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犬纯太郎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块半尺见方的冰块,冰块里边,是一块鲔鱼的鱼腹。

    大殿之上,所有的大宋官员开始为杨怀仁着急,有几个当日观看了归雁楼那场比试的勋贵,想起当日杨怀仁犯困之事,以为他又睡着了。

    赵煦也是这么想的,从他皱着眉头撇着嘴的样子就知道了。

    苏桂见官家愁眉苦脸,私自弓着身子一路小跑到杨怀仁身边,想去把他叫醒。

    不料他刚要伸手去拍杨怀仁的肩膀,杨怀仁突然睁开了双眼,目光炯炯有神,散射出冷冽的光芒。

    杨怀仁扎开了马步,双臂从身体两侧缓缓升起,似是要耍一套鹤形拳拳法的姿势,身后一位看样子很有武学造诣的老将军哼哧着伸开一双虎臂示意大家后退,低沉的声音说道:“大家小心,少年厨神这是要功了!”

    杨怀仁身后的人群好像感受到了强大的气场,自动开始后退,形成了一个以杨怀仁圆心的扇形。

    突然之间,杨怀仁双臂向前伸出,又同时向后屈伸,然后再次伸出,却是伸直了向两侧打开,如此往复了几遍,然后,然后……他突然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

    等杨怀仁回头看身后的诸位大人时,现他们躲得远远的,商量好了似的用同样的眼神错愕地盯着他看。

    啥么情况?杨怀仁心道,哥就是随便做了一套广播体操里边的扩胸运动,难道威力这么大吗?

    那位老将军这才十分不好意思的对身边的同僚说道:“判断失误,判断失误……”

    杨怀仁刻意不去看对面已经回到大殿里的小犬一号,去鱼缸里捞出一条六七寸长的河豚放到砧板上,摆开了刀具开始处理起来。

    大殿里所有人看到河豚的时候,无不爆出一阵惊叹之声,接着跟身边的人小声议论起来。

    “杨大厨这是要做一道河豚鱼脍?他竟然会处理河豚?”

    “是啊,人世间谁不知道河豚鱼脍之鲜美,可惜天下间会宰杀河豚的厨子能有几人?”

    “听说做河豚鱼脍的厨子,要自己先尝试,确定没有毒之后才会给食客食用,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知每年有多少厨子和食客以身试险。”

    “我可不敢吃,虽然很想品尝河豚的天下第一鲜的味道,可是吾等**凡胎,岂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杨怀仁专注的做一件事的时候,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对于身边的嘈杂议论之声,他可以做到充耳不闻。

    每一刀下去,仿佛不是在分割一条剧毒的河豚,而是在精雕细琢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第134章:精湛的刀工() 
或许因为跟杨怀仁赌了性命,小犬纯太郎这边同样专心致志的处理他的鲔鱼,并没有因为观众的惊叹声而走神,自从回到大殿,没有抬头去看对面一眼。

    对于一个资深吃货来说,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食物的要求比起普通人来说,口味更加挑剔,对完美的程度更是有一种强迫症似的苛刻。

    听起来两边是做的同一道菜——鱼脍,但是这个菜名之下,却根据不同的食材有了成百上千种味道和口感的变化。

    即便是同样品种的鱼,甚至同一条鱼,甚至再夸张一点,同一条鱼的同一个部位,做出来的鱼脍也有丰富的变化。

    鲔鱼是一种体型巨大的深海鱼类,是海洋中最擅长游泳的精灵。据说一条成年金枪鱼,游泳速度可以达到六十至八十公里每小时,而瞬间爆发速度,可以在此基础上翻一倍。

    而更惊人的,是金枪鱼的耐力,生活在太平洋东部的金枪鱼群,完全可以不停歇的一直游泳,横跨整个太平洋,出现在太平洋的西部。

    如此强悍的身体,来源于金枪鱼全身健壮的肌肉。可以这么形容,金枪鱼肉,相当于陆地动物肉类中的牛肉。

    金枪鱼肉如果精细的划分,可以把整条鱼分为成二十甚至三十多个不同的区域。现代经营生鱼片的饭馆里,最笼统的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赤身,中肥和大肥。

    赤身极少含有脂肪,口感劲道粘牙,中肥略有脂肪,口感滑腻肥美。

    而小犬纯太郎从整条蓝鳍金枪鱼身上取下的那一块,正是这条昂贵的金枪鱼身上最肥美的一块大肥,同样也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的那部分,金枪鱼的鱼前腹。

