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刻意这么说,其实也不单纯是瞧不起李乾顺,或者故意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是悄悄地给他一个心理暗示。

    就是要明确告诉他,李乾德的地位是大宋皇帝给的,大宋皇帝要收回,他李乾德也没有办法。

    换句话说,就是杨怀仁为接下来要说的拉拢李乾顺的话做铺垫了,既然交趾郡王之位是大宋皇帝的封的,也就是说,大宋皇帝想让谁做谁就能做,而不是李乾德能说了算的。

    杨怀仁对李乾顺也是直呼其名,一点儿面子不用给他,也是为了一会儿恩威并施做准备。

    从道理上讲他的南方王之位是比李乾德的交趾郡王之位还要高的,在李乾顺面前,他自然要尽量的摆谱,就是要先立威。

    杨怀仁见李乾顺尴尬,忽然又换了笑模样,请李乾顺入座。

    只是给李乾顺安排的座位,在黑山的下首,这便让李乾顺心中更加不悦了。

    他早看出来黑乎乎的光头佬是交趾境内某一个林莽部族的首领似的人物,在交趾,李乾顺以前是根本瞧不起这种人的,甚至就把他们当做野人一样看待。

    但这次来面见宋朝王爷,却被安排在一个林莽野人头领的下首,就更让他感到受到了屈辱了。

    可李乾顺想起此次来拜见杨怀仁的目的,又不敢把心中的不悦表现出来,只好随着侍者入座。

    入座的时候,黑山还冲他笑笑,并微微点头示意,李乾顺强忍着对黑山的鄙夷,也尴尬地冲黑山微笑,便算做了回礼。

    李乾顺落座之后,这才看见面前几案上的菜式,是四菜一汤。

    除了刚才看到的宋军普通士卒所食用的西红柿炖牛腩和胡瓜炒小羊排之外,还有两道是什么酱汁烩的豆腐和用茶叶烹的虾仁。

    

第1484章:威逼() 
    说起交趾人的食物,主食自然是大米,而且交趾粮食产量很高,百姓也不缺粮吃。

    肉类禽类方面主要以猪羊和鸡为主,总体上来说和大宋的岭南差不多。

    不过肉类相对大宋还是少,寻常老百姓平时还是以蔬菜为主。

    最常见的蔬菜如白菜萝卜黄瓜南瓜冬瓜等和大宋也差不多,百姓餐桌上最常吃的是空心菜、豇豆和菠菜等。

    也有些在大宋被作为调料或者中草药的,他们当做蔬菜一样吃,比如香茅、黄姜、芫茜、落葵、树籽菜、罗望子等等。

    另外水果方面也比较丰富,总体来说,交趾人的饮食习惯比价清淡,为了应对炎热的气候条件,调味也主要以酸味和辛辣味为主。

    李乾顺对海带汤不太感兴趣,本来因为交趾不缺鱼虾,所以他对拿到虾仁也是没有多少兴趣的。

    但他尝了一口之后发觉,用新鲜的绿茶烹制的虾仁,别有一番风味,而且特别适合他的口味。

    他最喜欢吃的,还是另外三道菜,用红烧的手法烹制的嫩豆腐,李乾顺就从来没吃过,他如何也想不到大宋的豆腐竟然这么鲜嫩这么美味。

    另外两道黄瓜炒小排和西红柿炖牛腩,便让他更加无法停下来了。

    他平时吃饭也不算缺肉食,到把羊排和牛腩做出这样的味道来,还是让他很是享受。

    同时他也在琢磨,刚才看到了宋军普通的将士们也在吃这样的饭食,让他真的很难想象。

    宋军远道而来,从没有陆上的探报发现他们,到宋军乘船直接走格金河到了曲阳城外来判断,李乾顺觉得宋军一定是从海上坐船来的。

    按照常识,宋军乘船渡海而来,不可能携带这么多肉类,但眼下的牛羊肉却非常新鲜,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了。

    杨怀仁道,“天军远道而来,也没携带多少美味食物,只是简单烹制了些军中粗汉们食用的粗食,乾顺兄不要见怪哦。”

    李乾顺赶忙站起身来拜了拜,“我怎么会见怪呢?天朝大军军中的食物,简直比在下平时吃的食物还要好吃一百倍。

    只是有一点在下不懂了,天朝的军伍里,可是都吃这样的饭食吗?”

