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行进到河口外的时候,黑山族长看到了武德军的大型战舰,他当时就吓毁了,赶紧跪下来对着那些庞然大物顶礼膜拜。

    史云笑着看着,现在他越来越能明白吉婆人的思维方式了,他们但凡是见了他们认为人力不可能达到的力量或者物件,他都会去膜拜。

    他这种做法,不管是对神灵未知力量的敬畏还是对那种超强的力量的敬畏,史云看在眼里,都是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的。

    他带着黑山族长来到大营的一路上,黑山族长也不知膜拜了多少东西,多少人,史云也渐渐地见怪不怪了。

    只是寻思着他见了杨怀仁这位宋朝的王爷兼大军的主帅,黑山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徐泾先前已经带着手下的校尉回到大营向杨怀仁禀报昨夜的战况,目的便是详细了解手榴弹在实战中的应用,然后总结经验,为将来的战斗里形成一套更有效更安全的定例。

    其实眼下吴监军他们也弄出一套火器的使用和储存规定来,看上去也确实很严格,也在军中一再重申火器的使用准则同样是军法。

    但这样的规定,在没有实战检验之前,不可能是完善的,就连杨怀仁这个见多识广的后世人,也需要实践来检验他的认知在这个年代是否正确。

    杨怀仁带着其余步军将领和两位监军听得仔细,一些细节上他更是问的很深入,水军将校也把他们最真实的经历讲述出来。

    杨怀仁问完,觉得对武德军来到交趾的第一战中手榴弹起到的作用非常满意,不过也不是一点生气的地方没有。

    水军首战之中,歼灭了交趾水军近四千人,自己阵亡了一人,一人重伤,另外轻伤者还有几十人。

    也就是说,这场仗里边水军失去战斗能力的将士是两人,战损比是一比两千。

    宋军有这样的战损比不能用罕见来形容了,而应该用神奇来形容,纵观华夏整个历史,正常两军对垒,能有一比三的战损比那都是绝世的名将了,一比两千,这是何等的神话?

    杨怀仁自然知道这是火器运用以及偷袭战才有如此的神话产生,吴大人和黄公公更是已经笑眯眯地向他表示恭喜了。

    杨怀仁心里可没有他们那种欢喜之意,拿热兵器对阵冷兵器,本来就是有绝对的优势,这种胜利算不上是多么出奇。

    何况他也早料到了交趾人军队的作战能力有限,根本没法和大宋北方的那些野蛮勇猛的游牧民族勇士相比。

    让他生气的是,死了一个水军将士,还重伤了一个,这俩人并不是被敌人所杀死或者重伤的。

    而是因为手榴弹使用不熟练,导致投掷的时候扔出去的距离不够远,自己还傻儿呱唧一个劲地往前冲,这才自己把自己炸上了天。

    杨怀仁倒还不至于怪罪徐泾和史云在训练士卒的过程中懈怠,这种事其实也是意外,就算是训练中扔一千次一万次都没有问题,也不代表上了战场就绝对不会出错。

    这种事便是只得总结的很重要的经验。

    。

第1472章:革新计算军功的方式(上)() 
开战之时,那样的激烈场面之下,总是会有人心情激动的没法控制自己,会在匆忙之下犯错,而且犯了错自己都浑然不知,这才酿成了这样的惨祸。

    这就显得很可惜了,上阵杀敌,敌人没杀死你,倒被自己投掷的手榴弹给炸死或者炸残了,这不蠢吗?

    关键是这两名将士就这么死了或者残了,杨怀仁都不知道该如何给他们算军功。

    说他们没有功劳,那肯定不合适,但在吴监军这样死板的人看来,他们自己炸死自己,还谈什么功劳?

    但杨怀仁爱惜手下的将士,人都死了,总不能一点儿功劳不给他,还有那个残了的,将来他们的家人要怎么生活,这些杨怀仁都要去考虑。

    最好的办法还是给他们计算军功,让他们背后的家庭甚至家族都能活得有脸面,但这军功如何说服两位监军去计算,杨怀仁已经有了办法,但能不能说服他们,还要从长计议。

    还有那几十个轻伤的,同样让杨怀仁憋着火气。

    他们也并不是在和交趾人作战的时候受伤的,而是因为冒着大火去抢着割交趾人的脑袋才被烧了头发脸面的,还有把屁股烧的血沥呼啦的,就更让杨怀仁气不打一处来。

    杨怀仁理解将士们大胜之后抢功的心情,谁还不想为自己的父母妻儿多弄点赏赐回去过点好日子啊?