    如果有人认为新鲜捕捞的金枪鱼最好吃,那么就真是大错特错了。

    每一个擅长做鱼脍的厨师,对于鱼肉的处理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鱼,确实是越新鲜越好吃,但是像金枪鱼这种鱼的肉,捕捞之初食用,会带着苦涩之味,这样完全是暴殄天物的做法。

    最好的办法,是捕获之后,立即进行冷冻处理,一般冷冻三到四周,才取出来食用,而整个处理过程,同样复杂,否则就会影响金枪鱼最鲜美的味道。

    小犬纯太郎熟知这一点,这条鱼从捕获到今天食用,差不多整整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被冰封在冰块中的鱼肉,并没有长时间的冰冻而脱水,反而经过一个月的封冻,这个在厨行里擅长做鱼脍的厨师口中叫做“养熟”的过程,金枪鱼在激烈的运动中产生的肌酸,也就是让金枪鱼肉产生苦涩味道的源头,被慢慢分解。

    同时,紧致的鱼肉细胞在低温的环境下,肌红蛋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而肌肉中的水分却在冰冻膨胀的过程中被紧致的蛋白分离成一种特殊的网状结构。

    当快速解冻的时候,原本受到挤压的肌肉蛋白伸展开来的时候,就让蛋白分子的分布更加均匀,无形之中增加了鱼肉的口感。

    同时,解冻之后的鱼肉必须在短时间内被食用,否则,这种肌肉蛋白均匀分布的结构在接触到空气的时候更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原本的腥味,就无法生食了。

    小犬纯太郎早准备好盐水给这块金枪鱼前腹解冻,将盐水不断的浇在鱼肉上,然后用手抓食盐在鱼肉上揉搓,吸收鱼肉表面原来冰块和鱼肉中析出的水分。

    鱼肉解冻到哪一步,也全看厨师的经验和对鱼肉的手感。当小犬纯太郎揉搓在金枪鱼肉的手感觉已经到了最佳食用的程度之时,他立即清洗掉鱼肉上的食盐,然后用干净的布包裹住鱼肉,进一步吸收出鱼肉表面的水分。

    然后他取出自己的倭式厨刀,先把这块鱼腹肉最外边一层去掉,剩下的鱼肉,他又分成了几条长约四寸,宽一寸,高半寸的鱼肉肉条。

    最后一步,便是把肉条切成鱼片了。

    说起精湛的刀工,很多人第一联想到的便是切豆腐,画面里一位白衣高帽的大厨,把一块豆腐切成了细丝,或者雕琢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诚然,这是刀工好的一种展示方式,但是在厨师内部来说,最简单的基本功,才是最精湛的刀工。

    一块鱼腹肉条,把它切成片,要求每一片都要十分之一寸厚薄,不能多也不能少,让每一片生鱼片都像孪生的一样,听起来好像简单,菜墩子上修炼个十年八年,恐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小犬纯太郎能成为倭国第一名厨,也不是吹出来的。他每一次下刀,都十分准确,锋利的刀刃接触到鱼肉,好像顺着地球引力自然下落一般,缓缓的落下,这时候刀刃哪怕有丝毫的震动或者前后摆动,都会让刃尖偏离原来行进的直线。

    他确实做到了眼,手,刀,以及心神的统一,切出来的每一片鱼片,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区别。

    等全部切好,他才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

    当小犬纯太郎自信的看向杨怀仁这边时,他感觉整个身子仿佛被电击了一般,他不敢相信他的眼睛,这时的杨怀仁,已经把一条河豚分割完毕,正在切割成鱼片。

    谁不知道河豚的美味,在倭国,更是对河豚鱼生界第一美味的地位推崇备至。

    甚至,对敢于享受河豚美味的人,都当做精神力和勇气都十分强大的勇者来崇拜。

    可惜的是,即便敢于吃河豚的贵族和武士有很多,但是却没有能够完美宰杀河豚的技艺高超的厨师。

    每年不知多少倭国的贵族和武士为了证明自己是勇者,白白丢掉了性命。小犬纯太郎的师父,就是因为做了致人中毒的河豚鱼生,而羞愧的自己剖腹谢罪。

    所以当他看到年纪轻轻的杨怀仁竟然做的是河豚鱼脍时,一时间心中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无法想象,在大宋除了以刀工见长的北厨神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可以完美宰杀一条河豚。

