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是谩骂,到后来百姓们渐渐发觉动口不动手,不是自己的处事风格,于是不知从谁开始,手里有什么便往李乾德身上投掷什么。

    影视剧里投掷鸡蛋菜叶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因为食物是用来吃的,而且鸡蛋也确实很昂贵,白白丢掉拿来砸人,太可惜了。

    真实的场面比较残暴,端着马桶泼屎尿的,还有直接从脚下拣了石头往李乾德身上砸的。

    宋军只是远远离开了囚车一段距离,却并不阻拦愤怒的百姓们,而有的人原先还有点顾忌,后来见宋军都不管,也加入到那些愤怒的人中来。

    李乾德更委屈了,转眼间他身上已经被泼满了屎尿,整个囚车里都臭不可闻。

    这还算好的,更糟的是他被卡在囚车里不能躲闪,拳头大的石块砸在脑袋上,立即流了血出来。

    血和屎尿混合在一起从他身上流下,或许还掺杂了他不少泪水。

    只是他想叫屈,却只发出些“啊呀啊呀”的嘶吼声,却让百姓们认为这是他在挑衅,愤怒的情绪更加暴涨,接着他们扔向囚车的东西更多,也更大了起来。

    唯独可怜了两匹拉着囚车的健马,也被殃及池鱼,被泼了一身的屎尿,屁股也被石头砸的生疼,连连发出嘶鸣声。

    无数的人在宣泄着自己内心里的情绪,囚车也没有走到西门,甚至连从宫门到西门一半的路途都没走完,李乾德已经不动弹了。

    宋军士兵见状,本想制止了百姓们,圆法大师也早想到了李乾德的结局,早派了一队僧人来给李乾德收尸。

    老和尚认为,李乾德自然是罪有应得,但念在他曾经是交趾郡王的份上,应该给他留一个全尸入葬。

    但愤怒的百姓根本也没给僧人们机会,囚车停住的那一刻,便有很多还没来得及发泄的人群冲向了囚车,砸烂了囚笼,践踏了李乾德的尸首。

    一代交趾郡王就这么死了,最后变成了一滩和屎尿混合在一起的渍物……

    。

第1557章:四大家族(上)() 
就在此时,李乾顺带着他的几位皇兄,还有交趾其他地方的贵族已经来到了升龙城外,准备向杨怀仁和宋军投诚。

    这样的选择或许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但在宋军会法术、并且三天之内未损一兵一卒便拿下升龙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们也畏惧宋军的实力。

    加上黑山基本联络到了所有交趾和交趾周边林莽中的部族首领,在黑山把杨怀仁的条件说出来之后,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做出了对他们自身利益最佳的选择,那就是归顺大宋。

    不得不说,让他们的部族摆脱了李乾德的控制和欺压,并且从林莽中走出来,给他们土地让他们的族群过上更好的生活,所有的条件都让他们无法拒绝。

    当这些林莽中被视为野人的部族为了同样的目标联合起来之后,那些交趾地方上的皇族和贵族,也没有了其他选择的余地。

    只是做出这些不得已的选择,让他们有点不敢进城,特别是今天发生在李乾德身上的事情,让他们更加畏惧了杨怀仁。

    杨怀仁对此只是笑笑,然后带兵出城去接见这些人。

    他们之中,有像李乾顺一样李氏皇族的人,也有盘踞在交趾某个区域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传统世族势力的代表。

    像交趾几个大贵族黎氏,丁氏和黄氏等等,他们虽然手上只有几千顶多上万的兵马,但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却根深蒂固,并不是表面上的军队实力那么简单的。

    就连李乾德在位的时候,也要顾及这些地方贵族势力,分封给他们土地,然后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权。

    杨怀仁要想彻底的把交趾重新纳入中国的版图,势必要得到这些地方贵族的支持。

    其实在杨怀仁心里,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很多,要么说服这些地方贵族乖乖接受现实,要么就用实力消灭这些阻挡在他面前的反抗力量。

    李乾顺在这件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他是为了杨怀仁给他的承诺,让他继承李乾顺的交趾郡王的地位。