    但连命都不要了去大火里抢脑袋,这不脑残吗?

    见杨怀仁脸色不好,下边一个队正不服气地说了一句,“这也不能怪将士们,他们怕大火烧毁了交趾人的尸首,割晚了就烧没了。”

    杨怀仁抬眼一看是李朝仁,气得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指着这小子开口大骂,“你姥姥的,你当老子是啥人啊,烧死的交趾人老子就不算你们的军功了?谁说非要割了脑袋才算数的?”

    这一点杨怀仁是早有打算的,这年头的习惯就是割脑袋证明军功,但现在用这种方式明显不够科学。

    手榴弹炸死的那些连尸首都没有了的怎么算?谁又能保证割下来的脑袋就一定是他杀的呢?

    吴监军是老做派了,他先前又在兵部当差,自然不愿听杨怀仁这些话。

    他淡淡道,“军中计算军功的法子,已经沿用了千年了,也只有敌人的脑袋才能证明将士们军功的真实性,老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吴监军虽然是跟杨怀仁唱反调,但人家说的也有他的道理。

    杨怀仁生气也不是因为吴大人反对他的意思,而是吴监军这话要是传出去,将来将士们必然会为了证明自己的军功,不顾一切的去割脑袋,不顾自己安危的情况一定还会发生。

    所以杨怀仁很生气,这帮朝堂上来的老文官,思想太守旧了,迂腐的也不像话,他们心里更不在乎将士们的死活。

    他们在意的只有结果,武人的生死,他们看的很淡,甚至觉得军人上阵打仗,死了才能更好的光宗耀祖。

    杨怀仁可不这么认为,你们文人瞧不起武人,可以不在乎他们的生死,但杨怀仁作为武德军的大帅,他手下的每一个将士都是一条性命,都代表了一个家庭,都是他的兄弟。

    他绝不允许他们轻易的就送了命,为了一颗证明军功的脑袋,就更不值当的。

    可吴老大人是枢密院相公们派来的,杨怀仁心里恨不得冲上去踹死这位老酸儒,可那样不但达不到他的目的,反而会受到朝廷的指摘。

    要是放在以前,以杨怀仁的性子才不管那么多,先把心头的怒气出了再说别的。

    但此一时彼一时,他要做大事,要实现梦想,光靠一个人的能力是达不到的,必须要借助朝廷和国家的力量。

    那就不得不面对很多这样的酸儒和这样的糟心事,他也要隐忍,用更巧妙的方式去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人生总是这样,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了许多事,总要学会忍耐,要是他还像以前一样愣头青任凭性子胡来,恐怕他早死了八回了,而他的梦想,早晚成了是一句空话。

    所以到头来,他还是得耐着性子跟人家讲道理。

    “吴监军,圣人也曾经告诉我们,时移世易的道理。你总是拿老规矩来说事,那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还不穿衣服呢,你也学?

    墨守成规不可取,就说眼下,咱们武德军计算军功的方式,就不能一成不变。

    咱们有了火器,可以最大的限度的杀伤敌人,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自己人的性命,这才是武德军的规矩!

    武德军里每一个将士,我可能叫不上所有人的名字来,但他们每一个人的性命,在我眼里都金贵着呢,可不能白白的交代在外头。

    要是真是为国杀敌战死疆场,那是一码事,可为了割几个交趾野人的脑袋被烧死了,那不的傻吗?

    手榴弹的威力如何,吴监军和黄公公也都看到了,我问你们,打仗的时候几十上百颗手榴弹往敌阵中一扔,你们谁能判断被炸死的敌人是谁扔的手榴弹炸死的?

    还有,手榴弹威力这么大,敌人能不能在爆炸中留下尸首都说不准,别说脑袋了,就是几块碎肉都不一定能找的出来。

    难道被炸碎了的敌人,就不算是咱们将士们杀死的敌人了?就不能给他们算军功了?”