    杨怀仁笑道,“也不是,哪能天天吃这种东西呢?平时吃的还要更好一些。眼下只有这些食材,也就勉强做些凑合着吃而已。”

    李乾顺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就这四菜一汤还凑合吃?那大宋得富裕到什么程度?那简直就是天堂啊。

    他感叹道,“大宋不愧是天朝上国,我交趾偏远小国,真是没法比啊。只是不知王爷这次率军前来交趾,所为何来?”

    杨怀仁坦然道,“交趾郡王李乾德朝贡不定期,显然对我大天朝心怀不敬之意,我大宋皇帝陛下说了,对天朝不敬的番邦蛮人,就没有在这世上存在的必要。

    正好小王我闲着没事,皇帝陛下便派我随便带些藩军前来交趾找李乾德问罪了。”

    李乾顺又受惊了,他见识了武德军的军容军纪之后,对武德军将士们的彪悍勇猛深有感触,但杨怀仁说这些僵尸并不是大宋最威武的禁军,也不是英勇善战的边军,而只是地方藩军?

    李乾顺已经开始哆嗦嘴了,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来,话卡在喉咙眼上不来下不去的,非常难受。

    他大哥李乾德是个什么德行他自然心中有数,这几年对大宋的朝贡也总是不怎么上心。

    可这都不算什么,李乾德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抢劫,周边的其他小国都是经常被他打劫的,但那些穷乡僻壤的也抢不到什么好东西,便开始偷偷抢大宋岭南边地。

    李乾顺想想,李乾德的做法惹了大宋的皇帝不高兴,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问罪的话,大宋皇帝一道旨意送过来也就是了,让一位王爷这么高规格的人带兵直接来了交趾,这就不是问罪了,是明显要打仗了。

    李乾顺虽然对李乾德有所不满,但想到交趾国要陷入战乱之中,他确实不愿意看到的。

    他想了想,忽然道,“既然王爷是奉天朝皇帝旨意来向我大哥问罪的,不如请王爷戴大军在曲阳暂住,在下立即亲自去升龙城一趟,请我大哥立即来曲阳面见王爷,负荆请罪。”

    杨怀仁笑着摇了摇头,“不必了,道歉有用的话,还要大军干吗?本王带着大军不远万里都来了交趾了,难道你还认为李乾德的交趾郡王之位,还能坐的下去吗?”

    李乾顺心中大惊,杨怀仁这话就是心意已决,要攻打升龙城了。

    李乾顺又道,“王爷此举不妥啊,交趾虽然是偏远小国,但升龙城同样是墙坚城高,王爷的大军既然渡海而来,想来人数也一定不多。

    若是王爷执意攻打升龙城,恐怕损失一定不小。

    大家都是一家人,若是兵戎相见,恐怕两败俱伤啊,这,这又何苦呢?”

    这时候他旁边的黑山说道,“天军威武,小人早已经见过,天军将士个个有以一当百之勇,岂能是交趾蚁兵所能阻挡的?

    交趾吉婆岛四千水军,一夜之间被天朝大军中的百人小队横扫,大营夷为平地,交趾军卒全部伏诛,天朝大军无一伤亡。

    小人乃是吉婆岛岛民族长,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小人亲眼所见的,别说升龙城只有五万交趾禁军,就是有五十万,天朝大军踏平升龙城,也不过吹灰之力而已。”

    李乾顺心中大怒,看着黑山似是要把牙齿咬出水来。四千人的交趾吉婆岛水军,竟然一夜之间全部阵亡,这是他不敢相信的。

    跟宋军正面交锋,就算他们寡不敌众打不过宋军,也不至于四千人全部阵亡,宋军却无一损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黑山一眼看出来李乾顺的心思,竟嘲笑道,“小人亲眼所见,这还能有假?我劝你还是早早投降,归顺天军,说不定将来能和小人一样,得到天朝王爷的赏赐。

    你若是不信我说的话,这就回你的曲阳城坚守,看看明日日出之时,曲阳城里还有没有活人。”

第1485章:利诱() 
    李乾顺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不敢跟杨怀仁生气,却不怕黑山。

    他指着黑山的鼻子骂道,“林莽野人,也敢跟本王平起平坐?”

    黑山一点儿不气,幽幽地回了一句,“你又说错了,在天朝王爷面前,你什么都不是,别本王本王的自称,你不怕丢人,我还有心思笑话你呢。

    还有,什么叫林莽野人?