    但现在事情变化的太快,连李乾顺自己,也有些担心他和杨怀仁之间的协定,现在还作不作数了。

    只是他现在也只能相信杨怀仁会遵守约定,真的会向大宋皇帝上书,乞求一张圣旨下来。

    所以李乾顺这段日子拜访了他的几位皇弟还有那些地方上的贵族,并劝说他们来面见杨怀仁。

    李乾德知道大家都不敢盲目进升龙城,所以派人来告诉杨怀仁这个消息之后,便在升龙城北十里的一片地势平坦的地方搭起了临时的帐篷,举办这次接见仪式。

    他们上午派人送了信进城,得到的是李乾德被百姓活活砸死的消息,而杨怀仁也答应了他们的见面要求,却要晚一些过来。

    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众人开始变得有些焦躁不安。

    众人都聚在一起喝着茶水,但大家各怀鬼胎,却只是相互见了礼,并没有过多的交谈。

    黄氏的族长黄萩五十出头,但心性却比较急躁,一直没等到杨怀仁出现,他开始变得有些不安。

    他耐不住性子起身来回走动,不时地瞅瞅帐外的大路,摊摊手道,“这杨怀仁怎么还不来?不会是故意不来给咱们一个下马威吧?”

    黎氏的族长黎文英是位只有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比起黄萩的粗鲁,他显得非常斯文和安静。

    他端着茶水静静地啜着,抬眼瞄了一眼焦躁的黄萩,对他显得有些不屑。

    黎氏本来是交趾的皇室,后来被李氏篡位夺权之后,才降格成为贵族。

    虽然原先皇族那一脉断了香火,但因为黎氏宗族人数众多,李氏皇族也不敢轻易动他们,而是给了黎氏封号和土地,让他们偏安一隅,不要惹事。

    黎氏宗族也算安分守己,而且崇尚汉人的文化,家中子弟也大都读过书,算是书香世家。

    丁氏家族,其实并不是只有丁氏一个姓,而是丁氏和范氏合并成的一个大族。

    丁氏和范氏原本也都是交趾的大族,后来家族渐渐有些衰落,比起其他贵族来显得都有点弱势了。

    为了加强本族在交趾的地位,两家近几十年来一直通过联姻的方式混合,于是便有了如今的丁范氏。

    丁氏宗族族长早亡,如今的族长丁焕福只有二十出头,因为在众人中他年纪最轻,丁范氏又是相对弱势的宗族,所以丁焕福处事非常谨慎小心,不愿发表太多意见,明显就是墙头草了。

    李乾顺的三弟李乾礼见黄萩焦躁不安,有些无礼地斥责了一句,“黄萩你急个什么?难道你有特别的事情找杨怀仁单独说不成?”

    黄萩以前对李氏皇族还算毕恭毕敬,如今升龙城失陷,连李乾德都去见了阎王了,在他心里实际上李氏皇族的统治权力已经不在了,所以他也不再忌惮李乾礼。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就我着急?难道你们不着急吗?”

    李乾礼见黄萩对他无礼,心中不忿,立即起身要与他理论。

    李乾顺心中也是非常烦闷,还担心着他的将来,毕竟就算杨怀仁守信要把交趾郡王的头衔让他来继承,但他将来要想统治交趾,也离不开其他几大家族的支持。

    见二人意欲争吵,赶紧把他三弟劝了下来,“今日交趾四大家族齐聚于此,为的是和天朝大宋的南方王杨怀仁商讨交趾的未来。

    我也知道杨怀仁迟迟不来大家心中烦躁,但万事不能着急,切不能自乱了阵脚。

    大家还是耐心等一等,杨怀仁既然说要来,那就一定会出现的。”

    丁焕福脸上堆着一脸假笑,“是啊是啊,曲阳王说的不错,大家还是等等吧,等等吧。”

    黎文英心中记恨李氏皇族百年前篡夺了他们黎氏的皇位,这时候出言讥讽道,“李乾德死的真是惨啊。

    听送信的说,他被宋军关在囚笼里游街示众,竟被交趾百姓活活用屎尿和石头给砸死了,哎呀呀,真是可怜,可怜啊。”

