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只留下百十人的大小将校在大帐中叙话,杨怀仁把两位监军介绍给主将认识,也把军中将领介绍给监军认识。

    杨怀仁的众兄弟们这一年来几乎都在江南各地四处奔走,目的便是整肃各地厢军,并从中挑选优秀的军卒,把他们招揽到武德军中来。

    比如如今新建的水军,六千人的编制,却安排了八千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便是从地方厢军选拔上来的,另外的三分之一,除了招募的一些地方练武之人,便是招安过来的那一千多名海盗了。

    海盗摇身一变成了军人,本来杨怀仁是非常担心他们的纪律问题的,甚至还想过,如果海盗改变不了原来的习惯,他愿意对这些人痛下杀手。

    就算留下一个恶名,他也没心思在乎了。

    但实际情况呢,招安的海盗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也没有杨怀仁想象里那般不听指挥。

    后来他才了解到,其实这年头的海盗并不是多么坏,很多原先就是沿海居住的百姓,因为失去了土地,或者失去了生产资料,为了有一口饭吃,才不得已去岛上当了海盗。

    真正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海盗也有,但很少,是不会主动上岸来接受招安的。

    当这些人知道杨怀仁愿意给他们一个回到陆地上的机会之后,很多人都是主动投诚过来的。

    不管是为了跟人的名声也好,为了家族的声誉也罢,他们宁愿加入水军受点苦,也不愿意背负一个海盗的名声害的家人抬不起头来。

    水军的主要将领有三人,主将徐泾是从杨世虎那边的无为军借过来的,此人三十来岁,从十几岁就是水军里的虞候了,家里也算是个地方上的将门。

    人生的高瘦,特别擅长游泳和水中作战,看他样子长得就跟条鱼似的。

    两名副将中,彭保年近四十,江湖人称彭五爷,原先是海盗头子,祖上三代都是船把式,到他这里自然掌船的功夫非常熟练。

    本来是明州码头上的混子老大,后来因为杀了个捕快被朝廷通缉,这才带着人逃到了海上。

    杀公差的罪名很大,不过后来才知道当年那个被他捅了一刀的捕快其实没死,虽然也有个伤人的罪名,但比起杀人来就小得多了。

    这次他能接受招安,理由很简单,就是死了想入祖坟。他犯了事的时候,家族里长辈是打算让他去自首的。

    船上人家本来就卑贱,所以特别爱惜自己的名声,家里出了个海盗,他们整个家族都没法混了。

    所以当时族长就把彭保踢出了家族,这事在彭保心里就成了一个疙瘩,死后不能入祖坟安葬,这在古代是件很大的事情。

    在杨怀仁来江南之前彭保就曾经和江南沿海的地方衙门联系过,想接受招安,只要朝廷放过他和他手下的弟兄们,他愿意把这些年积攒的财富全部献给朝廷。

    但地方县官知府的做不了主,再往上的当官的呢,又觉得接受一个海盗的投降似乎是对这些人的一种放纵。

    害怕以后其他盗贼也有样学样,犯了事跑去当了山贼海盗,过几年风声过去了就装作没事人一样接受招安免去罪责,所以才没有答应彭保的请求。

    直到杨怀仁来了之后,彭保才找到这个好机会。

    一方面彭保在海商中的口碑还算不错,他虽然是海盗,但顶多就是个海上收保护费的,从来不曾做过杀人越货的买卖。

    另一方面彭保来投降的时候主动把海上海盗的分布说了个明白,甚至愿意帮助杨怀仁去海上劝说其他海盗投降,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最后呢,彭保在后来的表现也确实像他当初说的一样,不但帮忙劝说不少海盗上岸来接手招安,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海盗,他还亲自给官兵带路去海上剿匪。

