土里土气的。

    后来进了京城,人也开始渐渐适应了城里人的生活,随着杨怀仁步步高升,家财也越积越多,杨母又被封了诰命夫人,这些日子里也自发的学了很多官宦和贵族家庭里一个老夫人应该有的仪态。

    她整个人身上都充满了光彩,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曾经头上的几缕霜发也重新变成了青丝,一身穿着打扮很是富贵,举止言谈也渐渐变得落落大方,有了些大家长的味道。

    何之韵呢,自从她生了大官之后,也许是母性的作用,让她也成熟了不少,人虽然还是少女的模样,可人却稳重了很多,也学着承担一个大家族大妇的责任,开始统筹管理这么大一个家。

    莲儿本来就管理着整个家族生意,她人虽然体型小,可做买卖却很精明强悍,好像天生就是这么一块料,生意上的事情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也一直都顺着杨怀仁的想象里在不断发展前进。

    铁香玉在杨怀仁出使辽国后回了一趟汉中,交代了龙门镖局的生意,宋夏打起来以后,她便意识到杨怀仁所料不错,相信杨怀仁后边的计划确实可以变成现实,也让她整个人有了目标。

    龙门镖局也不做汉中那点小生意了,把几乎所有人都派了出去,为的便是重新勘察从京城到西北的道路,为将来专业走这条线路的镖做足了准备。

    后来她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这才不得不被杨母一天三封家信催着回到杨家庄子,像之前杨母对待何之韵和莲儿一般,把她当国宝一样保护起来养胎。

    兰若心则操持青莲帮的事物,以前对于青莲帮专注于赌档生意,她从来没想过改变,后来嫁给了杨怀仁,从杨家的生意里,她发现青莲帮的地下赌档生意,跟杨家的生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而且赌档这种捞偏门的生意,她觉得不是长久之计,在江湖上也是要被其他名门正派嘲笑的,所以便有了其他的打算。

    青莲帮赌档的生意因为没了想黑虎帮这样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值得他操心的,把这事交给父亲和大哥去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又因为当初杨怀仁建设庖厨学院的时候,她帮忙从丐帮里找了些闲散的叫花子去当小工帮忙,她便开始注意到了建设这一行生意。

    以前建筑这一行里的行首们,其实开工还都是各自为政的,没有什么像样的组织和规模,时常会因为一些纠纷而被拖延了工钱,有时候出现了工伤的情况,也都是难以妥善处理的麻烦局面。

第1208章:兰若心的房地产生意() 
兰若心想到,借着杨怀仁和他们打下的良好合作基础,可以继续和他们开展合作。

    合作的方式,也借鉴了杨怀仁的办法,就是杨家和青莲帮出钱,那些业内行首们出人出力,把大家组织成一个类似公司的形式,统一接活和开工。

    那些行首们以前也不是没想到用这种的方式开工,但因为几大行首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没有哪一家有足够的实力把大家聚到一起,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把想法实现。

    兰若心这时候站出来,也正是抓准了时机,一来杨家和青莲帮资金充裕,二来那些行首们若是加入了兰若心的计划,就等于在白道黑道都有了大靠山,所以想法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以后工匠开工都有兰若心的建筑行统一管理,不论接活还是收钱也都有了保障,不论是哪个工匠出了意外和工伤,也有了建筑行作为后盾,不愁没钱医治造成更大的损失。

    而正规化的管理,让那些行首们相信,他们这一行将来也会有更大的发展,不光是他们,连跟着他们开工吃饭的工匠们,开的工越来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杨家和青莲帮按照二比一的比例出资,开了一家建筑行,而那些在学院建设里出力的行首们也纷纷加入了进来,他们没有资金来投资,兰若心便大方地让他们以自身的手艺和带着手下的工匠们入股,把一成的股份给了他们几个行首自行按能力和资历去分配。

    最后这家建行的股份比例是六比三比一,杨家还是最大的股东,青莲帮次之,最后的一成属于工匠们,算是他们的集体股份。

    有了股份,人干活就是卖力,虽然还不能说他们成了老板,但自己打工不光能赚工钱,年底还能有利润的分红,这可是他们打下生一来头一遭,有了这样的动力,不愁他们不卖力认真的做工。

    对于这样的股份分配,兰纳独是没有意见的,反正在他心里青莲帮的闲钱放着也是放着,与其任由它们放着发霉或者白送了丐帮那帮啥也不干光知道要钱吃饭的叫花子们,不如投给女儿去赚钱。

    换个角度看,即便是小股东,兰纳独也不敢不满,宝贝女儿如今可是郡公夫人,身份是他这样的混江湖的人没法比的,何况他明白杨怀仁的生意向来都是只赚不赔的,他也占了三成的高比例股份,所以也很知足了。

    最让他高兴的,是兰若心说将来会把那些叫花子们逐渐改变成从事建行生意的工人,这便解决了青莲帮的大麻烦,兰纳独又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兰若弼一心要参军,如今已经进了龙武卫,尽管杨怀仁并没有因为他是大舅子就刻意关照他,但兰若弼这方面很要强,不用杨怀仁提携,通过自己的本事,已经升成了一名校尉。

    可兰纳独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着想,还是觉得应该讨好一下姑爷和女儿,除了钱也出力,答应了保证以后仁心建筑商行的工匠们出去做工,青莲帮负责和当地的帮派什么的打交道,绝对不让他们干扰了工程。

    听到这里,杨怀仁有些吃惊的看着兰若心,心说这女人要是放到后世,那可是响当当的房地产大老板啊,比我开饭馆卖青菜可高了不知道多少档次,虽然目前来看,还是我做的事情更赚钱。

    让他觉得好笑的是,兰若心给这家建筑行起了个斯文的名字,叫做仁心建筑商行。

    名字里用了杨怀仁名字里的仁字和兰若心名字中的心字,这么起名本来是没问题的,但作为一个建行的名字,似乎有点太文绉绉的了,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