    李乾顺听罢心中不悦,这是明显说他们李氏皇族的几位兄弟见死不救,躲在一旁看笑话了。

    。

第1558章:四大家族(下)() 
但李乾顺现在只能隐忍,他心里明白,如今的情况是交趾四大家族李氏、黎氏、黄氏和丁范氏聚集在此商讨交趾的未来。

    他们李氏原本是皇族,也一定是四大家族中势力最强的一家,他们决定了什么,是不会给另外三家商讨的余地的,只会命令他们服从。

    但眼下不同了,代表交趾统治的李乾德和升龙城已经失陷,他们李氏想要延续本族在交趾的统治,绝对也不能不顾及三大家族的意思。

    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丁范氏的嫡系族长太年轻,丁范氏也是四大家族中势力相对最小的一家,丁焕福明显是一个墙头草,他也一直顺着李乾顺的意识说话行事,所以不足为虑。

    黄氏呢,整个家族都崇尚武力,也是出了李氏之外的另外三家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家。

    但黄氏从族长到族中子弟大都是粗人,没什么太有智慧的人出现,在李乾顺眼里,黄氏这边只需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和好处,也不是没法谈的拢。

    而最后一家黎氏,和他们李氏之前关系看上去相处融洽,但两家怎么都逃不开近百年前李氏取代黎氏成为交趾皇族的这道坎。

    在李乾德倒台的情况下,很难说黎氏不会有复国的想法,而且黎氏这些年里大力鼓励族中子弟学习汉人文化,很可能更容易受汉人皇帝的接受。

    李乾顺则觉得黎氏崇文抑武,确实是学习了中原汉人的有点,但也给自身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地方。

    假设黎氏真的有意和他争夺交趾郡王之位,李乾顺也不怕,黎氏势力在四大家族中只能排行第三,特别是军事实力不行,在这一点上似乎很难和他相提并论。

    所以思来想去,李乾顺还是觉得他们李氏皇族还会是交趾的皇族,加上杨怀仁和他之间早先就有约定,所以李乾顺觉得他还是最有希望继承交趾郡王之位的那个人。

    对于黎文英的讥讽,他倒表现出来了一种大度,甚至反驳道,“这世上从来都是有道伐无道,你们黎氏不是号称书香世家嘛,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皇兄李乾德近年来干了许多无道之事,他受到了天谴,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了,相信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没有意见吧?

    天朝派南方王杨怀仁率领大军来问罪李乾德,李乾德竟不知悔改,还负隅顽抗,最后闹的这么个凄惨下场,那是他自寻死路。

    但李乾德是李乾德,他不能代表我们李氏皇族的其他人,我们之所以不去救他,也是出于大义灭亲的考虑。

    怎么,黎文英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黎文英心中很是憋闷,李乾顺开头一句有道伐无道,便一语双关的把当初李氏取代他们黎氏成为交趾统治者的事情也包括进去了。

    他若是现在反驳了李乾顺,怕是李乾顺会拿他是针对杨怀仁奉天朝皇帝旨意问罪李乾德来说事,反倒陷他于不忠不义的境地。

    交趾虽然实际上已经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多年,但名义上还是要忠于大宋皇帝的。

    见黎文英不说话只能生闷气,李乾顺倒是气顺了不少。

    但他也没得意多久,黄萩却在一旁笑道,“曲阳王说的也对,不过这天底下呢,还有一个道理,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你和你皇兄李乾德是一个爹生得吧?他是无道,那你算什么?”

    李乾顺心中大怒,可也不敢当面和黄萩撕破了脸皮,阴阴地说了一句,“龙里凤里,也难免出一个半个的不孝子孙,这有什么稀奇的?

    只怕是本来就非龙非凤的,披上龙皮凤羽,也终究成不了真龙真凤,是条蛇就该老实盘着,是只野鸡,就别幻想着攀上枝头变凤凰。”

    黄萩是个粗人,一开始并没有听懂这话的意思,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正气呼呼地要对李乾德问难的时候,帐外卫兵来报,大宋南方王杨怀仁已出现在二里外的大路上。

    众人同时站起身来,竟异口同声问道,“他带来了多少人马?”

    说罢几人面面相觑,又一脸嫌弃的躲开各自的目光。

    卫兵想了一下道,“只看见大宋王爷带了五六十骑,至于身后远处,小人看不清楚,无法判断,但听地面的动静,他们应该是就来了这么多人。”

    众人沉思了一下,心说杨怀仁这种人,应该不会只带了五六十骑就赶来赴会吧?若真是这样,那人家的胆略还真是牛比大了。

    古代军中斥候有一种基本技能,那就是伏在地上听地面上从远处传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