    光是这一点,就为官府省下了不少人力物力和损失,又因为他带来投降的人最多,杨怀仁也不吝啬,直接给了他一个水军副将的头衔。

    换了别人杨怀仁或许还不那么容易相信,但一个顾家,又非常在意家族名声的人,他觉得这种人不会出尔反尔。

    最后一位副将很年轻,只有二十岁出头,是原先昌化军中的裨将,名叫史云。

    史云是江州史家的子侄,史家在江南一代是出了名的出水军将领的将门,比徐泾的家族名声大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但史云此人勇猛有余,但缜密不足,有点猛张飞的意思,人长得又黑又壮,倒是有几分像黑牛哥哥的派头,杨怀仁甚至笑称他是黑牛哥哥的远房弟弟。

    不过史云在昌国军里呆的憋屈,昌国军一没有好船,二没有像样的仗可打,当他从岑孝年那里知道武德军在打造新式战船准备出海的时候,便主动打点上下,就是为了找关系把自己调到武德军的新水军中来。

    杨怀仁觉得这小子很有趣,水上功夫着实了得,人倒是耿直,可惜性子有点急,还是个求战派。

    水军分成了三小军,史云所带的那一军将士们训练最是辛苦,将士们甚至送了他一个史阎王的诨号。

    不过现在看来史云的法子虽然粗暴了点,但练兵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徐泾人比较正统,适合做水军主将,他练兵有板有眼,却也有些按部就班,练出来的将士也是不错,可惜缺少一股狠劲。

    这或许跟他的处事方式也有关,徐泾也从来没出海作战过,一些地方他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做事小心谨慎一些也没有错。

    彭保就属于野路子了,他带的将士路子野,虽然看上去有点不讨喜,但其实凭借他多年在海上生活的经验,他的法子其实很实用。

    史云练出来的军卒就一个个的都跟他一个德行,队伍拉出来就带着一种无畏的霸气,可惜的全都和他一个样了,也就显得整军人太鲁莽。

    训练还好,若是真上了战场,史云也是最容易中了敌人奸计的那个人。

    

第1449章:水军将领(下)() 
三名水军主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杨怀仁觉得他们凑在一起倒是刚刚好。

    有正统的统帅,有喜欢玩阴谋算计的,有冲锋陷阵的,这样的搭配也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处。

    杨怀仁对他们的态度是一样的,吴监军看待他们却有些不同,对于将门出身的史云和徐泾,吴监军总是下意识的高看一眼。

    而对于泥腿子出身又曾经当过海盗的彭保,吴大人的眼神就有些阴沉了。

    黄公公倒是能一视同仁,因为在整个武德军中,除了杨怀仁之外,其他人在他眼里估计都是一个样,粗鲁的军汉而已。

    彭保是有自知之明的,水军里另外两位同僚是什么出身他也知道,他自然没法跟人家比,不过彭保觉得王爷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也不必在意那些文官监军是如何看他的。

    将来上战场,他自然会用战功来为自己赢得应该有的尊重,也为他背后的整个家族赢得尊重。

    杨怀仁很喜欢,也很欣赏他的这种态度,和彭保一样,史云也是个憋着劲盼着上战场的。

    不过他想打仗和彭保的目的不同,彭保想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为自己和家族赢得荣耀,而史云的家族本来就很荣耀了,他也没兴趣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他的想法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听到交趾人时不时侵扰大宋岭南边地的事情之后,他就忍不了了,发誓要给交趾人的颜色看看。

    说起来水军成立后真正系统的训练的时间加起来也才半年,不过三位将军都是练兵的能手,如今的水军已经有了精锐之师的样子,这也是杨怀仁对他们三人非常满意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批战船也即将下水,最后的安装工作也用不了几天。

    如今武德军水军即将拥有两艘六千料的超级大战船,四艘三千料的大战船,八艘一千五百料的中性战船。

    加上其余十几艘艘从其他造船厂定制的一千料的后勤补给船只,满员出征的话,可以带上两万四五千人南下交趾。

    刨去后勤的三到四千士卒的话,能作战的将士也能超过两万人。

    杨怀仁计划好了,到时候水军带上六千,陆地作战的军队带上一万五,这些兵力,足以把交趾小国按在地上摩擦了。

    交趾国自称有带甲几十万,但这种话一听就是假的。

    一个人口都不足百万的弹丸之国,能有几十万士兵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古代男女比例上向来都是女多男少的,自古以来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这件事,杨怀仁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想来应该是和生物学上一种理论有关,这种学说认为,决定人的寿命的最基本因素还是遗传基因,其次是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的环境等等其他因素。