    或者,他可能不用等到两个人的鱼脍被别人品尝过之后就能分出胜负,杨怀仁只是一个自大的疯子,他试过他处理的河豚鱼生之后,便会一命呜呼。

第135章:码盘的艺术() 
比起切片刚刚解冻后的金枪鱼肉条,把嫩白滑软的河豚肉用斜切法片成只有一毫米薄的鱼片,就更考验刀工了。

    杨怀仁把分割出来的两片河豚肉块先用干燥的布巾吸干表面的水分,然后擦干了砧板,把河豚肉块的一头轻轻放在砧板上,然后微微用力,让整块鱼肉自然的伸展开,缓缓的贴落在砧板上。

    左手的手掌和五指自然并拢伸直,轻轻压在鱼肉上,要起到固定鱼肉的作用,还不能用力过度而导致鱼肉变形。

    右手中形似柳叶儿的长刀斜放,让刀刃与砧板的角度恰好达到四十五度,然后从刀刃的中间位置下刀,然后用抽刀法让刀刃切入鱼肉。

    抽刀时,刀刃缓缓向身体的方向抽回,直到刀尖从河豚鱼肉中抽出来,一片近乎透明,薄如纸片的河豚鱼片便自然的与肉块完全分离了。

    但是绝妙的一幕出现了,因为刀刃太锋利了,而操刀的手感又掌握到最好,鱼片和鱼肉分割完后,却不曾与鱼肉分开,又自然贴回到鱼肉上。

    如果不把眼睛贴近了仔细观察,仿佛那片鱼片仍旧与鱼肉是一体的,仿佛从来不曾被分开过一般。

    同样的动作在不断地重复,刀刃进出鱼肉之间,有一个刀刃反射出的光点在河豚鱼肉上跳跃,灵动的恰似一个精灵欢快地起舞,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方才杨怀仁宰杀河豚的时候,围观的人们也许还觉得心情复杂而紧张,既对河豚的美味充满了向往,又对河豚的剧毒心生畏惧。

    等到他展现了精湛的刀工之后,人们似乎放下了紧张的情绪,开始享受这这一刻,仿佛眼前的画面不是一个厨子在制作一道鱼脍,而是在挥毫泼墨,锋利的利刃化作了一支上好的湖州兔毫,不断舞动之间,一副如诗的山水秋色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

    上百片厚薄均匀的鱼片切割完毕,杨怀仁开始码盘,对于瓷盘的使用,他一向非常讲究,上一次摆放鮓,用的是天青色的汝窑瓷盘,这次码放河豚鱼脍,他选用了磁州窑釉下彩白瓷平盘。

    瓷盘直径一尺有余,墨绿色点缀碎金的虬龙纹花纹镶边,显得高贵而大气,洁白如雪的白瓷底上,有几抹血红拂过,活泼而俏皮,让人不禁联想到一池洁净透明的湖水中,几尾红色锦鲤在快乐的嬉戏。

    杨怀仁小心的用食指的指尖轻轻抹起来一片河豚鱼片,然后按在了盘中,食指收回的同时,让鱼片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鱼片的一头牢牢粘贴在盘底上,而另一头却微微弯曲翘起,像极了一片花瓣儿。

    他不断的把一片又一片的鱼片贴在盘上,同时不断的转动着瓷盘,让每一片鱼片的位置都恰巧紧挨着另一片,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圆形。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停了下来,杨怀仁的眼里只有河豚鱼片和瓷盘,其他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一般,耳朵里只听见自己胸膛里沉稳而富含韵律的跳动声。

    不大会工夫,杨怀仁身后的人们看清了盘子里的画面,杨怀仁竟然用嫩白的河豚鱼片,码成了额一朵栩栩如生,如迎着夏日的清风尽情绽放的白莲花。

    一盘河豚鱼脍,在杨怀仁手里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即便是一个对河豚的美味早已垂涎欲滴美食家,也不忍心去破坏的怡人景色。

    小犬纯太郎不由的看傻了,他对美味的理解,在这一刻完全被颠覆。

    许多年里,他不断的在追求厨艺的奥妙之所在,曾经以为通过精湛的技艺制作出来的食物,能让人口舌之间感到无限的享受,便是厨艺的最高境界。

    直到今天,看到杨怀仁一道河豚鱼脍制作出来,从一开始的宰杀,到后来的切片,一直到最后码盘,每一个步骤,都展现出了巅峰般无比高超的技艺,如梦似幻般超脱凡尘的创造力。

    一道菜,不单是味觉的享受,仅仅从视觉上,已经是让人心醉沉迷,让所有见到了这道鱼脍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