    王爷进攻升龙城,我是王爷请来的向导,王爷答应我了,将来会给我,还有我们吉婆岛岛民很大的赏赐的。

    将来我们也能种粮,也能读书识字,也能说高贵的汉话,凭什么我们就是野人?

    最后,李乾顺你看清楚了,咱俩可没有平起平坐,你坐在我的下座,是有高低之分的!”

    李乾顺再要生气,黄公公开口了。

    这也是杨怀仁安排的,有些话似乎他这个王爷说到了不一定能打动李乾顺的,倒是代表大宋皇帝的一位宫里来的公公,似乎说话更让他信服。

    “李乾顺,咱家是陛下身边的人,有些事说给你知道,你听也罢不听也罢,路都是你自己选的。

    陛下说了,交趾郡王李乾德对天朝不敬,还不断派人侵扰大宋岭南之地,其心可诛。

    但陛下也说,李乾德必须死,但他死了也要人来帮着天朝管理交趾的地方,所以呢,陛下觉得派咱家来帮我们王爷参详参详,谁适合做这个人,来接替李乾德的交趾郡王之位呢?

    李乾德,咱家看你也是个聪明的,李乾德是活不长了的,你别管他有多少兵马,在大宋天军的雄威之下,不过土鸡瓦狗耳。

    你要是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声讨李乾德呢,自然会给王爷留下个好印象,说不定交趾郡王的帽子就能戴到你的头上去。

    何况按照礼法,李乾德死了,你李乾顺就应该顺理成章的继承他的地位,你想想看,咱家说的对不对?”

    李乾顺愣住,这会儿根本也顾不上和黑山去置气了,听到交趾郡王几个字,他的心思便活泛了起来。

    他抬眼瞅瞅主位上的杨怀仁,好像听了那位黄公公的话也在点头微笑,那这么说,黄公公说的事情应该不假。

    他大哥李乾德在交趾郡王位子上做的似乎不那么顺利,交趾百姓生活并没有多少改观。

    不是说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而是交趾人一向都懒散,几十年来也没有什么变化,李乾德觉得这没什么,可李乾顺却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其余交趾境内的林莽部族,最近对交趾人的统治也是怨声载道,还有不少部族站出来反对交趾人的统治。

    虽然他们的力量不大,李乾德随便派点兵马过去便能消灭这些不满的声音,但长此以往,对交趾来说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威胁。

    李乾顺自觉他的本事比他大哥要大的多,要不是比李乾德晚生了两年,交趾郡王的位子本来就应该是他的。

    而且如果他是交趾郡王的话,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把交趾改换一个模样,除了军事上在中南半岛一家独大之外,在国家的吏治和礼仪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他在曲阳也有一万人马,这点人比李乾德是不够看的,但是有了大宋的大军协助,他很有机会推倒了李乾德,然后在杨怀仁的帮助下坐上交趾郡王之位。

    这就是李乾顺的梦想。当然,李乾顺所想象的他的能力,也不过是想象而已,这世上觉得自己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可真正上位后还能有本事的人,可真是不多。

    不过这明显对李乾顺来说是个天大的机遇。

    李乾德年过三十,却并无任何子嗣,也请了很多郎中瞧过,诊断结果是精淤,意思就是不通,实际上就是后世说的不孕不育。

    在封建社会体系下,得了这种病的皇子是不能继承皇位的,但李乾德自知有这种病,却要当交趾郡王,就是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了。

    他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面对皇位,谁也不能不动心,绝不会因为自己有病就放弃了的。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他当权之后虽然极力隐瞒自己的不育症,但在古代十几岁就成亲生娃的年代,他三十好几了还没有一儿半女的,别人不敢说,却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李乾顺、李乾义和李乾礼经常有事没事的问李乾德立储之事,也很大可能是李乾德排挤他这几位皇弟的原因。

    正史记载里,李乾德的六弟李乾仁有个儿子叫李阳焕,过继给了李乾德,继承了李乾德的皇位。

    而眼下李阳焕应该出生还没多久,还没有被李乾德立为储君。

    像李乾顺便认为,李乾德既然无子的话,兄终弟及,他这个当二弟的继承大哥的权力和地位,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既然现在李乾德得罪了天朝的皇帝,注定没法继续做交趾郡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