    而正常寿终正寝的人类,男人比女人要短几年,原因在于男人的雄性激素水平可以维持一生,而女人的雌性激素水平到更年期后就会大幅下降。

    激素让人保持一种兴奋水平,但人兴奋的太多了,就导致寿命减少,古来的俗语里认为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的认知,大概就是对这种现象的阐述了。

    那么在交趾那种炎热的生存环境下,交趾人寿命跟大宋是没法比的,就连后世也是如此。

    交趾能有五十万男人就算不错了,总不可能全国的男人都去当兵。

    所以就算交趾的男子里有三成被迫参军,交趾的军力也只有十五万而已。

    这个数目杨怀仁也是怀疑的,交趾人喜欢吹牛比,估计有个十万人的军队已经顶了天了。

    至于交趾军队的战斗力,杨怀仁不了解,不过听说交趾在东南亚算是强国,经常欺负周边的国家。

    这么看来,交趾的军队还是有一些战斗力的,但要说战斗力多么强,那应该也谈不上。

    一帮懒人里挑选出来的军队,总归强不到哪儿去,再说一帮小矮子们,如何也不应该是武德军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的对手。

    最让杨怀仁有信心用两万人战胜交趾国十万军队的,还是因为杨怀仁有火药武器。

    在经历了去年剿匪的试验之后,根据火药武器的使用情况,风神卫内的工匠们又对火药武器做出了优化和改进。

    眼下的大炮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虽然和后世的大炮还不是一回事,威力也没法比拟,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有了大炮就已经是逆天的存在了。

    新式的炮弹射程又有了不少的提升,如今可以打到一千步之外,也就是大约七百多米的距离。

    如果不考虑炮弹的爆炸效果最大化,可以打到一千五百步的距离,但因为炮弹的不稳定,超出一千步之后,炮弹随时都会爆炸,要精准杀敌似乎不太靠谱。

    不过这也足够了,一匹马全速奔跑的速度大概是三百到四百米的距离每分钟,也就是说,现在最好的骑兵想要破坏炮兵阵地,起码需要两分钟的时间。

    而这两分钟,一门炮足够发射四发炮弹了,骑兵再勇猛,遇上炮弹也只能是炮灰而已。

    不过因为炮身的铸造工艺不成熟,如今杨怀仁也只打造了不到一百门炮。

    杨怀仁有时候也幻想自己是个冶炼或者材料专家,能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这样,大宋就能有足够的大炮,根本不用怕什么契丹人或者女真人。

    但现实是这个时代有些事真的做不到,冶铁技术和铸造技术都达不到,只能尽量造出一些山寨货来凑合用。

    另外火药的提纯精炼也远远不及后世,就说气化硫分流提纯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火药的纯度和爆炸威力,但现在是在没有可行的方法做到,光强度密封容器就造不出来。

    不论是廉先生的弟子们还是那些工匠们,都已经用了他们最大的能力来做这件事,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不眠不休了,有如今的成就和这些东西产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杨怀仁还是知足的,事情也从来不可能像想象里那么完美,能用上火药,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

第1450章:新火器() 
像大炮这样大型的火器很难大量制造,但中小型的火器还是可以大量运用的。

    就比如手榴弹。这个名字是杨怀仁起的,叫起来方便,也顺嘴,不过东西到了将士们手里,将士们又给手榴弹起了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叫霹雳雷火弹。

    霹雳雷火弹在大宋早就有了,不过和现在的手榴弹不是一码事,它是用弹射的方式发射的一种炸药弹,原理上都是和现在装备的大炮类似。

    不过武德军里装备的大炮,是用火药爆炸的威力把炸弹发射出去的,自然比古老的弹射方式攻击距离远了不少。

    而手榴弹就相对简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