    “这……”

    吴监军又无语了,杨怀仁说的这些,确实也有道理,而且和以前他对战场的认知也有了太大的不同。

    千百年来,割脑袋计算军功的法子一代代的沿用下来,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但现在手榴弹产生了,割脑袋计算军功似乎变得不怎么科学合理了。

    下边将校们听了这话,忽然也觉得杨怀仁说的很有道理,特别是徐泾,他昨夜带领水军将士们肯定是杀了不少交趾人的。

    具体数字还真不好说,他觉得就算没有四千,也起码有三千五六的样子,但战斗结束后将士们收集敌人的脑袋,最终计算起来也不过九百来颗。

    他也发愁如何证明他们水军杀了近四千敌人呢,杨怀仁这么一说,他自然觉得计算军功的法子,是该有点革新了。

    。

第1473章:革新计算军功的方式(下)() 
黄公公道,“咱家觉得王爷说的对,此一时彼一时,咱家在宫里听官家也是常常这么说呢。

    老法子旧了,朝廷的岁入少了,国帑就空虚,陛下想干很多事情,可惜没有钱银,所以只能想想,不能付诸行动。

    所以陛下要朝廷变法,用新法替代旧法,就是想为朝廷多赚钱,也让百姓多赚钱,现在的新法就很好嘛。

    既然如此,咱们军中,也是时候也变一变了,既然王爷都说,现在武德军里有霹雳雷火弹,没法子像以前一样割敌人脑袋来算军功了,那就应该换新法来算军功。”

    黄公公说这话一是为了讨好杨怀仁,二是觉得朝廷都换新法了,军中还用旧法,似乎不合适,三就是纯粹恶心吴监军了,这俩人从来都不对付。

    其实这些话,连杨怀仁听了都觉得道理不是这么生搬硬套的,但既然人家黄公公向着自己说话,也没必要去多说什么。

    吴监军听着就不舒服了,不过黄公公前边搬出来皇帝实施新法来说事,他还真不敢多嘴多舌的。

    万一将来黄公公回了宫在皇帝面前给他穿小鞋,他可担当不起。

    他问道,“既然黄监军这么说,老夫也不是不愿意在武德军中先试验一下新的计算军功的方法,不如黄公公说出来,大家也帮着参详参详。”

    黄公公白了他一眼,心说我一个宫里来的公公懂什么,你这么问不是为难咱家吗?

    “具体的办法嘛,咱家可说不好,不如听听王爷的意思。”

    人家这么打一个皮球抛了过来,杨怀仁自然接的高高兴兴。

    杨怀仁笑道,“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也不需要对原来的军功计算方法做很大的改变,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一下调整就好。

    比如以前的军功计算方法,也是分集体的功劳也个人的功劳的,不过集体的功劳是以个人功劳的累积而计算。

    以前的作战方式,那样的计算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妥,眼下咱们因为有了手榴弹,所以作战中作战方式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按照收割敌人人头的方式来计算军功,会有非常大的遗漏,监军这边不好点算,将士们用手榴弹杀伤了敌军,也不好拿出有效的证明来。

    所以啊,以前个人功劳为主,集体功劳为辅的方式应该反过来,集体功劳为主,个人功劳为辅。”

    吴监军似乎听懂了,插话问道,“王爷的出发点确实不错,大军作战,不论胜败也都是整个大军的责任,不应该强调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黄公公似乎也听出了点意思,这样一来,一支军队的主帅对大军的影响力会减少,这正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但现在是当着杨怀仁这位武德军主帅面前,自然还是要向着杨怀仁说话的。

    “吴监军此言差矣,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要是武德军没有王爷这位大帅,恐怕也就没有现在的战力了吧?”

    吴监军没好气道,“我什么时候小瞧了王爷了?你这话说的诛心。”

    杨怀仁可不愿又听两位监军斗气,只好劝架道,“二位监军莫急,听我把话说完。

    我说的以集体功劳为主呢,也不是搞平均主义大锅饭,那样也不好,个人功劳被弱化了,将士们也会缺乏积极性。

    我的意识是,个人功劳要在集体功劳的基础上,再单独拿出来详细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